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391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也越发的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重视,在选择贴身衣物时除了考虑其颜色和款式外,还会考虑衣物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功能性。譬如衣物是否具有杀菌除臭功能,是否能释放负离子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是否有红外线发射的功能等等。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抗菌织物是在织物上结合有机或无机抗菌材料,大多是将织物利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这种处理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其抗菌效果和耐洗度都比较低,降低了功能性面料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将无机物抗菌剂应用在织物上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1)利用无机物、陶瓷或粘土,作为银离子的载体,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银离子释放速率较慢,释放周期短,改进提高方式复杂,加工困难;

2)利用高分子作为银离子载体,譬如利用水胶作为载体,这种方式缺点是不利控制银离子释放速度,并且有一定的毒性释放,危害人体;

3)利用电镀或溅镀手段,直接将金属离子镀覆在织物表面,这种方式能有效控制金属离子在织物上的含量,并且金属离子与人体直接接触,提高了抗菌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在操作过程中极易产生有害物质和气体,并且加工处理成本高,很难降低,处理后的面料耐洗性差,表面金属容易产生剥落。因此,直接利用抗菌纤维制成织物,能避免上述问题,且制得的织物抗菌效果持久,耐水洗性能优良,成本适中,加工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原料的选择、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选择:选用纳米竹碳纤维、纳米银纤维和天然织物纤维,所述纤维的百分含量配比为:纳米竹碳纤维30~45%,纳米银纤维3~9%,天然织物纤维50~61%;

(2)清花:棉包经过抓棉机进行纤维松散操作,设置a002c抓棉机打手速度为600r/min,小车回转速度3r/min,刀片伸出肋条距离6~11mm,抓棉小车每运行一周下降2mm/次;将松散后的纤维束送入a006b混棉机中进行混棉操作,混棉机打手转速设置为410r/min,尘棒打手间进口隔距在8~12mm,尘棒打手间出口隔距在12~20mm,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60~8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40~80mm;

(3)梳棉:设置刺辊速度为800~900r/min,锡林速度为360r/min,盖板速度为210~240mm/min,道夫速度19r/min,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将纳米竹碳纤维和纳米银纤维制成均匀的棉条;

(4)精梳: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2mm,车速为240m/min,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精梳条干cv值为4.5%,棉结为10~14粒/g,杂质为8~12粒/g;

(5)并条:首先将3根纳米竹碳纤维条和3根纳米银纤维条并成混纺条;然后将并条后所得混纺条与天然织物纤维条按照1∶2的根数合并成条;

(6)细纱: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导纱动程要小掌握,控制在2~4mm,后区牵伸倍数参数选择1.3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42~45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50~65mm,锭速控制在11000~13000r/min,隔距块为2.5~3.0mm,捻系数控制在310~320,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10~140r/min,总牵伸倍数为40~55;

(7)络筒:络筒工序采用ac338自动络筒机,槽简速度控制在1000~120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周密的工序安排,使用该纱线制得的面料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抗菌保健功能显著,其抗菌功效长久,是普通抗菌面料的1.5-2倍,并且原料天然、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质地柔滑,穿着舒适,应用市场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选择:选用纳米竹碳纤维、纳米银纤维和天然织物纤维,纤维的百分含量配比为:纳米竹碳纤维30%,纳米银纤维9%,天然织物纤维61%;

(2)清花:棉包经过抓棉机进行纤维松散操作,设置a002c抓棉机打手速度为600r/min,小车回转速度3r/min,刀片伸出肋条距离6mm,抓棉小车每运行一周下降2mm/次;将松散后的纤维束送入a006b混棉机中进行混棉操作,混棉机打手转速设置为410r/min,尘棒打手间进口隔距在8mm,尘棒打手间出口隔距在12mm,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6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40mm;

(3)梳棉:设置刺辊速度为800r/min,锡林速度为360r/min,盖板速度为210mm/min,道夫速度19r/min,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将纳米竹碳纤维和纳米银纤维制成均匀的棉条;

(4)精梳: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2mm,车速为240m/min,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精梳条干cv值为4.5%,棉结为10粒/g,杂质为8粒/g;

(5)并条:首先将3根纳米竹碳纤维条和3根纳米银纤维条并成混纺条;然后将并条后所得混纺条与天然织物纤维条按照1∶2的根数合并成条;

(6)细纱: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导纱动程要小掌握,控制在4mm,后区牵伸倍数参数选择1.3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45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50mm,锭速控制在11000r/min,隔距块为2.5mm,捻系数控制在310,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10r/min,总牵伸倍数为40;

(7)络筒:络筒工序采用ac338自动络筒机,槽简速度控制在1000r/min。

实施例2

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选择:选用纳米竹碳纤维、纳米银纤维和天然织物纤维,纤维的百分含量配比为:纳米竹碳纤维45%,纳米银纤维3%,天然织物纤维52%;

(2)清花:棉包经过抓棉机进行纤维松散操作,设置a002c抓棉机打手速度为600r/min,小车回转速度3r/min,刀片伸出肋条距离11mm,抓棉小车每运行一周下降2mm/次;将松散后的纤维束送入a006b混棉机中进行混棉操作,混棉机打手转速设置为410r/min,尘棒打手间进口隔距在12mm,尘棒打手间出口隔距在20mm,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8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80mm;

(3)梳棉:设置刺辊速度为900r/min,锡林速度为360r/min,盖板速度为240mm/min,道夫速度19r/min,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将纳米竹碳纤维和纳米银纤维制成均匀的棉条;

(4)精梳: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2mm,车速为240m/min,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精梳条干cv值为4.5%,棉结为14粒/g,杂质为12粒/g;

(5)并条:首先将3根纳米竹碳纤维条和3根纳米银纤维条并成混纺条;然后将并条后所得混纺条与天然织物纤维条按照1∶2的根数合并成条;

(6)细纱: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导纱动程要小掌握,控制在4mm,后区牵伸倍数参数选择1.3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45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65mm,锭速控制在13000r/min,隔距块为3.0mm,捻系数控制在320,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40r/min,总牵伸倍数为55;

(7)络筒:络筒工序采用ac338自动络筒机,槽简速度控制在1200r/min。

实施例3

一种抗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选择:选用纳米竹碳纤维、纳米银纤维和天然织物纤维,纤维的百分含量配比为:纳米竹碳纤维36%,纳米银纤维6%,天然织物纤维58%;

(2)清花:棉包经过抓棉机进行纤维松散操作,设置a002c抓棉机打手速度为600r/min,小车回转速度3r/min,刀片伸出肋条距离8mm,抓棉小车每运行一周下降2mm/次;将松散后的纤维束送入a006b混棉机中进行混棉操作,混棉机打手转速设置为410r/min,尘棒打手间进口隔距在10mm,尘棒打手间出口隔距在16mm,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7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60mm;

(3)梳棉:设置刺辊速度为850r/min,锡林速度为360r/min,盖板速度为230mm/min,道夫速度19r/min,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将纳米竹碳纤维和纳米银纤维制成均匀的棉条;

(4)精梳:压力棒调节环直径为12mm,车速为240m/min,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精梳条干cv值为4.5%,棉结为12粒/g,杂质为10粒/g;

(5)并条:首先将3根纳米竹碳纤维条和3根纳米银纤维条并成混纺条;然后将并条后所得混纺条与天然织物纤维条按照1∶2的根数合并成条;

(6)细纱: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导纱动程要小掌握,控制在3mm,后区牵伸倍数参数选择1.3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44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57mm,锭速控制在12000r/min,隔距块为2.7mm,捻系数控制在315,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30r/min,总牵伸倍数为47;

(7)络筒:络筒工序采用ac338自动络筒机,槽简速度控制在1100r/min。

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周密的工序安排,使用该纱线制得的面料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抗菌保健功能显著,其抗菌功效长久,是普通抗菌面料的1.5-2倍,并且原料天然、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质地柔滑,穿着舒适,应用市场广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