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纺纱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纱线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常规的纱线大多通过棉或化学纤维制成,棉纤维纱线所制成的衣物虽然具有很好的舒适性,但根本无法对电磁辐射估计也无法有效的进行防静电处理,而且如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和设备也越来越多,就很容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得棉纤维所制成的衣服根本无法保障使用者人身安全,而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则极大的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效果;而且现有的纱线的牢固强度都十分的底,很容易出现断裂情况,影响生产者通过纱线进行织物生产,极大的降低纱线的织造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纱线牢固强度高,纱线织造效果好,使用舒适性强,并且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的新型纺纱纱线。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纺纱纱线,包括纱线芯、混合纤维层、金属纤维丝、涤纶聚酯纤维与棉纤维层,所述混合纤维层设置有三条,且三条混合纤维层相互交捻而成,混合纤维层包括氨纶长丝、石棉纤维层、玻璃纤维丝与涤棉纤维,所述纱线芯位于三条混合纤维层的中央,所述金属纤维丝位于涤纶聚酯纤维中,所述棉纤维层位于涤纶聚酯纤维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纱线芯为尼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纤维丝设置有两根以上,且金属纤维丝均匀排布在涤纶聚酯纤维中。
作为优选,所述氨纶长丝位于混合纤维层的中央,石棉纤维层位于氨纶长丝的外侧,涤棉纤维位于石棉纤维层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纤维丝设置有两根以上,且玻璃纤维丝均匀排布在石棉纤维层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涤纶聚酯纤维的外侧设置有棉纤维层,使得棉纤维层让使用者对该纱线具有很好的使用舒适性,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果;而涤纶聚酯纤维中设置的金属纤维丝则能够有效的进行导电处理,从而让该纱线具有很好的防静电效果,避免使用者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出现的静电情况,并且金属纤维丝均匀排布在涤纶聚酯纤维中也让该纱线具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使用者的使用健康,有效的降低使用者辐射或静电影响,提高使用者对该纱线的使用效果;而纱线芯与混合纤维层的设置则能够有效的增加该纱线的牢固程度,极大的降低该纱线在进行制造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提高该纱线的制造物的质量,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纺纱纱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纺纱纱线,包括纱线芯1、混合纤维层2、金属纤维丝3、涤纶聚酯纤维4与棉纤维层5,所述混合纤维层2设置有三条,且三条混合纤维层2相互交捻而成,混合纤维层2包括氨纶长丝21、石棉纤维层22、玻璃纤维丝23与涤棉纤维24,所述纱线芯1位于三条混合纤维层2的中央,所述金属纤维丝3位于涤纶聚酯纤维4中,所述棉纤维层5位于涤纶聚酯纤维4的外侧。
所述纱线芯1为尼龙制成。
所述金属纤维丝3设置有两根以上,且金属纤维丝3均匀排布在涤纶聚酯纤维4中。
所述氨纶长丝21位于混合纤维层2的中央,石棉纤维层22位于氨纶长丝21的外侧,涤棉纤维24位于石棉纤维层22外侧。
所述玻璃纤维丝23设置有两根以上,且玻璃纤维丝23均匀排布在石棉纤维层22中。
该新型纺纱纱线具有纱线芯1、混合纤维层2、金属纤维丝3、涤纶聚酯纤维4与棉纤维层5,而最外层棉纤维层5能够有效的提高使用者对该纱线的使用舒适性;金属纤维丝3与涤纶聚酯纤维4则具有很好的进行防辐射与防静电效果;混合纤维层2中涤棉纤维24、玻璃纤维丝23、石棉纤维层22、氨纶长丝21则让该纱线具有很好的牢固强度;纱线芯1则更进一步的增加该纱线的使用强度,有效的避免该纱线在制造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提高该纱线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涤纶聚酯纤维的外侧设置有棉纤维层,使得棉纤维层让使用者对该纱线具有很好的使用舒适性,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果;而涤纶聚酯纤维中设置的金属纤维丝则能够有效的进行导电处理,从而让该纱线具有很好的防静电效果,避免使用者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出现的静电情况,并且金属纤维丝均匀排布在涤纶聚酯纤维中也让该纱线具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使用者的使用健康,有效的降低使用者辐射或静电影响,提高使用者对该纱线的使用效果;而纱线芯与混合纤维层的设置则能够有效的增加该纱线的牢固程度,极大的降低该纱线在进行制造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提高该纱线的制造物的质量,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