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527阅读:1318来源:国知局
自动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卫生要求较高或对蚊虫较敏感的生产企业中,通常需在经常开启的联通通道口上进行防蚊虫作业。例如,在造纸企业的夏季生产中,蚊虫通过需经常开启的压光机吊装口进入敞开工作的压光区域,进而造成成品纸张中夹带蚊虫降低纸张品质的现象。传统的企业防蚊虫作业通常包括装防蚊灯、喷洒防灭蚊药,或者安装纱门纱窗等固定装置,然而,需经常开启的面积较大的吊装口通常是敞开式的,其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开启或者关闭厚重的毡布以达到防蚊的目的,工作效率低。

同时,许多粮食、煤矿等散货码头通常选择露天堆场来存放货物,并根据防水或者环保等要求在露天堆场货物上进行人工遮盖帆布作业,其存在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之一是提供一种自动开合装置,以解决人工进行遮盖防蚊网或帆布等厚重开合网作业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开合装置,包括主架、控制组件、动力组件、牵引机构和开合网,其中,动力组件和牵引机构连接,两者均固定连接在主架上,且牵引机构进一步与开合网连接;控制组件与动力组件通信连接并用以控制动力组件运转,从而带动牵引机构运动,进而牵引开合网进行张开或收拢的操作。

其中,动力组件可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电机的输出轴同减速机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牵引机构传动连接,且电机和减速机均通过托架与主架固定连接;电机可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并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运行,以带动减速机运转,进而带动牵引机构牵引开合网进行张开或收拢。

其中,牵引机构包括:卷框,其通过多个支架与主架固定连接;两个定滑轮;两个滑轮支架,其中,每个定滑轮与对应的滑轮支架轴接,且两个滑轮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卷框两端;以及多个辅助支架,其分别大致间隔均匀地固定连接在所述卷框的下边缘。

其中,所述卷框内安装有:滑槽;动力滑轴;以及多个牵引滑轴。其中,所述动力滑轴和多个牵引滑轴放置在所述卷框的滑槽内并可沿着滑槽自由滑动,并供牵引绳穿过。

其中,所述动力滑轴与牵引绳不可相对滑动的固定连接,并与开合网的远角固定连接,多个牵引滑轴与开合网的一开合边连接;牵引绳穿过定滑轮、多个牵引滑轴、动力滑轴、多个辅助支架和动力组件输出轴从而形成一个闭环,所述闭环在动力组件的带动下可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动力滑轴牵引开合网的远角左右移动,实现开合网的张开或者收拢。

其中,动力滑轴可包括螺纹轴体、两个轴轮和两个螺丝,其中,螺纹轴体中部设置有外螺纹,并在中间开设有一通孔,两个轴轮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螺纹轴体的两端,两个螺丝分别紧邻通孔两侧并朝向通孔旋紧从而夹紧固定牵引绳。

其中,每个牵引滑轴包括牵引轴体和两个轴轮,所述两个轴轮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牵引轴体的两端,且牵引轴体中间开设有一通孔,牵引绳穿过所述通孔,并可相对所述通孔自由左右滑动。

其中,控制组件固定连接在主架上,并与动力组件有线通信连接。

其中,控制组件为远程遥控设备,并与动力组件无线通信连接。

其中,动力组件上还安装有限位开关,当开合网达到极限开合位置时,触发限位开关,以使动力组件停止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开合装置包括主架、控制组件、动力组件、牵引机构和开合网,其中,动力组件和牵引机构连接,两者均固定连接在主架上,且牵引机构进一步与开合网连接;控制组件与动力组件通信连接并用以控制动力组件运转,从而带动牵引机构运动,进而牵引开合网进行张开或收拢的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传统人工开合装置的基础上整合入机械自动化系统,从而能够对大面积的厚重开合网进行张开和收拢作业,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并能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自动开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轮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以穿引牵引绳的辅助支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滑轴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滑轴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开合装置10的立体图。该自动开合装置10包括主架11、控制组件(图未示)、动力组件(图未示)、牵引机构12和开合网(图未示),其中,动力组件和牵引机构12均固定连接在主架11上,且牵引机构12与开合网连接。动力组件用以提供动力,并将动力输送至牵引机构12。控制组件与动力组件通信连接并用以控制动力组件运转,从而带动牵引机构12运动,进而牵引开合网进行张开或者收拢。

在一实施例中,主架11可包括如图1所示的栏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开合装置10可被应用于自动开合防蚊网或帆布等作业,以造纸企业生产中对压光机吊装口进行防蚊作业为例,其吊装口形状通常为长方形,因此,可在吊装口四周均设置如图1所示的栏杆,例如(而非限制),长边上所安装的栏杆跨度可达18米,而短边上安装的栏杆跨度可达12米,所以相应的开合网的面积可与吊装口的面积相匹配,亦即18×12平方米;当然,开合网的面积和其他配套设施可根据实际的吊装口面积或者其他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动力组件可包括电机和减速机(图未示),电机和减速机均可通过托架131与主架11固定连接。电机可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运转,从而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驱动转矩,为系统提供对开合网进行开合的动力。电机可包括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即以直流电作为电力来源,而交流电动机即以交流电作为其电力来源。减速机是一种传动装置,用以将电机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输入轴上齿数较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降低转速并增大扭矩的目的。电机的输出轴可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直接进行固定连接或者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因此,在使用外接电源为电机供电后,可通过控制组件控制电机开启,电机运转所产生的高速旋转的动力可通过减速机的转换作用转化成低速旋转并具有大扭矩的动力,当开合网或者遮布的重量较大时,减速机产生的大扭矩动力能够提供足够大的牵引力从而有效地对开合网进行开合。另外,通过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化为低速旋转,能够更加方便地对开合网的开合进行掌控,防止因为开合速度过快导致开合网撕裂。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可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可固定连接在主架11上,控制箱内可安装控制器、输入装置等电器元件。输入装置可包括开关、键盘、手柄、旋钮、按钮、触摸屏等,输入装置可收集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传送至控制器进行处理以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器通过控制组件与动力组件之间的有线连接将控制信号传送至动力组件,以此控制动力组件中电机的开启、关闭、反转或者变速。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可为远程遥控设备如遥控器,其可通过无线媒介如红外线发出控制信号至设置在动力组件上的相应接收器,且动力组件上设置的控制器可对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分析从而控制电机的开启、关闭、反转或者变速等操作;进一步地,远程遥控设备可为生活中常见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其能与动力组件上设置的无线装置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以进行无线通信,例如,可在动力组件上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器,并可通过操作智能终端设备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动力组件上的无线接收模块,进而动力组件的控制器可基于无线接收模块所接收的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在动力组件上安装限位开关(图未示)。在开合网的开合过程中,若开合网达到了极限开合位置,但是此时电机仍未停止运转,则可能导致牵引机构12损坏或者电机因卡止而烧坏,因此可在极限开合位置处设置限位开关,当开合网到达极限开合位置处时,限位开关被触发并产生触发信号,本实施例中的触发信号为关闭信号,亦即,当限位开关被触发时,电机将立即被关闭,因而其能有效防止牵引机构12损坏或者电机被烧坏。

请参阅图2至6,并同时参照图1,图1所示的自动开合装置10的牵引机构12可包括卷框121、两个安装于卷框121相对两端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组包括定滑轮123及连接定滑轮123的滑轮支架122。

其中,卷框121包括一长方形本体1210及自本体1210相对两较长边垂直延伸设置的支撑臂1212,两支撑臂1212相对两端垂直延伸设置两相对的侧壁1214,每一侧壁1214平行于本体1210,每一侧壁1214末端朝向本体设置平行于支撑臂1212的挡片1216。通过上述结构,每个支撑臂1212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侧壁1214和挡片1216便可形成一个滑槽,亦即,沿着卷框的相对两条长边的部位形成了相对的两条滑槽。

本体1210上平行设置有多个牵引滑轮124。多个牵引滑轮124可放置在上述滑槽内并可沿着滑槽自由前后移动。卷框121通过多个支架固定连接至主架11,多个辅助支架126分别大致间隔均匀地固定连接在卷框121的下侧壁1214上。

每个定滑轮123与对应的滑轮支架122轴接,两个滑轮支架122分别固定连接在卷框121两侧。

如图3所示,每个滑轮支架122可包括一与卷框121连接的安装部1220、与安装部1220倾斜设置的连接部1225及自该连接部两侧垂直且平行设置的两块平行夹板1221和1222。

所述滑轮支架122的安装部1220通过铆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卷框121支撑臂1212的末端。所述连接部1225末端对应于平行夹板1221、1222位置处开设有一纵长开口1226。所述两夹板1221、1222端部分别开设有通孔1223和1224,两通孔中心对齐。

图3中,定滑轮123安装于所述滑轮支架122上,其收容于滑轮支架122的二平行夹板1221、1222之间。该定滑轮123中间开设有一通孔1231,用以供定滑轮转轴127穿设。安装时,定滑轮123可放置于滑轮支架122的两夹板1221和1222之间,并可将定滑轮123的通孔1231与夹板通孔1223和1224对齐。而后定滑轮转轴127可穿过定滑轮123和夹板1221和1222上设置的通孔1231、1223和1224。该定滑轮转轴127中部光滑,一端部设有外螺纹1271,因而定滑轮123可绕对应定滑轮转轴的光滑中部自由旋转,且外螺纹1271可与螺丝配合,通过旋紧螺丝即可将定滑轮123稳固在两夹板1221和1222之间,防止其滑落,并且螺丝可以方便拆卸维修,当然,定滑轮转轴127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与滑轮支架122相互固定,例如,可通过铆钉、卡扣等进行固定。

参照图4,每个辅助支架126末端开设有通孔1261,多个辅助支架126大致间隔均匀地安装在卷框121的下边缘,通孔1261用于穿设牵引绳。

如图5-6所示牵引机构12进一步包括动力轮轴125和多个牵引轮轴124。牵引轮轴124可包括牵引轴体1241和轴轮1240,牵引轴体124为中间粗两端细的柱状体,中部具有一凹陷,该凹陷处设有一通孔1242用于牵引绳穿过,两个轴轮1240可自由套设在牵引轴体1241两端的细部1243并可分别以细部1243为轴自由旋转,多个牵引滑轴124可大致间隔均匀的连接至开合网的一开合边。

动力滑轴125同样包括两个轴轮1250,并进一步包括图6所示的螺纹轴体1251,螺纹轴体1251同样为中间粗两端细的柱状结构,并且螺纹轴体1251的中部设有外螺纹,两个轴轮1250可分别套设至螺纹轴体1251的两端细部1253并可分别绕相应细部1253自由旋转,螺纹轴体1251的中间开设有一通孔1252,用以与牵引绳固定连接,其固定连接的实现方式为通过从螺纹轴体1251两侧分别旋入一螺母并朝向通孔1252旋转挤压牵引绳从而将牵引绳与螺纹轴体1251固定连接,这样螺纹轴体1251和牵引绳之间便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该螺纹轴体1251可与开合网的一远角连接,并在牵引绳的牵拉下带动远角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开合网的开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上所述的多个牵引滑轴124和动力滑轴125均可放置入卷框121的滑槽内,其可沿着卷框121内的滑槽自由滑动。例如,如图1所示,动力组件可位于纸面近端的托架131上,而动力滑轴125则可位于纸面远端(动力滑轴125连接开合网的远角),牵引绳可从纸面近端顺次穿过近端定滑轮123的滑沟、多个牵引滑轴124的中心通孔1241、至少一个动力滑轴125的中心通孔1251、远端定滑轮124,进而调头穿过多个辅助支架126的中心通孔1261并传动连接至减速机的输出轴后形成一闭环。于是,当动力滑轴125位于图示位置(此时开合网处于张开状态)并控制开启电机后,例如,当控制电机进行逆时针旋转时,闭环牵引绳亦沿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动力滑轴125向左滑动,如此,动力滑轴125便牵引开合网的远角向左滑动,进一步地,动力滑轴125将挤压多个牵引滑轴124向左滑动聚拢,当动力滑轴125达到左极限位置后,即可实现对开合网的收拢。相反地,当动力滑轴125处于左极限位置时(此时开合网处于收拢状态),通过控制电机进行顺时针旋转,即可带动动力滑轴125自左向右移动,动力滑轴125牵引开合网的远角向右移动并将多个牵引滑轴124从聚拢状态牵引散开,当动力滑轴125达到其右极限位置时,开合网即可完全张开。

应该注意的是,以上描述中提到开合网可为长方形,并且图1中仅示出一套自动开合装置10,亦即,仅使用一个电机和其他组件并通过控制电机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即可实现对开合网的张开和收拢,可以想象的是,此种情况下,可在开合网的自动开合边对面的栏杆上设置与图1所示装置相同或者相似的滑动装置,该对侧的滑动装置可以包括或者不包括动力组件,当包括动力组件时,该对侧的滑动装置可以达到如图1所示装置相同的效果,亦即,两对边均能实现对开合网的自动开合,因此,可通过控制两侧的电机运转达到同步从而实现较好地开合效果;当不包括动力组件时,该对侧的滑动装置采用与图1所述的牵引机构相同或者类似的结构以达到从动滑动效果,亦即,在图1所示的开合边的开合所产生的牵引力的带动下从属滑动,同样能够实现对开合网的开合。

此外,鉴于机器工作的高效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开合装置10能够操作的开合网的面积可达到2-300平方米的范围。并且,减速机可将电机高速旋转的动力转化为低转速大力矩的旋转,因而能够对厚重的开合网如防蚊网或者其他毡布进行开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人工开合装置的基础上整合入机械自动装置,配合匹配的牵引机构,从而能够对大面积的厚重开合网进行张开和收拢作业,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并能有效地节省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范例性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应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