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式赛络纺纱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27582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花式赛络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纺织品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审美标准的变化,纺织面料设计方向不断求新求变,各种设计元素应用推陈出新。各类花式线产品以其独特的纱线结构、色彩缤纷的外观效果,迎合了当今消费者追求时尚、个性着装的心理,其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丰富了面料的花色品种,打造出众多外观新颖、风格独特、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

但目前花式风格的纱线类产品主要限于股线,其生产制备需要使用两种及以上单纱,并采用专用的花式线并捻设备才能完成,流程长,生产设备的品种适应面窄。市面上尚无用普通赛络纺设备直接纺纱而成的花式单纱。

随着棉纺织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持续保持优势,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纺织科技水平,开发新产品,依靠技术创新来增加纱线品种,提升纺织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式赛络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基于现有赛络纺设备生产的有花式风格的新类型纱及方法。所制备的花式赛络纺纱采用不同材质的两种粗纱,通过染整加工促使不同材质实现不同程度收缩,使其中一种材质在布面上突出显现,实现丰厚饱满的外观效果,风格新颖独特。面料加工采用特殊染色工艺,利用不同材质双染上色的色调差异,使面料色彩层次感强,呈现粗犷的肌理感。面料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好、抗皱效果好。

本发明的一种花式赛络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技术方案为:一种花式赛络纺纱,赛络纺两种不同材质的粗纱,所述的不同材质的粗纱为热收缩性能不同的粗纱a和b,通过染整加工促使不同材质的粗纱实现不同程度收缩,使其中收缩程度小的材质在布面上更加突出,实现独特的丰厚饱满的外观效果。

粗纱a为棉纤维与化纤短纤维混纺,粗纱b为热塑型高收缩涤纶短纤维。

所述的高收缩为105℃以上收缩率为30-50%。

a、b两种粗纱的重量比为30%-70%:70%-30%。

a纱为100%纯棉纤维,或棉纤维与化纤短纤维80%-20%:20%-80%混纺。

a纱为30%棉纤维与70%腈纶短纤维混纺,b纱为100%热塑型高收缩涤纶短纤维;所述的a、b两种粗纱的重量比为50%:50%。

所述的一种花式赛络纺纱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棉;(2)清花;(3)梳棉;(4)精梳;(5)并条;(6)粗纱;(7)细纱;(8)络筒。

利用赛络纺ab纱技术,a、b两种粗纱采用热收缩性能不同的材质,使用这两种粗纱在赛络纺细纱机上纺成设计所需的花式赛络纺纱,经过络筒,制成花式赛络纺纱成品织物;织物经105℃以上染整加工,促使a、b两种粗纱结构不同程度收缩,收缩率大的b纱结构明显收缩,a纱结构几乎不收缩,a纱结构在布面上凸出显现;利用不同材质单染上色的色调差异,布面色泽表层突出a纱结构中的材质,b纱结构中的材质做铺垫色,丰富面料色彩表现效果。

本发明结合赛络纺纱的特点,进行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创新,所设计的织物经105℃以上染整加工,促使构成赛络纺纱的a、b两种粗纱结构不同程度收缩,收缩率大的b纱结构明显收缩,a纱结构几乎不收缩,a纱结构在布面上凸出显现;利用不同材质单染上色的色调差异,布面色泽表层突出a纱结构中的材质,b纱结构中的材质做铺垫色,丰富面料色彩表现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现有赛络纺设备生产有花式风格的新类型纱的方法,在行业内形成了全新的产品类型。

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现有的花式线产品生产方式不同,该方法是用现有的普通赛络纺设备直接纺纱而成花式单纱,不需要专用的花式线并捻设备,流程短,品种适应面广。

3、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花式赛络纺纱风格新颖独特,本发明方法可广泛用于机织布和针织布,所织产品可以实现丰厚饱满的布面效果,布面色泽有表层色和铺垫色的差异化效果,色彩层次感强,面料有粗犷的肌理感,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好、抗皱效果好。

4、本发明花式赛络纺纱线丰富了市场上的纱线品种,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市场前景好,有利于打造新的市场增长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工艺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花式赛络纺纱,纱支为32英支,针织用纱,材质为热塑型高收缩涤纶、腈纶和长绒棉,规格标识为:涤/腈/棉32sk。

该产品采用赛络纺ab纱技术,采用两种不同材质的粗纱,其中a纱为30%棉纤维与70%腈纶短纤维混纺,b为100%热塑型高收缩涤纶短纤维。所述的a、b两种粗纱材质的重量比为50%:50%。

所述的热塑型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经过100℃以上染整加工,可收缩30%左右,因此b纱结构明显收缩,a纱结构几乎不收缩,使得a纱结构在布面上凸出显现。a纱结构中的棉纤维采用活性染料上染,b纱结构中的收缩涤纶采用分散染料上染,因其染色性能差异,布面色泽表层突出活性染料所染色泽,分散染料所染色泽做铺垫色,面料色彩具有层次感。

工艺路线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

具体工艺路线及各工序设备为:

a纱部分的清花至粗纱工序:

长绒棉纤维:人工排包fa002a抓棉机→fa016a混棉机→fa103a双轴流开棉机→fa022多仓混棉机→fa106b开棉机→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a076f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1b-`-*-型梳棉机→fa305a型并条机→a201e型精梳机;

腈纶纤维:人工排包fa002a抓01-407棉机→fa016a混棉机→fa103a双轴流开棉机→fa106b开棉机→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a076f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1b型梳棉机→fa317a型并条机(预并合);

(腈纶预并条+长绒棉精梳条)fa317a混并→fa317a并条机→fa317a并条机→fa415a纱机。

b纱部分的清花至粗纱工序:

高收缩涤纶:人工排包fa002a抓棉机→fa016a混棉机→fa103a双轴流开棉机→fa106b开棉机→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a076f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1b型梳棉机→fa317a(一并)→fa317a(二并)→fa415a纱机(b部分);

细纱及络筒工序:

a纱部分+b纱部分:→ejm128k细纱机(赛络纺)→no.21c自动络筒机。

具体生产步骤:

(1)配棉

材质规格:棉为100%长绒棉,腈纶为1.5d×38mm,高收缩涤纶为1.5d×38mm。混纺比例为,a纱部分30%长绒棉+70%腈纶,b纱部分100%高收缩涤纶。

(2)清花

长绒棉、腈纶纤维及高收缩涤纶均使用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再经过振动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处理后,最终打出正卷,清花过程中采用充分开松、厚度均匀、少损伤纤维的工艺原则,自动抓棉机的打手速度控制在720r/min,开棉机打手速度控制在480r/min,单打手成卷机打手速度为960r/min,成卷罗拉的速度为13r/min;车间环境:温度26℃,湿度73%。

(3)梳棉

长绒棉:梳棉机锡林速度410—420r/min,盖板速度为280mm/min,车速41-48m/min,刺辊速度控制在960—980r/min;腈纶纤维、高收缩涤纶:梳棉机锡林速度320-350r/min,盖板速度为123-184mm/min,车速41-48m/min,刺辊速度控制在742-809r/min;腈纶重量13.85—14.05g/5m,长绒棉重量17.25—17.50g/5m,高收缩涤纶18.25—17.50g/5m;车间环境:温度28℃,湿度63%。

(4)精梳

长绒棉,采用加密锡林、顶梳及方口钳板,锡林速度为135钳次/min;重量16.75—17.00g/5m;车间环境:温度28℃,湿度52%。

(5)并条

a部分,对腈纶纤维进行预并合,预并采用一道并合,以稳定予并条量确保混纺比均匀稳定,出条速度控制在210r/min。将预并后的腈纶纤维和精梳长绒棉条进行混并,得到混纺产品。工艺配置:重量16.75-17.00g/5m,并合数4根腈纶/2根棉,牵伸隔距9×21mm,喇叭口2.8mm,总牵伸/后区牵伸倍数6.47/1.66。

b部分,对高收缩涤纶纤维采用两道并合,以稳定并条重量,确保混纺比均匀稳定,出条速度控制在210r/min。工艺配置:一并,重量15.75-16.00g/5m,并合数6根,牵伸隔距11×25mm,喇叭口2.8mm,总牵伸/后区牵伸倍数6.94/1.76;二并,定量14.85-15.00g/5m,并合数6根,牵伸隔距11×25mm,喇叭口2.6mm,总牵伸/后区牵伸倍数6.40/1.67。

车间环境:温度29℃,湿度59%。

(6)粗纱

a纱,粗纱定量3.5g/10m,牵伸隔距11mm×26mm×34mm,总牵伸/后区牵伸倍数8.48/1.22,钳口4.0mm,捻度/捻系数4.54/87,锭速615r/min,前罗拉转速151r/min;车间环境:温度27.5℃,湿度58%。

b纱,粗纱定量3.5g/10m,牵伸隔距11mm×26mm×34mm,总牵伸/后区牵伸倍数8.48/1.22,钳口4.0mm,捻度/捻系数3.39/64,锭速615r/min,前罗拉转速151r/min;车间环境:温度29℃,湿度56%。

(7)细纱(赛络纺)

工艺配置:定量1.800g/100m,总牵伸/后区牵伸倍数38.89/1.28,锭速11898r/min,前罗拉速度,188r/min,钳口2.75mm,前压力棒碳纤上销,钢领型号pg14254,钢丝圈型号69035/0;车间环境:温度31.5℃,湿度63%。

(8)络筒

自动络筒速度800r/min;电清参数:棉结n230%,短粗s110%/1.1cm,长粗l30%/30cm,长细t-20%/20cm,短支偏c±12%/5.0m,长支偏cc±12%/5.0m,捻结spl110%2.5cm/-50%;车间环境:温度28℃,湿度66%。

成纱质量指标:

细纱指标:

条干:cv%为10.82%;细节-50%/-40%为0/16;粗节+50%/+35%为4/39;棉结200%/140%为9/34;cvb值为2.19%;dr值为17.36%。

强力:281.6cn,强力cv%:10.7%,伸长率%:18.0%。

捻度:73.9捻/10cm,捻度不匀率:3.51%。

备注:本发明管纱指标较现有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尤其条干指标改善明显,为提高筒纱指标提供条件。

筒纱指标:

条干:cv%为11.20%,细节-50%/-40%为0/24;粗节+50%/+35%为14/79;棉结200%/140%为20/65,cvb值为2.06%,dr值为16.74%。

强力:274.8cn,强力cv%:8.5%,伸长率%:18.6%。

捻度:77.5捻/10cm,捻度不匀率%:3.71%。

结论:所纺成纱质量优良,用此纱所织面料外观丰厚饱满,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好,一经推出便受到客户广泛关注,创造出一种符合市场需求的新的产品类型。

用此纱制成花式赛络纺纱成品织物;织物经105℃以上染整加工,促使a、b两种纱结构不同程度收缩,收缩率大的b纱结构明显收缩,a纱结构几乎不收缩,a纱结构在布面上凸出显现;利用不同材质单染上色的色调差异,布面色泽表层突出a纱结构中的材质,b纱结构中的材质做铺垫色,丰富面料色彩表现效果。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