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筛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379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筛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茧丝绸行业副产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筛蛹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发明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历史悠久。丝绸是中国最具特色和举世闻名的产品之一。蚕吐丝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目前我国的茧丝绸行业,蚕茧在经过缫丝后得到蛹衬,蛹衬经过丝绵机加工后得到丝绵和蚕蛹。一般蚕蛹的长度为1.4-2.5cm,直径为0.8-1.4cm;品质高的蚕蛹即为体型较大并且质量好的蚕蛹。缫丝厂通常会将蚕蛹进行分选,将蚕蛹的大小进行分类,然后将好蛹、烂蛹及未化蛹的蚕分离开来。蚕蛹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好蛹被用来当作营养食品进行加工及销售,烂蛹及部分未化蛹的蚕被出售加工成饲料。

目前我国缫丝厂中,对蚕蛹的大小进行分类、对好蛹、烂蛹及未化蛹的蚕的分选主要是由人工独自来完成。但是,人工在没有器械配合的情况下,致使分选蚕蛹的速度过慢,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对筛蛹工的需求量就增多,进而所需的成本就增高,因此在企业生产中不占优势。综合来看,人工单独分选蚕蛹的效率较低。所以,需要生产一种配合人工使用的筛蛹装置进行筛蛹,以提高人工筛蛹的速度及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筛蛹装置,该筛蛹装置需要人工的配合来完成筛蛹;该筛蛹装置经过机械筛选出体型较大的蚕蛹,再经过人工能筛选出好蛹,因此,使用本发明进行筛蛹,能快速的选出品质较高的蚕蛹,提高筛蛹工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筛蛹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传送带、放料仓、第一振动器、重力传感器、第一储料箱、控制器和定时器,所述第一传送带安装在支撑架上,其左端与支撑架连接并位于支撑架内,右端位于支撑架的外侧;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面朝上,且其向第一传送带的右端传送;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面为不锈钢网格状;所述网格呈矩形状,每一网格的长宽大小为1.9-2.0×1.1-1.2cm;

所述放料仓与支撑架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左端的正上方,所述放料仓在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面相向的侧面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仓盖,所述仓盖通过转轴与放料仓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所述电机安装在放料仓上,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左端的下方安装有蚕蛹箱,所述蚕蛹箱的箱口朝向第一传送带的左端;

所述第一振动器与所述重力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左端上,所述第一振动器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震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左端、前端和后端的端部均安装有竖直挡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右端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储料箱,所述第一传送带将物品传送至第一储料箱内;

所述控制器、定时器均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一振动器、重力感应器、电机和定时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方还依次朝下设有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均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左端均与支撑架连接,且均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左端相对应;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右端均位于支撑架的外侧;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传送面朝上,且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传送面朝向其自身的右端进行传送;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左端上安装有第二振动器,所述第二振动器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震动;

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左端、前端和后端的端部均安装有竖直挡板;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右端端部连接第二储料箱,所述第二传送带将其传送面上的物品传送至第二储料箱内;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右端端部连接所述第三储料箱,所述第三传送带将其传送面上物品传送至第三储料箱内;

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面为不锈钢网格状;所述网格呈矩形状,每一网格的长宽大小为1.3-1.4×0.7-0.8cm;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传送面为带状;

所述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和第二振动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右端的底部均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与支撑架连接,并且所述横板均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传送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横板与支撑架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面上均安装有隔帘,所述隔帘均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面相互垂直;所述隔帘与支撑架连接;每一传送带上的所述隔帘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左端和右端的交界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面与所述隔帘的底端相距2.0-2.2cm,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面与所述隔帘的底端相距1.4-1.6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右端的朝向不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料箱、第二储料箱和第三储料箱内均装有盐水,并且均设有制冷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料箱、第二储料箱和第三储料箱分别与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仓中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所述喷水管与外界水管连通,所述水管与喷水管之间设有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万向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打开所述放料仓的仓盖后,放料仓内的蚕蛹将从所述出料口中掉至第一传送带左端的传送面上;在重力传感器的作用下,当掉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蚕蛹的重量与重量传感器所预定的重量相同时,重量传感器即将该信息传送至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接收该信息后,控制仓盖关闭,则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蚕蛹的量为可固定的量;然后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振动器和定时器同时启动,所述第一振动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震动,使得体型较小的蚕蛹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网格中落下,并掉至蚕蛹箱中,从而所述第一传送带上仅剩余体型大的蚕蛹;在第一传送带震动完毕后,控制器即控制第一传送带开始传送,将位于第一传送带上的蚕蛹传送至第一传送带的右端后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带停止传送,同时控制器又控制所述仓盖打开,使得放料仓内的蚕蛹掉在第一传送带上;在控制器控制器第一传送带停止传送的期间,筛蛹工对位于第一传送带右端的传送面上的蚕蛹进行挑选,选出坏蛹和未化蛹的蚕并将其放置在外界的箱体内,即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右端上仅剩余体型较大且质量好的高品质的蚕蛹;待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带进行传送后,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右端的高品质的蚕蛹即被送至第一储料箱中。

2、本发明还通过对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设置,实现了对蚕蛹的大小进行快速分类的效果;体型最大的蚕蛹将位于第一传送带上被筛蛹工进行挑选,体型中等的蚕蛹将位于第二传送带上被筛蛹工进行挑选,体型最小的蚕蛹将位于第三传送带上被筛蛹工进行挑选;该设置大大提高了筛蛹工筛蛹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筛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放料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1、支撑架;11、控制器;12、定时器;13、万向轮;2、第一传送带;21、第一储料箱;3、放料仓;31、喷水管;311、喷水孔;32、出料口;33、转轴;4、蚕蛹箱;5、竖直挡板;6、制冷器;7、第二传送带;71、第二储料箱;8、第三传送带;9、箱体;10、隔帘。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筛蛹装置,包括一支撑架1、一第一传送带2、一放料仓3、一第一振动器、一重力传感器、一第一储料箱21、一控制器11和一定时器12,所述第一传送带2安装在支撑架1上,其左端与支撑架1连接并位于支撑架1内,右端位于支撑架1的外侧;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传送面朝上,且其向第一传送带2的右端传送。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放料仓3与支撑架1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左端的正上方,所述放料仓3内存放有若干只蚕蛹;考虑到,蚕蛹在水中能较好的进行分离,因此,所述放料仓3中设置有喷水管31,所述喷水管31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311;所述喷水管31与外界水管连通,所述外界水管与喷水管31之间设有水阀(图未示),打开水阀(图未示)后,放料仓3中即有水流出;使得放料仓3内的蚕蛹相互之间的黏性降低,方便后续对蚕蛹的筛选。所述放料仓3在与第一传送带2的传送面相向的侧面上开设有出料口32,所述出料口32上设有仓盖,所述仓盖通过转轴33与放料仓3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32;所述电机(图未示)安装在放料仓3上,并与所述转轴33连接;所述电机的启动能够带动转轴33的转动,从而转轴33的转动能够带动仓盖的开启或者关闭,当所述仓盖开启时,所述放料仓3内的蚕蛹将掉在所述第一传送带2左端的传送面上。由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传送面为不锈钢网格状;所述网格呈矩形状,每一网格的长宽大小为1.9-2.0×1.1-1.2cm;因此,掉在第一传送带2上的体型较小的蚕蛹会从所述网格中掉至第一传送带2的下方,最后留在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的体型的长宽大小2.0×1.2以上。所述第一传送带2左端的下方安装有蚕蛹箱4,所述蚕蛹箱4的箱口朝向第一传送带2的左端;所述蚕蛹箱4用于装从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网格中掉下的体型较小的蚕蛹。

考虑到,当从放料仓3中掉下至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较多时,体型较小的蚕蛹较难从第一传送带2的网格中下落,所以,所述第一振动器(图未示)与所述重力传感器(图未示)均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左端上,所述第一振动器(图未示)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2震动;所述控制器11、定时器12均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第一传送带2、第一振动器(图未示)、重力感应器(图未示)、电机(图未示)和定时器12均与所述控制器11连接。

首先,所述控制器11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电机(图未示)使得所述仓盖打开,仓盖打开后,放料仓3内的蚕蛹掉在所述第一传送带2左端的传送面上;在所述重力传感器(图未示)的作用下,当掉在所述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的重量与重量传感器(图未示)所预定的重量相同时,重量传感器(图未示)即将该信息传送至控制器11中,所述控制器11接收该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机转动,从而电机(图未示)控制转轴33转动,进而使得所述仓盖关闭,则所述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的量为可固定的量;然后控制器11控制所述第一振动器(图未示)和定时器12同时启动,所述第一振动器(图未示)在规定的时间内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2震动,在震动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优选地能铺为一层,使得体型较小的蚕蛹从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网格中落下,从而所述第一传送带2上仅剩余体型大的蚕蛹;在第一传送带2震动完毕后,控制器11即控制第一传送带2开始传送,将位于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传送至第一传送带2的右端后控制器11控制第一传送带2停止传送,同时控制器11又控制所述仓盖打开,使得放料仓3内的蚕蛹掉在第一传送带2上;在控制器11控制器11第一传送带2停止传送的期间,筛蛹工对位于第一传送带2右端的传送面上的蚕蛹进行挑选,选出坏蛹和未化蛹的蚕并将其放置在外界的箱体9内,即,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右端上仅剩余体型较大且质量好的高品质的蚕蛹。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右端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储料箱21,所述第一传送带2将物品传送至第一储料箱21内;待控制器11控制第一传送带2进行传送后,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右端的高品质的蚕蛹即被送至第一储料箱21中。

考虑到,在第一传送带2的震动过程中,位于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有可能会从第一传送带2的边沿掉出第一传送带2的外侧,因而,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左端、前端和后端的端部均安装有竖直挡板5,所述竖直挡板5能够避免蚕蛹从第一传送带2的边沿掉出第一传送带2外。

所述第一储料箱21内均有盐水,并且均设有制冷器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料箱21与第一传送带2为可拆卸连接。盐水和低温对筛选好并放置在第一储料箱21中的蚕蛹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当第一储料箱21中的蚕蛹已经满箱时,容易更换第一储料箱21以进行下一轮筛蛹。所述支撑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13,利于移动所述筛蛹装置的位置。

通过上述设置,该筛蛹装置先经过机械筛选出体型较大的蚕蛹,再经过人工能筛选出好蛹,因此,使用本发明进行筛蛹,能快速的选出品质较高的蚕蛹,提高筛蛹工的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下方还依次朝下设有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所述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均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的左端均与支撑架1连接,且均与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左端相对应;所述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的右端均位于支撑架1的外侧;所述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的传送面朝上,且所述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的传送面朝向其自身的右端进行传送;因此,从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左端掉下的体型较小的蚕蛹将先掉在所述第二传送带7左端的传送面上。所述第二传送带7的传送面为不锈钢网格状;所述网格呈矩形状,每一网格的长宽大小为1.3-1.4×0.7-0.8cm;因此,最小的蚕蛹将从所述第二传送带7掉下至第三传送带8上。所述第三传送带8的传送面为带状。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能够通过机械一次性挑选出体型不一致的蚕蛹,体现了本发明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所述第二传送带7的左端上安装有第二振动器(图未示),所述第二振动器(图未示)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7震动;第二传送带7的震动能够较好地使得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7上的蚕蛹从第二传送带7上的网格掉下至第三传送带8中。所述第二传送带7、第三传送带8和第二振动器均与所述控制器11连接。

中作时,首先,所述控制器11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电机(图未示)使得所述仓盖打开,仓盖打开后,放料仓3内的蚕蛹掉在所述第一传送带2左端的传送面上;在所述重力传感器(图未示)的作用下,当掉在所述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的重量与重量传感器(图未示)所预定的重量相同时,重量传感器(图未示)即将该信息传送至控制器11中,所述控制器11接收该信息后,控制所述电机(图未示)转动,从而电机(图未示)控制转轴33转动,进而使得所述仓盖关闭,则所述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的量为可固定的量;然后控制器11控制所述第一振动器(图未示)、第二振动器(图未示)和定时器12同时启动,所述第一振动器(图未示)在规定的时间内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2震动,在震动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传送带2上的蚕蛹优选地能铺为一层,使得体型较小的蚕蛹从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网格中落下至第二传送带7左端的输送面上;第二振动器(图未示)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7震动,在震动的作用下,使得体型最小的蚕蛹从所述第二传送带7的网格中落下至第三传送带8左端的输送面上;从而所述第一传送带2上仅剩余体型大的蚕蛹,第二传送带7上仅剩余体型中等的蚕蛹,第三传送带8上剩余体型最小的蚕蛹。在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7震动完毕后,控制器11即同时控制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开始进行传送,并且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上的蚕蛹分别传送至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的右端后,控制器11即控制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停止传送,同时控制器11又控制所述仓盖打开,使得放料仓3内的蚕蛹掉在第一传送带2上,由此反复循环。在控制器11控制器1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停止传送的期间,由三个筛蛹工分别对位于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右端的传送面上的蚕蛹进行挑选,选出坏蛹和未化蛹的蚕并将其放置在外界的箱体9内,即,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右端上仅剩余体型较大且质量好的高品质的蚕蛹,第二传送带7的右端上仅剩余体型中等的好蛹,第三传送带8的右端上仅剩余体型最小的好蛹。所述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的右端端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储料箱21、第二储料箱71和第三储料箱,所述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分别将在其传送面上的物品分别传送至第一储料箱21、第二储料箱71和第三储料箱内;待控制器11控制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进行传送后,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右端的高品质的蚕蛹即被送至第一储料箱21中,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7右端的体型中等的好蛹被送至第二储料箱71中,位于传送带右端的体型最小的好蛹被送至第三储料箱中。

考虑到,在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7的震动过程中,位于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7上的蚕蛹有可能会从其边沿掉出,因而,所述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7的左端、前端和后端的端部均安装有竖直挡板5,所述竖直挡板5能够避免蚕蛹从第一传送带2或者第二传送带7的边沿掉出。所述第三传送带8的左端、前端和后端的端部也安装有竖直挡板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的右端的底部均安装有横板(图未示),所述横板(图未示)与支撑架1连接,并且所述横板(图未示)均与所述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的传送面平行。当所述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进行传送时,所述蚕蛹被传送至各个传送带的右端后,该横板(图未示)能够接住从各个传送带上的网格中掉落出的蚕蛹。优选地,所述横板(图未示)与支撑架1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7的传送面上均安装有隔帘10,所述隔帘10均与所述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7的传送面相互垂直;所述隔帘10与支撑架1连接;每一传送带上的所述隔帘10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左端和右端的交界处;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传送面与所述隔帘10的底端相距2.0-2.2cm,所述第二传送带7的传送面与所述隔帘10的底端相距1.4-1.6cm。通过对所述隔帘10的设置,能够实现每一传送带上的蚕蛹在从该传送带的左端传送至传送带的右端的过程中,对于上下重叠的蚕蛹通过所述隔帘10后,上下重叠的蚕蛹能够铺在传送带上,便于人工的筛选。

如若有三个筛蛹工使用本发明对蚕蛹进行筛选,则一个筛蛹工负责一个传送带上的蚕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右端的朝向不相一致,每一筛蛹工能够间隔站位,不相互影响对方的工作。

所述第一储料箱21、第二储料箱71和第三储料箱内均装有盐水,并且均设有制冷器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料箱21、第二储料箱71和第三储料箱分别与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8为可拆卸连接。盐水和低温对筛选好并放置在第一储料箱21、第二储料箱71和第三储料箱(图未示)中的蚕蛹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当第一储料箱21、第二储料箱71和第三储料箱(图未示)中的蚕蛹已经满箱时,容易更换第一储料箱21、第二储料箱71和第三储料箱(图未示)以进行下一轮筛蛹。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