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机皮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0249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纱机皮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纱机皮辊。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纺纱设备必将向高速、高效、全自动化及高品质的方向发展。纺纱机皮辊的质量和性能对纺纱效率以及纱线品质都有决定性影响,如果纺纱过程中皮辊发生轴向窜动或转动不灵活,就会造成纱线品质下降或纺纱停止,进而影响纺纱机的运行效率,因此,设计一种能够稳定、高速纺纱的皮辊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皮辊结构一般采用皮辊结合件套装在皮辊轴结合件上的形式,皮辊与铝衬套压合或粘接后与钢套压合,钢套与皮辊轴结合件之间设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设有隔套,钢套内壁和隔套外壁上均设有与钢丝卡环相配合的凹槽。此结构涉及到的装配环节较多,钢丝卡环与隔套、钢套之间存在多个轴向累积误差,在纺纱过程中会出现皮辊结合件的轴向窜动,导致纱线品质不稳定,使纺纱机运行效率下降,并且会缩短轴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纱机皮辊,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皮辊结合件轴向误差累积过大,易出现轴向窜动,难以保证纱线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纱机皮辊,包括芯轴、设置于芯轴端部圆周向外侧的皮辊轴,所述皮辊轴的内圈与芯轴间设有滚子,所述滚子沿芯轴轴向设有两组,且通过滚子保持架相连,所述滚子分别与芯轴外圈的第一凹槽和皮辊轴内圈的第二凹槽相配合,所述皮辊轴的圆周向外侧设有皮辊组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皮辊组件包括皮辊和衬套,所述皮辊的内圈与衬套的外圈接触配合,所述衬套的内圈与皮辊轴的外圈接触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衬套为铝制构件,所述衬套与皮辊轴向长度一致。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皮辊轴靠近芯轴端部的内侧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圆周向中心处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贯穿防尘盖轴心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皮辊轴远离芯轴一端内侧设有环形防尘圈,所述环形防尘圈的内圈与芯轴外圈相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芯轴为整体式芯轴。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芯轴为分体式芯轴,所述分体式芯轴包括长轴套和芯轴组件,所述芯轴组件包括第一芯轴和与第一芯轴相连的第二芯轴,所述第一芯轴与长轴套的开口端内圈相配合,所述长轴套侧部设有能够与第一芯轴圆周向设置的凹槽相顶紧的顶丝,所述第二芯轴的圆周向外圈与滚子滚动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采用整体式芯轴或分体式芯轴的形式,通过采用类似双列滚子轴承的结构,使皮辊组件与芯轴压合后,皮辊的轴向间隙仅为滚子的轴向油隙,避免轴向间隙累积过大造成皮辊的轴向窜动,保证了纱线品质的稳定,提高了滚子的使用寿命和纺纱机的运行效率,防尘盖、环形防尘圈及注油孔的设置,改善了滚子高速运动的工作环境,能满足高速纺纱对皮辊的要求,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纺纱机皮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纱机皮辊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纱机皮辊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芯轴;110、长轴套;120、芯轴组件;121、第一芯轴;122、第二芯轴;200、皮辊轴;210、防尘盖;211、注油孔;220、环形防尘圈;300、滚子;310、滚子保持架;400、皮辊组件;410、皮辊;420、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纺纱机皮辊,包括芯轴100、设置于芯轴100端部圆周向外侧的皮辊轴200,所述皮辊轴200的内圈与芯轴100间设有滚子300,所述滚子300沿芯轴100轴向设有两组,且通过滚子保持架310相连,所述滚子300分别与芯轴100外圈的第一凹槽和皮辊轴200内圈的第二凹槽相配合,所述皮辊轴200的圆周向外侧设有皮辊组件400。通过皮辊轴200内圈的第二凹槽及芯轴100外圈的第一凹槽与滚子300相配合,有效降低了皮辊轴200的轴向间隙,进而避免设置于皮辊轴200圆周向外侧的皮辊组件400的轴向窜动,进而保证纱线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采用整体式芯轴或分体式芯轴的形式,通过采用类似双列滚子轴承的结构,使皮辊组件400与芯轴100压合后,皮辊410的轴向间隙仅为滚子300的轴向油隙,避免轴向间隙累积过大造成皮辊410的轴向窜动,保证了纱线品质的稳定,提高了滚子的使用寿命和纺纱机的运行效率,防尘盖、环形防尘圈及注油孔的设置,改善了滚子高速运动的工作环境,能满足高速纺纱对皮辊410的要求,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3所示皮辊组件400包括皮辊410和衬套420,所述皮辊410的内圈与衬套420的外圈接触配合,所述衬套420的内圈与皮辊轴200的外圈接触配合。皮辊组件400包括皮辊410和衬套420,皮辊410设置于衬套420的外圈,实现皮辊210与皮辊轴200的整体性,保证皮辊410、衬套420与皮辊轴200的同步运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3所示衬套420为铝制构件,所述衬套420与皮辊410轴向长度一致。衬套420采用铝制构件,由于铝质材质,便于进行衬套420与皮辊210、皮辊轴200的装配。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至图3所示皮辊轴200靠近芯轴100端部的内侧设有防尘盖210,所述防尘盖210的圆周向中心处设有注油孔211,所述注油孔211贯穿防尘盖210轴心设置。芯轴100端部的防尘盖210,能够避免外部尘埃对内部滚子300的影响,防尘盖210上设置的注油孔211可使润滑油从孔中注射入皮辊轴200内壁与芯轴100外壁形成的空腔里,减小滚子300与芯轴100外圈的第一凹槽以及皮辊轴200内圈第二凹槽之间的摩擦,提高滚子300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至图3所示皮辊轴200远离芯轴100一端内侧设有环形防尘圈220,所述环形防尘圈220的内圈与芯轴100外圈相配合。环形防尘圈220配合防尘盖210对芯轴100与皮辊轴200形成的空腔进行有效隔离,避免外部尘土进入空腔中造成滚子300与芯轴100外圈及皮辊轴200内圈形成过大磨损,避免滚子300的使用寿命收到影响。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所示,芯轴100为整体式芯轴。芯轴100为整体式,该装置也方便的设置于整体式芯轴的轴端,便于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3所示,芯轴100为分体式芯轴,所述分体式芯轴包括长轴套110和芯轴组件120,所述芯轴组件120包括第一芯轴121和与第一芯轴121相连的第二芯轴122,所述第一芯轴121与长轴套110的开口端内圈相配合,所述长轴套110侧部设有能够与第一芯轴121圆周向设置的凹槽相顶紧的顶丝,所述第二芯轴122的圆周向外圈与滚子300滚动配合。分体式芯轴的芯轴组件120一端的第一芯轴121设置于长轴套110内部,且与长轴套110通过顶丝顶紧固定,芯轴组件120的另一端的第二芯轴122与滚子300滚动配合,滚子300顺次设有皮辊轴200和皮辊组件40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采用整体式芯轴或分体式芯轴的形式,通过采用类似双列滚子轴承的结构,使皮辊组件与芯轴压合后,皮辊的轴向间隙仅为滚子的轴向油隙,避免轴向间隙累积过大造成皮辊的轴向窜动,保证了纱线品质的稳定,提高了滚子的使用寿命和纺纱机的运行效率,防尘盖、环形防尘圈及注油孔的设置,改善了滚子高速运动的工作环境,能满足高速纺纱对皮辊的要求,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