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苎麻剥麻洗麻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3450发布日期:2018-06-15 22:5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苎麻剥麻洗麻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苎麻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苎麻剥麻洗麻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苎麻是我国特有的原产植物,是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史上有名的夏布便是以苎麻为原料织造而成。时至今日,苎麻在医药、纺织等领域均已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纺织工业中,苎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纺织原料。

苎麻的打麻、剥麻工作是苎麻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将收割后新鲜苎麻去除根部与叶片,只保留主茎杆,通过对主茎杆进行打麻、剥麻的加工得到原麻。苎麻的主茎杆结构上包括表面的青皮部(皮壳)、青皮部下的韧皮部以及中心的木质部,而苎麻中中的麻纤维主要存在在韧皮部中,所以打麻、剥麻的主要目的就是将青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开。

传统的手工剥麻,是将青皮部连通韧皮部一同从木质部上剥离,再通过刮麻工具将青皮部刮去,从而留下韧皮部。经过手工剥麻得到的原麻,其纤维保留完好、杂质少,原麻质量较好,但是其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故出现了利用机械进行自动打麻、剥麻的装置,利用青皮部、韧皮部以及木质部不同的物理性质,特别是韧皮部韧性很强的特性将韧皮部分理出来。苎麻剥麻机主要有有一次喂入式、人力反拉式和自动反拉式等类型。一次喂入式剥麻机有两个以上滚筒,麻茎经一对压辊和弧形导板送入第1、2滚筒间,再进入第2、3滚筒间,受连续的刮打作用,把麻骨和麻壳击碎后抛出;其特点是能连续喂麻,操作省力,工效高,但剥麻质量差,残留一段没有刮净的皮骨。人力反拉式剥麻机有一个滚筒,一方装有带压力弹簧的压板,或其他剥麻辅助件,操作人员将麻茎或麻皮喂入滚筒与压板的间隙内,借打板的连续刮打和挤压作用,麻骨与麻壳击成碎屑,同纤维分离后抛出,纤维则用人力反向拉出,再调头喂入剥制另一端;其结构简单,剥麻质量较好,但其工效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苎麻剥麻装置剥麻效果不理想、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苎麻剥麻洗麻一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苎麻剥麻洗麻一体装置,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预处理机构、输送机构、剥麻机构、洗麻水箱,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进料箱与进料箱内部倾斜的设置有一对折断辊,输送机构水平设置在进料箱下方,输送机构包括并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输送带a与输送带b,输送带a与输送带b之间有空隙,剥麻机构包括预剥麻机构与设置在输送机构末端的后剥麻机构,预剥麻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空隙上下两侧的剥麻辊与剥麻槽,后剥麻机构包括与空隙对应的棘轮以及设置在棘轮上方的第一剥麻轮机构,第一剥麻轮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棘轮轴向两侧的剥麻轮,剥麻轮半径与棘轮半径相同,剥麻轮与棘轮的圆心距小于二者半径之和并且大于棘轮半径,剥麻轮在靠近棘轮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剥麻叶片,洗麻水箱设置在剥麻机构下方,棘轮下端部分位于洗麻水箱中。

进一步地,进料箱一侧上方设置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带c,输送带c上方沿输送带运动方向并列均匀设置有若干导向条,相邻导向条上方均对应设置有切割轮,切割轮圆周上套设有环形刀片。

进一步地,输送带a与输送带b上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运动方向垂直的互相对应配合的凹槽a与凹槽b,凹槽a与凹槽b上方分别水平设置有挡板a与挡板b。

进一步地,洗麻水箱上下两端箱体上分别连接有循环进水管与循环出水管,循环进水管与循环出水管之间通过循环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弧形挡板a,弧形挡板a设置在棘轮与第一剥麻轮机构相配合部分的圆周外围。

进一步地,后剥麻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剥麻轮机构结构相同的第二剥麻轮机构,第二剥麻轮机构设置在棘轮右下方,第二剥麻轮机构下端部分位于洗麻水箱中,第二剥麻轮机构中剥麻轮与棘轮的圆心距小于二者半径之和并且大于棘轮半径,棘轮在与第二剥麻轮机构相配合部分的圆周外围设置有弧形挡板b。

进一步地,第一剥麻轮机构中剥麻轮套设在转轴上,剥麻轮与转轴通过滑键配合连接,转轴上在靠近两侧剥麻叶片处设置有用于剥麻轮定位与限位的轴肩,转轴两侧末端分别套设有轴套,转轴上在轴套与剥麻轮之间套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利用预剥麻机构先将苎麻中部进行剥麻,而后苎麻中部悬挂在棘轮的棘齿上,通过棘轮与剥麻轮之间的旋转配合,利用剥麻轮端面上的剥麻叶片对苎麻两端进行剥麻,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次性进料、全自动剥麻、剥麻效果好的优点。相比于现有的一次喂入式剥麻机,在同样具有一次性喂入、连续作业能力强的优点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剥麻轮上剥麻叶片的刮麻过滤作用,大大减少了原麻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苎麻的剥麻质量;相比于现有的现人力反拉式剥麻机,在同样具有剥麻质量好的优点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性喂入、连续工作,无需人力反拉、换头,大大减少了人力劳动强度;同时在剥麻后可以连续进行原麻的洗麻工序。

2、利用切割轮预先沿苎麻茎杆进行切割处切口,并配合折断辊的折断处理,可以将苎麻的木质部与韧皮部进行预分离,使后续苎麻剥麻时的韧皮部与木质部的分离变得更为容易,进一步减少苎麻剥麻后的杂质残留,同时折断辊在挤压折断苎麻时也能通过切口挤出部分胶质,有利于后续的脱胶工序。

3、凹槽a与凹槽b使预处理后的苎麻茎杆可以通过凹槽均匀分隔为单根稳定输送,同时在进行预剥麻使可以一根一根单独进行,增加预剥麻的剥麻效果,挡板在苎麻进行中部的预剥麻处理时,可以平整、稳定苎麻茎杆,以防止苎麻两端在中部预剥麻处理时上翘或着移动而影响预剥麻工作。

4、利用循环泵与循环管使洗麻水箱中的水进一步进行循环流动,使苎麻剥麻处理后的原麻在随同棘轮旋转进入洗麻水箱中时,能够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更好的从棘轮的棘齿上脱离下来。

5、在苎麻在随棘轮旋转进入第一剥麻轮机构进行剥麻时,弧形挡板a能够防止苎麻搭在棘轮棘齿上而未进入棘轮与剥麻轮的端面配合剥麻处,从而进一步加强剥麻效果。

6、增设第二剥麻轮机构可以在第一剥麻轮机构对苎麻进行脱壳去麻骨后,进一步对苎麻的青皮壳以及残留的麻骨杂质进行过滤刮除,使苎麻剥麻后的原麻质量更好,弧形挡板b也防止苎麻未正常进入装置的剥麻配合部位,同时第二剥麻轮机构部分位于洗麻水箱中,可以在剥麻轮旋转时通过剥麻叶片带起一部分水,水分可以在苎麻剥麻时起到一定的辅助洗涤以及杂质与胶质去除的效果。

7、剥麻轮可以通过滑键在转轴上滑动,从而在剥麻轮内端面与棘轮端面之间形成不同宽度的间隙,可以适应不同粗细的苎麻茎杆,防止较粗的茎杆卡住装置,同时增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轴肩可以对剥麻轮进行限位,防止剥麻轮与棘轮端面接触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图1中后剥麻机构7-2的剖视图;

图3是本图1中A处的左视图;

图4是图3中折断辊1-2的轴向侧视图;

图5是图1中输送机构2与剥麻机构7的附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1-预处理机构,1-1-进料箱,1-2-折断辊,2-输送机构,2-1-输送带a,2-2-输送带b,3-挡板a,4-挡板b,5-空隙,6-轴肩,7-剥麻机构,7-1-预剥麻机构,7-1.1-剥麻辊,7-1.2-剥麻凹槽,7-2-后剥麻机构,7-2.1-第一剥麻轮机构,7-2.1.1-剥麻轮,7-2.1.2-转轴,7-2.1.3-剥麻叶片,7-2.3-第二剥麻轮机构,8-洗麻水箱,9-循环进水管,10-循环泵,11-循环出水管,12-滑键,13-轴套,14-弹簧,15-凹槽a,16-凹槽b,17-切割装置,17-1-输送带c,17-2-导向条,17-3-环形刀片,17-4-切割轮,18-弧形挡板a,19-弧形挡板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苎麻剥麻洗麻一体装置,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预处理机构1、输送机构2、剥麻机构7、洗麻水箱8,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机构1包括竖直设置的进料箱1-1与进料箱1-1内部倾斜的设置有一对折断辊1-2,输送机构2水平设置在进料箱1-1下方,输送机构2包括并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输送带a2-1与输送带b2-2,输送带a2-1与输送带b2-2之间有空隙5,剥麻机构7包括预剥麻机构7-1与设置在输送机构2末端的后剥麻机构7-2,预剥麻机构7-1包括分别设置在空隙5上下两侧的剥麻辊7-1.1与剥麻槽7-1.2,后剥麻机构7-2包括与空隙5对应的棘轮7-2.2以及设置在棘轮7-2.2上方的第一剥麻轮机构7-2.1,第一剥麻轮机构7-2.1包括分别设置在棘轮7-2.2轴向两侧的剥麻轮7-2.1.1,剥麻轮7-2.1.1半径与棘轮7-2.2半径相同,剥麻轮7-2.1.1与棘轮7-2.2的圆心距小于二者半径之和并且大于棘轮7-2.2半径,剥麻轮7-2.1.1在靠近棘轮7-2.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剥麻叶片7-2.1.3,洗麻水箱8设置在剥麻机构7下方,棘轮7-2.2下端部分位于洗麻水箱8中。

工作原理:苎麻茎杆通过进料箱1-1上方开口水平横向进入进料箱1-1中,苎麻茎杆首先通过折断辊1-2进行挤压折断的预处理,预处理后的苎麻茎杆通过进料箱1-1下段开口落在输送带a2-1与输送带b2-2上,在预剥麻机构7-1的作用下使苎麻茎杆中段部分进行剥麻脱壳,随后苎麻茎杆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棘轮7-2.2处,苎麻茎杆中段部分经过预剥麻后的韧皮原麻悬挂在棘轮7-2.2的棘齿上,苎麻茎杆随着棘轮7-2.2顺时针旋转与第一剥麻轮机构7-2.1中的剥麻轮7-2.1.1接触进行剥麻,剥麻轮7-2.1.1顺时针旋转,苎麻茎杆经过剥麻轮7-2.1.1上的剥麻叶片7-2.1.3的剥麻与杂质过滤后得到原麻,原麻随着棘轮7-2.2的顺时针旋转进入洗麻水箱8,原麻在水流的作用下从棘齿上脱落进入洗麻水箱8进行洗麻。

利用预剥麻机构先将苎麻中部进行剥麻,而后苎麻中部悬挂在棘轮的棘齿上,通过棘轮与剥麻轮之间的旋转配合,利用剥麻轮端面上的剥麻叶片对苎麻两端进行剥麻,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次性进料、全自动剥麻、剥麻效果好的优点。相比于现有的一次喂入式剥麻机,在同样具有一次性喂入、连续作业能力强的优点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剥麻轮上剥麻叶片的刮麻过滤作用,大大减少了原麻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苎麻的剥麻质量;相比于现有的现人力反拉式剥麻机,在同样具有剥麻质量好的优点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性喂入、连续工作,无需人力反拉、换头,大大减少了人力劳动强度;同时在剥麻后可以连续进行原麻的洗麻工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进料箱1-1一侧上方设置有切割装置17,切割装置17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带c17-1,输送带c17-1上方沿输送带运动方向并列均匀设置有若干导向条17-2,相邻导向条17-2上方均对应设置有切割轮17-3,切割轮17-3圆周上套设有环形刀片17-4。

工作原理:苎麻茎杆顺向通过输送带17-1的运输,经过导向条17-2的导向分流后,相邻导向条17-2之间只存在一根苎麻茎杆,通过切割轮17-4上的环形刀片17-3切割后,在苎麻茎杆的青皮与韧皮上切割出轴向的切口。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利用切割轮预先沿苎麻茎杆进行切割处切口,并配合折断辊的折断处理,可以将苎麻的木质部与韧皮部进行预分离,使后续苎麻剥麻时的韧皮部与木质部的分离变得更为容易,进一步减少苎麻剥麻后的杂质残留,同时折断辊在挤压折断苎麻时也能通过切口挤出部分胶质,有利于后续的脱胶工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输送带a2-1与输送带b2-2上分别设置有与输送带运动方向垂直的互相对应配合的凹槽a15与凹槽b16,凹槽a15与凹槽b16上方分别水平设置有挡板a3与挡板b4。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凹槽a与凹槽b使预处理后的苎麻茎杆可以通过凹槽均匀分隔为单根稳定输送,同时在进行预剥麻使可以一根一根单独进行,增加预剥麻的剥麻效果,挡板在苎麻进行中部的预剥麻处理时,可以平整、稳定苎麻茎杆,以防止苎麻两端在中部预剥麻处理时上翘或着移动而影响预剥麻工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洗麻水箱8上下两端箱体上分别连接有循环进水管9与循环出水管11,循环进水管9与循环出水管11之间通过循环泵10连接。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利用循环泵与循环管使洗麻水箱中的水进一步进行循环流动,使苎麻剥麻处理后的原麻在随同棘轮旋转进入洗麻水箱中时,能够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更好的从棘轮的棘齿上脱离下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还包括弧形挡板a18,弧形挡板a18设置在棘轮7-2.2与第一剥麻轮机构7-2.1相配合部分的圆周外围。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在苎麻在随棘轮旋转进入第一剥麻轮机构进行剥麻时,弧形挡板a能够防止苎麻搭在棘轮棘齿上而未进入棘轮与剥麻轮的端面配合剥麻处,从而进一步加强剥麻效果。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后剥麻机构7-2还包括与第一剥麻轮机构7-2.1结构相同的第二剥麻轮机构7-2.3,第二剥麻轮机构7-2.3设置在棘轮7-2.2右下方,第二剥麻轮机构7-2.3下端部分位于洗麻水箱8中,第二剥麻轮机构7-2.3中剥麻轮与棘轮7-2.2的圆心距小于二者半径之和并且大于棘轮7-2.2半径,棘轮7-2.2在与第二剥麻轮机构7-2.3相配合部分的圆周外围设置有弧形挡板b19。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增设第二剥麻轮机构可以在第一剥麻轮机构对苎麻进行脱壳去麻骨后,进一步对苎麻的青皮壳以及残留的麻骨杂质进行过滤刮除,使苎麻剥麻后的原麻质量更好,弧形挡板b也防止苎麻未正常进入装置的剥麻配合部位,同时第二剥麻轮机构部分位于洗麻水箱中,可以在剥麻轮旋转时通过剥麻叶片带起一部分水,水分可以在苎麻剥麻时起到一定的辅助洗涤以及杂质与胶质去除的效果。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第一剥麻轮机构7-2.1中剥麻轮7-2.1.1套设在转轴7-2.1.2上,剥麻轮7-2.1.1与转轴7-2.1.2通过滑键12配合连接,转轴7-2.1.2上在靠近两侧剥麻叶片7-2.1.3处设置有用于剥麻轮7-2.1.1定位与限位的轴肩6,转轴7-2.1.2两侧末端分别套设有轴套13,转轴7-2.1.2上在轴套13与剥麻轮7-2.1.1之间套设有弹簧14。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剥麻轮可以通过滑键在转轴上滑动,从而在剥麻轮内端面与棘轮端面之间形成不同宽度的间隙,可以适应不同粗细的苎麻茎杆,防止较粗的茎杆卡住装置,同时增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轴肩可以对剥麻轮进行限位,防止剥麻轮与棘轮端面接触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