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72888发布日期:2018-12-14 22:2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缝合线是一种用于人体手术缝合的线型材料。医用缝合线的要求:1.在创口愈合过程中能保持足够的强度,还应当能够伸长以便适应伤口水肿,并随伤口回缩而缩回到原有长度。2.创口愈合后其又能自行降解吸收,不再留下异物。3.不产生炎症。4.无刺激性和致癌性。5.易于染色、灭菌、消毒等处理。6.可形成安全牢固的结。7.制作方便,价格低廉,能大量生产。医用缝合线用于伤口愈合、组织结扎和组织固定,对伤口的初期愈合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不可吸收缝合线在体内不降解,如不取出则作为身体异物留在组织中,较容易引起组织感染;可吸收缝合线在身体组织内通过酸、碱或酶作用降解,降解速度取决于组织的温度、ph值及缝合线周围的液态环境,降解后产物转化为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排泄物,无毒无害。然而医学界常用的可吸收缝合线多为羊肠线、高分子化学合成线,使用时存在生物相容性差,易引发组织免疫性反应,吸收不充分及机械性能差等问题。同时目前医学界常用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虽然在可吸收性方面比较突出,降解速度过快,而且效果较为单一,故在使用上受到限制,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配比称取:聚羟基烷酸酯30-4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8-10份、棕榈酸2-8份、柠檬皮果胶3-10份、纳米银10-15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8-10份、双马来酰胺酸6-12份、薄荷脑5-10份、卡波姆3-5份、脱氢醋酸钠15-20份、剑麻纤维10-20份、卵磷脂11-14份、聚乙醇酸5-15份、纤维蛋白胶10-15份、柠檬酸三丁酯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10份、氧化锌3-5份;将上述原料加入反应釜中,于室温下超声1-6h后,然后加热至50-90℃,搅拌1-3h,得到共混物;共混物经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母粒加热至120-150℃,通过喷丝板喷丝,制成初生纤维,再经过拉伸定型,得到成品纤维,灭菌包装,即得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

所述按重量份配比称取:聚羟基烷酸酯35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9份、棕榈酸5份、柠檬皮果胶6份、纳米银13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9份、双马来酰胺酸9份、薄荷脑7份、卡波姆4份、脱氢醋酸钠17份、剑麻纤维15份、卵磷脂12份、聚乙醇酸10份、纤维蛋白胶13份、柠檬酸三丁酯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7份、氧化锌4份。

所述超声频率为30-40khz,超声3h。

所述剑麻纤维的直径为6-7μm。

所述母粒加热至130-140℃。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可生物降解吸收且降解产物对人体安全无毒,无刺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配比称取:聚羟基烷酸酯3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8份、棕榈酸2份、柠檬皮果胶3份、纳米银1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8份、双马来酰胺酸6份、薄荷脑5份、卡波姆3份、脱氢醋酸钠15份、剑麻纤维10份、卵磷脂11份、聚乙醇酸5份、纤维蛋白胶10份、柠檬酸三丁酯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份、氧化锌3份;将上述原料加入反应釜中,于室温下超声1-6h后,然后加热至50-90℃,搅拌1-3h,得到共混物;共混物经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母粒加热至120-150℃,通过喷丝板喷丝,制成初生纤维,再经过拉伸定型,得到成品纤维,灭菌包装,即得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

所述超声频率为30-40khz,超声3h。

所述剑麻纤维的直径为6-7μm。

所述母粒加热至130-140℃。

实施例2

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配比称取:聚羟基烷酸酯4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0份、棕榈酸8份、柠檬皮果胶10份、纳米银15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0份、双马来酰胺酸12份、薄荷脑10份、卡波姆5份、脱氢醋酸钠20份、剑麻纤维20份、卵磷脂14份、聚乙醇酸15份、纤维蛋白胶15份、柠檬酸三丁酯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0份、氧化锌5份;将上述原料加入反应釜中,于室温下超声1-6h后,然后加热至50-90℃,搅拌1-3h,得到共混物;共混物经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母粒加热至120-150℃,通过喷丝板喷丝,制成初生纤维,再经过拉伸定型,得到成品纤维,灭菌包装,即得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

所述超声频率为30-40khz,超声3h。

所述剑麻纤维的直径为6-7μm。

所述母粒加热至130-140℃。

实施例3

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配比称取:聚羟基烷酸酯35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9份、棕榈酸5份、柠檬皮果胶6份、纳米银13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9份、双马来酰胺酸9份、薄荷脑7份、卡波姆4份、脱氢醋酸钠17份、剑麻纤维15份、卵磷脂12份、聚乙醇酸10份、纤维蛋白胶13份、柠檬酸三丁酯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7份、氧化锌4份;将上述原料加入反应釜中,于室温下超声1-6h后,然后加热至50-90℃,搅拌1-3h,得到共混物;共混物经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母粒加热至120-150℃,通过喷丝板喷丝,制成初生纤维,再经过拉伸定型,得到成品纤维,灭菌包装,即得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

所述超声频率为30-40khz,超声3h。

所述剑麻纤维的直径为6-7μm。

所述母粒加热至130-140℃。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聚羟基烷酸酯30‑40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8‑10份、棕榈酸2‑8份、柠檬皮果胶3‑10份、纳米银10‑15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钼8‑10份、双马来酰胺酸6‑12份、薄荷脑5‑10份、卡波姆3‑5份、脱氢醋酸钠15‑20份、剑麻纤维10‑20份、卵磷脂11‑14份、聚乙醇酸5‑15份、纤维蛋白胶10‑15份、柠檬酸三丁酯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10份、氧化锌3‑5份。本发明的一种可生物分解的医用缝合线,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可生物降解吸收且降解产物对人体安全无毒,无刺激。

技术研发人员:吕少波;李卓才;李苏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31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