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弹机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3825发布日期:2019-01-22 19:1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加弹机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弹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弹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加弹机是一种将dty等丝线,通过假捻变形加工成为具有中弹、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传统的加弹机包括支座、主支架、导丝辊支架、立柱、横梁、原料输送装置、第一罗拉、加热箱、冷却装置、假捻器、第二罗拉、上油装置和卷绕装置。

丝线加热后的冷却处理是加弹机生产的重要步骤,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好,能把加热时产生的纤维结构变化固定下来,使丝线快速定型。

授权公告号为cn2034622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弹机的新型冷却管,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为中空结构,限位板的外壁开设有一抽气孔,限位板的内壁开设有复数个孔洞,所述抽气孔连接有一气管,且该气管与一抽风机连接。

上述方案通过对冷却管开孔抽风对丝线进行,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丝线容易被风带动抖动,与限位板频繁撞击,丝线的变形和磨损严重,丝线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弹机的冷却装置,具有保持丝线冷却时稳定移动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弹机的冷却装置,包括用于丝线冷却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设有长孔,所述冷却管内侧开设有沿长孔轴线方向设置的膛线槽,所述冷却管一端设置有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吹出沿长孔轴线方向的气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风组件将空气吹入长孔内,空气沿长孔移动,空气经过膛线槽时受到膛线槽的引导螺旋前进,冷却管内的空气螺旋前进,螺旋流动的空气对丝线产生的沿丝线径向方向的作用力较小,防止空气流动时吹动丝线,使丝线沿自身径向方向晃动与长孔侧面碰触,对丝线造成一定的磨损;螺旋流动的空气与丝线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丝线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管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所述上半管上设置有将上半管和下半管连接的紧固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机构将上半管和下半管压紧固定组成冷却管,冷却管设置成两部分能减小冷却管内膛线槽的加工成本,降低冷却装置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固定于上半管侧面的多个上连接板和固定于下半管侧面的多个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上穿设有穿过下连接板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上旋设有将上半管和下半管压紧连接的连接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依次穿过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将连接螺母旋设于连接螺栓上,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压紧连接,从而实现上半管与下半管之间的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组件吹向冷却管的气流流动方向与丝沿冷却管的运动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沿丝线流动时温度逐渐升高,丝线于冷却管内沿自身移动方向的温度逐渐减小,丝线温度较低的部分与温度较低的空气接触,丝线温度较高的部分与温度较高的空气接触,丝线与长孔内的气流之间的温差保持相对稳定,冷却装置对丝线的降温效果较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固定于冷却管端面的挡环,所述挡环上开设有轴线与长孔轴线平行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连通有进气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组件向出气孔内注入空气后,空气从出气孔流出后沿长孔轴线方向螺旋前进,挡环能将进气组件固定于冷却管的一端,使长孔内的气流沿同一方向流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孔于冷却管端面上的投影在膛线槽的端部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孔内的气流直接进入膛线槽内,提高膛线槽对长孔内气流的引导效果,长孔内的气流螺旋流动的稳定性更高,增加丝线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扣盖固定于挡环上的环形壳,所述环形壳与出气孔连通;所述环形壳上连通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上连通有压气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气机开启后,压气机将空气压入主气管内,主气管内的空气进入环形壳内,环形壳体内的空气从出气孔内流出,实现进气组件向出气孔供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与出气孔连通的分气管,所述分气管上远离出气孔的一端连通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上连通有压气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气机开启后,压气机将空气压入主气管内,主气管内的空气分别进入分气管,分气管内的空气从出气孔流出,实现进气组件向出气孔内供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管两端固设有与长孔同轴的导向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环用于引导丝线进出冷却管,减小丝线于冷却管内移动时产生的晃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环的表面光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环的光滑表面能进一步减小丝线经过导向环时的产生的磨损,提高丝线质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送风组件将空气吹入长孔内,空气沿长孔移动,空气经过膛线槽时受到膛线槽的引导螺旋前进,冷却管内的空气螺旋前进,螺旋流动的空气对丝线产生的沿丝线径向方向的作用力较小,防止空气流动时吹动丝线,使丝线沿自身径向方向晃动与长孔侧面碰触,对丝线造成一定的磨损;螺旋流动的空气与丝线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丝线的散热效果;

2、紧固机构将上半管和下半管压紧固定组成冷却管,冷却管设置成两部分能减小冷却管内膛线槽的加工成本,降低冷却装置的生产成本;

3、空气沿丝线流动时温度逐渐升高,丝线于冷却管内沿自身移动方向的温度逐渐减小,丝线温度较低的部分与温度较低的空气接触,丝线温度较高的部分与温度较高的空气接触,丝线与长孔内的气流之间的温差保持相对稳定,冷却装置对丝线的降温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送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送风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管;11、长孔;12、膛线槽;13、上半管;14、下半管;2、送风组件;21、挡环;211、出气孔;3、紧固机构;31、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连接螺栓;34、连接螺母;4、进气组件;41、分气管;42、主气管;43、压气机;44、环形壳;5、导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实施例1

一种加弹机的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冷却管1,冷却管1上设有中心线与丝线移动方向平行的长孔11,丝线穿过长孔11且位于长孔11中心。

如图1和图2所示,冷却管1内侧面开设有膛线槽12,膛线槽12沿长孔11侧面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在本实施例中膛线槽12设置有八个。

如图1所示,冷却管1沿长孔11轴线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送风组件2,送风组件2向长孔11内送入与丝线沿长孔11移动方向相反的气流。

如图2和图3所示,送风组件2包括焊接固定于冷却管1端面的挡环21,挡环21内径等于长孔11直径。挡环21上开设有轴线与长孔11轴线平行的出气孔211,出气孔211于冷却管1端面上的投影于膛线槽12的沿长孔11轴线的端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挡环21远离冷却管1的一端设置有与出气孔211连通的进气组件4。进气组件4包括焊接固定于挡环21远离冷却管1一端的环形壳44,环形壳44朝向挡环21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出气孔211连通的空槽,环形壳44远离挡环21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与空槽连通的主气管42,主气管42远离环形壳44的一端连通有压气机43。

如图1所示,冷却管1沿长孔11轴线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有支杆,支杆上固定有与长孔11轴线重合的导向环5。导向环5表面光滑,导向环5的光滑表面能减小丝线经过导线环时的产生的磨损,提高丝线质量。

一种加弹机的冷却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

开启压气后,空气被压入主气管42,主气管42内的空气进入环形壳44内,环形壳44内的空气从出气孔211流入膛线槽12内,膛线槽12内的空气沿长孔11内侧螺旋移动,且长孔11内的空气流动方向与丝线的移动方向相反,长孔11内的空气绕丝线流动,螺旋流动的空气对丝线沿丝线径向方向的作用力较小,防止空气流动时吹动丝线,使丝线沿自身径向方向晃动与长孔11侧面碰触,对丝线造成的磨损,同时螺旋流动的空气与丝线的接触面积较大,丝线的散热效果更好;同时导向环5能引导丝线进出冷却管1,进一步减小丝线于冷却管1内移动时产生的磨损。

实施例2

一种加弹机的冷却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冷却管1包括上半管13和下半管14,上半管13和下半管14之间设置有将上半管13和下半管14压紧固定后组成圆管的紧固机构3。

如图4所示,紧固机构3包括一体设置于上半管13朝向下半管14的端面两侧的上连接板31,下半管14朝向上半管13的端面两侧一体设置有与上连接板31抵压的下连接板32。上连接板31上穿设有穿过上连接板31和下连接板32的连接螺栓33,连接螺栓33共设置有四个,连接螺栓33上旋设有将上连接板31和下连接板32压紧连接的连接螺母34。上半管13和下半管14使用紧固机构3连接后组成冷却管1,降低了冷却管1上的膛线槽12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冷却管1的生产成本。

实施例3

一种加弹机的冷却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进气组件4包括多个与出气孔211连通的分气管41,分气管41胶结固定于挡环21上,分气管41远离挡环21的一端连通于主气管42,主气管42上连通有压气机43。

如图5和图6所示,压气机43将空气压入主气管42后,主气管42将空气分别送入分气管41内,分气管41内的空气从出气孔211进入膛线槽12内;出气孔211上单独连接的分气管41能减小从出气孔211流出空气的速度的差别,使长孔11内的空气流动稳定性提高,减小丝线的晃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