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纤维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72835发布日期:2018-12-14 22:22阅读:2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纤维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毛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竹纤维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竹子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因为竹子许多力学和理化性质优于其他木材,且竹子适应性极强,分布范围广,易于繁殖、易于栽种、易于加工利用等特点,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很不均匀,纤维表面有无数微细凹槽,横向为不规则的椭圆形、内有中腔,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目前,在竹纤维提取方法中存在工业化程度低、劳动力投入大、高能耗、成本高和无法靠自身调节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产能的竹纤维提取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竹纤维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米粒状竹屑作为原料;

s2、将原料、酶制剂溶液和水按照预设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s3、对混合液进行加压至0.5~0.7mpa后,保持压力不变情况下持续1~1.5小时;

s4、将步骤s3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辅助催化剂后,升压至2.2~2.5mpa,温度保持在160~170℃,保持压力不变情况下持续3小时,得到竹浆;

s5、从步骤s4得到的竹浆中提取样品;

s6、若步骤s5提取的样品检验为合格,则对竹浆进行降压至0.7~0.9mpa,降温至110~130℃;

s7、提取步骤s6得到的竹浆,制得竹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米粒状竹屑作为原料,有利于加快反应的速率;通过将原料,酶制剂溶液和水按照预设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有利于减少反应时需要处理的物质量;通过对混合液进行加压0.5~0.7mpa和保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持续1~1.5小时,有利于节约物料;通过将混合液中加入辅助催化剂后,升压至2.2~2.5mpa,温度保持在160~170℃,保持压力不变情况下持续3小时,有利于将木质素基本脱完,同时保证半纤维素;通过从竹浆中提取样品,有利于观察竹浆是否达到合格要求;通过将竹浆压力降至0.7~0.9mpa,降温至110~130℃,有利于保护竹浆的性能;采用蒸煮烘干法提取竹纤维,工艺简单,循环利用水源,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并且提高了竹纤维的得率,本发明方法可以增加一倍竹纤维的产出值,提取方法所得竹纤维具有更好的弹性,为更好地使用竹纤维开拓了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竹纤维的提取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蒸煮烘干的原理,提供了一种竹纤维的提取方法。

请参照图1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竹纤维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米粒状竹屑作为原料;

s2、将原料、酶制剂溶液和水按照预设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s3、对混合液进行加压至0.5~0.7mpa后,保持压力不变情况下持续1~1.5小时;

s4、将步骤s3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辅助催化剂后,升压至2.2~2.5mpa,温度保持在160~170℃,保持压力不变情况下持续3小时,得到竹浆;

s5、从步骤s4得到的竹浆中提取样品;

s6、若步骤s5提取的样品检验为合格,则对竹浆进行降压至0.7~0.9mpa,降温至110~130℃;

s7、提取步骤s6得到的竹浆,制得竹纤维。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米粒状竹屑作为原料,有利于加快反应的速率;通过将原料,酶制剂溶液和水按照预设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有利于减少反应时需要处理的物质量;通过对混合液进行加压0.5~0.7mpa和保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持续1~1.5小时,有利于节约物料;通过将混合液中加入辅助催化剂后,升压至2.2~2.5mpa,温度保持在160~170℃,保持压力不变情况下持续3小时,有利于将木质素基本脱完,同时保证半纤维素;通过从竹浆中提取样品,有利于观察竹浆是否达到合格要求;通过将竹浆压力降至0.7~0.9mpa,降温至110~130℃,有利于保护竹浆的性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如下步骤:

s8、将步骤s6得到的竹浆依次进行过滤和清洗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竹浆;

s9、加酶至预处理后的竹浆中,通过提纯和干燥处理,得到低聚糖。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蒸煮完成的竹浆进行过滤、清洗、提纯和干燥,获得低聚糖,有利于除去竹浆中含有的黄液和洗白竹浆,得到高质量的低聚糖。

进一步的,步骤s9具体为:加酶至预处理后的竹浆中,依次进行搅拌、提纯和干燥处理,得到低聚糖。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加酶至预处理后的竹浆中进行搅拌,有利于使反应更加剧烈和加快反应速率。

进一步的,步骤s1的原料采用竹龄在3至5年的毛竹或者绿竹经过破碎后制得。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用3至5年的毛竹或者绿竹,有利于提取弹性更好的竹纤维。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原料、酶制剂溶液和水的预设的质量比为1:0.15~0.2:6。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按照预设的质量比配制原料、酶制剂溶液和水,有利于减少55%的处理量。

进一步的,步骤s3对混合液采用蒸汽进行加压,加压至0.6mpa,保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持续1小时。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用蒸汽加压,有利于快速升降压力和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步骤s6具体为:若步骤s5提取的样品检测为合格,则对竹浆进行降压至0.8mpa,降温至120℃。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压力降到0.8mpa和降温至120℃,有利于防止竹浆的喷浆现象。

进一步的,步骤s7具体为:通过自然晾干处理提取步骤s6得到的竹浆,制得竹纤维。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对竹浆进行自然晾干,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竹纤维。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竹纤维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米粒状竹屑作为原料;

s2、将原料经过斗提机送至预浸罐后,将原料、酶制剂溶液和水按照预设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s3、在实验的最初阶段,按照混合液占蒸煮釜的30%装入蒸煮釜中,剩下的部分留作充氧作为反应助剂,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将混合液30%的占有量提升至65%,再次投入生产中,发现产能增加一倍,效益明显提升;

对蒸煮釜进行加压至0.5~0.7mpa,保持压力不变情况下持续1~1.5小时,通过蒸煮釜产生的内压,将预浸罐中的混合液压入蒸煮釜中;

s4、将步骤s3得到的混合液进入到蒸煮釜后加入辅助催化剂,辅助催化剂可选用:脱胶软化剂;当酶制剂溶液使用量下降6%,辅助催化剂使用量可下降6倍,升压至2.2~2.5mpa,温度保持在160~170℃,保持压力不变情况下持续3小时,得到竹浆;

s5、从步骤s4蒸煮得到的竹浆中提取样品;

s6、若步骤s5提取的样品检验为合格,则对蒸煮釜内的竹浆进行降压至0.7~0.9mpa,降温至110~130℃,利用蒸煮釜剩余的内压将浆料压入浆料储存罐中,考虑到场地及压力造成的喷浆现象,故将储存罐设计成二级缓冲储存罐,不仅可以防止浆料外喷,而且还可以达到高容量储存竹浆;

s7、提取步骤s6得到的竹浆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90℃,烘干时间为30~40分钟,制得竹纤维;

还包括如下步骤:

s8、将步骤s6得到的竹浆依次倒入滤网过滤和水池中使用热水清洗处理,热水温度为85~95℃,清洗时间为20~25分钟,去除竹浆中的黄液和洗白竹浆,得到预处理后的竹浆;

s9、加酶至预处理后的竹浆中,通过提纯和干燥处理,得到低聚糖;

步骤s9具体如下:加酶至预处理后的竹浆中,进行搅拌后,再通过提纯和干燥处理,得到低聚糖;

步骤s1的原料采用竹龄在3至5年的毛竹或者绿竹经过破碎后制得,在原料投入使用之前,要注意水分蒸发和热量散发,防止因发酵导致温度高,引发的自然危险和其他不必要的生产事故;

步骤s2中原料、酶制剂溶液和水的预设的质量比为1:0.15~0.2:6;在实验的初期原料和水的预设的质量比为1:4,在实验中发现在预浸罐上无法实现搅拌操作,造成物料的浓度太高,无法投入工业的量产;在实验的中期技术人员提出原料和水的预设的质量比为1:10,再次进行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液体比原有的要多2.5倍,且后续处理这些浆液的压力成倍增加;又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演算推敲,最后把原料、酶制剂溶液和水的预设的质量比为1:0.15~0.2:6,后续产生的处理量相对于质量比为1:10减少了55%;

步骤s3对混合液采用蒸汽进行加压,加压至0.6mpa,保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持续1小时;

步骤s6检测步骤s5提取的样品合格后,对竹浆进行降压至0.8mpa,降温至120℃;当内压下降30%,那么蒸汽用量下降45%,每蒸煮一锅用煤节约20%;

通过蒸煮釜所设的循环水系统,在整个蒸煮的过程中,只需要补充一小部分的水;

步骤s7具体如下:通过将步骤s6得到的竹浆进行自然晾干,制得竹纤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竹纤维的提取方法,采用蒸煮烘干法提取竹纤维,工艺简单,循环利用水源,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并且提高了竹纤维的得率,本发明方法可以增加一倍竹纤维的产出值,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所得竹纤维明显具有更好的弹性,为更好地使用竹纤维开拓了新的途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