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纺彩点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2087发布日期:2019-05-11 00:1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涡流纺彩点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流纺彩点纱。



背景技术:

彩点纱是花式纱线的一种,以在纱体上不规则的出现各种带色点子而得名,有白纱带彩点,也有黑纱带白点等纱线类型。在生产彩点纱的过程中,常规方法是在纺纱时不连续的加入有色的纤维,使得纱线呈现各种色彩点,进而形成彩点纱。本实用新型利用各纤维之间的染色性能差异,在主体纤维中加入另一种短绒纤维混纺而成,再经过常温染色而得到彩点纱,现有的涡流纺彩点纱整体偏硬、质感较差,舒适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适性更好的彩点纱。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涡流纺彩点纱,包括由原料纤维纺成的芯纱、复合在芯纱外表面的彩点层,所述的彩点层包括嵌合在原料纤维内且与所述原料纤维品质不同的短绒纤维,所述的短绒纤维与所述的原料纤维相互交织在一起,所述的短绒纤维沿所述的原料纤维的轴向螺旋间隔布置,一部分所述的短绒纤维与所述的原料纤维交织在一起,另一部分所述的短绒纤维嵌合在所述的原料纤维的外侧,彩点层主要为短绒纤维构成的毛羽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两种纤维之间的染色性能差异而获得彩点纱。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原料纤维具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的短绒纤维覆盖在多个透气孔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原料纤维的长度为12~18㎜。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短绒纤维的长度为12~15㎜。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彩点层的厚度为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料纤维中加入与原料纤维品质不同的短绒纤维,利用两种纤维之间的染色性能差异而获得彩点纱,彩点层主要为短绒纤维构成的“毛羽结构”,使得彩点纱质地较为柔软、手感较好、舒适性更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涡流纺彩点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涡流纺彩点纱;1、芯纱;11、原料纤维;12、透气孔;2、彩点层;21、短绒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根据附图1所示,该涡流纺彩点纱100包括由原料纤维11纺成的芯纱1、复合在芯纱1外表面的彩点层2,彩点层2包括嵌合在原料纤维11内且与原料纤维11品质不同的短绒纤维21,短绒纤维21与原料纤维11相互交织在一起,短绒纤维21沿原料纤维11的轴向螺旋间隔布置,一部分短绒纤维21与原料纤维11交织在一起,另一部分短绒纤维21嵌合在原料纤维11的外侧,原料纤维11具有多个透气孔12,短绒纤维21覆盖在多个透气孔12的外侧。其中,原料纤维11和短绒纤维21选自棉、毛、黏胶纤维、聚酯纤维、铜氨纤维、涤纶中的一种,并且,原料纤维的长度为12~18㎜,优选为12㎜;短绒纤维的长度为12~15㎜,优选为12㎜;彩点层的厚度为1~3㎜,优选为1㎜;在其他实施例中,原料纤维11和短绒纤维21也可以是上述纤维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并且原料纤维11和短绒纤维21选自不同品质的纤维;由于在涡流纺过程中,短绒纤维21与原料纤维11的结合力较低而大部分被吹落,只有少部分的短绒纤维21会嵌合在原料纤维11内,因此,短绒纤维21与原料纤维11的重量比为0.10~0.15,优选为0.10;由于涡流纺彩点纱100的芯纱1的外侧覆有这样一层彩点层2的结构,并且彩点层2主要为短绒纤维构成的“毛羽结构”,其具有更为柔软、手感更好、舒适性更佳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