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1646发布日期:2019-01-02 21:4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



背景技术: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捻线机包括捻线机机体和电路部分组成,捻线机机体外部的纱锭与电路部分的电机输出轴相连,纱锭前端设有连接件等相对应于分接开关。

倍捻捻线机以倍捻锭子为主要加捻机件,每一回转能对合股纱线加两个捻回。倍捻锭子有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以立式为多。它由锭杆、锭盘和储纱盘等回转部分和盛纱罐、空心锭管等不动部分组成。不动部分套在回转部分外面,其间用滚动轴承联系。锭盘由龙带或锭带传动,带动储纱盘一起回转。为确保不动部分不受回转部分影响,一般都装有盛纱罐的制动装置。制动方式有磁力制动、重力制动和机械制动三种。合股纱自供纱筒子上引出,由空心锭管顶端穿入,从储纱盘的边孔穿出,通过导纱钩和输出罗拉卷绕到筒子上。当锭子或储纱盘回转一圈,给空心锭管内和储纱盘边孔至导纱钩间气圈部分纱线各加一个捻回,方向相同时即得两个捻回。这种捻线机锭速高达14000转/分,加捻效率成倍提高,可以直接制成容量较大的筒子,落纱次数减少,但功率消耗大,接头操作困难。

目前市场应用的多倍捻线机大多使用下卷绕装置,工人操作累且不方便,也有上卷绕,但存在分纱过程中不能自由按需转动及断头率高等诸多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纱器配合纱线上卷绕装置使用时,由于纱线不能按需转动导致断头率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纱器,与倍捻捻线机的倍捻锭子配套使用,包括:隔纱罩20及与所述隔纱罩20相卡合的分纱罩上盖26;所述隔纱罩20及分纱罩上盖26所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储纱罐18和锥形的分纱器支架23;

其中,所述储纱罐18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倍捻锭子的上静止盘套件17上,顶部开口处围设有所述分纱器支架23;所述储纱罐18内设有并纱筒19,所述并纱筒19内插设有导纱钩组件22;所述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插设有门字型的分纱张力调节件25,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底部设有进纱口251,顶部设有出纱口252,内部设有用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张力调节装置24;

所述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通过活动调节件固定在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外圆周上,所述活动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与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相对固定位置,从而改变进纱口251距离导纱钩组件22顶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活动调节件包括紧圈253及多个螺栓254,所述紧圈253套设在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外圆周上,所述紧圈253及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所述螺栓254旋入螺栓孔后,所述螺栓254的端部将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挤压在当前位置处;所述螺栓254旋出螺栓孔后,上调或下调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位置,再将螺栓254旋入螺栓孔以将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固定在上调或下调后的位置处,从而改变所述进纱口251距离导纱钩组件22顶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导纱钩组件22包括插在所述并纱筒19内的导纱钩支撑柱221及固定在所述导纱钩支撑柱221上的导纱钩21,所述导纱钩21用于将并纱筒19上缠绕的纱线穿引到进纱口251内。

优选地,所述并纱筒19的上部插设有导纱钩组件22,下部插设有所述倍捻锭子的上静止盘套件17。

优选地,所述分纱器,还包括:第一气圈A和第二气圈B,其中,

所述第一气圈A的一端与所述出纱口252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隔纱罩20与储纱罐18之间的空隙,与所述倍捻锭子的进纱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圈B的一端与所述倍捻锭子的出纱口连通,另一端沿所述隔纱罩20外侧上绕到外部的纱线卷绕装置C。

优选地,所述分纱器可与三倍倍捻锭子、四倍倍捻锭子、五倍倍捻锭子配套使用。

优选地,所述分纱器,适用于与外设的纱线上卷绕装置配套使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倍捻捻线机,包括上述的分纱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通过活动调节件固定在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外圆周上,活动调节件能够调节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与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相对固定位置,从而改变进纱口251距离导纱钩组件22顶部的距离,纱线在导纱钩组件22顶部及进纱口251之间能够自由地按需运动,相比现有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纱器配合纱线上卷绕装置使用时,由于纱线不能按需转动导致断头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倍捻捻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活动调节件的侧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活动调节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A和图3B,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纱器,与倍捻捻线机的倍捻锭子配套使用,包括:隔纱罩20及与所述隔纱罩20相卡合的分纱罩上盖26;所述隔纱罩20及分纱罩上盖26所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储纱罐18和锥形的分纱器支架23;

其中,所述储纱罐18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倍捻锭子的上静止盘套件17上,顶部开口处围设有所述分纱器支架23;所述储纱罐18内设有并纱筒19,所述并纱筒19内插设有导纱钩组件22;所述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插设有门字型的分纱张力调节件25,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底部设有进纱口251,顶部设有出纱口252,内部设有用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张力调节装置24;

所述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通过活动调节件固定在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外圆周上,所述活动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与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相对固定位置,从而改变进纱口251距离导纱钩组件22顶部的距离。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分纱器,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通过活动调节件固定在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外圆周上,活动调节件能够调节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与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相对固定位置,从而改变进纱口251距离导纱钩组件22顶部的距离,纱线在导纱钩组件22顶部及进纱口251之间能够自由地按需运动,相比现有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纱器配合纱线上卷绕装置使用时,由于纱线不能按需转动导致断头率高的问题。

参见图3A和图3B,优选地,所述活动调节件包括紧圈253及多个螺栓254,所述紧圈253套设在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外圆周上,所述紧圈253及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所述螺栓254旋入螺栓孔后,所述螺栓254的端部将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挤压在当前位置处;所述螺栓254旋出螺栓孔后,上调或下调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位置,再将螺栓254旋入螺栓孔以将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固定在上调或下调后的位置处,从而改变所述进纱口251距离导纱钩组件22顶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紧圈253与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均匀等距地设有多个螺栓孔。

可以理解的是,当螺栓254旋入螺栓孔后,所述螺栓254的端部将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挤压在当前位置处,当想调节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固定位置时,可以将螺栓254旋出螺栓孔,人工上调或下调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位置,再将螺栓254旋入螺栓孔以将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固定在上调或下调后的位置处,从而改变所述进纱口251距离导纱钩组件22顶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导纱钩组件22包括插在所述并纱筒19内的导纱钩支撑柱221及固定在所述导纱钩支撑柱221上的导纱钩21,所述导纱钩21用于将并纱筒19上缠绕的纱线穿引到进纱口251内。

优选地,所述并纱筒19的上部插设有导纱钩组件22,下部插设有所述倍捻锭子的上静止盘套件17。

优选地,所述分纱器,还包括:第一气圈A和第二气圈B,其中,

所述第一气圈A的一端与所述出纱口252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隔纱罩20与储纱罐18之间的空隙,与所述倍捻锭子的进纱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圈B的一端与所述倍捻锭子的出纱口连通,另一端沿所述隔纱罩20外侧上绕到外部的纱线卷绕装置C。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分纱器,缠绕在并纱筒19上的纱线经过导纱钩组件22进入到分纱张力调节件25,从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出纱口252处出来的纱线经过第一气管A进入到倍捻锭子,从倍捻锭子出来后再通过第二气管B上饶到外部的纱线卷绕装置,结构简单,部署实施方便。

优选地,所述分纱器可与三倍倍捻锭子、四倍倍捻锭子、五倍倍捻锭子配套使用。

优选地,所述分纱器,适用于与外设的纱线上卷绕装置配套使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倍捻捻线机,包括上述的分纱器。

另外,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倍捻捻线机,包括上述的分纱器。图2中,上部为分纱器,下部1~17及27、28、29标识的部件皆为倍捻锭子的组件,其中,1为下空心锭子,2为驱动机构,3为下加捻盘套件,4为下隔纱盘,5为下静止盘套件,6为第一圆锥齿轮,7为制动器,8为第二圆锥齿轮,9为圆锥齿轮支撑轴,10为第三圆锥齿轮,11为上空心锭子,12为消音器,13为轴承,14为上加捻盘套件,15为上隔纱盘,16为内磁力器,17为上静止盘套件,27为内磁力器支架,28为观察孔,29为L型的空心锭杆。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的倍捻锭子只是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这种分纱器配套使用的倍捻锭子中的一种,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这种分纱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示例,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这种分纱器只能与图2中所示的倍捻锭子配套使用,市场上现有的三倍倍捻锭子、四倍倍捻锭子、五倍倍捻锭子皆可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分纱器配套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