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8736发布日期:2019-11-20 00:4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



背景技术:

混纺纱一般由两种及以上的不同纤维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制而成的纱线,现有的混纺纱线强度较低、抗弯折性差、抗菌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混纺纱线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抗弯折性好的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包括芯线、绕线以及设置在芯线和绕线之间的纺丝纳米纤维膜;

所述芯线包括相互平行的棉纤维、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所述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均环绕设置在所述棉纤维的表面,所述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间隔布置;

所述纺丝纳米纤维膜包覆于芯线外;

所述绕线包括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所述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均呈螺旋状绕制在纺丝纳米纤维膜的表面,所述竹纤维的螺旋方向和聚氯乙烯纤维的螺旋方向相反;

所述竹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范围为8°~12°,所述聚氯乙烯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范围为10°~15°;

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与竹炭纤维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2~5,所述胶粘纤维的直径与竹炭纤维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包括芯线、绕线以及设置在芯线和绕线之间的纺丝纳米纤维膜,棉纤维、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呈平行设置,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均环绕设置在所述棉纤维的表面,再利用纺丝纳米纤维膜包覆在芯线的表面,使线芯具有强度高、抗弯折性好、抗菌性强的优点;纺丝纳米纤维膜增强了线芯的强度,起到固定、抗弯折的作用;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以相反反向绕制在芯线外,竹纤维的韧性较好,并且具有永久抗菌效果,聚氯乙烯纤维增强了纱线的弹性,起到保护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芯线;11-棉纤维;12-竹炭纤维;13-胶粘纤维;

2-绕线;21-竹纤维;22-聚氯乙烯纤维;

3-纺丝纳米纤维膜;

4-竹纤维层;41-二氧化钛纳米粒子;42-银离子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包括芯线、绕线以及设置在芯线和绕线之间的纺丝纳米纤维膜;

所述芯线包括相互平行的棉纤维、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所述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均环绕设置在所述棉纤维的表面,所述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间隔布置;

所述纺丝纳米纤维膜包覆于芯线外;

所述绕线包括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所述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均呈螺旋状绕制在纺丝纳米纤维膜的表面,所述竹纤维的螺旋方向和聚氯乙烯纤维的螺旋方向相反;

所述竹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范围为8°~12°,所述聚氯乙烯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范围为10°~15°;

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与竹炭纤维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2~5,所述胶粘纤维的直径与竹炭纤维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2~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棉纤维、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呈平行设置,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均环绕设置在所述棉纤维的表面,再利用纺丝纳米纤维膜包覆在芯线的表面,使线芯具有强度高、抗弯折性好、抗菌性强的优点;纺丝纳米纤维膜增强了线芯的强度,起到固定、抗弯折的作用;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以相反反向绕制在芯线外,竹纤维的韧性较好,并且具有永久抗菌效果,聚氯乙烯纤维增强了纱线的弹性,起到保护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还包括包覆于绕线外的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的内壁设有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所述竹纤维层的外壁设有银离子涂层。

从上述描述可知,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和银离子涂层均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增强了混纺纱的抑菌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棉纤维的直径分别大于竹炭纤维的直径和胶粘纤维的直径。

从上述描述可知,棉纤维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保证了混纺线的强度和透气性。

进一步的,所述胶粘纤维为胶粘调温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竹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为8°,所述聚氯乙烯纤维的螺旋角的角度为10°。

进一步的,所述棉纤维、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的股数比为1:2:2。

进一步的,所述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的股数均为偶数。

进一步的,所述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的股数比为1;1。

进一步的,所述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的股数均为奇数。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的股数设计为偶数,将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的股数设计为奇数,均有利于提高混纺纱线的强度和韧性。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包括芯线1、绕线2以及设置在芯线1和绕线2之间的纺丝纳米纤维膜3;

所述芯线1包括相互平行的棉纤维11、竹炭纤维12和胶粘纤维13,所述竹炭纤维12和胶粘纤维13均环绕设置在所述棉纤维11的表面,所述竹炭纤维12和胶粘纤维13间隔布置;

所述纺丝纳米纤维膜3包覆于芯线1外;

所述绕线2包括竹纤维21和聚氯乙烯纤维22,所述竹纤维21和聚氯乙烯纤维22均呈螺旋状绕制在纺丝纳米纤维膜3的表面,所述竹纤维21的螺旋方向和聚氯乙烯纤维22的螺旋方向相反;

所述竹纤维21的螺旋角的角度范围为8°~12°,所述聚氯乙烯纤维22的螺旋角的角度范围为10°~15°;

所述棉纤维11的直径与竹炭纤维12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2~5,所述胶粘纤维13的直径与竹炭纤维12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2~4。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包括芯线1、绕线2以及设置在芯线1和绕线2之间的纺丝纳米纤维膜3;

所述芯线1包括相互平行的棉纤维11、竹炭纤维12和胶粘纤维13,所述竹炭纤维12和胶粘纤维13均环绕设置在所述棉纤维11的表面,所述竹炭纤维12和胶粘纤维13间隔布置;

所述纺丝纳米纤维膜3包覆于芯线1外;

所述绕线2包括竹纤维21和聚氯乙烯纤维22,所述竹纤维21和聚氯乙烯纤维22均呈螺旋状绕制在纺丝纳米纤维膜3的表面,所述竹纤维21的螺旋方向和聚氯乙烯纤维22的螺旋方向相反。

所述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还包括包覆于绕线2外的竹纤维层4,所述竹纤维层4的内壁设有二氧化钛纳米粒子41,所述竹纤维层4的外壁设有银离子涂层42。所述棉纤维11的直径分别大于竹炭纤维12的直径和胶粘纤维13的直径。所述胶粘纤维13为胶粘调温纤维。所述竹纤维21的螺旋角的角度为8°,所述聚氯乙烯纤维22的螺旋角的角度为10°。所述棉纤维11、竹炭纤维12和胶粘纤维13的股数比为1:2:2。所述竹炭纤维12和胶粘纤维13的股数均为偶数。所述竹纤维21和聚氯乙烯纤维22的股数比为1;1。所述竹纤维21和聚氯乙烯纤维22的股数均为奇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折弯混纺纱线,包括芯线、绕线以及设置在芯线和绕线之间的纺丝纳米纤维膜,棉纤维、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呈平行设置,竹炭纤维和胶粘纤维均环绕设置在所述棉纤维的表面,再利用纺丝纳米纤维膜包覆在芯线的表面,使线芯具有强度高、抗弯折性好、抗菌性强的优点;纺丝纳米纤维膜增强了线芯的强度,起到固定、抗弯折的作用;竹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以相反反向绕制在芯线外,竹纤维的韧性较好,并且具有永久抗菌效果,聚氯乙烯纤维增强了纱线的弹性,起到保护缓冲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