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细纱机的锭杆润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7255发布日期:2019-11-13 01:1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用于细纱机的锭杆润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的锭杆润滑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细纱机是一种能够将粗纱线纺成细纱线的纺纱设备,其通常包括粗纱喂纱装置、牵伸装置、导纱装置、细纱成纱装置以及落纱装置,从粗纱喂纱装置喂出的粗纱经牵伸装置的牵伸作用后,纱线变细,经过导纱装置的导纱作用,最后在细纱成纱装置上形成细纱线。其中,细纱成纱装置通常包括细纱架、设置在细纱架上的细纱锭以及安装在细纱锭上的细纱管,细纱锭底部通常固定有一传动转子,该传动转子和一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安装在细纱锭上的细纱管能够随细纱锭一起转动,并将纺好的细纱线缠绕在细纱管上,当细纱线绕满细纱管后,需要人工将成纱后的细纱管从细纱锭上脱落下来,从而收集纺好的细纱线。通常情况下,细纱管是套装在细纱锭的外周壁面上,由于细纱锭的外周壁面缺少油脂润滑,加之细纱锭的外周壁面和细纱管的内周壁面结合较为紧密,因此,为了使得成纱后的细纱管较为容易地从细纱锭上脱落,通常人工预先逐个给细纱锭的外周壁面涂覆上润滑油脂,然后再将空的细纱管套装在细纱锭上进行成纱作业。由于细纱机上的细纱锭的数目较多,因此,人工逐个给细纱锭的外周壁面涂覆润滑油脂显然效率低下,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给细纱锭的外周壁面涂覆油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用于细纱机的锭杆润滑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细纱机的锭杆润滑设备,包括:

底架;

移动平台,能够沿纵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底架上,所述的移动平台上固定有一对沿横向相对布置的支座;

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的底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移动平台移动;

横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介于所述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的第二端部之间且沿横向延伸的梁主体,所述的横梁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能够沿上下同步移动的设置在一对所述的支座上;

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的移动平台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横梁移动;

至少一个注油嘴,能够沿横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梁主体上;

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横梁上且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的注油嘴移动;

供油管路,设置在所述的横梁上,所述的供油管路的一端部用于与一油源流体连通,所述的供油管路的另一端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的注油嘴相流体连通,所述的供油管路上连接有油泵;

所述的注油嘴包括一注油腔、与所述的注油腔流体连通的油嘴口,所述的油嘴口具有与锭杆的外周壁面相适配的内周壁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底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对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导轨,各个所述的第一导轨上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的移动平台固定支撑在一对所述的第一滑块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母,所述的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架上且与所述的第一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丝杆上且与所述的移动平台相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各个所述的支座上固定设置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的第二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的横梁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一对所述的第二滑块相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螺母,所述的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平台上且与所述的第二丝杆相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丝杆上且与所述的横梁相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梁主体上固定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三导轨,所述的第三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的注油嘴与所述的第三滑块相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丝杆、第三螺母,所述的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横梁上且与所述的第三丝杆相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三丝杆上且与所述的注油嘴相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注油腔至所述的油嘴口的路径上设置有吸油性材料,所述的吸油性材料至少有部分覆盖在所述的油嘴口的内周壁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吸油性材料为聚丙烯、聚氨酯泡沫、烷基乙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多个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梁主体上且用于检测锭杆位置的定位传感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多个所述的定位传感器信号连接,相邻两个定位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等于细纱机上相邻两个锭杆之间的间距,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的油泵分别控制连接。

本发明的锭杆润滑设备能够实现注油嘴给细纱机上的锭杆自动注油作业,替代人工注油,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锭杆润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注油嘴给锭杆外周壁面涂覆润滑油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底架;100、锭杆;111、第一导轨;112、第一滑块;113、万向轮;

12、移动平台;121、支座;122、第二导轨;123、第二滑块;

13、第一驱动机构;131、第一电机;132、第一丝杆;133、第一螺母;

14、横梁;141、第一端部;142、第二端部;143、梁主体;144、第三导轨;145、第三滑块;

15、第二驱动机构;151、第二电机;152、第二丝杆;153、第二螺母;

16、注油嘴;161、注油腔;162、油嘴口;163、进油口;164、出油口;165、内周壁面;166、吸油性材料;

17、第三驱动机构;171、第三电机;172、第三丝杆;173、第三螺母;

18、供油管路;

19、油泵;

20、油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与图1中所示的各位置关系分别相对应,所述的横向是指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所述的纵向是指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锭杆润滑设备包括底架11、移动平台12、第一驱动机构13、横梁14、第二驱动机构15、注油嘴16、第三驱动机构17、供油管路18以及控制单元(图未示)。

底架1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13,方便整个设备进行挪动位置。移动平台12能够沿纵向移动的设置在底架11上,移动平台12上固定有一对沿横向相对布置的支座121。第一驱动机构13安装在底架11上且用于驱动移动平台12移动。具体的,底架11上固定设置有一对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导轨111,各个第一导轨111上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112,移动平台12固定支撑在一对第一滑块112上。第一驱动机构13包括第一电机131、第一丝杆132、第一螺母133,第一电机131固定设置在底架11上且与第一丝杆132传动连接,第一螺母133滑动设置在第一丝杆132上且与移动平台12相固定。

横梁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41和第二端部142、介于第一端部141和第二端部142之间且沿横向延伸的梁主体143,横梁14的第一端部141和第二端部142能够沿上下同步移动的设置在一对支座121上。第二驱动机构15安装在移动平台12上且用于驱动横梁14移动。具体的,各个支座121上固定设置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二导轨122,第二导轨122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123,横梁14的第一端部141和第二端部142分别与一对第二滑块123相固定。第二驱动机构15包括第二电机151、第二丝杆152、第二螺母153,第二电机151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12上且与第二丝杆152相传动连接,第二螺母153滑动设置在第二丝杆152上且与横梁14相固定。

注油嘴16能够沿横向移动的设置在梁主体143上。第三驱动机构17安装在横梁14上且用于驱动该注油嘴16移动。结合图2所示,注油嘴16包括一注油腔161、与注油腔161流体连通的油嘴口162,油嘴口162具有与锭杆100的外周壁面相适配的内周壁面165。供油管路18设置在横梁14上,供油管路18的一端管口与油桶20流体连通,供油管路18的另一端管口与注油嘴16的进油口163相流体连通,供油管路18上连接有油泵19。注油腔161至油嘴口162的路径上设置有吸油性材料166,吸油性材料166为聚丙烯,吸油性材料166覆盖在油嘴口162的内周壁面上,该吸油性材料166可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在油嘴口162的内周壁面上。注油嘴16在工作时,利用油泵19将油桶20内的润滑油脂抽出至供油管路18内,供油管路18内的润滑油脂经过进油口163进入注油腔161内,然后通过出油口164到达油嘴口162处,并通过吸油性材料166渗出,当注油嘴16的内周壁面165和锭杆100的外周壁面相贴合时,吸油性材料166能够将润滑油脂均匀涂覆在锭杆100的外周壁面上,涂覆周期短,效率高。在其他实施例中,吸油性材料还可选择聚氨酯泡沫、烷基乙烯聚合物、木棉纤维、纸浆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多个固定设置在梁主体143上且用于检测锭杆100位置的定位传感器,控制器与多个定位传感器信号连接,相邻两个定位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等于细纱机上相邻两个锭杆之间的间距,这是为了便于多个定位传感器与细纱机上的多个锭杆一一对位,方便注油嘴精确注油涂脂作业。

控制器与第一驱动机构13、第二驱动机构15、第三驱动机构17、油泵19分别控制连接。具体为,控制器与第一电机131、第二电机151、第三电机171分别信号连接,从而分别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第二驱动机构15以及第三驱动机构17分别执行相应动作。

锭杆润滑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多个定位传感器检测细纱机上的多个锭杆的位置信息,然后将这些锭杆的位置信息分别发送至控制器内,控制器基于这些锭杆的位置信息分别给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发送控制信号,从而将注油嘴调整至细纱机车头处的第一个锭杆的正上方,即从左往右涂覆,或细纱机车尾处的第一个锭杆的正上方(从右往左涂覆),然后控制器给油泵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油泵工作,将润滑油脂输入到注油嘴。最后控制器给第二电机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注油嘴向下移动并对该锭杆进行涂覆油脂,按此操作,对后续多个锭杆依次逐个进行涂脂作业。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横梁上固定设置多个注油嘴,即横梁上注油嘴的数量和细纱机上的单排锭杆的数量等同,这样,可以一次完成多个锭杆的注油涂脂作业,提高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