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防浮起装置的包装袋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9227发布日期:2020-04-21 18:4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防浮起装置的包装袋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切割,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防浮起装置的包装袋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包装袋的生产来说,其主要包括将离型纸和薄膜胶粘、热压,以及最终切割成单一的包装袋。

在切割前,未经切割的包装袋在输送线上,以整体的带状形式运输到切割部件所在部位,进行逐一切割成。而基于包装袋的材质轻,在输送过程中,整体的带状,容易浮起,如向上浮起,形成凸起。

上述浮起形成凸起后,包装袋的长度发生变化,造成切割装置无法准确切割,所造成的后果在于,切割后的包装袋长短不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防浮起装置的包装袋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基于防浮起装置的包装袋切割装置,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上依次装配有防浮起装置、辊料输送装置、切割装置;

所述辊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所述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所述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上、下设置;

所述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上的辊体上均设有若干个环形凸起;

位于第一送料辊上的所述环形凸起之间间隔设置,环形凸起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间隙,位于第二送料辊上的所述环形凸起之间间隔设置,环形凸起之间形成第二环形间隙;

位于第一送料辊上的所述环形凸起与位于第二送料辊上的所述环形凸起中间相互接触;

第一环形间隙与第二环形间隙构成通道;

所述辊料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

所述防浮起装置包括若干个与第一环形间隙和第二环形间隙配合的限位针杆,所述限位针杆的一端贯穿通道;

所述限位针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针板,所述限位针杆共同连接在针板上;

所述切割装置用于对辊料输送装置输送的物料进行切割。

优选地,所述机架自右至左上依次装配防浮起装置、辊料输送装置、切割装置;

所述机架包括前端架和后端架,所述前端架和后端架相互齐平;

所述防浮起装置、辊料输送装置、切割装置装配在前端架与后端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送料辊的前侧壁通过转轴与前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送料辊的后侧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

所述第二送料辊的前侧壁通过转轴与前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送料辊的后侧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送料辊的后端架通过转轴贯穿后端架后连接第一齿轮;

所述第二送料辊的后端架通过转轴贯穿后端架后连接第二齿轮;

所述后端架的后侧壁上设置有齿轮箱体,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主动齿轮装配在齿轮箱体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针杆的左端贯穿通道后设置有搭板,所述搭板位于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的左侧,所述搭板与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间隔设置;

所述限位针杆的左端搭放在搭板的顶部;

所述限位针杆的右端共同焊接在针板的左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针板的前、后侧壁焊接在前端架和后端架上;

所述搭板的前、后侧壁焊接在前端架和后端架上。

优选地,所述切割装置设置在搭板的左侧,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刀杆,所述刀杆向下垂直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片紧贴搭板的左侧壁。

优选地,所述包装袋切割装置还包括驱动切割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刀杆前、后两端的滑块;

所述前端架的后侧壁以及后端架的前侧壁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所述滑块上连接有气缸。

优选地,位于刀杆后端的所述滑块连接有气缸。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防浮起装置的包装袋切割装置,因采用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的配合送料方式,包装袋的自由端不会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自由端较短),切割装置能够整齐切割。包装袋在经过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过程中,因采用限位针杆设计,限位针杆因贯穿通道,即贯穿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之间,因此,在辊动送料的过程中,包装袋仍旧被限位针杆覆盖,出料的自由端不容易发生浮起。同时,包装袋,不会在摩擦力下,发生偏位(包装袋由两层构成,即顶部层和底部层不会在辊动摩擦力下,错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辊料输送装置与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送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送料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送料辊与第二送料辊的位置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浮起装置、辊料输送装置、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针杆与针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针杆与辊料输送装置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的传动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一种基于防浮起装置的包装袋切割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前端架11和后端架12(前端架11位于后端架12的前侧),前端架11和后端架12相互齐平;按照从右到左,前端架11与后端架12之间装配防浮起装置4、辊料输送装置3、切割装置5。

同时,在机架1的最右端转动连接一个放料辊2,放料辊2用于放料。

辊料输送装置3的作用在于以辊压输送方式对包装袋料朝左输送。辊料输送装置3的具体结构为:

辊料输送装置3包括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第一送料辊31位于第二送料辊32的正上方),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上的辊体上均设有若干个环形凸起34,环形凸起34在对应的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上前后等距分布。位于第一送料辊31上的环形凸起34之间间隔设置,环形凸起34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间隙341,位于第二送料辊32上的所述环形凸起34之间间隔设置,环形凸起34之间形成第二环形间隙342;

位于第一送料辊31上的所述环形凸起34与位于第二送料辊32上的所述环形凸起34中间相互接触,同时,位于第一送料辊31上的环形凸起34与位于第二送料辊32上的环形凸起34中间相互接触,且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重合。

第一环形间隙341与第二环形间隙342构成通道3411,通道3411为左、右朝向。

辊料输送装置3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33,第一驱动部件33用于驱动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

具体是:第一送料辊31的后侧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311(第一送料辊31的后端架12通过转轴贯穿后端架12后连接第一齿轮311),第一送料辊31的前侧壁通过转轴与前端架11转动连接。

第二送料辊32的前侧壁通过转轴与前端架11转动连接;第二送料辊32的后侧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齿轮321(第二送料辊32的后端架12通过转轴贯穿后端架12后连接第二齿轮321);第一驱动部件33包括啮合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21的主动齿轮331,主动齿轮331连接有驱动电机332。

在后端架12的后侧壁上设置有齿轮箱体(图中未标出),第一齿轮311、第二齿轮321以及主动齿轮331装配在齿轮箱体内。而驱动电机332的输出轴贯穿齿轮箱体后连接到主动齿轮331上。

因此,主动齿轮331向上啮合第一齿轮311,向下啮合第二齿轮321。

为了防止进入以及输出到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的包装袋物料向上浮起,机架1上设置防浮起装置4。

防浮起装置4的具体结构如下:

防浮起装置4包括若干个与第一环形间隙341和第二环形间隙342配合的限位针杆42,限位针杆42的一端贯穿通道3411(通道3411为左右朝向),限位针杆42的左端贯穿通道3411。

因限位针杆42位于由第一环形间隙341和第二环形间隙342构成的通道3411内,因此,当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转动时,不会辊压到限位针杆42。

限位针杆42同时从右到左伸出通道3411,限位针杆42的左端设置有搭板43(板位于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的左侧,且搭板43与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间隔设置),限位针杆42的左端部搭载在搭板43的顶部。

同时,限位针杆42的右端朝右共同焊接一个针板41上(限位针杆42的右端共同焊接在针板41的左侧壁上),同时,针板41位于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的右侧,且针板41与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间隔设置)。

上述针板41的前、后侧壁焊接在前端架11和后端架12上;搭板43的前、后侧壁焊接在前端架11和后端架12上。

经过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输送包装袋物料后,机架1上的切割装置5对包

切割装置5的具体结构如下:

切割装置5设置在搭板43的左侧,切割装置5包括刀杆51,刀杆51向下垂直连接有刀片52,刀片52紧贴搭板43的左侧壁。

包装袋切割装置5还包括驱动切割装置5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刀杆51前、后两端的滑块511;对应的,前端架11的后侧壁以及后端架12的前侧壁均开设有与滑块511配合的滑槽;滑块511上连接有气缸53(刀杆51后端的所述滑块511连接有气缸53,气缸53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伸缩式气缸)。

工作过程:

首先,放料辊2放料,放料后的包装袋(因未切割,包装袋为一个整体,呈长带状)。此时,包装袋经过防浮起装置4,包装袋位于限位针杆42的下方,被限位针杆42共同限位(限位针杆42位于第一送料辊31下方,包装袋经过第一送料辊31下方和第二送料辊32上方)。限位针杆42覆盖在包装袋的上方。

包装袋到达辊料输送装置3,此时,在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相互作用下,包装袋朝左出料。包装袋依靠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依靠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上的环形凸起34挤压包装袋)的摩擦辊力出料,因摩擦下,包装袋出料后,容易浮起。因限位针杆42贯穿通道3411,即贯穿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之间,因此,在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摩擦辊力出料时,包装袋仍旧被限位针杆42覆盖,出料的自由端不容易发生浮起。

到达切割装置5时,气缸53带动刀杆51上下移动,对包装袋进行切割。

采用上述装置设计的优点在于:

采用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的配合送料方式,包装袋的自由端不会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自由端较短),切割装置5能够整齐切割。包装袋在经过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过程中,因采用限位针杆42设计,限位针杆42因贯穿通道3411,即贯穿第一送料辊31和第二送料辊32之间,因此,在辊动送料的过程中,包装袋仍旧被限位针杆42覆盖,出料的自由端不容易发生浮起。同时,包装袋不会在摩擦力下,发生偏位(包装袋由两层构成,即顶部层和底部层不会在辊动摩擦力下,错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