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4867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能够移动至将纱条S放置于引导部74a的放置位置、和利用引导部74a引导纱条S的引导位置。由此,能够使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移动至放置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减轻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0055]在筒子架装置70中,供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集合且在各自的引导部74a、75a放置纱条S的放置区域设置于导轨71。由此,能够使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集合在放置区域,所以能够进一步减轻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0056]在筒子架装置70中,各引导部74a、75a被悬臂支承于导轨71。由此,例如当忘记向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放置纱条S时,能够在保持将纱条S放置于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以及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的状态下在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放置纱条S。
[0057]在筒子架装置70中,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第一绳索76沿引导路径R呈无端环状设置于导轨71。由此,使用第一绳索76,能够容易地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沿引导路径R移动。
[0058]在筒子架装置70中,在保持机构73与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在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以及在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之间分别架设有第二绳索77。由此,在使用第一绳索76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沿引导路径R移动时,利用第二绳索77,规定保持机构73与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下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之间、以及上游侧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与固定筒子架引导件75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容易地使保持机构73以及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位于规定位置(放置位置等)。
[0059]在筒子架装置70中,保持纱条S的保持机构73在引导路径R中的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的下游侧,以能够沿引导路径R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71。由此,能够使保持机构73保持纱条S的前端部,将纱条S的前端部可靠地输送至牵伸装置6。
[0060]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被支承为能够沿引导路径R移动,但在本发明中,只要多个筒子架引导件中至少一个筒子架引导件被支承为能够沿引导路径移动即可。
[0061]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保持纱条S的保持机构73,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多个筒子架引导件中的配置于引导路径的最下游侧的筒子架引导件设置保持纱条的保持部。作为保持部,能够使用夹子、磁铁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机构73设置有滑动部73b,但也可以代替滑动部73b转而在保持机构73设置在导轨71上滚动的罗拉等。对于各筒子架引导件74、75也是一样的。
[0062]另外,可以针对每个纺纱单元改变筒子架装置70的导轨71的长度、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个数等。另外,例如可以利用马达等的驱动源使第一绳索76旋转,由此自动进行保持机构73以及各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的移动。
[0063]另外,气流纺纱装置还可以具备被纤维引导部保持且以向纺纱室内突出的方式配置的针,以便防止纤维束的捻转传递至气流纺纱装置的上游侧。另外,气流纺纱装置也可以代替这样的针转而利用纤维引导部的下游侧端部防止纤维束的捻转传递至气流纺纱装置的上游侧。进而,气流纺纱装置可以具备朝互为相反方向加捻的一对喷气喷嘴。
[0064]另外,在纺纱机I中,纱线贮存装置50具有从气流纺纱装置7拉出细纱Y的功能,但在本发明的纺纱机中,也可以利用送出罗拉和夹持罗拉将细纱拉出。
[0065]另外,在纺纱机I中,以在上侧供给的细纱Y在下侧被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但在本发明的纺纱机中,也可以是以在下侧供给的细纱在上侧被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
[0066]另外,在纺纱机I中,牵伸装置6的下罗拉、横动装置23的横动机构由来自动力机箱5的动力(即,多个纺纱单元2共有)驱动,但在本发明的纺纱机中,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例如,牵伸装置、纺纱装置、卷取装置等)可以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独立驱动。
[0067]另外,在细纱Y的行进方向上,张力传感器9可以配置于清纱器8的上游侧。另外,单元控制器10可以不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设置,而针对多个纺纱单元2设置。另外,上蜡装置11、张力传感器9以及清纱器8可以不设置于纺纱单元2。另外,卷取装置12可以不由针对每个纺纱单元2设置的驱动马达驱动,而由在多个纺纱单元2中共有地设置的驱动源驱动。在这种情况下,以在使卷装P反转时使卷装P离开卷取滚筒22的方式,利用气缸(省略图示)使摇架臂21移动,利用设置于接头台车3的反转用罗拉(省略图示)使卷装P反转。
【主权项】
1.一种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子架装置具备: 多个筒子架引导件,所述多个筒子架引导件分别具有沿引导路径引导纤维束的引导部;以及 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将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支承为能够沿所述引导路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是沿所述引导路径延伸的导轨, 至少一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还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导轨沿所述引导路径滑动的滑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具有供所述滑动部配置的滑动区域、以及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所述滑动区域的下方的开口区域, 所述滑动部经由所述开口区域与所述引导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能够移动至将所述纤维束放置于所述引导部的放置位置、和利用所述引导部引导所述纤维束的引导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供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集合并在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各自的所述引导部放置所述纤维束的放置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被悬臂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子架装置还具备第一绳索,该第一绳索沿所述引导路径呈无端环状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使至少一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沿所述引导路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子架装置还具备第二绳索,该第二绳索架设于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中的相邻的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之间,规定相邻的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子架装置还具备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在所述引导路径中的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的下游侧以能够沿所述引导路径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并保持所述纤维束。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中的配置于所述引导路径的最下游侧的所述筒子架引导件还具有保持所述纤维束的保持部。
11.一种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单元具备: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筒子架装置; 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牵伸由所述筒子架装置引导的所述纤维束; 气流纺纱装置,该气流纺纱装置对由所述牵伸装置牵伸后的所述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细纱;以及 卷取装置,该卷取装置将由所述气流纺纱装置生成的所述细纱卷取于卷装。
12.—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机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纱单元, 多个所述纺纱单元各自的所述筒子架装置相互独立,能够调整多个所述筒子架引导件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筒子架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筒子架装置(70)具备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上述筒子架引导件(74、75)分别具有沿引导路径(R)引导纱条(S)的引导部;以及导轨(71),该导轨(71)将多个筒子架引导件(74、75)中的多个活动筒子架引导件(74)支承为能够沿引导路径(R)移动。
【IPC分类】D02H1-00, D01H13-04
【公开号】CN104562330
【申请号】CN201410558077
【发明人】泽田晴稔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