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的喷涂方法_3

文档序号:9422107阅读:来源:国知局
量的缺点。若总宽度A2大于 9000mm,则与总宽度A2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由于喷嘴经过往复而再次喷洒所需的 时间较长,接触湿纸幅的次数变多,存在易于发生涂层缺失的缺点。
[0130] 此外,优选帆布Kl的总长度B2为25000mm~90000mm。而且,所谓"帆布Kl的总 长度B2",是指帆布Kl在移动方向上的整体长度。
[0131] 若总长度B2小于25000mm,则与总长度B2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对帆布的 药液喷涂量易于过多,因此存在须调节喷洒量的缺点。若总长度B2大于90000mm,则与总长 度B2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由于喷嘴经过往复而再次喷洒所需的时间较长,接触湿 纸幅的次数变多,存在易于发生涂层缺失的缺点。
[0132] 而且,优选帆布Kl转动一圈的时间为1秒~20秒。
[0133] 若时间小于1秒,则与时间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药品中的水分不能挥发, 存在效果变得不够明显的缺点。若时间大于20秒,则与时间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 由于湿纸幅接触帆布Kl的时间变长使涂层被吸收,存在易于发生涂层缺失的缺点。
[0134] 在第1实施方式的药液的喷涂方法中,优选药液为水溶性,能够通过被喷洒至移 动体而形成涂层。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防止发生局部的涂层缺失,因此可以切实而充分地 发挥药液的效果。
[0135] 此时,优选药液的喷洒量为相当于0.Iyg/m2~400yg/m2的固体分量。
[0136] 若喷洒量小于0.Iyg/m2,则与喷洒量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药液不能充分 附着于移动体的表面,若喷洒量大于400yg/m2,则与喷洒量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 过剩的部分可能被湿纸幅X吸收。
[0137] 对于上述药液不做特殊限定,可以采用污染防止剂、剥离剂、清洗剂等。
[0138] 接下来,对上述药液的喷涂方法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0139] 图6为示出了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140] 如图6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首先,将湿纸幅的速度输入计算机。
[0141] 然后,计算机以满足上述公式所示关系的方式,针对预先设定的喷嘴装置S喷涂 的部分的宽度W,运算帆布Kl转动一圈的时间中喷嘴装置S的移动距离H,据此设定喷嘴装 置的驱动信息。
[0142] 然后,序列发生器从计算机接收驱动信息,并根据该驱动信息,从该序列发生器向 喷嘴装置发出定时器控制的时间信息和逆变器调节的马达的速度信息。
[0143] 这样,喷嘴装置的移动速度和反转时间受到控制。据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 方法,即可根据抄速变化,高效地喷涂药液。
[0144] 接下来,对上述药液的喷涂方法所采用的药液进行说明。
[0145] 本实施方式的药液的主要成分可以采用水溶性聚合物、硅乳液、蜡等。
[0146] 药液的黏度优选为常温(25°C)环境下500cps以下,更加优选为Icps~200cps。
[0147] 若黏度大于500cps,则与黏度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飞散的药液可能附着 于喷嘴的喷嘴口或喷涂喷嘴的狭缝处。
[0148] 此外,由于药液不能充分吐出,或是喷涂喷嘴无法充分工作,因此可能无法向移动 体充分施加药液,还可能发生飞散现象。
[0149] 优选上述药液中所含残留成分(成为固化物质的成分)的比例为50%重量百分比 以下,更加优选为〇. 1~50%重量百分比。
[0150] 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飞散的药液附着于吐出喷嘴的喷嘴口或喷涂喷嘴的狭缝 处,从而防止这些地方被药液中所含残留成分堵塞。
[0151] [第2实施方式]
[0152] 图7为示出了采用第2实施方式所示药液的喷涂方法的造纸机中干燥部的一部分 的示意图。
[0153] 如图7所示,造纸机的干燥部具备:一边对湿纸幅X进行加热干燥一边移动的12 台圆柱形的干燥辊(扬克烘缸)Dll、D12、D13、D14、D15、D16、D17、D18、D19、D20、D21 及 D22 (以下简称"D11~D22");分别抵接于干燥辊Dll~D22的刮刀DK;-边将湿纸幅X按 压于干燥辊Dl1~D22的表面一边移动的上侧的帆布Kl1及下侧的帆布K12 ;引导帆布KlI、K12的帆布辊KR;以及引导帆布Kll、K12的外辊OR。也就是说,除了干燥辊Dll~D22的 数量、刮刀DK的数量、帆布K11、K12的数量不同外,其他均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干燥部D相 同。
[0154] 在干燥部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部D相同,作为移动体的干燥辊Dll~D22及 帆布Kll、Kl2与湿纸幅X保持等速移动(转动)。
[0155] 此外,分别在图7所示的箭头P的位置,由喷嘴装置向干燥辊Dl1、帆布Kl1喷涂药 液。
[0156] 由于向干燥辊D1持续喷涂药液的喷涂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的药液的喷涂方法相 同,故此省略说明。
[0157] [第3实施方式]
[0158] 图8为示出了采用第3实施方式所示药液的喷涂方法的造纸机中干燥部的一部分 的示意图。
[0159] 如图8所示,造纸机的干燥部具备:一边对湿纸幅X进行加热干燥一边移动的9 台圆柱形的干燥辊(扬克烘缸)D23、D24、D25、D26、D27、D28、D29、D30及D31 (以下简称 "D23~D31");一边将湿纸幅X按压于干燥辊D23~D31的表面一边移动的帆布K21 ;以及 引导帆布K21的帆布辊KR。也就是说,除了没有刮刀DK抵接于干燥辊D23~D31及没有设 置引导帆布K21的外辊外,其他均与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部D相同。
[0160] 在干燥部,与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部D相同,作为移动体的干燥辊D23~D31及帆 布K21与湿纸幅X保持等速移动(转动)。
[0161] 此外,分别在图8所示的箭头P的位置,由喷嘴装置向干燥辊D23、帆布K21喷涂药 液。
[0162] 接下来,对持续向帆布K21喷涂药液的方法进行说明。
[0163] 在药液的喷涂方法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干燥部D相同,利用喷嘴装置S向帆布 K21喷涂药液(参见图4)。
[0164] 此时,帆布K21转动一圈的时间中喷嘴装置S的移动距离H、与被喷嘴装置S喷涂 过药液的部分的宽度W的关系满足公式0. 5 <H/W< 20。
[0165] 通过满足上述公式所示关系,持续喷涂药液时,可以向帆布K21 (移动体)施加药 液而不会产生喷涂部分的间隙,能够在移动体上切实形成均匀的涂层。
[0166] 此外,即使在该范围内,优选满足公式0.5彡H/W彡12,更加优选满足公式 0. 5 <H/W< 9,尤其优选满足公式0. 5 <H/W< 7。此时,药液的施加效率高,不仅能够形 成更加均匀的涂层,还能切实防止发生涂层局部裂开的现象。
[0167] 此时,优选喷嘴装置喷涂的部分的宽度W为30mm~150mm〇
[0168] 若喷涂部分的宽度W小于30mm,则与喷涂部分的宽度W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 比,存在喷嘴经过往复而再次喷洒所需的时间较长,接触湿纸幅的次数增加的缺点。若喷涂 部分的宽度W大于150mm,则与喷涂部分的宽度W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存在因喷涂 宽度上的端部喷涂强度较弱,易发生药液飞散而对喷涂对象的附着率低下的缺点。
[0169] 此外,优选喷嘴装置的移动距离H为15mm~1800mm,更加优选为15mm~1350mm。
[0170] 若移动距离H小于15mm,则与移动距离H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存在喷嘴 经过往复而再次喷洒所需的时间较长,接触湿纸幅的次数增加的缺点。若移动距离H大于 1800mm,则与移动距离H处于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存在因喷涂宽度上的端部喷涂强度 较弱,易发生药液飞散而对喷涂对象的附着率低下的缺点。
[0171] 以上对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
[0172] 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的药液的喷涂方法中,是在 图1所示的箭头P的位置通过喷嘴装置喷涂药液,其实,并不局限于上述位置。
[0173] 在第1实施方式的药液的喷涂方法中,是利用喷嘴装置S向干燥辊Dl喷涂药液, 其实,也可同样地向其他干燥辊喷涂药液。
[0174]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喷嘴装置S向帆布Kl喷涂药液进行了说明,其实,也 可同样向其他帆布喷涂药液。
[0175] 而且,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中的药液的喷涂方法也同样如此。
[0176] 在第1实施方式的药液的喷涂方法中,除了干燥辊Dl及帆布Kl之外,也可同样持 续向半干压光辊B及压光辊C喷涂药液。
[0177] 而且,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中的药液的喷涂方法也同样如此。
[0178] 此外,第1实施方式的药液的喷涂方法中的药液的喷涂对象是转动一圈所需时间 较长的干燥辊Dl或帆布K时,其往复之间接触湿纸幅的次数较为适宜,不易发生涂层缺失。
[0179] 在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的药液的喷涂方法中,是利用一个 喷嘴装置S来喷涂药液,其实,喷嘴装置S也可有多个。
[0180] 【实施例】
[0181]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 例。
[0182] (实施例1~34及比较例1~10)
[0183] 在图1所示的造纸机中,使纸幅宽为2. 5m的湿纸幅以140m/min的抄速工作,如图 4所示,利用喷嘴装置S,在表1所示的条件下,向由帆布外辊引导的帆布Kl喷洒了 5cc/min 的污染防止剂(CleanKeeper?PBS1291、浓度 10%、黏度(25T: )I. 5cps)。
[0184] 此外,与此同样,如图2所示,利用喷嘴装置S,在表2所示的条件下,向干燥辊Dl 喷洒了3(^/!^11的污染防止剂(丨;)加:〇(?3?评丨谢3466;1、浓度10%、黏度(25°(:)3.(^?8)。
[0185] [评价方法]
[0186] (1)在实施例1~17及比较例1~5中,使造纸机持续工作14天,对蓄积于帆布 Kl表面的污染物进行定点拍摄,通过图像解析计算出IOcm2帆布中的污染物(树脂)占比, 进行了比较评价。所得结果参见表1。
[0187] (2)在实施例18~34及比较例6~10中,使造纸机持续工作3天,对蓄积在抵接 于干燥辊Dl的刮刀的刀尖及内侧的污染物进行收集,测定其重量。所得结果参见表2。
[0188] (表 1)
[0189]

[0193] 通过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当H/W为0. 5~20时,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