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7605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络交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络交装置使丝线的行走良好地稳定。在给沿丝线行走方向行走的丝线(Y)付与络交的络交装置(6)中具备:具有丝线(Y)行走的丝线行走空间(22)、利用喷射到丝线行走空间(22)的流体给在丝线行走空间行走的丝线(Y)付与络交的络交部(20),设置在络交部(20)的丝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限制丝线(Y)的行走的第1限制部(30),以及设置在络交部(20)与第1限制部(30)之间、限制丝线(Y)的行走的第2限制部(40);第1限制部(30)具有沿络交部(2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限制槽(31a);在第2限制部(40)的周围设置有从丝线行走空间(22)的丝线行走方向上的端部排出的流体能够通过的开放空间(43、44)。
【专利说明】
络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给丝线付与络交的络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通过往形成在2片喷嘴板(以下称为“络交部”)之间的丝线行走空间喷射流体,给在丝线行走空间行走的丝线付与络交的络交装置。在这样的络交装置中,如果丝线的行走不稳定,则存在络交性能下降的担忧。因此,在专利文献I的络交装置中,在络交部的丝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设置导丝器,利用该导丝器限制丝线的行走。具体为,专利文献I的络交装置中在2个导丝器Gl(参照图2)之间形成沿络交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限制槽,利用该限制槽限制丝线的行走。这样,通过用深而窄的限制槽限制丝线的tx走,能够提尚对丝线的限制力。
[0003][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5-179807号公报
[0004]但是,喷射到络交部的丝线行走空间内的流体在丝线行走空间内朝丝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流动后,从各自的端部排出。此时,如果如专利文献I那样存在沿络交部的高度方向延设的导丝器,则从丝线行走空间排出的流体(以下称为“喷流”)冲击导丝器,产生紊流,丝线的行走变得不稳定。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可以考虑使导丝器离络交部足够远,但如果这样,导丝器的限制力变弱了,丝线的行走还是变得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5]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络交装置以使丝线的行走良好地稳定为目的。
[0006]本发明为给沿丝线行走方向行走的丝线付与络交的络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前述丝线行走的丝线行走空间、利用喷射到前述丝线行走空间内的流体给在前述丝线行走空间内行走的前述丝线付与络交的络交部,设置在前述络交部的前述丝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限制前述丝线的行走的第I限制部,以及设置在前述络交部与前述第I限制部之间、限制前述丝线的行走的第2限制部;前述第I限制部具有沿前述络交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限制槽;在前述第2限制部的周围设置有从前述丝线行走空间的前述丝线行走方向的端部排出的前述流体能够通过的开放空间。
[0007]本发明中,作为限制丝线的行走的限制部而设置有第I限制部和第2限制部。第I限制部由于具有沿络交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限制槽,因此在对丝线的限制力这一观点上有利。但是,由于第I限制部沿高度方向延设,因此来自丝线行走空间的喷流容易冲击第I限制部,由于此时产生的紊流,存在使丝线的行走不稳定的担忧。因此,本发明中,在络交部与第I限制部之间设置第2限制部。通过设置第2限制部,即使由于使第I限制部远离络交部而抑制了喷流冲击第I限制部,也能够利用第2限制部补偿对丝线的限制力的降低。进而,由于在第2限制部的周围设置有喷流能够通过的开放空间,因此利用喷流通过开放空间能够避免喷流与第2限制部的冲击。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限制力大,使喷流容易冲击的第I限制部远离络交部、并能够利用喷流几乎不冲击的第2限制部补偿因此而降低的限制力,因此能够使丝线的行走良好地稳定。
[0008]其中,前述第I限制部和前述第2限制部最好设置在前述丝线行走方向上前述络交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0009]通过这样,能够使络交部中的丝线的行走更稳定。
[0010]并且,在为给在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下沿前述丝线行走方向行走的多根前述丝线付与络交的络交装置,前述络交部具有沿前述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前述丝线行走空间,利用分别喷射到前述多个丝线行走空间的前述流体给分别在前述多个丝线行走空间行走的前述多根丝线付与络交的情况下,本发明尤其有效。
[0011]因为,在所谓多丝型络交装置中,由于分别限制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多根丝线,因此第I限制部也沿排列方向变长。因此,来自丝线行走空间的喷流容易冲击第I限制部,使丝线的行走更不稳定。这种情况下,通过如上述那样在络交部与第I限制部之间设置第2限制部,能够抑制对丝线的限制力的下降,并且能够使第I限制部远离络交部,使丝线的行走稳定化的效果更显著。
[0012]其中,前述第2限制部最好具有沿前述排列方向延伸的棒状引导杆。
[0013]通过使用引导杆构成第2限制部,能够容易地在引导杆的周围确保开放空间。
[0014]而且,前述引导杆上从前述排列方向的两侧分别夹着前述多根丝线的凹陷部最好在前述排列方向上形成有多个。
[0015]通过在引导杆上设置这样的多个凹陷部,能够抑制多根丝线分别沿排列方向摆动,使丝线的行走更稳定。
[0016]发明的效果:本发明中通过除了对丝线的限制力大的第I限制部以外,还在络交部与第I限制部之间设置来自丝线行走空间的喷流能够通过的第2限制部,从而能够使丝线的行走良好地稳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表示具备络交装置的纺丝牵引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0018]图2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络交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3为表示络交片的细节的剖视图;
[0020]图4为示意地表示丝线行走空间内流体的流动的图;
[0021 ]图5为示意地表示喷流的流动的剖视图。
[0022]图中,6-络交装置;20-络交部;22-丝线行走空间;30-第I限制部;31a_限制槽;40-第2限制部;4卜引导杆;41a-环形槽(凹陷部);43、44_开放空间;Y-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纺丝牵引装置的概略结构)
[002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1为表示具备络交装置的纺丝牵引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纺丝牵引装置I分别牵引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根合成纤维丝Y,分别卷绕到多个筒管B上而形成多个卷装P。另外,将图1所示的上下前后方向分别定义为纺丝牵引装置I的上下前后方向。
[0025]纺丝牵引装置I具备拉伸部3、牵引辊4、5、络交装置6和卷绕装置7等。首先,在纺丝装置2中,从由齿轮栗等构成的聚合物供给装置(图示省略)提供的聚合物被从喷丝头挤出到下方,多根丝线Y以沿图1的纸面向内的方向排列的状态纺出。
[0026]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根丝线Y在被未图示的丝道引导器以适当的丝线间距排列的状态下,在沿拉伸部3、牵引辊4、络交装置6和牵引辊5的丝道中行走。而且,多根丝线Y在从牵引辊5于前后方向分配后,在卷绕装置7中分别卷绕到多个筒管B上。
[0027]拉伸部3配置在纺丝装置2的下方。拉伸部3具有保温箱10和收容在该保温箱10内的多个加热辊(图示省略)。拉伸部3利用多个加热辊分别加热并拉伸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根丝线Y。
[0028]被拉伸部3拉伸过的多根丝线Y被牵引辊4、5送到卷绕装置7。另外,在牵引辊4、5之间配置有使构成I根丝线Y的多根单纤维缠绕在一起、付与络交的络交装置6。有关络交装置6后面将详细说明。
[0029]卷绕装置7具备机体11、回转台12、2根筒管支架13、支承框体14、接触辊15和横动装置16等。卷绕装置7通过使筒管支架13旋转,将从牵引辊5送来的多根丝线Y同时卷绕到多个筒管B上,形成多个卷装P。
[0030]在机体11上安装有圆板状的回转台12。回转台12由未图示的电动机旋转驱动。在回转台12上,细长的圆筒状的2根筒管支架13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姿势悬臂支承着。在各筒管支架13上,沿其轴向以排列状态安装有多个筒管B。通过回转台12旋转,2根筒管支架13能够在上侧的卷绕位置和下侧的退避位置之间切换。
[0031]支承框体14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框形部件。该支承框体14固定地安装在机体11上。在支承框体14的下部,能够相对于支承框体14上下移动地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较长的辊支承部件17 ο在辊支承部件17上,旋转自由地支承着沿筒管支架13的轴向延伸的接触辊15。通过该接触辊15与形成中途的卷装P接触、给卷装P付与预定的接触压力,由此梳理卷装P的形状。
[0032]在辊支承部件17的接触辊15的正上方,安装有横动装置16。横动装置16具有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横动导丝器16a。多个横动导丝器16a由未图不的电动机驱动,分别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通过横动导丝器16a在钩挂丝线Y的状态下往复移动,丝线Y边以支点导丝器18为中心前后往复移动,边卷绕到对应的筒管B上。
[0033](络交装置的结构)
[0034]接着说明络交装置6的细节。图2为表示络交装置6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络交装置6具有给多根丝线Y付与络交的络交部20、配置在络交部20的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第I限制部30、配置在络交部20与第I限制部30之间的第2限制部40、以及支承络交部20、第I限制部30和第2限制部40的基体50。在络交部20行走的多根丝线Y的丝道由第I限制部30和第2限制部40规定。
[0035]其中,图2所示的“排列方向”指多根丝线Y排列的方向。“丝线行走方向”指丝线Y的行走方向,本实施形态中为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高度方向”指络交部20从基体50竖设的方向,为与排列方向和丝线行走方向正交的方向。本实施形态中为了简便假定高度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进行说明,但通常高度方向与铅垂方向不一致的情况较多。
[0036](络交部)
[0037]络交部20通过沿排列方向排列多个沿丝线行走方向延伸的络交片21而构成。图3为表示络交片21的细节的剖视图,为对排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2个络交片21表示丝线行走方向的中央的剖面的图。
[0038]在络交片21上形成有沿丝线行走方向贯穿的丝线行走空间22。丝线行走空间22的截面形状为在高度方向上具有长轴的椭圆形状,丝线Y沿丝线行走方向在其大致中心行走。而且,通过往丝线行走空间22喷射流体,给在丝线行走空间22内行走的丝线Y付与络交。另夕卜,丝线行走空间22的截面形状并不局限于椭圆形状,也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
[0039]在图3中相当于络交片21的左面的丝线插入面23上,形成有在排列方向上与丝线行走空间22连接的丝线插入空间24。丝线插入空间24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丝线行走空间22的中央部,遍及络交片21的丝线行走方向的整个区域地形成。
[0040]在图3中相当于络交片21的右面的流体喷射面25上,在高度方向与丝线插入空间24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流体喷射孔26。该流体喷射孔26设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络交片21的中央部,与形成在络交片21内部的流体供给路径27连通。
[0041]在排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2个络交片21以使图3中右侧的络交片21的丝线插入面23和左侧的络交片21的流体喷射面25相抵接的状态配设。通过这样地配设,左侧的络交片21的流体喷射孔26与右侧的络交片21的丝线插入空间24连通。
[0042]并且,支承络交片21的基体50上不仅在其内部形成流体供给流路51,还在支承络交片21—侧的表面(上表面)上形成有流体供给口 52。流体供给口 52的上端部与络交片21内部的流体供给路径27连接,流体供给口 52的下端部与基体50内部的流体供给流路51连接。
[0043]其中,丝线插入面23中比丝线插入空间24靠上侧的部分与比丝线插入空间24靠下侧的部分相比,在排列方向上稍微后退到内侧。因此,在使右侧的络交片21的丝线插入面23与左侧的络交片21的流体喷射面25相抵接的状态下,在比丝线插入空间24靠上方、彼此相邻的2个络交片21之间,形成缝隙28。经由该缝隙28和丝线插入空间24,能够将丝线Y配置到丝线行走空间22内。
[0044](络交的付与)
[0045]为了给在丝线行走空间22内行走的丝线Y付与络交,从未图示的流体供给装置给基体50的流体供给流路51提供流体。作为流体,使用例如压缩空气等。提供给流体供给流路51的流体经由流体供给口 52和流体供给路径27从流体喷射孔26喷射,该喷射出的流体经由丝线插入空间24提供给丝线行走空间22。即,流体供给装置、流体供给流路51、流体供给口52、流体供给路径27和流体喷射孔26起给丝线行走空间22提供流体的流体供给部的作用。
[0046]图4为示意地表示丝线行走空间22中流体的流动的图。如图4的箭头所示,如果从流体供给部喷射到丝线行走空间22的流体冲击丝线行走空间22的内壁,则在上下两侧分歧产生捻回流。此时流体的流动给在丝线行走空间22行走的丝线Y付与络交。然后,流体分到丝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与丝线Y平行地在丝线行走空间22内流动。
[0047]在丝线行走空间22分别朝丝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流动的流体不久从丝线行走空间2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沿丝线行走方向排出,成为喷流。此时,如果来自丝线行走空间22的喷流冲击第I限制部30、第2限制部40,则产生紊流,丝线Y的行走变得不稳定。结果,存在丝线Y脱离本来的丝道,不能进行适当的络交的担忧。因此,本实施形态中如下地构成第I限制部30和第2限制部40。
[0048](第I限制部)
[0049]回到图2,说明第I限制部30。第I限制部30为主要在排列方向上限制丝线Y的限制部,分别设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络交部2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第I限制部30从基体50沿高度方向竖设,在排列方向连续构成从排列方向的两侧夹着丝线Y的多个引导部31。各引导部31具有沿高度方向形成的U字形限制槽31a,丝线Y在限制槽31a内行走。这样,通过用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深而窄的限制槽31a限制丝线Y的行走,能够提高对丝线Y的限制力。
[0050](第2限制部)
[0051]另一方面,设置在络交部20与第I限制部30之间的第2限制部40为主要在高度方向上限制丝线Y的限制部,本实施形态中也可以如后述那样利用环形槽41a进行对排列方向的限制。第2限制部40通过用设置在两端部的支承部件42支承沿配设方向延伸的棒状引导杆41构成。引导杆41配置在离开基体50上表面的位置上,在引导杆41的周围确保来自丝线行走空间22的喷流能够通过的开放空间。
[0052]在引导杆41的周面上与各丝线Y相对应地沿排列方向形成有多条环形槽41a。丝线Y在由环形槽41a的底部从下方支承、同时在被环形槽41a的两侧部限制向排列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行走。但是,第2限制部40的环形槽41a比第I限制部30的限制槽31a深度浅,对丝线Y的排列方向的限制力比第I限制部30要弱。
[0053](与现有技术的比较)
[0054]图5为示意地表示喷流的流动的剖视图。更详细为,图5的a图为如同现有技术那样在仅设置第I限制部30的情况下示意地用箭头表示喷流的流动的图,图5的b图为如同本实施形态这样在除了第I限制部30外还设置了第2限制部40的情况下,示意地用箭头表示喷流的流动的图。
[0055]如图5的a图所示,现有技术中仅用第I限制部30限制丝线Y的行走。但是,为了确保对丝线Y的限制力,在第I限制部30上形成有深而窄的限制槽31a,结果,第I限制部30具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因此,来自丝线行走空间22的喷流很容易冲击第I限制部30,由于此时产生的紊流,丝线Y的行走变得不稳定。为了避免喷流冲击第I限制部30,可以考虑使第I限制部30远离络交部20这样的对策,但如果这样,则第I限制部30的限制力变弱了,丝线Y的行走还是变得不稳定了。
[0056]因此,本实施形态中,如图5的b图所示那样在络交部20与第I限制部30之间设置了第2限制部40。因此,即使使第I限制部30远离络交部20到能够充分抑制来自丝线行走空间22的喷流冲击第I限制部30的程度,也能够通过第2限制部40来实现限制力的强化。而且,第2限制部40由引导杆41构成,在引导杆41的上方确保开放空间43,在引导杆41的下方确保开放空间44。因此,来自丝线行走空间22的喷流能够避免与引导杆41冲击地在开放空间43、44内流动。
[0057]这样,根据本实施形态,不仅能够利用第I限制部30和第2限制部40限制丝线Y的行走,还能够避免来自丝线行走空间22的喷流冲击第I限制部30和第2限制部40。因此,能够使丝线Y的行走良好地稳定,进而能够提高络交性能。
[0058]尤其在如本实施形态这样,络交装置6为给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多根丝线Y付与络交的装置,引导部31沿排列方向连续多个地构成壁状的第I限制部30的情况下,其效果显著。因为,如果来自各丝线行走空间22的喷流冲击壁状的第I限制部30而互相影响的话,则空气的紊乱变得严重,存在使丝线Y的行走更不稳定的担忧。但是,本实施形态中由于抑制喷流冲击第I限制部30本身,因此即使在所谓多丝型络交装置6中,也能够使丝线Y的行走确实地稳定化。
[0059]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第2限制部40配置在沿丝线行走方向离开形成在络交部20(络交片21)的丝线行走方向中央的流体喷射孔26(参照图3)30mm以上、50mm以下的位置上。如果第2限制部40离开流体喷射孔26的分离距离不足30mm,则为了防止络交部20与第2限制部40干涉,不得不使丝线行走方向上的络交部20的尺寸非常小,存在络交部20的络交付与功能下降的担忧。另一方面,如果上述分离距离比50mm大,则由于第2限制部40的限制力变弱,络交部20中的丝线Y的行走变得不稳定,不能适当地付与络交。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将第2限制部40配置在离流体喷射孔26的距离为30mm以上、50mm以下的位置上,能够利用络交部20良好地付与络交。另外,本实施形态中使络交部20(络交片21)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的尺寸为15mm以上、25mm以下,丝线行走方向上的络交部20(络交片21)的端面与第2限制部40的分离距离为17.5mm以上、42.5mm以下。
[0060]并且,本实施形态中,使丝线行走方向上的第I限制部30与第2限制部40之间的分离距离为1mm以上、150mm以下。如果该分离距离不足10mm,则喷流冲击第I限制部30的影响到达第2限制部40,丝线Y的行走变得不稳定。另一方面,如果上述分离距离比150mm大,则第I限制部30的限制力变弱,丝线Y的行走还是变不稳定了。因此,通过使第I限制部30与第2限制部40之间的分离距离在1mm以上、150mm以下,能够使丝线Y的行走稳定化,能够良好地付与络交。
[0061](效果)
[0062]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中由于限制力大,使喷流容易冲击的第I限制部30远离络交部20,能够利用喷流几乎不冲击的第2限制部40补偿因此而下降的限制力,因此能够使丝线Y的行走良好地稳定。
[0063]并且,本实施形态中,由于第I限制部30和第2限制部40设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络交部2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因此能够使络交部20中丝线Y的行走更稳定。
[0064]并且,本实施形态的络交装置6为给在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下沿丝线行走方向行走的多根丝线Y付与络交的装置,络交部20结构为,具有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丝线行走空间22,利用分别喷射到多个丝线行走空间22的流体给分别在多个丝线行走空间22行走的多根丝线Y付与络交。在这样的所谓多丝型络交装置6中,由于分别限制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多根丝线Y,因此第I限制部30也沿排列方向变长。因此来自丝线行走空间22的喷流容易冲击第I限制部30,使丝线Y的行走更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络交部20与第I限制部30之间设置第2限制部40,能够抑制对丝线Y的限制力的下降,同时能够使第I限制部30远离络交部20,使丝线Y的行走稳定化的效果更为显著。
[0065]并且,本实施形态中,由于第2限制部40具有沿排列方向延伸的棒状引导杆41而构成,因此在引导杆41的周围能够谷易确保开放空间43、44。
[0066]而且,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在引导杆41上在排列方向形成多个从排列方向的两侧分别夹着多根丝线Y的环形槽(凹陷部)41a,因此能够抑制多根丝线Y分别沿排列方向摆动,使丝线Y的行走更稳定。
[0067][其他实施形态]
[0068]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形态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能够如以下举例说明的那样在不超出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施加适当的变更。
[0069]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络交装置6采用对多根丝线Y付与络交的所谓多丝型装置,但络交装置6也可以是对单一的丝线Y付与络交的所谓单丝型装置。
[0070]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使第I限制部30为在排列方向连续多个从排列方向的两侧夹着丝线Y的引导部31而构成的部件,但第I限制部30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专利文献I所示那样在排列方向排列柱状导丝器的结构。即,第I限制部30只要是在高度方向延设,利用深而且窄的限制槽31a等有效地限制丝线Y的行走的结构,什么样的种类都可以。
[0071]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第2限制部40采用了具有形成了多个环形槽41a的引导杆41而构成的部件,但第2限制部40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取代遍布引导杆41的全周而形成的环形槽41a而仅在限制丝线Y的部分设置切口状的凹陷部。并且,也可以是本来就没有环形槽41a、凹陷部,仅从下方支承丝线Y的引导杆。并且,引导杆41并不局限于如图5的b图所示那样截面为圆形,也可以是例如截面为由椭圆构成的扁平形状等。
[0072]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将第I限制部30和第2限制部40设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络交部2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这两侧。但是,也可以将第I限制部30和第2限制部40仅设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络交部20的一侧。
[0073]并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引导杆41下方的开放空间44形成在引导杆41与基体50之间。但是,也可以在基体50中的引导杆41下方的区域形成贯穿高度方向的空间,用该空间取代开放空间44。
【主权项】
1.一种络交装置,给沿丝线行走方向行走的丝线付与络交,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所述丝线行走的丝线行走空间、利用喷射到所述丝线行走空间的流体给在所述丝线行走空间行走的所述丝线付与络交的络交部, 设置在所述络交部的所述丝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侧、限制所述丝线的行走的第I限制部,以及 设置在所述络交部与所述第I限制部之间、限制所述丝线的行走的第2限制部; 所述第I限制部具有沿所述络交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限制槽; 在所述第2限制部的周围设置有从所述丝线行走空间的所述丝线行走方向的端部排出的所述流体能够通过的开放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交装置,所述第I限制部和所述第2限制部设置在所述丝线行走方向上所述络交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络交装置,给在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下沿所述丝线行走方向行走的多根所述丝线付与络交, 所述络交部具有沿所述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丝线行走空间,利用分别喷射到所述多个丝线行走空间的所述流体给分别在所述多个丝线行走空间行走的所述多根丝线付与络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络交装置,所述第2限制部具有沿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棒状的引导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络交装置,在所述引导杆上沿所述排列方向形成有多个从所述排列方向的两侧分别夹着所述多根丝线的凹陷部。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络交装置,所述第2限制部配置在沿所述丝线行走方向离开形成在所述络交部上的流体喷射孔30mm以上、50mm以下的位置上, 所述丝线行走方向上的所述第I限制部与所述第2限制部之间的分离距离为1mm以上、150mm以下。
【文档编号】D02J1/08GK105937075SQ201610115549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日
【发明人】桥本欣三, 杉山研志, 乾俊哉
【申请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