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成像服务器和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67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成像服务器和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装置、成像服务器和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成像装置是常用的打印装置,广泛应用与各种办公中,是人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装置,成像装置成像的便利性,会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需要保证人们使用成像装置的便利性。目前,成像装置接收到用户通过计算机发送来的打印任务后,通常是将打印任务按照接收顺序存储起来,并根据存储的打印任务进行顺序打印作业,而成像装置出现缺纸、 卡纸或者缺少碳粉等问题时,成像装置会在上述问题解决后,再继续进行打印作业,例如, 重新安装纸张、维修或安装墨盒后,成像装置会自动对其上存储的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综上,现有成像装置成像时,若出现缺纸、卡纸或缺少碳粉等问题时,是将打印任务存储起来,并在上述问题解决后,继续进行打印作业。然而,由于成像装置通常位于用户较远的位置,待用户发出打印任务,到成像装置取打印纸时,由于缺少打印纸或缺少碳粉, 或者卡纸故障无法处理,则必须更换另外的成像装置,导致用户打印作业麻烦,使得用户使用成像装置的便利性较差,影响用户使用成像装置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成像服务器和成像系统,可有效克服现有成像装置存在的问题,提高用户打印作业时打印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打印任务的接收模块;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存储起来的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对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的打印模块,所述打印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在所述打印模块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打印任务转发至其它成像装置的转发模块,所述转发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控制所述接收模块、存储模块、打印模块和转发模块工作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存储模块、打印模块和转发模块连接。上述的成像装置还可包括显示所述打印任务的打印状态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显示模块显示的打印状态输入控制指令给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转发模块转发所述打印任务的输入控制模块,所述输入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的成像装置还可包括接收其它成像装置转发的打印任务的转发接收模块。[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服务器,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打印任务的接收模块;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发送至第一成像装置的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成像装置无法对所述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所述打印任务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的转发模块;控制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转发模块工作的控制模块。上述的成像服务器还可包括存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的存储模块;所述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打印任务转发至所述第二成像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系统,包括成像服务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成像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成像服务器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打印任务的接收模块;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发送至第一成像装置的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成像装置无法对所述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所述打印任务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的转发模块;控制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转发模块工作的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成像服务还可包括存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的存储模块;所述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打印任务转发至所述第二成像装置。所述第一成像装置上可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成像装置无法对所述打印任务进行打印时,选择是否将打印任务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的输入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成像装置、成像服务器和成像系统,可在成像装置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打印任务转发到其它成像装置进行处理,从而可以避免现有成像装置因暂时无法实现打印任务而存在的缺陷,提高用户使用成像装置进行打印作业时打印的便利性,提高成像装置使用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像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像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像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成像服务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成像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打印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04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成像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成像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0、存储模块20、打印模块30、转发模块40和控制模块50,其中,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打印任务;存储模块20与接收模块10连接,用于将接收模块 10接收的打印任务存储起来;打印模块30与存储模块20连接,用于对存储模块20存储的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转发模块40与存储模块20连接,用于在打印模块30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存储模块20内存储的打印任务转发到其它成像装置;控制模块50与接收模块10、存储模块20、打印模块30和转发模块40连接,用于控制各模块工作。本实施例成像装置可对接收到的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并自身在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打印任务转发到其它成像装置,以便利用其它成像装置对该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本实施例成像装置可连接有一计算机和另外一台成像装置,当用户通过计算机启动一项打印任务时,该成像装置的接收模块10会在控制模块50的控制下,将接收到的打印任务传输给存储模块20进行存储,同时将打印任务发送至打印模块30,由打印模块30对该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而当打印模块30无法对该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时,控制模块 50则会控制转发模块40从存储模块20内读取打印任务,并将该打印任务转发到与其连接的另外一台成像装置,由另外一台成像装置对该打印任务进行处理,同时,该成像装置会在转发打印任务的同时将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打印任务删除,避免成像装置可以重新进行打印时,执行该打印任务而造成打印浪费。综上,本实施例成像装置中,通过设置转发模块,可将其无法处理的打印任务转发至其它成像装置进行处理,从而可以避免现有成像装置因暂时无法实现打印任务而存在的缺陷,提高用户使用成像装置进行打印作业时打印的便利性,提高成像装置使用效果。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像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成像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60和输入控制模块70,其中,该显示模块60与控制模块50连接,用于显示打印任务的打印状态;输入控制模块70与控制模块50连接,用于根据显示模块60显示的打印状态,输入控制指令给控制模块50,由控制模块50控制转发模块40转发打印任务到其它成像装置。本实施例中,该显示模块60可实时显示成像装置的当前打印任务的打印状态信息,从而用户可根据该打印状态信息,确定成像装置是否处于可正常打印状态,当用户通过该显示模块60的显示信息确认成像装置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时,可通过输入控制模块70输入控制命令,以便控制模块50根据该输入控制命令控制转发模块40将存储模块20存储的打印任务转发至其它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的显示模块60可以是一块液晶显示屏、LED灯,输入控制装置70可以是一按键键盘;或者,显示模块60和输入控制模块70 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具有输入和显示功能的触摸屏。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还可包括转发接收模块80,用于接收与其连接的其它成像装置转发来的打印任务,并可将该打印任务存储起来,利用打印模块对转发过来的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通过设置转发接收模块,可以便于各成像装置之间进行连接,提高成像装置之间连接的便利性和互连性。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像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应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成像装置可与计算机一起组成一个成像系统,具体地,如图3所示,计算机201通过线缆202与成像装置203连接,而成像装置203又通过线缆204与成像装置205连接,这样,当用户通过计算机201通过线缆202发送打印任务给成像装置203时,成像装置203可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而当成像装置203因缺纸、卡纸或者缺少墨粉时,可将打印任务通过线缆204转发至成像装置205,从而利用成像装置205对该打印任务进行处理,其中,成像装置203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装置,而成像装置205可以是与成像装置203相同的成像装置或者是普通的成像装置。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成像装置203因无法实现打印任务时,会通过设置在其上具有触摸显示功能的操作面板206显示打印任务的打印状态,使得用户可通过该操作面板206显示的打印状态,确定是否需要转发到成像装置205完成该打印任务。具体地,当成像装置203无法进行打印作业时,会在操作面板206上显示无法处理打印任务的打印状态信息,并显示供用户选择是否需要转发其它成像装置进行打印的确认信息,用户选择该确认信息对应的按钮时,成像装置203即可将打印任务转发至成像装置205,由成像装置205 对该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打印用户所需的文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多台,例如3台、5台成像装置组成一个成像系统,并可将其相互连接起来,接收到打印任务的成像装置无法进行打印处理时,可将打印任务转发到与其连接的其它成像装置,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满足用户的打印需要。图4为本实用新型成像服务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成像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101、发送模块102、转发模块103和控制模块104,其中,接收模块101 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打印任务;发送模块102与接收模块101连接,用于将接收模块101接收的打印任务发送至第一成像装置;转发模块103用于在第一成像装置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打印任务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控制模块104与接收模块101、发送模块102 和转发模块103连接,用于控制各模块工作。本实施例成像服务器可连接在计算机和多台成像装置之间,当用户通过计算机发送打印任务给成像装置时,可通过该成像服务器将打印任务转发至相应的成像装置,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当成像装置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时,该成像服务器可将该打印任务重新转发至与其连接的其它成像装置,由其它成像装置对该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装置在接收到打印任务而无法进行打印处理时,可向成像服务器的控制模块发送无法打印的信息,成像服务器接收到该信息后,可将打印任务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并且,第一成像装置在向成像服务器发送上述信息的同时,可将打印任务一起发送给成像服务器,使得成像服务器可将该打印任务转发给第二成像装置。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成像服务器上还可设置有存储模块105,用于将接收模块101接收到的打印任务存储起来,这样,在第一成像装置无法对该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 可直接从存储模块105读取打印任务,并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从而避免从第一成像装置接收打印任务,简化打印任务转发流程,提高打印任务的转发效率。[0056]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成像服务器可在成像装置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打印任务转发至与其连接的另外一个成像装置,从而有效避免现有成像装置因暂时无法完成打印任务而存在的问题,提高用户使用成像装置进行打印作业时打印的便利性,提高成像装置使用效果。图5为本实用新型成像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成像系统包括成像服务器100,以及与成像服务器100连接的第一成像装置200和第二成像装置300,其中,该成像服务器100可具有与上述图4所示成像服务器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本实施例中,成像服务器100可与计算机400连接,当用户通过计算机400发送打印任务给第一成像装置200时,会先将打印任务发送至成像服务器100,由成像服务器100 将打印任务发送到第一成像装置200 ;第一成像装置200接收到打印任务后,对该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若成像装置无法进行打印时,会将其内存储的打印任务再发送到成像服务器100,并由成像服务器100再将该打印任务转发到与其连接的第二成像装置300,由第二成像装置300对该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装置200上可设置有输入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成像装置 200上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打印时,选择是否将打印任务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输入控制模块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成像装置200上的操作面板2001,该操作面板 2001可实时显示成像装置的打印任务的打印状态,以便用户可根据该打印状态确定是否要将该次打印任务转发到第二成像装置300上进行打印,这样,第一成像装置200因缺纸而即时可添加纸张时,则就不需要转发到第二成像装置300进行打印,而第一成像装置200因墨盒没墨而无法及时更换墨盒时,则可在操作面板2001上选择转发选项,将打印任务转发到第二成像装置300,由第二成像装置300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可以看出,通过在成像装置自身上设置可控制打印任务转发的输入控制装置,使得成像装置的使用更加便利。实际应用中,该成像服务器可连接两个以上的成像装置,例如,成像服务器可连接 3或4个成像装置,其连接数量并不做限制。当其中一个接收到打印任务的成像装置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可由成像服务器将打印任务转发到与其连接的其它成像装置,由其它成像装置对该打印任务进行处理,其具体实现方式同上,在此不再赘述。此外,若要实现打印任务的转发,还可在计算机端判断成像装置是否可打印,以便在不可打印时将打印任务转发给其它成像装置进行打印处理。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打印方法流程图。具体地,如图6所示,当用户通过计算机发送打印任务给成像装置时, 成像装置在不能打印时可回复无法打印信息,此时,计算机可为用户提供是否转发到其它成像装置进行打印的提示,以便用户选择可将打印任务转发到其它可供打印的成像装置, 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用户通过计算机向第一成像装置发送打印任务;步骤102、计算机判断是否第一成像装置是否可以对该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是则,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计算机将打印任务发送给第一成像装置,由第一成像装置对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步骤104、计算机将打印任务发送给第二成像装置,由第二成像装置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0066]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成像系统,如图7所示,该系统可包括计算机A,以及与计算机通过网络B连接的成像装置C和成像装置D,当用户通过计算机A发送打印任务到成像装置C时,计算机A通过网络将打印任务传至成像装置C,由成像装置C对接收到的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若成像装置 C无法进行打印时,则会反馈一个无法打印的信号给计算机A,这样,计算机A就可以提示用户,成像装置C无法进行打印操作,是否选择成像装置D打印,此时,用户即可根据计算机的提示,选择是否需要将打印任务转发给成像装置D进行打印,是则计算机A直接将打印任务转发给成像装置D进行打印作业,否则,该打印任务结束。本实施例中计算机A与成像装置C和成像装置D之间,除了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外, 还可以通过USB线缆、打印共享器等连接;而且,计算机A在接收到一个成像装置无法进行打印信息时,可直接将打印任务转发到其它成像装置,不需提供用户选择。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打印任务的接收模块;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存储起来的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对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的打印模块,所述打印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在所述打印模块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打印任务转发至其它成像装置的转发模块,所述转发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控制所述接收模块、存储模块、打印模块和转发模块工作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存储模块、打印模块和转发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所述打印任务的打印状态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根据所述显示模块显示的打印状态输入控制指令给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转发模块转发所述打印任务的输入控制模块,所述输入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其它成像装置转发的打印任务的转发接收模块。
4.一种成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打印任务的接收模块;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发送至第一成像装置的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成像装置无法对所述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所述打印任务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的转发模块;控制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转发模块工作的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的存储模块;所述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打印任务转发至所述第二成像装置。
6.一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服务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成像服务器连接的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成像服务器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打印任务的接收模块;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发送至第一成像装置的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成像装置无法对所述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所述打印任务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的转发模块;控制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转发模块工作的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服务器还包括 存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的存储模块;所述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打印任务转发至所述第二成像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装置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成像装置无法对所述打印任务进行打印时,选择是否将打印任务转发至第二成像装置的输入控制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成像服务器和成像系统。该成像装置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打印任务的接收模块;将接收模块接收的打印任务存储起来的存储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对存储模块存储的打印任务进行打印处理的打印模块,与存储模块连接;在打印模块无法对打印任务进行处理时,将存储模块内存储的打印任务转发至其它成像装置的转发模块,与存储模块连接;控制接收模块、存储模块、打印模块和转发模块工作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在成像装置无法对打印任务处理时,可将打印任务转发到其它成像装置处理,可有效提高打印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B41J29/393GK201979824SQ20102068813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赵益佩 申请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