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带、墨带盒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7453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具备识别信息的记录部的墨带、收纳有墨带的墨带盒、供墨带盒装卸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提出有具备记录有识别信息等的识别信息记录部的墨带。在能够相对于打印机更换墨带的结构中,提出有在供墨带带部卷绕的圆筒状的卷芯的圆周面具备识别信息记录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有在卷芯的轴安装有具备识别信息记录部的适配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而且,提出有在卷芯的轴的端部具备识别信息记录部的安装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另外,提出有在安装于卷芯的连结部件具备识别信息记录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1875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25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4129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433489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墨带带部的卷芯等旋转体的圆周面具备识别信息记录部的结构中,通过无线电而与识别信息记录部进行通信的天线和识别信息记录部之间的距离根据墨带带部的搬运所造成的卷芯的旋转而发生变化。因此,根据卷芯停止的角度而存在有识别信息记录部不与天线相向而无法进行用于信息的输入输出的通信的可能性。

另外,通过在识别信息记录部上卷绕墨带带部,存在有因墨带带部而对识别信息记录部施加压力而导致识别信息记录部损伤的可能性。而且,若缩小卷芯的直径,则能够增加能够卷绕于卷芯的墨带带部的长度,但是存在有识别信息记录部弯曲而施加负荷从而导致识别信息记录部损伤的可能性。

另外,在卷芯的轴安装有识别信息记录部的结构中,存在有识别信息记录部的位置因轴的旋转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为无法进行通信的状态的可能性。另外,由于轴的长度增加,因此安装有卷芯的打印机的小型化困难。

而且,在连结部件具备识别信息记录部的结构中,由于连结部件与卷芯一起旋转,因此存在有识别信息记录部的位置因连结部件的旋转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为无法进行通信的状态的可能性。另外,在更换墨带时,也需要更换连结部件,消耗品的成本上升。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以始终能够进行信息的输入输出的状态具备记录有墨带带部的识别信息等的识别信息记录部且能够抑制成本的墨带、收纳有墨带的墨带盒、供墨带盒装卸的打印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墨带,具备:芯部,供墨带带部卷绕;及安装部,安装有以能够输入输出的方式记录有墨带带部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记录部,安装部具备供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入的孔部,安装部隔着卷绕于芯部的墨带带部而覆盖芯部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本发明为一种墨带盒,具备:墨带;及主体壳体,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墨带,墨带具备:芯部,供墨带带部卷绕;及安装部,安装有以能够输入输出的方式记录有墨带带部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记录部,安装部具备供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入的孔部,安装部隔着卷绕于芯部的墨带带部而覆盖芯部的至少一部分,主体壳体具备收纳部,该收纳部具有将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芯部的连结部件支撑为能够旋转的支撑部,且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覆盖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安装部。

而且,本发明为一种打印机,具备:墨带,具有以能够输入输出的方式记录有墨带带部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记录部;墨带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墨带;盒安装单元,装卸墨带盒;印刷单元,通过墨带带部对印刷介质进行印刷;搬运单元,搬运印刷介质;及通信单元,对识别信息记录部进行识别信息的输入输出,墨带具备:芯部,供墨带带部卷绕;及安装部,安装有识别信息记录部,安装部具备供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入的孔部,安装部隔着卷绕于芯部的墨带带部而覆盖芯部的至少一部分,墨带盒具备主体壳体,该主体壳体具有收纳部,该收纳部具有将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芯部的连结部件支撑为能够旋转的支撑部,并且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覆盖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安装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墨带具备覆盖供墨带带部卷绕的芯部的一部分的形态的安装部,并以在安装部安装有识别信息记录部的形态被提供。并且,对于墨带,安装有识别信息记录部的安装部与供墨带带部卷绕的芯部一起被提供。由此,能够以低成本提供具有识别信息记录部的墨带。另外,更换墨带的操作者能够在未意识到识别信息记录部的情况下更换墨带。

在本发明的墨带盒中,通过将具有识别信息记录部的墨带设为能够装卸,能够反复使用主体壳体及连结部件,能够形成为低成本的运用。另外,即使在为了增加墨带带部的长度而使芯部的直径小径化的情况下,识别信息记录部也不会弯曲,能够防止损伤。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由于墨带以收纳在墨带盒的方式被安装,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装卸。另外,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当安装有墨带盒时,形成为能够与墨带盒的识别信息记录部进行用于信息的输入输出的通信的状态。由于识别信息记录部以芯部能够基于墨带带部的搬运而旋转的状态安装于安装部,因此识别信息记录部的位置不会因墨带带部的搬运而发生变化。

由此,能够始终进行与识别信息记录部的信息的输入输出,能够在任意的时机相对于识别信息记录部进行识别信息的输入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墨带、墨带盒及打印机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结构例>

图1~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本实施方式的墨带1a具备供墨带带部2卷绕的抽出芯部20、供墨带带部2收卷的收卷芯部21及安装有rfid标签3的安装部4a。

在本例中,墨带带部2构成为,能够通过热和压力向印刷对象物转印的墨被以薄膜状涂敷于长条的介质。

在芯部的一个例子中,抽出芯部20在新开始使用时卷绕有使用前的墨带带部2。抽出芯部20由纸、树脂等圆筒状的部件构成。收卷芯部21是芯部的一个例子,供使用后的墨带带部2卷绕。收卷芯部21由纸、树脂等圆筒状的部件构成。在本例中,墨带带部2以长条状的一端卷绕于抽出芯部20的形态、另一端贴附于收卷芯部21等的能够收卷的状态被提供。

rfid标签3是识别信息记录部的一个例子,构成为能够进行记录的信息的基于无线电通信的读取及基于无线电通信的信息的记录。作为识别信息,在本例中,rfid标签3记录有能够通过墨带带部2进行印刷的墨的颜色信息、与能够通过墨带带部2进行印刷的墨的种类相关的类型信息、墨带带部2的使用量信息、制造者信息等。rfid标签3在纸、树脂等片材形成有能够进行信息的记录、信息的输入输出等的未图示的预定的电路,在背面形成涂敷有粘接剂的粘接层。

安装部4a构成为覆盖从抽出芯部20抽出的墨带带部2的搬运路线以外的预定的部位的形状,在本例中,构成为覆盖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两端和隔着卷绕于抽出芯部20的墨带带部2在沿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两个面的形状。

安装部4a在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与另一端面设有贯通各端面的孔部40。另外,由在沿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墨带带部2的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一个面构成标签安装面41,由另一面构成相对于安装对象物的对位面42。此外,作为安装部4a的一个面的标签安装面41隔着卷绕于抽出芯部20的墨带带部2而覆盖抽出芯部20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例中,安装部4a的各面由平面构成,外形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另外,安装部4a由纸、树脂材料构成,但是通过由透明的树脂构成,能够在隔着卷绕于抽出芯部20的墨带带部2而覆盖抽出芯部20的形态下从安装部4a的外侧目测观察卷绕有墨带带部2的抽出芯部20。

安装部4a构成为,长边方向上的长度比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长度稍短,孔部40的直径比抽出芯部20的直径稍大。另外,抽出芯部20构成为,轴向上的长度比墨带带部2的宽度长。由此,当设为以安装部4a覆盖抽出芯部20的形态时,抽出芯部20的两端分别进入到孔部40,抽出芯部20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卡定于安装部4a。这样,由安装部4a的孔部40和抽出芯部20构成供卡定抽出芯部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卡定的卡定部。

在本例中,安装部4a在标签安装面41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贴附有rfid标签3。rfid标签3在标签安装面41被贴附于偏向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侧的位置。另外,安装部4a在对位面42的一边部形成有作为对位部的凹部42a。

墨带1a既可以是如图1及图2所示地以卷绕有墨带带部2的抽出芯部20和安装有rfid标签3的安装部4a的组合被提供的形态,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地以抽出芯部20及安装部4a与收卷芯部21的组合被提供的形态。

<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作用效果例>

本实施方式的墨带1a具备隔着墨带带部2而覆盖卷绕有墨带带部2的抽出芯部20的至少一部分的形态的安装部4a,并以在安装部4a安装有rfid标签3的形态被提供。

并且,对于墨带1a,安装有rfid标签3的安装部4a与卷绕有墨带带部2的抽出芯部20一起被提供。由此,能够减少更换墨带1a所需的元件,能够低价地提供具有rfid标签3的墨带1a。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墨带1a中,rfid标签3安装于不同于抽出芯部20的元件的安装部4a,因此能够将作为rfid标签3的安装位置的标签安装面41设为平面、或者不会对rfid标签3施加负荷的任意的曲面,能够抑制rfid标签3的损伤。

而且,由于当将本实施方式的墨带1a设为以安装部4a覆盖抽出芯部20的形态时,抽出芯部20的两端形成为分别进入到安装部4a的孔部40的形态,因此安装部4a与抽出芯部20难以分离,能够抑制安装部4a和抽出芯部20的操作变得繁琐。

此外,能够在安装部4a例如通过贴附设置记载了墨带1a的装配方法等操作说明等的贴纸等,即使不另外阅读说明书,也能够可靠地进行装卸动作等。另外,也可以在安装部4a设置记载了墨带1a的颜色、类型、品名等的贴纸等,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目测观察来确认与目的相对应的墨带。而且,通过将rfid标签3贴附于偏向安装部4a的位置(相比于另一端部而靠近一个端部的位置),在以弄错墨带1a的朝向的状态相对于后述的墨带盒10a进行了装配的情况下,导致rfid标签3与后述的天线115之间的距离远离,rfid标签3与天线115之间的通信无法进行,无法进行信息取得。由此,能够限制相对于墨带盒10a错误地装配了墨带1a的情况下的印刷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结构例>

图4~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在此,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拆除了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各罩的外观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10a具备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图1等说明的墨带1a的主体壳体11。另外,墨带盒10a具备分别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一个端部及收卷芯部21的一个端部的第一连结部件12和分别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另一端部及收卷芯部21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结部件13。

主体壳体11具备收纳供墨带带部2卷绕的抽出芯部20及安装部4a的第一收纳部14和收纳供墨带带部2卷绕的收卷芯部21的第二收纳部15。

另外,主体壳体11在第一收纳部14与第二收纳部15之间具备带搬运部16,该带搬运部16使被从收纳在第一收纳部14的抽出芯部20抽出并收卷于收纳在第二收纳部15的收卷芯部21的墨带带部2露出。

而且,主体壳体11具备对第一收纳部14进行开闭的第一罩17和对第二收纳部15进行开闭的第二罩18。

主体壳体11在墨带带部2的搬运方向的上游侧设置与安装部4a的形状相对应的、在本例中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凹部而构成第一收纳部14。主体壳体11在第一收纳部14的底部形成有对位凸部19,该对位凸部19供与抽出芯部20一起以预定的朝向被收纳在第一收纳部14的安装部4a的凹部42a进入。对位凸部19是被对位部的一个例子,在本例中,设于沿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4的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边部。

另外,主体壳体11以与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4的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相向的方式在第一收纳部14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形成有支撑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第一支撑部14a。而且,主体壳体11以与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4的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部相向的方式在第一收纳部14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支撑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第二连结部件13的第二支撑部14b。

主体壳体11在墨带带部2的搬运方向的下游侧设置与供墨带带部2卷绕的收卷芯部21的形状相对应的、在本例中为大致圆柱形状的凹部而构成第二收纳部15。

另外,主体壳体11以与收纳于第二收纳部15的收卷芯部21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相向的方式在第二收纳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形成有支撑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第一支撑部15a。而且,主体壳体11以与收纳于第二收纳部15的收卷芯部21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部相向的方式在第二收纳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支撑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第二连结部件13的第二支撑部15b。

第一连结部件12具备:芯安装部12a,插入到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凸缘部12b,限制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安装位置;轴支撑部12c,支撑于主体壳体11的第一支撑部14a;齿轮12d,传递驱动力;及轴部12e,支撑于后述的打印机。此外,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一连结部件12也为相同的结构。

第二连结部件13具备:芯安装部13a,插入到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部;凸缘部13b,限制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安装位置;轴支撑部13c,支撑于主体壳体11的第二支撑部14b;齿轮13d,传递驱动力;及轴部13e,支撑于后述的打印机。此外,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结部件13也为相同的结构。

在本例中,第一罩17安装于主体壳体11,能够通过以支点部17a为支点的旋转对第一收纳部14进行开闭。此外,在图4及图6中,以从主体壳体11卸下第一罩17的形态进行了图示,但是第一罩17也可以在不脱离支点部17a的情况下进行开闭。第一罩17通过将锁定部17b卡定于主体壳体11而将第一收纳部14保持为关闭状态。

在本例中,第二罩18安装于主体壳体11,能够通过以支点部18a为支点的旋转对第二收纳部15进行开闭。此外,在图4及图6中,以从主体壳体11卸下第二罩18的形态进行了图示,但是第二罩18也可以在不脱离支点部18a的情况下进行开闭。第二罩18通过将锁定部18b卡定于主体壳体11而将第二收纳部15保持为关闭状态。

在墨带盒10a中,通过打开第一罩17而能够进行墨带1a的抽出芯部20及安装部4a相对于第一收纳部14的装卸。另外,在墨带盒10a中,通过打开第二罩18而能够进行墨带1a的收卷芯部21相对于第二收纳部15的装卸。

在墨带盒10a中,安装部4a被以预定的朝向收纳在主体壳体11的第一收纳部14。另外,在墨带盒10a中,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一个端部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支撑部12c被安装于第一收纳部14的第一支撑部14a。而且,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支撑部13c被安装于第一收纳部14的第二支撑部14b。并且,关闭第一罩17。

在墨带盒10a中,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一个端部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支撑部12c被安装于第二收纳部15的第一支撑部15a。另外,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支撑部13c被安装于第二收纳部15的第二支撑部15b。并且,关闭第二罩18。

由此,在墨带盒10a中,安装有rfid标签3的安装部4a被以预定的朝向收纳在第一收纳部14,从而rfid标签3被安装于第一收纳部14内的预定位置。

另外,在墨带盒10a中,使抽出芯部20与收卷芯部21之间的墨带带部2在带搬运部16露出。并且,通过使收卷芯部21旋转而从抽出芯部20抽出墨带带部2,通过收卷芯部21卷绕墨带带部2,从而搬运在带搬运部16露出的墨带带部2。

<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墨带的安装动作例>

接着,参照各图,说明向墨带盒10a安装墨带1a的动作。

将墨带1a设为以安装部4a来覆盖供墨带带部2卷绕的抽出芯部20的形态,第一连结部件12的芯安装部12a通过安装部4a的一个孔部40而插入到抽出芯部20的一个端部。由此,将第一连结部件12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一个端部。

另外,在墨带1a中,第二连结部件13的芯安装部13a通过安装部4a的另一孔部40而插入到抽出芯部20的另一端部。由此,将第二连结部件13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另一端部。

而且,在墨带1a中,通过插入芯安装部12a而将第一连结部件12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一个端部,通过插入芯安装部13a而将第二连结部件13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另一端部。

在墨带1a中,在供墨带带部2卷绕的抽出芯部20被安装部4a覆盖的形态下,安装有第一连结部件12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抽出芯部20及安装部4a被以预定的朝向收纳在主体壳体11的第一收纳部14。

在墨带1a中,安装部4a被以预定的朝向收纳在主体壳体11的第一收纳部14,从而安装部4a的凹部42a进入到第一收纳部14的对位凸部19。由此,如图6所示,安装部4a被纳入到第一收纳部14的预定位置。

另外,在墨带1a中,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一个端部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支撑部12c被安装于第一收纳部14的第一支撑部14a。而且,安装于抽出芯部20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支撑部13c被安装于第一收纳部14的第二支撑部14b。并且,如图5所示,关闭第一罩17。

另外,在墨带1a中,收卷芯部21被以预定的朝向收纳在主体壳体11的第二收纳部15,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一个端部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支撑部12c被安装于第二收纳部15的第一支撑部15a。而且,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支撑部13c被安装于第二收纳部15的第二支撑部15b。并且,关闭第二罩18。

<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的作用效果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10a中,将具有rfid标签3的墨带1a设为相对于主体壳体11能够装卸,从而能够反复使用主体壳体11、第一连结部件12及第二连结部件13,能够进行低成本的运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10a在第一收纳部14具备对位凸部19,从而通过与安装部4a的凹部42a的协动而构成为无法进行预定的朝向以外的安装部4a向第一收纳部14的收纳。

即,在墨带盒10a中,若通过将墨带1a的抽出芯部20及安装部4a安装于主体壳体11的第一收纳部14的动作而无法使安装部4a的朝向与正确的朝向相符,则安装部4a与第一收纳部14的对位凸部19接触,或者无法将安装部4a纳入到预定位置。由此,无法关闭第一罩17。

与此相对,在墨带盒10a中,将安装部4a以预定的朝向收纳在主体壳体11的第一收纳部14,从而将rfid标签3设为预定位置,将安装部4a安装于主体壳体11。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10a中,通过将墨带1a的抽出芯部20及安装部4a安装于主体壳体11的第一收纳部14的动作,能够在第一收纳部14内的预定位置安装rfid标签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盒10a中,通过使第一收纳部14与第二收纳部15的形状不同而构成为无法进行安装部4a向第二收纳部15的收纳。由此,在实施方式的墨带盒10a中,能够防止安装有rfid标签3的安装部4a向第二收纳部15的错误安装。此外,即使在交换对位凸部19与凹部42a的凹凸关系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错误安装。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例>

图7~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在此,图7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从背面观察打开了罩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8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从正面观察关闭了罩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另外,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搬运路线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天线的配置的概要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a具备如下机构:将贴附于剥离纸p11的长条的片材p1与剥离纸p11一起搬运,对片材p1进行印刷,并且进行称为全切的遍及处于在剥离纸p11贴附有片材p1的状态下的用纸p的整个宽度的切断、片材p1的预定形状下的剪切、切断。

用纸p作为以被称为印刷面向外的外卷的形态卷成的卷筒纸p10被提供。用纸p在剥离纸p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沿长边方向以固定的间隔形成有称为带齿卷盘孔的多个贯通孔p12。此外,片材p1、在剥离纸p11贴附有片材p1的用纸p、卷绕用纸p而成的卷筒纸p10是印刷介质的一个例子。

打印机100a具备供卷筒纸p10装配的装配部101。另外,打印机100a具备:印刷头102,对从装配于装配部101的卷筒纸p10抽出的用纸p进行印刷;及压纸辊103,将用纸p向印刷头102按压并进行搬运。

而且,打印机100a具备:带齿卷盘辊104,搬运从装配于装配部101的卷筒纸p10抽出的用纸p;按压辊105a、105c,将用纸p向带齿卷盘辊104按压;从动按压辊105b,在用纸p的宽度方向上以按压辊105a的内侧按压用纸p;及从动按压辊105d,在用纸p的宽度方向上以按压辊105c的内侧按压用纸p。

另外,打印机100a具备:清扫用纸p的第一清扫部件106及第二清扫部件107;引导用纸p的第一引导辊108及第二引导辊109;进行片材p1的剪切、切断的第一切断刃部110;及进行称为用纸p的全切的遍及整个宽度的切断的第二切断刃部111。

而且,打印机100a具备:盒安装部112,安装有在图5等中说明的墨带盒10a;盒支撑部113,支撑安装于盒安装部112的墨带盒10a;及墨带搬运部114,搬运墨带盒10a的墨带带部2。另外,打印机100a具备与墨带盒10a的rfid标签3进行通信的天线115。

打印机100a在打印机主体120具备装配部101、压纸辊103、带齿卷盘辊104、按压辊105a、105c、从动按压辊105b、105d、第一清扫部件106及第二清扫部件107、第一引导辊108及第二引导辊109、第一切断刃部110及第二切断刃部111及盒支撑部113。

另外,打印机100a在作为罩121的框架部件的罩框架121a具备印刷头102、盒安装部112、墨带搬运部114及天线115。罩121能够以轴部122为支点进行开闭地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20。打印机100a在打印机主体120的正面侧设有用纸p的排出口123。

如图7所示,在打印机100a中,当打开罩121时,安装于盒安装部112的墨带盒10a向上方退避,露出用纸p的搬运路线。由此,通过将卷筒纸p10装配于装配部101并使用纸p通过带齿卷盘辊104与按压辊105a、105c之间而能够将用纸p设为能够搬运的状态。另外,能够进行卷筒纸p10更换。

而且,墨带盒10a能够相对于罩121的盒安装部112进行装卸。当在盒安装部112安装有墨带盒10a时,rfid标签3配置于与天线115相向的位置而形成为能够通信的状态。

如图8所示,在打印机100a中,当罩121关闭时,安装于盒安装部112的墨带盒10a被打印机主体120的盒支撑部113支撑。另外,如图9所示,印刷头102和压纸辊103以夹着墨带带部2和用纸p的方式相向。

装配部101通过设置能够收纳具有预定直径的卷筒纸p10的空间而构成,设有支撑卷筒纸p10的外周的片材辊101a。

印刷头102是印刷单元的一个例子,在本例中由热敏头构成。在印刷头102中,未图示的线状的元件以沿压纸辊103的轴向的朝向且以与压纸辊103相向的配置设置。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头102构成为长边方向上的长度比片材p1的宽度长。

印刷头102被未图示的弹簧向压纸辊103方向推压,通过压纸辊103来按压用纸p。

压纸辊103是搬运单元的一个例子,由被未图示的马达在正反两方向上旋转驱动的、在本例中为1根辊构成。压纸辊103构成为沿轴向的长度比用纸p的宽度长,以使圆周面与用纸p的宽度方向上的整体接触的方式将用纸p向印刷头102按压。

带齿卷盘辊104是搬运单元的一个例子,相对于被向正向搬运的用纸p的搬运方向而设于压纸辊103的下游侧。带齿卷盘辊104与设于用纸p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贯通孔p12的配置相对应地设于用纸p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进入到形成用纸p的一部分的剥离纸p11的贯通孔p12的销104a与贯通孔p12的间隔相对应地设于圆周方向。

带齿卷盘辊104通过未图示的马达而与压纸辊103联动地在正反两方向上被旋转驱动。在打印机100a中,当带齿卷盘辊104及压纸辊103被向正向旋转驱动时,用纸p被向正向搬运,通过以压纸辊103按压用纸p的印刷头102来进行印刷。另外,用纸p被从卷筒纸p10抽出。当带齿卷盘辊104及压纸辊103被向相反方向旋转驱动时,用纸p被向相反方向搬运。

按压辊105a设为与带齿卷盘辊104相向,通过未图示的马达而与带齿卷盘辊104及压纸辊103联动地在正反两方向上被旋转驱动。

从动按压辊105b在与按压辊105a相同的轴线上设于一对按压辊105a之间,在用纸p的宽度方向上以按压辊105a的内侧按压用纸p。从动按压辊105b在使按压辊105a旋转的驱动力不传递的情况下从动于用纸p的搬运而旋转。

按压辊105c相对于被向正向搬运的用纸p的搬运方向,以与带齿卷盘辊104相向的方式设于按压辊105a的下游侧。按压辊105c通过后述的马达而与带齿卷盘辊104及压纸辊103联动地在正反两方向上被旋转驱动。

从动按压辊105d在与按压辊105c相同的轴线上设于一对按压辊105c之间,在用纸p的宽度方向上以按压辊105c的内侧按压用纸p。从动按压辊105d在使按压辊105c旋转的驱动力不传递的情况下从动于用纸p的搬运而旋转。

第一清扫部件106相对于被向正向搬运的用纸p的搬运方向而设于带齿卷盘辊104的下游侧。第一清扫部件106构成为能够从用纸p的搬运路线退避。

第二清扫部件107相对于被向正向搬运的用纸p的搬运方向而设于压纸辊103的上游侧。第二清扫部件107构成为能够从用纸p的搬运路线退避。

第一引导辊108相对于被向正向搬运的用纸p的搬运方向而设于第二清扫部件107的下游侧且压纸辊103的上游侧。第二引导辊109相对于被向正向搬运的用纸p的搬运方向而设于第二清扫部件107的上游侧。第二引导辊109构成为与第二清扫部件107联动地能够从用纸p的搬运路线退避。在本例中,第二清扫部件107和第二引导辊109构成为能够通过操作杆107a的操作而沿相对于用纸p的搬运路线靠近/离开的方向位移。

第一切断刃部110相对于被向正向搬运的用纸p的搬运方向,以与左右一对带齿卷盘辊104之间的部位相向的方式设于设有按压辊105a和从动按压辊105b的轴部件与设有按压辊105c和从动按压辊105d的轴部件之间。第一切断刃部110构成为被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能够沿用纸p的宽度方向移动,通过用纸p的搬运和第一切断刃部110的移动而进行片材p1的任意形状的剪切、切断。

第二切断刃部111相对于被向正向搬运的用纸p的搬运方向而设于第一清扫部件106的下游侧,遍及整个宽度切断结束了印刷等预定处理的用纸p。

盒安装部112构成为在罩121设置供图5等所示的墨带盒10a进入的空间,且具备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卡定墨带盒10a的未图示的卡定机构。在打印机100a中,当在盒安装部112安装有墨带盒10a时,在带搬运部16露出的墨带带部2与印刷头102相向。

盒安装部112具备按压部112a,该按压部112a按压安装于图4等所示的墨带盒10a的抽出芯部20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部12e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部13e、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部12e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部13e。

盒支撑部113设于供安装于图4等所示的墨带盒10a的抽出芯部20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部12e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部13e、安装于收卷芯部21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部12e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部13e进入的位置。

在打印机100a中,通过关闭在盒安装部112安装有墨带盒10a的罩121的动作,安装于抽出芯部20及收卷芯部21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部12e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部13e以被按压部112a按压的状态分别被对应的盒支撑部113支撑。

由此,供墨带带部2卷绕的抽出芯部20及收卷芯部21的轴向上的朝向对应于与被压纸辊103及带齿卷盘辊104搬运的用纸p的搬运方向大致正交的朝向,用纸p与墨带带部2被大致平行地搬运。

墨带搬运部114具备与安装于图4等所示的墨带盒10a的抽出芯部20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齿轮12d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齿轮13d啮合的齿轮114a和经由未图示的轴而与齿轮114a连结的未图示的制动部件。

另外,墨带搬运部114具备与安装于墨带盒10a的收卷芯部21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齿轮12d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齿轮13d啮合的齿轮114b和驱动齿轮114b的马达(在图9中未图示)。

在打印机100a中,当在罩121的盒安装部112安装墨带盒10a时,安装于抽出芯部20及收卷芯部21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齿轮12d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齿轮13d与分别对应的齿轮114a、齿轮114b啮合。

另外,在打印机100a中,通过关闭在盒安装部112安装有墨带盒10a的罩121的动作,安装于抽出芯部20及收卷芯部21的第一连结部件12的轴部12e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轴部13e在分别被对应的盒支撑部113支撑的状态下,保持第一连结部件12的齿轮12d及第二连结部件13的齿轮13d与分别对应的齿轮114a、齿轮114b的啮合。

天线115是基于利用了电磁波的无线电的通信单元的一个例子,当在盒安装部112安装墨带盒10a时,如图10所示,天线115设于与墨带盒10a的rfid标签3相向而能够进行rfid标签3与天线115的通信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功能结构例>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a具备控制基于印刷数据的文字、图像等的印刷、基于轮廓数据的片材p1的剪切、切断、基于切断数据的称为用纸p的全切的遍及整个宽度的切断等的控制部200。

另外,打印机100a具备驱动压纸辊103、带齿卷盘辊104及按压辊105a、105c的用纸搬运马达201和驱动收卷芯部21的墨带搬运马达202。另外,打印机100a具备驱动第一切断刃部110的第一切断马达203和驱动第二切断刃部111的第二切断马达204。而且,打印机100a具备检测用纸p的顶端的用纸传感器205。另外,打印机100a具备接收用纸p的搬运等操作的操作部206。

控制部200是控制单元的一个例子,从个人计算机等未图示的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取得印刷数据等,驱动印刷头102、用纸搬运马达201及墨带搬运马达202,对片材p1进行印刷。另外,控制部200驱动用纸搬运马达201及第一切断马达203,将片材p1剪切为预定的形状。而且,控制部200驱动用纸搬运马达201及第二切断马达204,在指定的位置切断用纸p。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动作例>

接着,参照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a的动作例。首先,说明印刷动作的概要,控制部200使印刷头102向靠近压纸辊103的方向移动,形成为通过印刷头102和压纸辊103向用纸p按压墨带带部2的状态。

控制部200在向用纸p按压墨带带部2的状态下驱动用纸搬运马达201,使压纸辊103、带齿卷盘辊104及按压辊105a、105c向正转方向旋转。另外,驱动墨带搬运马达202,使收卷芯部21旋转。而且,驱动印刷头102。

由此,用纸p被向正向搬运,墨带带部2与用纸p的搬运相对应地被搬运,与印刷数据相对应的文字、图像等被印刷头102向片材p1印刷。

另外,控制部200使印刷头102向从压纸辊103分离的方向移动,在使墨带带部2从用纸p分离的状态下驱动用纸搬运马达201,使压纸辊103、带齿卷盘辊104及按压辊105a、105c向反转方向旋转。由此,用纸p被向相反方向搬运。

接着,说明使用了rfid标签3的动作。控制部200进行基于墨带盒10a的rfid标签3与天线115是否能够通信的印刷的控制、基于从rfid标签3取得的印刷信息、使用量信息等的印刷的控制。

在具备预定的rfid标签3的墨带盒10a安装于打印机100a的情况下,控制部200通过天线115而与rfid标签3进行通信,从rfid标签3取得作为识别信息的印刷信息及使用量信息等。

控制部200例如基于根据从rfid标签3取得的印刷信息确定的与墨带带部2相对应的热量信息,切换由印刷头102施加到墨带带部2的热量。由此,通过印刷头102以适合于墨带带部2的热量加热墨带带部2并转印墨,从而提高印刷品位。

另外,当控制部200基于根据从rfid标签3取得的使用量信息确定的墨带带部2的余量例如判断为墨带带部2的余量不足时,不执行印刷而是进行催促墨带盒10a的更换的通知。由此,防止在印刷结束前墨带带部2用完而印刷在中途结束的情况。

此外,在安装有不具备rfid标签的墨带盒的情况下,无法取得印刷信息、使用量信息等。在控制部200无法取得印刷信息及使用量信息等的情况下,例如,将通过印刷头102施加到墨带带部的热量作为规定值来进行印刷。但是,由于无法以适合于墨带带部的热量进行加热,因此存在有转印性降低、印刷品位降低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在无法取得使用量信息的情况下,无法识别墨带带部的余量,因此也可以限制印刷。而且,根据能否从rfid标签3取得信息来进行墨带盒10a的有无的判断,在无法取得来自rfid标签3的信息而判断为未安装有墨带盒10a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不进行印刷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作用效果例>

在墨带带部的卷芯等旋转体上具备rfid标签的结构中,存在有因旋转体停止的角度而导致rfid标签不与天线相向而无法进行通信的可能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a中,当在盒安装部112安装墨带盒10a时,墨带盒10a的rfid标签3形成为与天线115相向的位置。由于rfid标签3安装于不会因抽出芯部20基于墨带带部2的搬运的旋转动作而旋转的安装部4a,因此rfid标签3的位置不会因墨带带部2的搬运而发生变化。

由此,rfid标签3与天线115以始终能够通信的状态保持彼此的位置。因此,能够对rfid标签3在任意的时机下进行印刷信息、使用量信息等的读取及记录。

例如,能够在印刷开始时从rfid标签3取得印刷信息,从而能够基于根据印刷信息确定的墨带带部2的种类,根据墨带带部2的种类切换由印刷头102施加到墨带带部2的热量。由此,能够从打印初始提高印刷品位。

另外,能够在印刷结束时将墨带带部2的使用量作为使用量信息并进行记录、更新,能够在下一次印刷开始时取得至该墨带带部的上一次印刷时为止的使用量信息。此外,即使是安装有rfid标签3的安装部4a,当万一将朝向安反时,rfid标签3在标签安装面41上被安装于偏向长边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位置,因此rfid标签3与天线115也不相向。由此,rfid标签3与天线115形成为无法进行通信的状态,能够进行印刷的限制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墨带1a及墨带盒10a中,具备在与抽出芯部20的圆周面相向的位置安装rfid标签3的安装部4a,从而无需在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具备用于安装rfid标签3的突出的结构。由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本实施方式的墨带的变形例>

图12~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墨带带部的变形例的结构图。在图12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墨带1b中,安装部4b在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与另一端面设有贯通各端面的孔部40。另外,由在沿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一个面构成标签安装面41。安装部4b在由平面构成的标签安装面41贴附rfid标签3。

在图13所示的第二变形例的墨带1c中,安装部4c在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与另一端面设有贯通各端面的孔部40。另外,由在沿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一个面构成标签安装面41。安装部4c在标签安装面41被分割的本例中,两个元件通过基于粘合等的贴附而构成为一体,在由平面构成的标签安装面41贴附rfid标签3。

在图14所示的第三变形例的墨带1d中,安装部4d在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设有贯通端面的孔部40。另外,由在沿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一个面构成标签安装面41。安装部4d在由平面构成的标签安装面41贴附rfid标签3。

在图15所示的第四变形例的墨带1e中,如图15(a)的立体图所示,安装部4e在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设有贯通端面的孔部40。另外,由在沿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一个面构成标签安装面41。

如图15(b)的侧视图及图15(c)的主视图所示,在安装部4e中,标签安装面41由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半径的曲面构成,在由曲面构成的标签安装面41贴附rfid标签3。对于rfid标签3的安装部位,在由曲面构成的情况下决定鼓励的最小半径,若为具有超过该最小半径这样的半径的曲面,则也可以设为在曲面贴附rfid标签3的结构。

在图16所示的第五变形例的墨带1f中,如图16(a)的立体图所示,安装部4f在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与另一端面设有贯通各端面的孔部40。另外,由在沿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一个面构成标签安装面41。

如图16(b)的侧视图及图16(c)的主视图所示,在安装部4f中,标签安装面41由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半径的曲面构成,在由曲面构成的标签安装面41贴附rfid标签3。

在图17所示的第六变形例的墨带1g中,安装部4g在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与另一端面设有贯通各端面的孔部40。另外,由在沿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一个面构成标签安装面41。孔部40构成为在与标签安装面41的连结部位以外的边设置开口。安装部4g在由平面构成的标签安装面41贴附rfid标签3。

在图18所示的第七变形例的墨带1h中,安装部4h在抽出芯部20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设有贯通端面的孔部40。另外,由在沿抽出芯部20的轴向的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一个面构成标签安装面41,由另一个面构成对位面42。

孔部40构成为在与标签安装面41的连结部位以外的边设置开口。安装部4h在由平面构成的标签安装面41贴附rfid标签3。安装部4h在对位面42的一个边部形成有作为对位部的凹部42a。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墨带1b~墨带1h均具备设为覆盖从抽出芯部20抽出的墨带带部2的搬运路线以外的预定的部位的形状的安装部4b~安装部4h,且以在安装部4b~安装部4h安装了rfid标签3的形态被提供。并且,在墨带1b~墨带1h中,安装有rfid标签3的安装部4b~安装部4h与供墨带带部2卷绕的抽出芯部20一起被提供。由此,能够以低成本提供具有rfid标签3的墨带1b~墨带1h。

此外,在墨带1a~1h中,设为rfid标签3被粘接剂贴附于标签安装面41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沿引导槽部等插入的结构、夹在两个部件之间的结构等。另外,在由树脂设置标签安装面41的情况下,也可以将rfid标签3与标签安装面41一体成型。而且,安装部4a~4h为透明的树脂材料并不是必要条件,只要是不会阻碍rfid标签3与天线115之间的通信的材质即可。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使用了通过热和压力进行转印的墨带带部的打印机。

附图标记说明

1a~1h…墨带

2…墨带带部

20…抽出芯部

21…收卷芯部

3…rfid标签

4a~4h…安装部

40…孔部

41…标签安装面

42…对位面

42a…凹部

10a…墨带盒

11…主体壳体

12…第一连结部件

12a…芯安装部

12b…凸缘部

12c…轴支撑部

12d…齿轮

12e…轴部

13…第二连结部件

13a…芯安装部

13b…凸缘部

13c…轴支撑部

13d…齿轮

13e…轴部

14…第一收纳部

14a…第一支撑部

14b…第二支撑部

15…第二收纳部

15a…第一支撑部

15b…第二支撑部

16…带搬运部

17…第一罩

17a…支点部

17b…锁定部

18…第二罩

18a…支点部

18b…锁定部

19…对位凸部

100a…打印机

101…安装部

102…印刷头

103…压纸辊

104…带齿卷盘辊

104a…销

105a…按压辊

105b…从动按压辊

106…第一清扫部件

107…第二清扫部件

108…第一引导辊

109…第二引导辊

110…第一切断刃部

111…第二切断刃部

112…盒安装部

113…盒支撑部

114…墨带搬运部

120…打印机主体

121…罩

122…轴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