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膜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009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包装膜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特别涉及包装膜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塑料袋在包装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塑料带为了达到使用时的美观性能,需要在塑料袋上印染图案。而塑料袋图案一般是在未成形前的包装膜上进行染色。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105620025A的中国专利文件包装膜印刷机构,可以看到该方案中,通过放料辊将套设呈收卷的包装膜,然后将包装膜通过牵引从放料辊拉出并进入染料槽染料。

可以发现,当一卷的包装膜印染完成后,需要长时间停止印刷机,对放料辊更换未染印的包装膜,该更换程序大大占用了印刷机的印刷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膜的印刷机,通过改善了更换未染印包装膜时间较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包装膜的印刷机,包括沿包装膜走料顺序依次设置的喂料组件、印刷辊以及牵引辊,所述喂料组件包括主辊、驱动主辊转动的电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辊平行设置于同一平面的两个放料辊且两个放料辊置于主辊的两侧,所述主辊固定有两个架板,放料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架板;

当主动辊转动时,两个放料辊进行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切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辊对放料辊上的包装膜施加拉力,将放料辊上的包装膜拉动到印刷辊,进行印刷。每次使用一根放料辊,另一根作为备用,当使用的放料辊包装膜用尽后,直接将安装有包装膜的另一根备用的放料辊通过主辊旋转到牵引工位,实现快速的更换包装膜,改善了更换包装膜时间较长的情况。

两个放料辊置于主辊的两侧,放料辊彼此之间的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使得两个放料辊的印刷动作与更换包装膜动作空间冲突减少,使得放料辊便捷的更换包装膜。

较佳的,所述架板的端部开设有半圆状的滑入槽,所述滑入槽上铰接有通过螺钉固定的封口板,封口板开设有与滑入槽组成圆的切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料辊的两端滑入滑入槽,实现喂料板在架板上的定位,然后通过封口板将滑入槽封合,实现对放料辊的安装。滑入的方式使得放料辊于架板的安装更加便捷,使得放料辊便捷的更换包装膜,改善了更换包装膜时间较长的情况。

较佳的,所述滑入槽的槽口切有用于增大槽口宽度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口的增大使得放料辊对准槽口的更加便捷,使得放料辊便捷的更换包装膜。

较佳的,所述滑入槽的槽壁与斜面之间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还除去了原来折角处的毛刺与弯折边,使得槽壁与斜面的过渡处更为的圆润、顺滑,放料辊滑入喂料槽时更加的顺畅,使得放料辊便捷的更换包装膜,改善了更换包装膜时间较长的情况。

较佳的,所述斜面与槽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度~5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角过大,使得斜面之间宽度变大,放料辊沿斜面滑移的分力过小,不利于放料辊的快速滑入;而夹角过小,使得斜面之间宽度变小,不利于放料辊对准并滑入滑入槽。

较佳的,两个架板对称置于主辊的两端,且两架板之间固定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架板分置与主辊两端,充分利用了主辊的长度,使得两个架板之间可以放置宽度更长的包装膜。

较佳的,所述主辊的两端固定有架杆,所述架杆上固定有两个张紧辊,所述张紧辊与放料辊交错布置于主辊的圆周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装膜由放料辊牵引出后,然后经过张紧辊,使得包装膜被拉紧,而且张紧辊还具有导向作用,使得包装膜精准的滑入滑入槽。

较佳的,所述张紧辊与放料辊均匀布置于主辊的圆周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辊与放料辊在圆周方向的夹角成90度,使得张紧辊与放料辊之间的间隔空间较大,使得放料辊在更换包装膜是具有较大的操纵空间,使得放料辊便捷的更换包装膜。

较佳的,所述放料辊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吊环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孔置于放料辊两端,使得吊装放料辊更加的平稳,便于放料辊平稳、快速的滑入与滑出滑入槽。

较佳的,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12个且均匀的布置在放料辊的圆周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端12个螺纹孔,使得圆周上每30度一个螺纹孔,便于吊环从正上方寻找合适的吊装螺纹孔,加快了放料辊调离架板,使得放料辊便捷的更换包装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喂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架板与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放料辊与架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印刷辊;12、牵引辊;13、电机箱;21、主辊;22、架板;23、放料辊;24、滑入槽;25、封口板;251、切口;26、斜面;27、圆角;28、支撑柱;291、铰接轴、292、螺钉;31、架杆;32、张紧辊;33、螺纹孔;4、染料槽;5、包装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包装膜5的印刷机,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的电机箱13与安装座,电机箱13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圆柱状的主辊21,电机箱13内安装有电机以及齿轮组件,而主辊21插入电机箱13的端部通过平键固定有齿轮,齿轮与齿轮组件联动。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可以控制主辊21的转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可以自由控制主辊21的转动角度。

如图2与图3所示,主辊21的端部套有依次叠加的架板22与架杆31,架板22、架杆31与主辊21之间通过螺钉292固定,而且主辊21的两端部均设有该架杆31与架板22的组合。可以看到,架板22与架杆31成垂直布置,使得架杆31的两端与架板22的两端在主辊21的圆周方向均匀的交错布置。

两个架杆31的端部之间通过螺钉292固定有圆柱状的张紧辊32,张紧辊32的表面经过抛光处理,达到镜面光的要求。两个张紧辊32对称布置在主辊21的两侧,且与主辊21在同一个平面。

架板22为矩形状的金属板,架板22的端部均开设有半圆状的滑入槽24,滑入槽24的槽口开设有向外倾斜的斜面26,斜面26使得槽口的开口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斜面26与槽壁的夹角为45度,斜面26与槽壁之间的连接弯折处设有圆角27,可以看到斜面26的扩口方式便于放料辊23滑入滑入槽24,而圆角27的光顺作用使得放料辊23滑入顺畅且无较大阻碍。而架板22之间还通过螺钉292固定有圆柱状的支撑柱28,支撑柱28对两块架板22起到顶持与支撑作用,使得架板22上包装膜5能够平稳的被牵引出。

架板22上通过插入的铰接轴291安装封口板25,封口板25绕铰接轴291转动达到封堵滑入槽24槽口的位置,此时,封口板25与架板22通过螺钉292固定。封口板25朝向滑入槽24的一端开设有半圆状的切口251,切口251与滑入槽24组成一个圆,放料辊23的端部为圆杆,该圆杆大小正好被切口251与滑入槽24相互夹持缩合,通过此种方式,将放料辊23的两端圆杆放入两个架板22的滑入槽24并固定,而放料辊23的中间为套设在圆杆上的转轴,转轴可以相对圆杆转动。放料辊23的数量有两根,均匀的布置主辊21的两侧。故可以看到,两个放料辊23、两个张紧辊32即可交错且均匀的布置主辊21的圆周方向。

放料辊23靠近架板22的两端部均开设有径向的螺纹孔33。喂料孔的每一端均设有12个螺纹孔33,且螺纹孔33均匀的布置在放料辊23的圆周方形,该螺纹孔33便于吊环的竖向插入,使得放料辊23通过行车调离时更加的便捷。

而在放料辊23的下一个工位为印刷辊11,印刷辊11下方设有染料槽4,通过夹持的方式对包装膜5进行染印,而印刷辊11的下一个工位为牵引辊12。牵引辊12由电机带动旋转,实现对包装膜5施加牵引拉力并对包装膜5进行收卷。

工作原理,包装膜5成卷装的放置在其中一个放料辊23上并向外牵引,而另一放料辊23具有充分的时间更换包装膜5;当被印刷的包装膜5使用完后,只要将主辊21旋转180度,实现两个放料辊23的位置切换,即可快速的进入为包装膜5的印刷工序,缩短了更换包装膜5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