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离式机芯的热转印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023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分离式机芯的热转印标签打印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转印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分离式机芯的热转印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热转印条码打印机是利用专门的碳带,透过类似传真机打印头的工作原理,将碳带上的碳粉涂层经过加热的方式,转印到纸张或其他种类的材质上,由于碳带上的涂层物质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产生较强的附着力,加上打印介质的选择,更能保证打印出来的字迹不受到外界的影响。配合目前已经开发出来各种专门用来打印标签的软件,方便各种各样的使用者,特别是一般标签都要产生条码,条码符号的产生,因此热转印条码打印机成为各个生成产业的必备工具。

在碳带和打印纸耗尽时,则需要在机芯上的进行更换,不良的结构设置则会对用户造成更换不便,也会使得在更换后碳带和打印纸的位置出现偏差,继而影响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更换打印纸和碳带的热转印标签打印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转印标签打印机,包括底壳、上盖和机芯组件,底壳围成打印纸仓,在打印纸仓两侧上设置有支撑架,底壳在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上盖与底壳铰接连接并可盖合在底壳上方,上盖围成容纳腔,在容纳腔两侧设置有铰接部和第二锁定部,机芯组件包括机座和位于机座上方的分离件,机座设置在底壳内,机座上设置有胶辊、检纸模块、夹纸块组件,分离件在胶辊的上方设置有热敏片,胶辊和热敏片之间形成走纸通道,打印纸仓、夹纸块组件、检纸模块和胶辊依次自后往前地沿走纸通道设置,分离件在热敏片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卷绕碳带的第一滚架和第二滚架分离件通过铰接部与铰接在上盖内,分离件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锁扣件,第一锁扣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操作部和第一锁扣部,第一固定部铰接于分离件的侧壁上,第一操作部和第一锁扣部可绕第一固定部转动,第一操作部位于靠近胶辊的位置上,第一锁扣部位于相对于第一操作部远离胶辊的位置上,第一锁扣部与第二锁定部卡合;上盖在容纳腔的两个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锁扣件,两个第二锁扣件通过转轴连接,第二锁扣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锁扣部和第二操作部,第二固定部套装在转轴的一端部上,第二操作部与第二锁扣部连接,且第二操作部位于上盖的外侧,第二锁扣部与第一锁定部卡合。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盖在位于打印纸仓对应的上方设置有透视盖,透视盖采用透光材料制作而成。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分离件在夹纸块组件和打印纸仓之间处设置有引导架,引导架包括两侧的支撑臂和位于支撑臂之间引导横梁,引导横梁设置有呈外凸圆弧设置的引导部,引导部用于引导打印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离式的机芯组件,即机座和分离件可随着上盖的打开而分离,继而可在打印纸仓进行方便的更换打印纸,而更换碳带时,则可对第一锁扣件进行操作,使得分离件可在上盖上旋转,继而可方便地在第一滚架和第二滚架进行更换碳带,且利用引导横梁和夹纸块组件的配合,继而有利于提高打印纸和碳带的匹配程度,继而提高成像品质,而透视盖则方便用户对打印纸的余量进行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转印标签打印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转印标签打印机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转印标签打印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转印标签打印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转印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分离件的旋转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热转印标签打印机1包括底壳3、上盖2、切刀组件4和机芯组件,机芯组件包括机座51和位于机座上方的分离件52。底壳3围成打印纸仓31,在打印纸仓两侧上设置有支撑架32,底壳在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锁定部33,锁定部33的内侧设置锁定凸起,上盖2与底壳3铰接连接并可盖合在底壳3上方,上盖围成容纳腔,在容纳腔设置有铰接部25和锁定部24,具体地,上盖包括外盖21、内盖22和透视盖23,透视盖23采用透光材料制作而成,透视23盖位于打印纸仓31对应的上方,铰接部25具有两个且位于内盖22的内侧,锁定部24位于内盖22的外侧和位于外盖21的内侧。

机座51设置在底壳3内,机座51上设置有胶辊511、检纸模块512、夹纸块组件523,检纸模块512具有红外线模块,夹纸块组件523包括沿走纸通道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夹纸块,两个夹纸块可移动地设置,分离件52在胶辊511的上方设置有热敏片521,胶辊511和热敏片521之间形成走纸通道,打印纸仓31、夹纸块组件513、检纸模块512和胶辊511依次自后往前地沿走纸通道设置,分离件52在热敏片521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卷绕碳带的第一滚架522和第二滚架523,第一滚架522在竖直方向距离热敏片521的距离大于第二滚架523在竖直方向距离热敏片521的距离,其有利于碳带的顺畅走动。

分离件52通过铰接部25与铰接在上盖2内,分离件52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锁扣件524,第一锁扣件524包括第一固定部525、第一操作部526和第一锁扣部527,第一固定部525铰接于分离件52的侧壁上,第一操作部526和第一锁扣部527可绕第一固定部525转动,第一操作部526位于靠近胶辊511的位置上,第一锁扣部527位于相对于第一操作部526远离胶辊511的位置上,第一锁扣部527与锁定部24卡合。

上盖在容纳腔的两个侧面,具体在内盖2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锁扣件23,两个第二锁扣件23通过转轴233连接,第二锁扣件23包括第二固定部232、第二锁扣部和第二操作部231,第二固定部232套装在转轴233的一端部上,且第二固定部232和转轴233位于第一滚架522的上方,第二锁扣部位于第二锁扣件23的下方并呈锁钩状设置,第二操作部231与第二锁扣部连接,且第二操作部231位于上盖2的外侧,第二锁扣部与底壳3的锁定部33卡合。

通过对第二锁扣件23的操作,使第二锁扣部与锁定部33解除锁定,继而使得上盖2和底壳3分离,继而也使得分离件52与机座51分离,用户在支撑架32上对打印纸进行更换。再对第一锁定件524件操作,使得第一锁扣部527与锁定部24分离,继而使得分离件52可相对于上盖进行转动,转动后可方便地在第一滚架522和第二滚架523上对碳带进行更换。

分离件52在夹纸块组件513和打印纸仓31之间处设置有引导架,引导架包括两侧的支撑臂528和位于支撑臂之间引导横梁529,引导横梁529设置有呈外凸圆弧设置的引导部,引导部用于引导打印纸。在第一滚架522和第二滚架523的下方且位于第一滚架522和第二滚架523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引导面530,引导面530倾斜地设置并用于引导碳带,碳带从第二滚架523经过引导面530后输入至热敏片521,然后被第一滚架522回卷。打印纸则从打印纸仓输出经过引导部、夹纸块组件513、检纸模块512输入至热敏片521,继而完成成像输出至切刀4处。

切刀装置4设置在走纸通道的最前方且设置有出纸口43,切刀装置4包括副刀41、主刀42和驱动装置,走纸通道穿过于副刀41和主刀42之间,且主刀42位于副刀41的下方,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主刀42连接,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使得主刀41朝向副刀42移动,继而完成对打印纸的切断。

上述实施例中是具有切刀装置的标签打印机,当然实际使用中,亦可将切刀装置移除,也是能够实现相关的打印效果。

由上可见,通过分离式的机芯组件,即机座和分离件可随着上盖的打开而分离,继而可在打印纸仓进行方便的更换打印纸,而更换碳带时,则可对第一锁扣件进行操作,使得分离件可在上盖上旋转,继而可方便地在第一滚架和第二滚架进行更换碳带,且利用引导横梁和夹纸块组件的配合,继而有利于提高打印纸和碳带的匹配程度,继而提高成像品质,而透视盖则方便用户对打印纸的余量进行监控,并且利用切刀装置能够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切断完成的标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