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154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印花机。



背景技术:

印花是织物花纹装饰的重要方式之一,即将染料或涂料在织物上形成图案的过程称为印花。纺织品印花有几种方法,其中占据商业市场主流的印花方法主要有两种:筛网印花和滚筒印花。滚筒印花过程中,图案通过雕刻凹版滚筒印在织物上。凹版滚筒上可以雕刻出紧密排列的十分精致的细纹,因而能印制十分细致、柔和的图案。例如精细、致密的佩利兹利涡旋纹花呢印花就是通过滚筒印花印制的一类图案。花筒雕刻应与图案设计者的设计图稿完全一致,每一种花色各自需要一只雕刻辊筒。滚筒印花常常用于具有极细线条图案的印如佩兹利涡旋纹花呢印花和许多季节都大量印制的主要印花图案。雕刻花筒的大小取决于印花机和印花图案。然而,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滚筒印花有时会出现套印误差的缺陷。其现象是,在多色套印过程中每一色不能完全重叠,有一定的误差。关于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是由于以下两个因素。第一是设备因素:整个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套印的张力控制,压印橡胶辊、版辊、版轴、导向辊等系统的配合,限定了其精度,版辊的递增不合适,易产生纵向套色不准,压印辊橡胶变形,弹性不足,故而印花生产时要保持压辊处于良好的状态;第二是操作工艺:张力设置不合理导致生产不稳定,若张力太小基材松弛,纵横向套色均不准,若张力太大,基材横向收缩以及纵向套色不稳定,故而印花生产时要进行相应的张力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能耗低、结构简单、张力均衡的印花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纺织印花机,包括机架(1)、主转动辊(2)、加热机构(3)、储料盒(4)、第一传送辊(5)、第一压辊(6)、第二传送辊(7)、第二压辊(8)、伸缩杆(9)、喷嘴(10)、配色盒(11)、吹风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送辊(5)右侧设置主转动辊(2),所述的主转动辊(2)下侧设置第二传送辊(7),所述的主转动辊(2)上设置加热机构(3),所述的配色盒(11)连接伸缩杆(9),所述的伸缩杆(9)上设置有若干喷嘴(8),所述的吹风机构(12)设置于机架(1)的顶部内侧。

所述的配色盒(11)连接高压泵。

所述机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

所述的主转动辊(2)的直径为18-32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设置有加热机构使得上色快速高效,通过设置多组喷嘴使得上色均匀、调色简单便捷,设置有吹风机构加快色泽的快速干燥;同时能耗低、无废水废气排放、占地面积小、减少人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纺织印花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主转动辊;3、加热机构;4、储料盒;5、第一传送辊;6、第一压辊;7、第二传送辊;8、第二压辊;9、伸缩杆;10、喷嘴;11、配色盒;12、吹风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印花机,如图1所述,包括机架(1)、主转动辊(2)、加热机构(3)、储料盒(4)、第一传送辊(5)、第一压辊(6)、第二传送辊(7)、第二压辊(8)、伸缩杆(9)、喷嘴(10)、配色盒(11)、吹风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送辊(5)右侧设置主转动辊(2),所述的主转动辊(2)下侧设置第二传送辊(7),所述的主转动辊(2)上设置加热机构(3),所述的配色盒(11)连接伸缩杆(9),所述的伸缩杆(9)上设置有若干喷嘴(8),所述的吹风机构(12)设置于机架(1)的顶部内侧。所述的配色盒(11)连接高压泵。所述机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的主转动辊(2)的直径为18-32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接通装置电源后,打开控制器2上的各组件开关,通过主转动辊带动布匹的传送,通过喷嘴对布匹进行染色处理,同时加热机构有效的提高了染色效果与速率,吹风机构则能够增强布匹的干燥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