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杠选型移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891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杠选型移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印机,特别涉及一种丝杠选型移印机。



背景技术:

移印机是一种印刷设备,移印机是上世纪80年代传到我国的,由于其能在小面积、凹凸面的产品上进行印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从而弥补了网印的不足,因此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量以电子、塑胶、礼品、玩具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外资企业相继进入我国,以移印及网印技术为主的装饰方式得到了超常的发展。移印是一种间接的可凹胶头印刷技术,目前已成为各种物体表面印刷和装饰的一种主要方法,移印机是通过油杯扫墨、胶头取墨、胶头印刷等步骤,将移印钢板上的图案印刷到产品上的一种印刷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油墨喷涂在蚀刻板上,然后用一把可伸缩刮刀将多余的油墨刮掉。这时,留在被蚀区域的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表面,而后胶头下降到蚀刻板上,吸上油墨,胶头吸上蚀刻板上的大部门油墨后上升,此时,这层油墨又挥发一部分,剩下一部分未干的油墨表面更利于被印刷物体与胶头的紧密结合。胶头的造型要能产生一个滚压动作,以排尽蚀刻板与油墨表面的多余空气。因此移印机正常工作的要素是:在移印钢板上取得相应的图案,通过移印胶头移动,将图案印至物体的表面。目前市场上的移印机,移印钢板的位置都是不变的,胶头每次取墨的位置也是不变的,这样一块移印钢板只能印刷一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当生产线更换产品型号时,就要把钢板换成对应型号的钢板,占用生产时间,每个型号对应一种钢板,增加生产成本,因此移印机的使用人员和生产厂家希望有一种可以快捷、灵活改变移印内容的移印机来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丝杠选型移印机,在普通的移印机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自动的印模选择装置,使得移印机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自动的选择所需要的印模,并且为此增加了控制单元和调整电机对其选择进行控制,以及安装了液晶触摸操作屏对其操作进行显示,从而高效、精确的进行移印选择,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丝杠选型移印机,包括底座、调整架、竖梁、横梁和控制单元,所述底座是一个中空的矩形箱体,所述底座前端的顶面通过燕尾槽嵌合连接所述调整架,所述调整架的顶端通过燕尾槽嵌合连接移印钢板,所述移印钢板上安装有多个移印图案,所述底座后端的顶面垂直固定安装所述竖梁,所述竖梁空腔的中部固定设有调整电机,所述调整电机的顶端固定设有平移机构,所述调整电机的转轴通过滚珠丝杆副螺合连接所述调整架中部,所述竖梁的顶端支撑连接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横梁的底面设有平移导轨,所述平移导轨的中部嵌合设有移印安装架,所述移印安装架的底端固定设有伸缩移印头,所述竖梁中部的一侧固定设有油墨盒,所述油墨盒一侧的底端设有油杯支架,所述平移机构连接并带动所述移印安装架沿所述平移导轨在所述移印图案和所述油杯支架的顶端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横梁的顶部通过电路板安装有所述控制单元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安装有液晶触摸操作屏,所述液晶触摸操作屏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和所述平移机构的控制端,所述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调整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整电机的一侧安装有数据信号接收器,所述数据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晶触摸操作屏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梁的顶端通过螺钉孔固定设有罩盖,所述罩盖扣合所述控制单元和电机驱动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边角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的内腔设有配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移印头是电动冲头或气动冲头,且所述控制单元的指令输出端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伸缩移印头的动作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是PLC模块或数控模块,所述调整电机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模块是伺服驱动器或步进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单,解决了目前普通的移印机调整困难的问题,在普通的移印机基础上增加了调整电机、控制单元和电机驱动模块,以及安装了液晶触摸操作屏对其操作进行显示,通过液晶触摸屏和控制单元控制整个机器的运行,调整电机通过滚珠丝杆副控制调整架和移印钢板的前后移动,对移印钢板上的多种产品型号的移印图案进行选择,当生产线更换产品型号时,通过液晶触摸操作屏选择所需的图案,满足了多种产品型号的印刷生产,节省了生产时间,减少了生产成本,对企业效益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调整架;3、移印钢板;4、移印图案;5、竖梁;6、调整电机;7、平移机构;8、滚珠丝杆副;9、横梁;10、平移导轨;11、移印安装架;12、伸缩移印头;13、油墨盒;14、油杯支架;15、控制单元;16、电机驱动模块;17、液晶触摸操作屏;18、数据信号接收器;19、操作按钮;20、罩盖;21、安装孔;22、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丝杠选型移印机,包括底座1、调整架2、竖梁5、横梁9和控制单元15,底座1是一个中空的矩形箱体,底座1前端的顶面通过燕尾槽嵌合连接调整架2,调整架2的顶端通过燕尾槽嵌合连接移印钢板3,移印钢板3上安装有多个移印图案4,底座1后端的顶面垂直固定安装竖梁5,竖梁5空腔的中部固定设有调整电机6,调整电机6的顶端固定设有平移机构7,调整电机6的转轴通过滚珠丝杆副8螺合连接调整架2中部,竖梁5的顶端支撑连接横梁9的一端,横梁9的底面设有平移导轨10,平移导轨10的中部嵌合设有移印安装架11,移印安装架11的底端固定设有伸缩移印头12,竖梁5中部的一侧固定设有油墨盒13,油墨盒13一侧的底端设有油杯支架14,平移机构7连接并带动移印安装架11沿平移导轨10在移印图案4和油杯支架14的顶端之间往复移动,横梁9的顶部通过电路板安装有控制单元15和电机驱动模块16,横梁9的另一端安装有液晶触摸操作屏17,液晶触摸操作屏17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5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单元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机驱动模块16和平移机构7的控制端,电机驱动模块1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调整电机6。

进一步,调整电机6的一侧安装有数据信号接收器18,数据信号接收器18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5的信号输入端,从而对控制单元15和调整电机6进行很好的数据连接与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流程是:在正常生产状态下,先将移印图案4安装在移印钢板3上,控制单元15通过平移机构7带动移印安装架11沿平移导轨10在移印图案4和油杯支架14的顶端之间往复移动,此时伸缩移印头12通过伸缩运动从油杯支架14上沾取油墨并放置于移印图案4上,随后从移印图案4上刮除多余的油墨,并沾取所需的移印图案4移印至需要印刷物体的表面,当需要变更移印图案4时,只需通过控制单元15输入所需选择的移印图案4,调整电机6通过数据信号接收器18控制滚珠丝杆副8带动移印钢板3前后移动,对移印钢板3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出所需移印图案4,当生产线更换产品型号时,只需通过液晶触摸操作屏17的选择操作就能满足多种产品型号的印刷生产,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进一步,液晶触摸操作屏17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按钮19,操作按钮19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5的信号输入端,便于操作者进行使用和操作。

进一步,横梁9的顶端通过螺钉孔固定设有罩盖20,罩盖20扣合控制单元15和电机驱动模块16,罩盖20一方面对控制单元15和电机驱动模块16进行保护,同时也令本实用新型更加的美观。

进一步,底座1的边角设有安装孔21,用于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安装台上,底座1的内腔设有配重块22,使得本实用新型减少震动、更加的稳固。

进一步,伸缩移印头12是电动冲头或气动冲头,具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且控制单元15的指令输出端电性连接并控制伸缩移印头12的动作开关,对其的移印动作进行精准的控制。

进一步,控制单元15是PLC模块或数控模块,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和参数控制各个部件进行相应的工作,调整电机6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可以快捷、精准的通过滚珠丝杠副8对移印图案4进行选择,电机驱动模块16是伺服驱动器或步进驱动器,可以精确的将控制单元15的各项指令通过调整电机6实现。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单,在普通的移印机基础上增加了调整电机6、控制单元15和电机驱动模块16,以及安装了液晶触摸操作屏17对其操作进行显示,通过液晶触摸屏17和控制单元15控制整个机器的运行,调整电机6通过滚珠丝杆副8控制调整架2和移印钢板3的前后移动,对移印钢板3上的多种产品型号的移印图案4进行选择,当生产线更换产品型号时,通过液晶触摸操作屏17选择所需的图案,就能满足了多种产品型号的印刷生产,节省了生产时间,减少了生产成本,对企业效益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