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114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版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装置,更加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版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柔版印刷装置一般包括油墨槽1、油墨辊2、网纹辊3、版辊4和压印辊5,上述油墨槽1内存放有油墨10,上述油墨辊2的下部位于油墨槽1内且浸在油墨槽1内的油墨10中,上述油墨辊2、网纹辊3、版辊4和压印辊5依次相切设置,上述版辊4上设有印版40;

如图2所示,上述压印辊5的辊轴51的一端与电机6传动连接,上述压印辊5的辊轴51的另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52,上述版辊4的辊轴41的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42,上述从动齿轮42与主动齿轮52啮合,这样,版辊4和压印辊5便通过同一电机6驱动。

印刷时,电机6启动,电机6驱动压印辊5转动,压印辊5通过从动齿轮42与主动齿轮53的啮合带动版辊4转动,又由于油墨辊2、网纹辊3、版辊4和压印辊5依次相切设置,油墨辊2的下部位于油墨槽1内且浸在油墨槽1内的油墨10中,所以,油墨辊2将油墨槽1内油墨10传送给网纹辊3,网纹辊3再将油墨10转移到版辊4上的印版40的图文部分上,然后,经过版辊4和压印辊5之间的印刷压力,印版40的图文部分上的油墨便会转移到承印材料11的上面。

传统柔版印刷装置的印刷图文的规格是由印版40上的图文来决定,而印刷图文之间的间隔是由版辊4直径和从动齿轮42来决定,因此,如果要印刷出不同间隔大小的同一印刷图文,就必须更换版辊4和从动齿轮42,这便给印刷带来不便,同时,更换版辊4和从动齿轮42也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工厂需储存大量规格的版辊4和从动齿轮42。

为此,设计出一种能够方便地印刷出同一印刷图文而印刷图文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的柔版印刷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这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印刷出同一印刷图文而印刷图文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的柔版印刷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版印刷装置,包括油墨槽、油墨辊、网纹辊、版辊和压印辊,上述油墨槽内存放有油墨,上述油墨辊的下部位于油墨内且浸在油墨槽内的油墨中,上述油墨辊、网纹辊、版辊和压印辊依次相切设置,上述版辊上设有印版,上述压印辊的辊轴的一端与压印辊电机传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上述版辊的周长和压印辊的周长相等;上述印版的周向长度小于或者等于版辊周长的一半;上述版辊的辊轴的一端与版辊电机传动连接,上述版辊电机上连接有版辊速度控制机构;

上述版辊速度控制机构包括压印辊编码器、版辊编码器、角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上述压印辊编码器安装在压印辊的辊轴的另一端上;上述版辊编码器和角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版辊的辊轴的另一端上,上述角度传感器的起点距离版辊与压印辊压合点90度角,上述角度传感器的起点相对于版辊上的印版的两条轴向边对称设置;上述控制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与压印辊编码器电连接,上述控制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与版辊编码器电连接,上述控制器的再一个信号输入端与角度传感器电连接,上述控制器的一个信号输入出与版辊电机电连接。

印刷时,压印辊编码器将压印辊的实时转速输送给控制器,版辊编码器将版辊的实时转速输送给控制器;

当角度传感器(也叫旋转编码器)从其起点开始检测版辊的旋转角度时,控制器根据压印辊的实时转速和版辊编码器反馈的版辊实时转速,输出匀速控制信号给版辊电机,使版辊电机驱动版辊与压印辊同步匀速转动,此时,印版还没有进入到版辊与压印辊压合点,因此,印版还没有与承印材料接触;

在版辊与压印辊同步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印版上的图文不会变形地印刷在承印材料上;同时,角度传感器将版辊转过的角度输送控制器;

当版辊与压印辊同步匀速转动180度角时,印版已经离开版辊与压印辊压合点,因此,印版也已经离开承印材料,此时,控制器根据实际需要的印刷图文之间的间隔长度和版辊编码器反馈的版辊实时转速,输出变速控制信号给版辊电机,使版辊电机驱动版辊相对于压印辊变速转动,直到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版辊旋转过360度角,即角度传感器从其起点重新开始检测版辊的旋转角度,此时,控制器再次根据压印辊的实时转速和版辊编码器反馈的版辊实时转速,再次输出匀速控制信号给版辊电机,使版辊电机驱动版辊与压印辊同步匀速转动,这样便进入下一个印刷图文的印刷,如此循环进行。

上述角度传感器的起点即角位移检测的原点,也是版辊与压印辊同步匀速转动的起点,也是版辊相对于压印辊变速转动的终点;版辊与压印辊同步匀速转动180度角即为版辊与压印辊同步匀速转动的终点,也是版辊相对于压印辊变速转动的起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版辊速度控制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版辊速度控制机构还包括色标传感器,上述色标传感器位于压印辊的输出方向上且与印刷有图文的承印材料相对,上述色标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色标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承印材料上印刷图文之间的实际间隔长度,并将实际间隔长度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实际间隔长度与实际需要的印刷图文之间的间隔长度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修正版辊的转速,从而在承印材料上印刷出更加精确的印刷有图文间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柔版印刷装置的版辊的周长和压印辊的周长相等;本柔版印刷装置的印版的周向长度小于或者等于版辊周长的一半;上述版辊的辊轴的一端与版辊电机传动连接,上述版辊电机上连接有版辊速度控制机构;上述版辊速度控制机构包括压印辊编码器、版辊编码器、角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上述压印辊编码器安装在压印辊的辊轴的另一端上;上述版辊编码器和角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版辊的辊轴的另一端上,上述角度传感器的起点距离版辊与压印辊压合点90度角,上述角度传感器的起点相对于版辊上的印版的两条轴向边对称设置;上述控制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与压印辊编码器电连接,上述控制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与版辊编码器电连接,上述控制器的再一个信号输入端与角度传感器电连接,上述控制器的一个信号输入出与版辊电机电连接;所以,本柔版印刷装置能够方便地印刷出同一印刷图文而印刷图文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合理、设计新颖、运行平稳、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安装和维护方便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柔版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柔版印刷装置中的版辊和压印辊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版辊和压印辊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版辊在匀速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版辊在变速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6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柔版印刷装置,包括油墨槽1、油墨辊2、网纹辊3、版辊4和压印辊5,上述版辊4的周长和压印辊5的周长相等。

上述油墨槽1内存放有油墨10,上述油墨辊2的下部位于油墨1内且浸在油墨槽1内的油墨10中,上述油墨辊2、网纹辊3、版辊4和压印辊5依次相切设置,上述版辊4上设有印版40,上述印版40的周向长度小于版辊4周长的一半。

上述压印辊5的辊轴51的一端与压印辊电机6传动连接。

上述版辊4的辊轴41的一端与版辊电机7传动连接。

上述版辊电机7上连接有版辊速度控制机构8;

上述版辊速度控制机构8包括压印辊编码器81、版辊编码器82、角度传感器83、控制器84和色标传感器85,上述控制器84采用PLC控制器;

上述压印辊编码器81安装在压印辊5的辊轴51的另一端上;

上述版辊编码器82和角度传感器83分别安装在版辊4的辊轴41的另一端上,上述角度传感器83的起点830距离版辊4与压印辊5压合点A90度角,上述角度传感器83的起点830相对于版辊4上的印版40的两条轴向边对称设置;

上述控制器84的一个信号输入端与压印辊编码器81电连接,控制器84的另一个信号输入端与版辊编码器82电连接,控制器84的再一个信号输入端与角度传感器83电连接,控制器84的一个信号输入出与版辊电机7电连接;

上述色标传感器85位于压印辊5的输出方向上且与印刷有图文的承印材料11相对,上述色标传感器85与控制器84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印刷时,压印辊编码器81将压印辊5的实时转速输送给控制器84,版辊编码器82将版辊4的实时转速输送给控制器84;

当角度传感器83(也叫旋转编码器)从其起点830开始检测版辊4的旋转角度时,控制器84根据压印辊5的实时转速和版辊编码器82反馈的版辊4实时转速,输出匀速控制信号给版辊电机7,使版辊电机7驱动版辊4与压印辊5同步匀速转动,此时,印版40还没有进入到版辊4与压印辊5压合点A,因此,印版40还没有与承印材料11接触;

在版辊4与压印辊5同步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印版40上的图文不会变形地印刷在承印材料11上;同时角度传感器83将版辊4转过的角度输送控制器84;

当版辊4与压印辊5同步匀速转动180度角时,印版40已经离开版辊4与压印辊5的压合点A,因此,印版40也已经离开承印材料11,此时,控制器84根据实际需要的印刷图文之间的间隔长度和版辊编码器82反馈的版辊4实时转速,输出变速控制信号给版辊电机7,使版辊电机7驱动版辊4相对于压印辊5变速转动,直到角度传感器83检测到版辊4旋转过360度角,即角度传感器83从其起点830重新开始检测版辊4的旋转角度,此时,控制器84再次根据压印辊5的实时转速和版辊编码器82反馈的版辊4实时转速,再次输出匀速控制信号给版辊电机7,使版辊电机7驱动版辊4与压印辊5同步匀速转动,这样便进入下一个印刷图文的印刷,如此循环进行。

上述角度传感器83的起点830即角位移检测的原点,也是版辊4与压印辊5同步匀速转动的起点,也是版辊4相对于压印辊5变速转动的终点;版辊4与压印辊5同步匀速转动180度角即为版辊4与压印辊5同步匀速转动的终点,也是版辊4相对于压印辊5变速转动的起点。

另外,上述色标传感器85能够检测出承印材料11上印刷图文之间的实际间隔长度,并将实际间隔长度输送给控制器84,控制器84将实际间隔长度与实际需要的印刷图文之间的间隔长度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修正版辊4的转速,从而在承印材料11上印刷出更加精确的印刷有图文间隔。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