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盒打码机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940发布日期:2019-01-13 16:4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盒打码机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食品盒打码机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打码机是一种由单片机控制,非接触式喷墨标识系统。其通过控制内部齿轮泵或由机器外部供应压缩气体,向系统内墨水施加一定压力,使墨水经由一个几十微米孔径喷嘴射出,分别打在产品表面不同位置,形成所需各种文字,图案等标识。现有的食品盒打码机构大部分是固定式的,打码时需要人工手动将食品盒放在打码机头下进行打码,打码后再手动拿出,这种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食品盒打码机定位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品盒打码机定位机构,它包括有输送带,输送带输送方向一侧设有打码机机座,输送带一端的打码机机座顶部固定有加工平台,加工平台一侧的打码机机座顶部固定有机座,机座一侧上部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机座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延伸至加工平台上方与打码机头顶部铰接,第一连杆下方的机座上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一端与机座铰接,第二连杆另一端延伸至加工平台上方与打码机头中部铰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相平行;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机座上铰接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倾斜向上与第一连杆中部铰接;加工平台另一侧安装定位组件;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有旋转电机、推送气缸、定位板,其中,旋转电机安装在打码机机座底部,安装后的旋转电机的传动轴位于加工平台一侧,推送气缸一端与旋转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推送气缸另一端与定位板连接;所述的定位板呈U形,定位板开口一侧的外侧壁与推送气缸连接。

所述的加工平台的承托面与输送带的承托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定位板由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构成,第一定位块一端固定有调节板,固定后的调节板垂直于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呈L形,第二定位块的横壁上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调节板啮合连接,推送气缸与第二定位块竖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输送带、打码机头等部件均为外购直接安装使用,本方案先通过输送带将食品盒带至定位板前侧,推送气缸伸出带动定位板至食品盒上方,然后利用旋转电机旋转带动推送气缸使定位板槽体向下扣在食品盒上,推送气缸收缩使定位板带动食品盒移至加工平台上,食品盒到位后,伸缩气缸收缩通过连杆使打码机头向下对食品盒进行打码,打码后推送气缸伸出将食品盒推回至输送带上,旋转电机反向旋转,食品盒脱出通过输送带送入后工序;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再配合外部输送带及控制系统可形成流水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食品盒打码机定位机构包括有输送带1,输送带1输送方向一侧设有打码机机座2,输送带1一端的打码机机座2顶部固定有加工平台3,加工平台3的承托面与输送带1的承托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加工平台3一侧的打码机机座2顶部固定有机座4,机座4一侧上部设有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一端与机座4铰接,第一连杆5另一端延伸至加工平台3上方与打码机头6顶部铰接,第一连杆5下方的机座4上设有第二连杆7,第二连杆7一端与机座4铰接,第二连杆7另一端延伸至加工平台3上方与打码机头6中部铰接,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7相平行;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7之间的机座4上铰接有伸缩气缸8,伸缩气缸8的活塞杆倾斜向上与第一连杆5中部铰接;加工平台3另一侧安装定位组件;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有旋转电机9、推送气缸10、定位板11,其中,旋转电机9安装在打码机机座2底部,安装后的旋转电机9的传动轴位于加工平台3一侧,推送气缸10一端与旋转电机9的传动轴连接,推送气缸10另一端与定位板11连接;所述的定位板11呈U形,定位板11开口一侧的外侧壁与推送气缸10连接。定位板11由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构成,第一定位块一端固定有调节板,固定后的调节板垂直于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呈L形,第二定位块的横壁上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调节板啮合连接,推送气缸10与第二定位块竖壁连接。

本实施例的输送带、打码机头等部件均为外购直接安装使用,本方案先通过输送带将食品盒带至定位板前侧,推送气缸伸出带动定位板至食品盒上方,然后利用旋转电机旋转带动推送气缸使定位板槽体向下扣在食品盒上,推送气缸收缩使定位板带动食品盒移至加工平台上,食品盒到位后,伸缩气缸收缩通过连杆使打码机头向下对食品盒进行打码,打码后推送气缸伸出将食品盒推回至输送带上,旋转电机反向旋转,食品盒脱出通过输送带送入后工序;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方案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再配合外部输送带及控制系统可形成流水线生产。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