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丝印工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9161发布日期:2019-03-30 08:5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丝印工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网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丝印工装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要求手机的包装越来越精致,许多手机厂商在手机包装盒的加工制造上煞费苦心,目前市场上许多手机的包装纸盒上都粘贴有印花纸或 覆膜,这就需要先在纸盒上刷一层胶,目前许多生产制造厂家都是使用手工丝印台进行手 工刷胶后进行丝印,不仅效率慢,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也有一些企业开发了机械 化的刷胶设备,这些自动化的设备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原有的丝印网板中刷胶时,胶水容易溢出,造成浪费;胶水溢出后滴到面纸上面会造成脏污,降低了产品的品质,易出现残次品。

目前,公开号为CN2052918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坡道型刷胶丝印网板,它包括丝印网板,所述的丝印网板为长方形,所述的丝印网板的左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凹槽A,所述的丝印网板的右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凹槽B,所述的丝印网板的上部设置有坡道A,所述的丝印网板的下部设置有坡道B,所述的丝印网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的固定底板的中心设置有渗透网格,所述的固定底板的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胶水,所述的凹槽A内设置有感应器,所述的凹槽B内设置有限位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避免溢胶、成本低的优点。

这种坡道型刷胶丝印网板虽然结构简单、避免溢胶、成本低,但是目前市场中用于机柜上丝印的网板只能单独的对一个丝印网板进行夹紧以及利用,在人们需要同时利用几个不同的丝印网板进行工作时,很难能够达到,只能够通过两个人一人一个的去进行工作,这样对于人力物力都是一种浪费,而且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丝印工装治具,其具有可以同时夹紧多个丝印网板以及增大人们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丝印工装治具,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滑动板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夹紧块,用于对丝印网板的夹紧,支架上设有驱动滑动板滑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支架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蜗杆,蜗杆穿透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蜗杆上设有与其适配的蜗轮,蜗轮圆心上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穿透穿透蜗轮的两端,且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上,第一转动轴上分别设有驱动滑动板滑动板滑动的推动机构,且第一转动轴上的推动机构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需要夹紧多个丝印网板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利用多个工装治具进行夹紧,此时人们只需要将丝印网板放置在滑动板上,利用夹紧块将其夹紧,同时电机运动,带动着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蜗杆运动,蜗杆转动带动着与蜗杆适配的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着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着驱动滑动板滑动的推动机构,来对丝印网板的夹紧,以此实现人们对多个丝印网板的夹紧。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性,能够对滑动板的滑动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设置: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的第一齿轮,且转轴穿透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设有与其适配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的一端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块的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支架上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第一滑动槽,第一齿条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内,用于带动滑动板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动滑动板滑动时,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着与其适配的第一齿条在运动,第一齿条上固定连接有的第一推动块,第一齿条滑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滑动槽内,因此第一齿条在第一滑动槽内滑动,同时固定连接在第一齿条上的第一推动块推动着滑动板在支架上滑动,以此实现对滑动板的驱动。

进一步设置: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设有与固定连接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的一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推动轴,第一推动轴与滑动板固定连接,且第一推动轴滑动连接在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动滑动板滑动时,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着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转动,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第一滑动杆转动连接在第一轴承上,第一轴承跟随着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运动,同时第一轴承带动着第一滑动杆转动,第一滑动杆运动带动这与第一滑动杆转动连接的第一推动轴运动,第一推动轴在支架上滑动,驱动着与第一推动轴固定连接的滑动板运动,以此实现对滑动板的驱动。利用此机构可以转动一圈轴承,不需要逆向的驱动驱动电机转动,就可以改变滑动板的滑移方向。

进一步设置:支架上设有驱动夹紧块运动的夹紧机构,用于对丝印网板的夹紧。支架上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刻度尺,用于更好保证定位的准确性,且支架呈L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夹紧机构可以驱动夹紧块对丝印网板进行夹紧。刻度尺可以方便人们控制滑动板滑移的位置精准的进行定位。可以利用滑动板和L型支架加紧多个丝印网板。

进一步设置:滑动板上分别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分别穿透滑动板,且与滑动板螺纹连接。滑动板与夹紧板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橡胶垫,用于保护丝印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在滑动板上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可以对滑动板进行二次限位,防止滑动板在支架上自由滑动。滑动板以及夹紧板上的橡胶垫可以保护丝印网板不受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人们不要过多的工装治具去进行夹紧,只需要一个工装治具就可以夹紧多个丝印网板,节约了人们成本,而且更加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性,可以对滑动板起到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多功能丝印工装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滑动板;21、第一螺纹杆;22、第二螺纹杆;23、刻度尺;3、夹紧机构;31、支撑板;32、推动板;33、圆柱;34、凹槽;35、第一转动块;36、手柄;37、支撑块;38、锁紧杆;39、锁紧块;310、滑槽;311、第一卡槽;312、卡块;4、夹紧板;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驱动元件;8、卡槽;9、驱动机构;91、第一固定块;92、第二固定块;93、驱动电机;94、蜗杆;95、蜗轮;96、第一转动轴;97、第一齿轮;98、第一齿条;99、第一推动块;910、第一滑动槽;10、橡胶垫;11、推动机构;111、第二转动轴;112、第三转动轴;113、第一转动板;114、第二转动板;115、第一滑动杆;116、第一推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丝印工装治具,包括支架1,如图1所示、图5所示,支架1下方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刻度尺23,且支架1呈L型,支架1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板2,滑动板2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夹紧机构3,夹紧机构3包括滑动连接在滑动板2上的夹紧板4,夹紧板4右端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分别穿透滑动板2的右侧,且滑动连接在滑动板2上,滑动板2上设有驱动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滑动的驱动元件7。

如图1所示、图2所示,驱动元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板2右端下侧的支撑板31,支撑板31与滑动固定连接处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推动板32,推动板32的左侧分别与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滑动连接,推动板32的左侧分别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滑槽310,滑槽上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一卡槽311,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310上,且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分别设有与第一卡槽311适配的弹性卡块312。推动板32的右侧上端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圆柱33,圆柱33上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34,凹槽34上设有与其铰接的第一转动块35,第一转动块35右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手柄36,手柄36上转动连接有支撑块37,且支撑块37与支撑板31垂直连接。手柄36的左端前侧与后侧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锁紧杆38,锁紧杆38的内壁设有若干个与其固定连接的锁紧块39,圆柱33上设有与锁紧块39适配的卡槽8,用于对推动板32的锁紧。

如图1所示、图2所示及图3所示,支撑板31朝向地面的一侧设有驱动滑动板2在支架1上滑动的推动机构11,驱动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的驱动电机93,驱动电机93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蜗杆94,支架1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蜗杆94穿透第一固定块91,且第一固定块91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块92上,蜗杆94下方设有与其适配的蜗轮95,蜗轮95圆心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96,第一转动轴96穿透蜗轮95,第一转动轴96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上,第一转动轴96上分别设有与固定连接的推动机构11,且第一转动轴96上的推动机构11结构相同。

推动机构11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96上的第一齿轮97,第一齿轮97朝向地面的一侧设有与其适配的第一齿条98,第一齿条98的左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推动块99,第一推动块99的左端与滑动板2固定连接,支架1上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第一滑动槽910,第一齿条9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910内,用于带动滑动板2运动。滑动板2以及夹紧板4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橡胶垫10,用于保护丝印网板。

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推动机构11,如图1所示、图4所示,推动机构11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96上的第一转动板113与第二转动板114,第一转动轴96分为第二转动轴111与第三转动轴112,第一转动板113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轴111上,第二转动板114与第三转动轴112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板113与第二转动板114之间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杆115,第一滑动杆115的一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推动轴116,第一推动轴116与滑动板2固定连接,且第一推动轴116滑动连接在支架1上。

工作原理:

当人们需要对不同大小丝印网板进行夹紧时,按动转动连接在支撑板31上的手柄36,手柄36运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块35运动,第一转动块35上转动连接在圆柱33上平行连接的凹槽34内,第一转动块35运动带着圆柱33运动,圆柱33固定连接在推动板32上,推动板32转动连接在支撑板31上,因此推动板32在圆柱33的作用下,在支撑板31上转动,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分别滑动连接在推动板32上,且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动板2上,推动板32运动带动着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在滑动板2上滑动,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夹紧板4在滑动板2内滑动,通过调节夹紧板4的滑动的距离,来对不同大小的丝印网板进行夹紧。

实施例1:当人们需要对多个丝印网板进行夹紧时,首先利用夹紧板4对丝印网板进行夹紧,其次按动支架1上的第一开关,驱动电机93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蜗杆94在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上转动,蜗杆94转动带动着与其适配的蜗轮95转动,蜗轮95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96上,第一转动轴96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上,蜗轮95转动带动和第一转动轴96转动,第一转动轴96转动,带动着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96上的第一齿轮97转动,第一齿轮97与第一齿条98适配,且第一齿轮97又滑动连接在支架1上的第一滑动槽910内,因此第一齿轮97带动着第一齿条98在第一滑槽310内滑动,第一齿轮9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块99,第一推动块99与滑动板2固定连接,第一齿条98运动带动着第一推动块99与滑动板2运动,利用平行连接在支架1上的刻度尺23来调节尺寸,以此实现对多个丝印网板的夹紧。

实施例2::当人们需要对多个丝印网板进行夹紧时,首先利用夹紧块对丝印网板进行夹紧,其次按动支架1上的第一开关,驱动电机93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蜗杆94在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上转动,蜗杆94转动带动着与其适配的蜗轮95在转动,蜗轮95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96上,第一转动轴96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上,蜗轮95转动带动和第一转动轴96转动,带动着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轴96上的第一转动板113与第二转动板114转动,第一滑动杆115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板113与第二转动板114之间,第一转动板113与第二转动板114转动带动着第一滑动杆115转动,第一滑动杆115转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推动轴116运动,第一推动轴116滑动连接在支架1上,第一推动轴116与滑动板2固定连接,第一推动轴116运动带动着滑动板2在支架1上滑动,利用平行连接在支架1上的刻度尺23来调节尺寸,以此实现对多个丝印网板的夹紧。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