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模切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8722发布日期:2019-11-01 22:0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模切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模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模切一体机。



背景技术:

模切机又叫啤机、裁切机、数控冲压机,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非金属材料、不干胶、EVA、双面胶、电子、手机胶垫等的模切(全断、半断)、压痕和烫金作业,模切机利用钢刀、五金模具、钢线(或钢板雕刻成的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是印刷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

纸箱等制品生产时,是先对大片的瓦楞纸板进行印刷,印刷后再按照彩印的位置在需要的地方进行切割,目前印刷和模切的过程是通过独立的机器分别独立完成的,这种分为两个工序进行工作,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模切一体机,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印刷模切一体机,包括机架,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装置、印刷装置和模切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油墨盒、用于转印油墨的印版辊、与印版辊的外周壁抵接的印刷辊和压印辊,所述油墨盒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将油墨盒内的油墨均匀的转移至转印辊上的匀墨辊,所述匀墨辊的外壁与所述印版辊的外壁抵接,所述印刷辊与压印辊之间留有供瓦楞纸板经过的间隙,所述间隙位于油墨盒的下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匀墨辊转动的第一电动机和用于驱动压印辊的转动的第二电动机,所述匀墨辊、印版辊和印刷辊的端部之间套设有皮带,所述匀墨辊、印版辊、印刷辊和压印辊均沿轴向垂直于瓦楞纸板的传送方向。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使得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和皮带带动匀墨辊、印版辊、印刷辊和压印辊同步转动,然后通过进料装置将瓦楞纸板插入从压印辊与印刷辊之间的间隙中,随着压印辊与印刷辊的转动,瓦楞纸板将会朝向模切装置移动,同时匀墨辊在油墨盒内滚动,将油墨盒内的油墨搅拌均匀并转印至印版辊的外周壁上,然后印版辊将外周壁上粘附的油墨再转印至印刷辊上,此时印刷辊外周壁上粘附的油墨将会是待印刷至瓦楞纸箱上的图案,随着瓦楞纸板的移动印刷辊将油墨印刷至瓦楞纸板上,然后瓦楞纸板继续移动至模切装置处,以进行模切,最后输出即可,这样通过一台机器即可完成印刷及模切两道工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模切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压紧辊和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模切辊,所述压紧辊与所述压印辊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端部之间套设有皮带,所述模切辊位于所述压印辊的正上方,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模切辊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模切刀,所述模切辊与压紧辊之间也设置有供瓦楞纸板经过的间隙,两个所述间隙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压紧辊与压印辊之间套设有传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模切辊转动的第三电动机。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瓦楞纸板印刷完成后,将会通过传送带移动至压紧辊与模切辊之间,此时第三电动机将会驱动模切辊转动,以使得模切刀对瓦楞纸板进行模切,然后输出模切后的瓦楞纸板即可,这样通过一台机器即可完成印刷及模切两道工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压紧辊的设置使得模切刀能够更好的对瓦楞纸板进行模切。

进一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转动连接在机架之间的转轴、固定套设在转轴上的滚轮和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转轴设置有不小于一根,每根所述转轴均沿轴向垂直于瓦楞纸板传动的方向并位于工作台的下方,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每个所述滚轮均开设有缺口,所述滚轮处于转动状态时的上表面始终通过缺口凸出工作台设置,所述工作台与所述间隙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转轴两两对应设置且同一侧端部之间均套设有皮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瓦楞纸板放置于工作台上,接通外部电源,以驱动电机,此时转轴将会带动滚轮进行转动,以带动瓦楞纸板移动至压印辊与印刷辊之间的间隙中,进行印刷。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位于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工作台与机架的边缘均密封连接形成空腔,所述隔板上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远离隔板端连通有真空泵。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真空泵通过抽气管使得空腔内产生吸力,这样通过缺口,瓦楞纸箱受到吸力,将会随着滚轮的转动而移动,不易沿转轴的轴向产生位移,这样瓦楞纸箱在进行印刷时,印刷的图案不易印偏,使得印刷的精确度更高。

进一步,所述机架靠近模切装置端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设置有多根辊轴,多根所述辊轴均匀间隔设置在支架上,每根所述辊轴沿轴向均垂直于瓦楞纸板的传送方向,所述辊轴位于间隙的下方,所述辊轴的正下方设置有收料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瓦楞纸板完成模切后,随着压紧辊与模切辊的转动,瓦楞纸板将会移动至辊轴上,此时模切时产生的部分小纸板将会随着瓦楞纸板被输出至辊轴上,并掉落至收料槽内,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小纸板进行集中处理。

进一步,所述支架与机架之间设置有不小于一个弹簧,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震动电机。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瓦楞纸板移动至辊轴上时,接通外部电源,驱动震动电机,以使得支架开始震动,这样更便于将小纸板震落至收料槽内。

进一步,所述滚轮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用于增加滚轮与瓦楞纸板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瓦楞纸板能更好的移动至压印辊与印刷辊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靠近所述工作台进料端的滚轮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挡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瓦楞纸板位于滚轮上时,随着滚轮的转动,靠近工作台进料端的滚轮上的挡板将会与瓦楞纸板抵触,并推动瓦楞纸板移动,以使得瓦楞纸板能更好的移动至压印辊与印刷辊之间的间隙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一台机器即可完成印刷及模切两道工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使用时,真空泵通过抽气管使得空腔内产生吸力,这样通过缺口,瓦楞纸箱受到吸力,将会随着滚轮的转动而移动,不易沿转轴的轴向产生位移,这样瓦楞纸箱在进行印刷时,印刷的图案不易印偏,使得印刷的精确度更高;

3.当瓦楞纸板完成模切后,随着压紧辊与模切辊的转动,瓦楞纸板将会移动至辊轴上,此时模切时产生的部分小纸板将会随着瓦楞纸板被输出至辊轴上,并掉落至收料槽内,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小纸板进行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机架;11、第一电动机;12、第二电动机;13、第三电动机;14、电机;2、工作台;21、缺口;22、转轴;221、滚轮;2211、防滑纹;2212、挡板;23、隔板;231、抽气管;2311、真空泵;232、空腔;3、支架;31、辊轴;32、弹簧;33、震动电机;34、收料槽;4、印刷装置;41、匀墨辊;411、墨盒;42、印版辊;43、印刷辊;431、皮带;44、压印辊;441、间隙;5、模切装置;51、模切辊;511、模切刀;52、压紧辊;521、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印刷模切一体机,包括机架1,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进料装置、印刷装置4、模切装置5和出料装置。

参照图1,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2、转动连接在机架1之间并位于工作台2下方的转轴22、固定套设在转轴22上的滚轮221和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驱动转轴22转动的电机14,转轴22与相邻转轴22位于同一侧的端部之间套设有皮带431,其中,转轴22设置有不小于一根且每根转轴22均沿轴向垂直于瓦楞纸板传动的方向设置,工作台2上对应每个滚轮221均开设有缺口21,且滚轮221处于转动状态时,滚轮221的上表面始终通过缺口21凸出工作台2设置,参照图2,滚轮22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滑纹2211,在本实施例中,防滑纹2211为凸起的波浪形花纹,靠近工作台2进料端的滚轮221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挡板2212,用于推动瓦楞纸板移动,以使得瓦楞纸板能更好的移动。

参见图1和所示,机架1上位于工作台2的下方设置有隔板23,其中,隔板23、工作台2与机架1的边缘均密封连接以形成空腔232,隔板23上连通有抽气管231,抽气管231远离隔板23端连通有真空泵2311。

参见图3所示,印刷装置4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油墨盒411、用于转印油墨的印版辊42、与印版辊42的外周壁抵接的印刷辊43和压印辊44,油墨盒411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将油墨盒411内的油墨均匀的转移至转印辊上的匀墨辊41,其中,匀墨辊41、印版辊42、印刷辊43和压印辊44均沿轴向垂直于瓦楞纸板的传送方向,且在本实施例中,匀墨辊41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匀墨辊41位于油墨盒411内,另一个匀墨辊41的外周壁位于油墨盒411外部且与印版辊42的外壁抵接,两个匀墨辊41的外壁彼此抵接;印刷辊43位于印版辊42的下方,压印辊44位于印刷辊43的正下方且印刷辊43与压印辊44之间留有供瓦楞纸板经过的间隙441,该间隙441位于油墨盒411的下方并与工作台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匀墨辊41转动的第一电动机11和用于驱动压印辊44的转动的第二电动机12,其中,匀墨辊41、印版辊42和印刷辊43的端部之间套设有皮带431。

参见图3所示,模切装置5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压紧辊52和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模切辊51,模切辊51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置有模切刀511,用于对瓦楞纸板进行模切,其中模切辊51位于压印辊44的正上方且模切辊51与压紧辊52之间也设置有供瓦楞纸板经过的间隙441,该间隙441与工作台2的工作台2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模切辊51的轴线与压印辊44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使得在对瓦楞纸板进行模切时,模切刀511更易着力,压紧辊52与压印辊44之间套设有传送带521且两者的端部之间套设有皮带43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模切辊51转动的第三电动机13。

参见图3所示,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支架3,支架3与机架1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不小于一个的弹簧32,每个弹簧32的一端与支架3连接、另一端与机架1连接,支架3上设置有震动电机33,支架3上沿瓦楞纸板的传送方向转动连接有多根辊轴31且多根辊轴31均匀间隔设置在支架3上,每根辊轴31沿轴向均垂直于瓦楞纸板的传送方向,辊轴31位于间隙441的下方,位于辊轴31的正下方还设置有收料槽34,瓦楞纸板移动至辊轴31上时,接通外部电源,驱动震动电机33,以使得支架3开始震动,这样更便于将小纸板震落至收料槽34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将瓦楞纸板放置于工作台2上,驱动电机14,此时转轴22将会带动滚轮221进行转动,以带动瓦楞纸板移动,同时,真空泵2311通过抽气管231使得空腔232内产生吸力,这样通过缺口21,瓦楞纸箱受到吸力,将不易沿转轴22的轴向产生位移,这样瓦楞纸箱在进行印刷时,印刷的图案不易印偏,然后随着瓦楞纸板的移动,驱动第一电动机11、第二电动机12,以通过皮带431带动匀墨辊41、印版辊42、印刷辊43和压印辊44同步转动,瓦楞纸板插入从压印辊44与印刷辊43之间的间隙441后,随着压印辊44与印刷辊43的转动,瓦楞纸板将会朝向模切装置5移动,同时匀墨辊41在油墨盒411内滚动,将油墨盒411内的油墨搅拌均匀并转印至印版辊42的外周壁上,然后印版辊42将外周壁上粘附的油墨再转印至印刷辊43上,此时印刷辊43外周壁上粘附的油墨将会是待印刷至瓦楞纸箱上的图案,随着瓦楞纸板的移动印刷辊43将油墨印刷至瓦楞纸板上以形成需要的图案,然后瓦楞纸板随着传送带521移动至压紧辊52与模切辊51之间,此时第三电动机13将会驱动模切辊51转动,以使得模切刀511对瓦楞纸板进行模切,然后输出模切后的瓦楞纸板至辊轴31上,此时震动电机33使得辊轴31震动,以将模切时产生的部分小纸板掉落至收料槽34内,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小纸板进行集中处理,这样通过一台机器即可完成印刷及模切两道工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压紧辊52的设置使得模切刀511能够更好的对瓦楞纸板进行模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