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防爆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6985发布日期:2021-03-23 10:4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压防爆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压防爆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含有爆炸性气体、蒸汽混合物或可燃性粉尘等环境的危险场所,需要把现场的一些关键数据通过打印机进行纸质化记录,并能同时通过远程通信,对现场进行数据、指令传达的内容打印。由于打印机的打印头会产生瞬间的高温高能,祼露的打印机在危险场所中工作,可能会引燃可燃性气体及粉尘。常规的防爆设备必须要置于防爆箱内和外界危险场所隔离,考虑到打印机处于防爆箱内,由于出纸的需要,防爆箱内的腔室与危险场所是连通的,在这前提下依然需要满足防爆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打印机需要加纸、处理卡纸、维修等操作。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1198969.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ng加注机的防爆外挂打印机装置,包括防爆外壳以及位于所述防爆外壳内的打印机,其防爆措施仅公开外壳一定要采用防爆非金属材料。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1198969.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3d打印机腔体泄压防爆装置,其防爆机构包括爆破片、锁紧件和密封件。上述实用新型工作时,当壳体腔室内的气压骤然增大,远远大于壳体腔室正常工作时的压力值,防爆机构中的爆破片爆裂,气体从爆破片处泄出,上述装置当爆破片一旦爆裂,则需要拆解防爆机构,对爆破片进行更换,所以不方便。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407752.4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正压防爆箱,箱体上设有触摸屏安装口、线缆孔和气源孔,触摸屏安装在触摸屏安装口处,通讯线缆通过线缆孔进入箱体内与触摸屏相连,气源管穿过气源孔向箱体内充入气体,上述正压防爆箱的开箱维修不方便。在有些工业产品的部件连接中,有采用磁吸的方式,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208885.5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对开门式车载冰箱,包括一顶部设有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一竖直隔板,所述箱体相对置的侧边上各铰接有一箱盖,所述箱盖外端边缘和隔板顶部设有强磁吸条。采用强磁吸条配合密封条的设计,密封效果佳。目前一般用磁吸方式固定箱盖的箱体不具有泄压防爆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双重压力过载保护、安全性能高且操作方便的正压防爆打印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箱体、打印机和正压控制系统,打印机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包括立体框架和固定在立体框架上的顶、底、前、后箱板,立体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箱盖和侧箱板,前箱板上设有出纸槽,立体框架相对箱盖的一侧面上设有成环形布置的磁块,箱盖被磁吸在立体框架上。

所述立体框架的两侧面上各设有围合成圈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所述侧箱板可拆连接在立体框架上且紧压密封圈。

所述箱盖在关闭状态紧压密封圈。

所述箱盖上设有一对限位锁,限位锁松扣在立体框架上

所述限位锁包括固定在箱盖上的锁套、与锁套动配合的锁芯和固定在锁芯里端且相垂直的限位舌片,限位舌片随锁芯旋转到立体框架内侧且为间隙配合实现松扣。

所述前箱板上设有导纸组件,导纸组件包括一副导纸折板,两片导纸折板通过出纸槽伸出前箱板,处于上方的导纸折板伸出的一端连接在前箱板的出纸槽上方的部位上,下方导纸折板伸出的一端连接在前箱板的出纸槽下方的部位上,两片导纸折板在箱体内的部分成喇叭状,两片导纸折板在出纸槽部位中的间隙为过纸间隙。

所述两片导纸折板之间的过纸间隙固定,前箱板上两导纸折板的连接孔为螺纹孔,导纸折板由螺钉连接在前箱板上。

所述两片导纸折板之间的过纸间隙能调节,前箱板上至少一导纸折板的连接孔为腰形孔,螺栓各通过前箱板上的对应腰形孔由紧固件固定。

所述正压控制系统包括正压控制板、受正压控制板控制的进气阀、正压补偿机构、排气阀以及处于箱体内与正压控制板连接的流量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和人机界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箱体腔是一个具有出纸口的防爆腔室,外界安全区的气源通过压力控制系统给箱体腔充、补气,使得箱体腔处于正压防爆状态;打印机在正常工作时,箱盖通过磁块吸附在立体框架上并紧压在密封圈上,使得箱盖与箱体腔之间保持密封;当需要正常检修时,打印机电源切断停止工作,开锁后,在施加大于磁吸的拉力后即能将箱盖快速拉开,为加纸、处理卡纸、维修等操作提供方便,需要时,还可打开侧箱板。防爆腔室的内部压力产生异常且超过安全压力值时,不仅可以通过安装在正压防爆箱上的排气管路以排出腔体内的气体,而且由于内部压力施加到箱盖上的压力大于磁吸块的磁吸力,从而箱盖部分被冲开,使得防爆腔体增加了漏气点,防爆腔体的内部压力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压差传感器测出压力变化,切断打印机电源,使得打印机不会在箱体腔失爆的情况下继续工作。本打印装置为双重压力过载保护,安全性能可靠,而箱盖的结构,又给本打印装置的操作带来方便。由于限位锁的设置,箱盖不会因脱落伤人和损坏。本打印装置的两导纸折板之间的过纸间隙能调节,可协助调节箱体腔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立体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与图1反向的视图。

图3是本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视图。

图4是本装置去掉箱盖时的平面视图。

图5是箱体省略箱盖的立体视图。

图6是箱盖的立体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前箱板的视图。

图10是图9的b-b剖视图。

图11是图10是的c部放大图。

图12是箱体去掉箱盖的视图。

图13是图12的d-d的剖视图。

图14是立体框架的视图。

图15是ⅰ型杆的立体视图。

图16是ⅰ型杆的端面图。

图17是ⅰ型杆的剖面图。

图18是ⅱ型杆的立体视图。

图19是ⅱ型杆的端面图。

图20是ⅱ型杆的剖面图。

图21是正压控制系统图。

附图标记如下:箱体1、立体框架1-1,顶箱板1-2,前箱板1-3,后箱板1-4,底箱板1-5,箱盖1-6,侧箱板1-7,环形侧面1-1-1,环形顶面1-1-2,环形前面1-1-3,密封槽1-1-a,磁块孔1-1-b,人机界面窗口1-3-a,出纸槽1-3-b,连接孔1-3-c,过纸间隙1-3-d,视窗1-6-1,打印机2,正压控制系统3,正压控制板3-1,进气阀3-2,正压补偿机构3-3,排气阀3-4,流量传感器3-5,人机界面3-6,压差传感器3-7,导纸组件4,导纸折板4-1,限位锁5,锁套5-1,锁芯5-2,限位舌片5-3,开锁钥匙5-4,垫脚安装块6,打印机支撑条7,密封圈8,磁块9,垫脚10,把手11,提手12,ⅰ型杆e,ⅱ型杆f,凸缘k,直槽l-1,圆弧槽l-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21,本实施例具有箱体1、打印机2和正压控制系统3。

所述箱体1包括立体框架1-1、分别设置在立体框架上的顶、底、前、后箱板以及分别设置在立体框架两侧的侧箱板1-7和箱盖1-6。立体框架1-1包括各由2根ⅰ型杆e和2根ⅱ型杆f通过螺钉连接成的两个平面框,两个平面框之间由4根立柱通过螺钉连接,立柱采用ⅰ型杆e。

见图14至图20,所述ⅰ型杆第一面e-1与ⅰ型杆第二面e-2的交界处设有凸缘k,ⅰ型杆第一面e-1上设有贯通两端的直槽l-1。所述ⅱ型杆第一面f-1与ⅱ型杆第二面f-2的交界处、ⅱ型杆第一面f-1与ⅱ型杆端面f-3交界处、ⅱ型杆第二面f-2与ⅱ型杆端面f-3交界处均设有凸缘k,且ⅱ型杆上的凸缘k相连成一体,在每个ⅱ型杆端面f-3上且与ⅰ型杆的直槽l-1对应位置设有圆弧槽l-2。

见1至图14,处于上方的平面框的两个ⅰ型杆第二面e-2与两个ⅱ型杆第二面f-2相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1的环形顶面1-1-2;处于下方的平面框的两个ⅰ型杆第二面e-2与两个ⅱ型杆第二面f-2相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1的环形底面。两个平面框上且处于前侧的两个ⅱ型杆第一面f-1与两个作为立柱的ⅰ型杆第二面e-2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1的环形前面1-1-3;两个平面框上且处于后侧的两个ⅱ型杆第一面f-1与两个作为立柱的ⅰ型杆第二面e-2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1的环形后面。两个平面框上处于左侧的各一个ⅰ型杆第一面e-1与处于同侧作为立柱的ⅰ型杆第一面e-1以及与两平面框上各两个ⅱ型杆端面f-3相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1的一个环形侧面1-1-1;两个平面框上处于右侧的各一个ⅰ型杆第一面e-1与处于同侧作为立柱的ⅰ型杆第一面e-1以及与两平面框上各两个ⅱ型杆端面f-3相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1的另一个环形侧面1-1-1。

上述ⅰ型杆e和ⅱ型杆f上的凸缘k相拼形成顶面边缘环体、底面边缘环体、侧面边缘环体以及前、后面边缘环体。

所述顶箱板1-2嵌置在顶面边缘环体内且胶粘在环形顶面1-1-2上,顶箱板1-2与立体框架1-1顶面无缝连接,以保证密封性;同样,底箱板1-5嵌置在底面边缘环体内且胶粘在环形底面上,前箱板1-3嵌置在前面边缘环体内且胶粘在环形前面1-1-3上,后箱板1-4嵌置在后面边缘环体内且胶粘在环形后面上。

所述前箱板1-3上设有人机界面窗口1-3-a和出纸槽1-3-b。

所述顶箱板1-2上设有两个提手12。

所述底箱板1-2的底面上设有4个垫脚10,在处于下方的平面框的四角各固定有垫脚安装块6,每个垫脚10由螺钉通过底箱板1-2连接在对应垫脚安装块6上。在处于下方的平面框的两ⅰ型杆e之间固定有两条打印机支撑条7,所述打印机2固定在两条打印机支撑条7上。

见图1至图14,立体框架1-1形成环形侧面1-1-1的4根ⅰ型杆e上的直槽l-1与4根ⅱ型杆端面上的圆弧槽l-2围合成圈为密封槽1-1-a。立体框架1-1的两侧环形槽1-1-a中均嵌有密封圈8。在一个环形侧面的4个ⅰ型杆第一面e-1上均设有若干个磁块孔1-1-b,磁块孔1-1-b中固定有磁块9,磁块9围绕环形槽1-1-a成环形布置,磁块9需要提供大于箱体腔内最大正压力的磁吸力。

所述箱盖1-6处于安装磁块9一侧的侧面边缘环体中,箱盖1-6或是铁质,或固定有相吸的磁件。箱盖1-6被磁吸在立体框架1-1的环形侧面上且紧压密封圈8。

所述箱盖1-6的内壁固定有加强框1-6-2,加强框1-6-2与立体框架1-1上由四根ⅰ型杆围成的中空部匹配,当箱盖1-6覆盖在该环形侧面上,其加强框1-6-2处于中空部中,箱盖1-6上安装有视窗1-6-1。

所述立体框架1-1无磁块一侧的侧面边缘环体中设有侧箱板1-7,侧箱板1-7由螺钉1-7-1可拆连接在立体框架1-1的环形侧面1-1-1上,且紧压密封圈8。

为方便箱盖1-6和侧箱板1-7的开启,箱盖1-6和侧箱板1-7均设置有一副百叶式把手11。

本箱体的立体框架采用两种型杆相拼通过螺钉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不会发生以往框架因焊接造成的变形,顶、底、前、后箱板胶粘在立体框架上,侧箱板由螺钉连接在立体框架上且紧压密封圈,箱盖磁吸在立体框架上且紧压密封圈,提高了箱体的密封效果和承受力;且加工、安装都可靠简单。

见图3、图6至图8,所述箱盖1-6上设有一对限位锁5,限位锁5可以上下分布也可以左右分布,所述限位锁5包括锁套5-1、锁芯5-2和限位舌片5-3,锁套5-1固定在箱盖1-6上且处于加强框1-6-2的内侧,锁芯5-2与锁套5-1动配合,限位舌片5-3固定在锁芯5-2的里端且相垂直,限位舌片5-3随锁芯5-2旋转到立体框架1-1内侧且为间隙配合实现松扣。

见图3至5、9至11,所述前箱板1-3上设有导纸组件4,导纸组件4包括一副导纸折板4-1,两片导纸折板4-1通过出纸槽1-3-b伸出前箱板1-3,前箱板1-3上两导纸折板4-1的连接孔1-3-c为螺纹孔,处于上方的导纸折板4-1伸出的一端由螺钉连接在前箱板出纸槽1-3-b上方的部位上,下方导纸折板4-1伸出的一端由螺钉连接在前箱板出纸槽1-3-b下方的部位上,两导纸折板4-1在箱体1内的部分成喇叭状。前箱板1-3上连接导纸折板4-1的部位加厚,两导纸折板4-1在出纸槽部位中的间隙为过纸间隙1-3-d。两导纸折板4-1之间的过纸间隙1-3-d固定,不能调节。打印纸2-1通过过纸间隙1-3-d输出。

见图2、图5和图21,所述正压控制系统3包括固定在后箱板1-4上的正压控制板3-1,进气阀3-2,正压补偿机构3-3和排气阀3-4,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与正压控制板3-1连接的流量传感器3-5、人机界面3-6、压差传感器3-7和温度传感器3-8,人机界面3-6、压差传感器3-7固定在前箱板内壁上,排气管路和进气管路通向箱体腔。正压补偿机构3-3包括进气补偿阀。本实施例的人机界面3-6采用本安型人机界面。本安型人机界面3-6通过前箱板1-3上的人机界面窗口1-3-a操作。压差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以实时相应检测箱体腔即防爆腔室内的压力值及气体向外部的排出量,进气补偿阀可以向防爆腔室内补充气体,以辅助进气阀工作。

实施例2

见图9至图11,本实施例的两导纸折板4-1之间的过纸间隙1-3-d能调节,前箱板1-3上至少一导纸折板4-1的连接孔1-3-c为腰形孔,附图中,连接上方的导纸折板4-1的连接孔1-3-c为腰形孔,螺栓各通过前箱板1-3上的对应腰形孔由紧固件固定。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远程启动打印装置,正压控制板指令打开进气阀和排气阀,压差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进行相应数据的采集,防爆腔室内的气压达到80pa到1000pa之间,箱体腔即防爆腔室处于正压状态即箱体腔内的压力高于箱体腔外的压力,此刻防爆腔室内视为安全区,打印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打印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时,防爆腔室的内部压力产生异常且超过安全压力值时,不仅可以通过安装在正压防爆箱上的排气管路以排出腔体内的气体,内部压力施加到箱盖上的压力大于磁吸块的磁吸力,从而箱盖被部分冲开,使得防爆腔室增加了漏气点,防爆腔室的内部压力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防爆腔室不再处于正压状态,实现正压防爆箱的双重压力过载保护。安装在防爆腔室内的压差传感器测出压力变化,切断打印机的电源,使得打印机不会在防爆腔室失控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从而不会引燃进入防爆腔室内的可燃气体、粉尘,使得整个正压防爆打印装置安全可靠。

当打印机发生故障或需要正常检修时,切断打印设备的电源以停止工作,开锁后,人工施加大于磁吸块的磁吸力,可快速打开箱盖,进行相应操作。

正压控制系统通过进气阀向防爆腔室内持续补充的气体也产生给打印头加速降温的效果,保证其连续工作后打印头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100℃,提高安全可靠性。

待箱体内部压力处于正常压力状态时,箱盖还能够通过磁吸力再次覆盖在立体框架上,正压防爆箱继续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