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防爆箱体立体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6981发布日期:2021-03-23 10:4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压防爆箱体立体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箱体立体框架。



背景技术:

在含有爆炸性气体、蒸汽混合物或可燃性粉尘等环境的危险场所,需要把现场的一些关键数据通过打印机进行纸质化记录,并能同时通过远程通信,对现场进行数据、指令传达的内容打印。由于打印机的打印头会产生瞬间的高温高能,祼露的打印机在危险场所中工作,可能会引燃可燃性气体及粉尘。常规的防爆设备必须要置于防爆箱内和外界危险场所隔离,所以考虑将打印机处于防爆箱内。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337153.1的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摩托车包装箱箱体,由上框、底框和设置在上框与底框之间的若干根立柱构成,形成一个中空的立体框架结构;所述的上框,是一个整体型框架,由一根上框型材经折弯形成一个矩形结构,然后将两个端头连接而得。全部采用金属结构,相互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由于上述实用新型是一个包装箱箱体,对防爆无要求,其立体框架仅起承重作用。部件之间的连接如采用焊接,则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装简单、用于具有泄压过载保护箱体上的正压防爆箱体立体框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平面框和连接在两个平面框之间的四根立柱,平面框由两根ⅰ型杆和两根ⅱ型杆连接而成,所述立柱为ⅰ型杆;ⅰ型杆第一面上设有贯通两端的直槽,远离直槽与ⅰ型杆第一面垂直的面为ⅰ型杆第二面;ⅱ型杆端面上均设有圆弧槽,与圆弧槽相对的两个相垂直的面分别为ⅱ型杆第一面与ⅱ型杆第二面;每个平面框的两个ⅰ型杆第二面与两个ⅱ型杆第二面相拼合,形成环形顶面或环形底面;两个平面框上且处于同一侧的两个ⅱ型杆第一面与两个作为立柱的ⅰ型杆第二面拼合,形成环形前面或环形后面;两个平面框上处于同侧的各一个ⅰ型杆第一面与处于同侧的两个作为立柱的ⅰ型杆第一面以及与两平面框上各两个ⅱ型杆端面相拼合,形成环形侧面;形成每个环形侧面的四根ⅰ型杆第一面上的直槽与四根ⅱ型杆端面上的圆弧槽围合成圈为密封槽,两个环形侧面中的一个环形侧面上设有若干磁块孔。

所述ⅰ型杆第一面与ⅰ型杆第二面的交界处设有凸缘,所述ⅱ型杆第一面与ⅱ型杆第二面的交界处、ⅱ型杆第一面与ⅱ型杆端面交界处、ⅱ型杆第二面与ⅱ型杆端面交界处均设有凸缘,且ⅱ型杆上的凸缘相连成一体,上述ⅰ型杆和ⅱ型杆上的凸缘相拼,在顶面、底面、前面、后面、两侧面各形成边缘环体。

所述平面框的两根ⅰ型杆和两根ⅱ型杆之间由第一螺钉连接,平面框与立柱之间由第二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框架不采用焊接,不存在以往框架因焊接而发生变形,给使用该立体框架的箱体增加了密封效果。本立体框架采用两种型杆拼搭由螺钉连接的结构,承受力强,加工、安装都可靠简单。使用本立体框架的防爆箱体的箱盖是磁吸在本立体框架上,当箱体腔内的压力施加到箱盖上的压力大于磁吸的吸力,箱盖被部分冲开,使得箱体腔增加了漏气点,防爆腔迅速泄压,且箱盖不会损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需要具有泄压过载保护的箱体。由于无焊接,有利于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立体视图。

图2是平面框的视图。

图3是ⅰ型杆的立体视图。

图4是ⅰ型杆的的端面图。

图5是ⅰ型杆的剖面图。

图6是ⅱ型杆的立体视图。

图7是ⅱ型杆的端面图。

图8是ⅱ型杆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如下:平面框10,立柱20,环形侧面1,环形顶面2,环形前面3,密封槽a,磁块孔b,ⅰ型杆e,ⅱ型杆f,凸缘k,直槽l1,圆弧槽l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包括各由两根ⅰ型杆e和两根ⅱ型杆f通过第一螺钉4连接成的两个平面框10,两个平面框10之间由四根立柱20通过第二螺钉5连接,立柱20采用ⅰ型杆e。

所述ⅰ型杆第一面e-1上设有贯通两端的直槽l-1,远离直槽l-1与ⅰ型杆第一面e-1垂直的面为ⅰ型杆第二面e-2,ⅰ型杆第一面e-1与ⅰ型杆第二面e-2的交界处设有凸缘k。

所述ⅱ型杆端面f-3上设有圆弧槽l-2,与圆弧槽l-2相对的两个相垂直的面分别为ⅱ型杆第一面f-1与ⅱ型杆第二面f-2,ⅱ型杆第一面f-1与ⅱ型杆第二面f-2的交界处、ⅱ型杆第一面f-1与ⅱ型杆端面f-3交界处、ⅱ型杆第二面f-2与ⅱ型杆端面f-3交界处均设有凸缘k,且ⅱ型杆上的凸缘k相连成一体。

处于上方的平面框10的两个ⅰ型杆第二面e-2与两个ⅱ型杆第二面f-2相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的环形顶面2;处于下方的平面框10的两个ⅰ型杆第二面e-2与两个ⅱ型杆第二面f-2相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的环形底面。

两个平面框10上且处于前侧的两个ⅱ型杆第一面f-1与两个作为立柱20的ⅰ型杆第二面e-2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的环形前面3;两个平面框10上且处于后侧的两个ⅱ型杆第一面f-1与两个作为立柱20的ⅰ型杆第二面e-2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的环形后面。

两个平面框10上处于同左侧的各一个ⅰ型杆第一面e-1与处于同侧的两个作为立柱20的ⅰ型杆第一面e-1以及与两平面框10上各两个ⅱ型杆端面f-3相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的一个环形侧面1;两个平面框10上处于右侧的各一个ⅰ型杆第一面e-1与处于同侧的两个作为立柱20的ⅰ型杆第一面e-1以及与两平面框10上各两个ⅱ型杆端面f-3相拼合,形成立体框架1的另一个环形侧面1。

上述ⅰ型杆e和ⅱ型杆f上的凸缘k相拼形成顶面边缘环体、底面边缘环体、前面边缘环体、后面边缘环体以及两个侧面边缘环体。

所述两个环形侧面1上各设有密封槽a,密封槽a由形成环形侧面1的四根ⅰ型杆e上的直槽l-1与四根ⅱ型杆端面上的圆弧槽l-2围合而成,密封槽a用于嵌密封圈。

在形成其中一个环形侧面1的四根ⅰ型杆e上各设有若干个磁块孔b,磁块孔b围绕环形槽a成环状设置,磁块孔b用于固定磁块,磁块孔的数量需要满足使用本立体框架的正压防爆箱体的要求。

所述连接用的螺钉采用埋头式,平面框10的连接由第一螺钉4自ⅱ型杆第一面f-1旋入到ⅰ型杆的端面上,平面框10与立柱20的连接由第二螺钉5自ⅱ型杆第二面f-2旋入到作为立柱的ⅰ型杆的端面上。

本立体框架应用时,立体框架的相应面上各设有箱板成为箱体。顶箱板嵌置在顶面边缘环体内且胶粘在环形顶面2上,底箱板嵌置在底面边缘环体内且胶粘在环形底面上,前箱板嵌置在前面边缘环体内且胶粘在环形前面3上,后箱板嵌置在后面边缘环体内且胶粘在环形后面上。在具有磁块孔b的一个环形侧面上设有箱盖,箱盖处于侧面边缘环体中且磁吸在该环形侧面1上并紧压密封圈。侧箱板由螺钉可拆连接在立体框架1另一侧的环形侧面上,且紧压密封圈。

使用本立体框架的防爆箱体的箱盖是磁吸在本立体框架上,当箱体腔即防爆腔室处于正压状态即箱体腔内的压力高于箱体腔外的压力,此刻防爆腔室内视为安全区。若防爆腔室的内部压力产生异常且大于设定值,内部压力施加到箱盖上的压力大于磁吸块的磁吸力,从而箱盖部分被冲开,使得防爆腔体增加了漏气点,防爆腔体迅速泄压,使得应用本立体框架的箱体具有泄压过载保护功能。当内部设备发生故障或需要正常检修时,切断内部设备的电源以停止工作,开锁后,人工施加大于磁吸块的磁吸力,可快速打开箱盖,进行相应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