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并联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651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教学用并联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教学用并联电梯装置。
技术背景
为配合大中专院校、电梯维修业务管理部门和工业自动化专业课程演示实验使更多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电梯、使用电梯,培养出更多的电梯专业人才,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需要,许多公司经过深入探索研究,精心设计的电梯教学装置现在使用得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的电梯装置结构非常复杂,价格相当昂贵的原因,需要一种电梯配置能够满足最低使用要求,但价格非常低廉,故障率很低,可靠性很高,经久耐用,在其使用寿命中基本不用维修,而且使用方便,结构相对简单的教学用电梯装置。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教学用并联电梯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教学用并联电梯装置,是底座,轴端座, 导轨轴,侧板,轿厢,顶板,螺栓,螺母,带轮轴,轴承座,同步带,后挡板,直线轴承,固定板, 皮带卡,电机固定板,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器组成的,其特征在于电梯分为左右两部,轴端坐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底座和顶板上,每部电梯有两个导轨轴固定在轴端座上,直线轴承镶嵌在轿厢里,侧板,顶板,后挡板共同组成并联电梯外壳,轴承座位于电梯顶端,中间嵌套带轮轴,步进电机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同步带与带轮轴和电机相连,固定板固定在轿厢右侧,与皮带卡相互固定,皮带卡与右侧的同步带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位于电机右侧,控制器位于两架电梯中间。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该教学用电梯装置价格非常低廉,可靠性很高,在其使用寿命中基本不用维修,使用方便,结构相对简单的,能够通过控制器对两架电梯实现并联控制,很好的应用于并联电梯的研发。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轴端座,3、导轨轴,4、侧板,5、轿厢,6、顶板,7、螺栓,8、螺母,9、带轮轴,10、轴承座,11、同步带,12、后挡板,13、直线轴承,14、固定板,15、皮带卡,16、电机固定板,17、步进电机,18、步进电机驱动器,1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教学用并联电梯装置,是由底座1,轴端座2,导轨轴3,侧板4,轿厢5,顶板6, 螺栓7,螺母8,带轮轴9,轴承座10,同步带11,后挡板12,直线轴承13,固定板14,皮带卡 15,电机固定板16,步进电机17,步进电机驱动器18,控制器19组成的,其特征在于电梯分为左右两架,轴端座2通过螺栓7,螺母8固定在底板1和顶板6上,每架电梯有两个导3轨轴3固定在轴端座2上,直线轴承13嵌套在轿厢5里,侧板4,顶板6,后挡板12共同组成并联电梯外壳,轴承座10位于电梯顶端,中间嵌套带轮轴9,电机固定板16固定在底座1 上,步进电机17固定在电机固定板16上,同步带11与带轮轴9和步进电机17相连,固定板14固定在轿厢5右侧,与皮带卡15相互固定,皮带卡15与右侧的同步带11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18位于步进电机右侧,控制器19位于两架电梯中间。控制器19控制两个步进电机的运动,步进电机带动同步带转动,从而带动轿厢上下运动,轿厢里镶嵌的直线轴承与导轨轴嵌套,从而保持轿厢平稳上下运动,进而可以实现并联电梯的模拟过程。
权利要求
1. 一种教学用并联电梯装置,是底座,轴端座,导轨轴,侧板,轿厢,顶板,螺栓,螺母, 带轮轴,轴承座,同步带,后挡板,直线轴承,固定板,皮带卡,电机固定板,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器组成的,其特征在于电梯分为左右两部,轴端坐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底座和顶板上,每部电梯有两个导轨轴固定在轴端座上,直线轴承镶嵌在轿厢里,侧板,顶板, 后挡板共同组成并联电梯外壳,轴承座位于电梯顶端,中间嵌套带轮轴,步进电机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同步带与带轮轴和电机相连,固定板固定在轿厢右侧,与皮带卡相互固定,皮带卡与右侧的同步带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位于电机右侧,控制器位于两架电梯中间。
全文摘要
一种教学用并联电梯装置,是底座,轴端座,导轨轴,侧板,轿厢,顶板,螺栓,螺母,带轮轴,轴承座,同步带,后挡板,直线轴承,固定板,皮带卡,电机固定板,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器组成的,其特征在于电梯分为两部,轴端座固定在底座和顶板上,每部电梯有两个导轨轴固定在轴端座上,直线轴承镶嵌在轿厢里,侧板,顶板,后挡板共同组成并联电梯外壳,轴承座位于电梯顶端,中间嵌套带轮轴,电机支座固定在底座上,电机安装在支座上,同步带与带轮轴和电机相连,固定板分别与轿厢和皮带卡连接,皮带卡与同步带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在电机右侧,控制器位于两架电梯中间。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能很好的应用于并联电梯的教学和研发。
文档编号G09B25/02GK102509506SQ20111038596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
发明者于复生, 刘鹏翔, 张涵, 杨红娟, 沈孝芹, 王海龙, 范文利, 许方超, 陈继文, 高付生 申请人:山东建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