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83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机械执行系统在地面模拟飞机空中飞行状态和动作,可以实现沿X、Y、Z三轴直线运动和沿X、Y、Z三轴旋转运动,同时又能进行任意复合运动,能对飞行学员等人员进行训练的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航空工业,航空科技也随着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飞行训练模拟器也越来越多。飞行模拟器提高了训练的安全性且减少实际飞行训练的花费,未受训练的人被指导飞行或在适应新的飞机或新的飞机场情况的过程中指导有经验的飞行员使安全性方面得以提高,受训人保持商务飞行的技巧或是战斗或表演操作练习的花费减少了,缩减了燃料费、着陆费用和维护费用。 但现有飞行模拟训练设备中的机械执行系统,受训人大都是只通过操作模拟舱内的杆、钮等,虽可同步显示舱内仪表和弦窗外画面,但驾驶舱却只能小幅度摆动,机械执行系统无法完成翻滚、横滚、大幅度旋摆等仿真动作,难以保证训练效果。而且由于此类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且维修、操作更不方便,造成了推广应用的难度增大。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该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可以实现沿X、Y、Z三轴直线运动和沿X、Y、Z三轴旋转运动,同时又能进行任意复合运动的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大大降低训练成本,保证训练效果,且能减少飞行学员等人员的驾机培训时间。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总配置柜组、主梁、储气罐及气控装置、第一运动装置、第二运动装置、第三运动装置、动力电传输装置和机舱模拟装置;所述主梁一侧设置有总配置柜组,另一侧设置有储气罐及气控装置;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一端设置在基础内,另一端贯穿主梁托起机舱模拟装置,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第三运动装置通过第二运动装置与机舱模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运动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气缸、第一电机支架导杆、竖轴及连接盘、第一电机支架、第一电机、第一托盘导杆和第一托盘;所述底板固定在基础内;所述第一气缸与储气罐及气控装置连接,第一气缸底部固定在底板上,第一气缸的气缸推杆与第一电机支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支架导杆顶端固定在主梁下方,底端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支架通过滑动轴套与第一电机支架导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支架内,第一电机与总配置柜组连接;所述竖轴及连接盘一端通过滑动轴套穿过主梁与第一电机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托起机舱模拟装置;所述竖轴及连接盘底端设置有与第一电机的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第一电机的花键轴穿过第一电机支架嵌入花键孔内;所述第一托盘导杆一端与第一托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轴套与主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托盘设置在竖轴及连接盘上;所述第一托盘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所述第二运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气缸、横轴轴套、横轴、第二托盘导杆和第二托盘;所述横轴轴套固定在横轴支架上;所述横轴一端穿过横轴轴套与第二电机连接,横轴与第二电机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二电机的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第二电机的花键轴嵌入花键孔内,另一端穿过横轴轴套与第二气缸连接;所述横轴上设置有导杆连接凸台、纵轴轴套,所述导杆连接凸台、纵轴轴套与横轴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托盘导杆一端与第二托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轴轴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托盘设置在横轴上;所述第二托盘上设置有向第三电机传输电力的动力电传输装置;所述第三运动装置包括齿轮箱、随动齿条、第三电机支架、配重块、配重移动导杆、可调配重块、第三电机、纵轴和第三气缸;所述纵轴一端穿过设置在横轴上的纵轴轴套与机舱模拟装置中的驾驶舱连接,纵轴轴套上方设有齿轮箱,齿轮箱内设置有齿轮,齿轮下方与 纵轴上设置的环形齿槽相啮合,齿轮上方与随动齿条相啮合;所述随动齿条一端与配重块相连接;所述配重块上还设置有可调配重块;所述纵轴另一端与第三电机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支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纵轴与第三电机连接,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三电机的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第三电机的花键轴嵌入花键孔内;所述配重移动导杆穿过第三电机支架与导杆连接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气缸推杆与横轴连接,第三气缸带动纵轴通过齿轮与随动齿条活动连接;所述动力电传输装置包括动力电碳刷架、上绝缘部件、下绝缘部件、碳刷盖板、内置弹簧、碳刷、集电环、引出线;两个所述下绝缘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上;所述动力电碳刷架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下绝缘部件上,动力电碳刷架一侧设置有碳刷盖板,动力电碳刷架内有一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碳刷,碳刷一侧抵在内置弹簧一端,内置弹簧另一端抵在碳刷盖板内侧,碳刷的另一侧伸出动力电碳刷架外与设置在集电环上的接触环接触,接触环与引出线连接;所述动力电碳刷架上设置有用于碳刷连线与电源线连接的压线螺孔;所述机舱模拟装置包括横轴支架、调频震动器、驾驶舱、上配置箱、下配置箱、配置柜、气瓶储柜、敲击器;所述横轴支架设置在竖轴及连接盘上方;所述驾驶舱通过纵轴穿过横轴上的纵轴轴套安装在横轴支架上;所述横轴支架一侧面上设置有调频震动器,另一侧面上设置有敲击器;所述配置柜和气瓶储柜设置在横轴支架左右两边,配置柜与第二电机连接,气瓶储柜与第二气缸连接;所述上配置箱通过上配置箱支架固定在横轴上方,下配置箱固定在横轴下方,上配置箱与第三电机连接,下配置箱与第三气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竖轴及连接盘一端贯穿主梁通过连接压环及卡箍活动安装在第一电机支架上;所述纵轴通过连接压环及卡箍活动安装在第三电机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卡箍为两个半圆组成的环形卡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内侧设置有垫片,外侧设置有调节螺母。进一步地,所述主梁为工字形箱形梁,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驾驶舱内设置有蓄电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气缸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纵轴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带有制动装置的电动机。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竖轴及连接盘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一电机支架运动,使竖轴带动驾驶舱沿主梁内的滑动轴套做上下运动,第一电机支架上设置的第一电机,使竖轴带动驾驶舱做±0° 360° Xn的左右旋转运动;横轴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纵轴轴套,通过纵轴轴套内的纵轴推动驾驶舱平行移动,并且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纵轴轴套,通过纵轴轴套内的纵轴带动驾驶舱做±0° 360° Xn的俯仰运动;纵轴通过第三气缸带动第三电机支架运动,使纵轴带动驾驶舱沿纵轴轴套前后移动,第三电机支架上设置的第三电机,使纵轴带动驾驶舱做±0° 360° Xn的左右横滚运动;本发明能够在模拟飞机飞行中,通过三组气缸的行程来实现驾驶舱的X、Y、Z三轴直线运动、通过三组电机的转动来实现驾驶舱的X、Y、Z三轴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复合运动。2、本发明结构紧凑、整体占用空间小、运动准确,能真实达到模拟训练的效果,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飞行学员的模拟训练。


图I为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的机械执行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图I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的机械执行系统去掉总配置柜组后左视图;图5为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的机械执行系统去掉总配置柜组和储气罐及气控装置后俯视图;图6为图5中去掉上配置箱后俯视图;图7为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的机械执行系统的动力电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I、基础;2、底板;3、第一气缸;4、第一电机支架导杆;5、竖轴及连接盘;6、第一电机支架;7、第一电机;8、总配置柜组;9、主梁;10、储气罐及气控装置;11、第一托盘导杆;12、第一托盘;13、横轴支架;14、调频震动器;15、驾驶舱;16、上配置箱;161、上配置箱支架;17、齿轮箱;18、随动齿条;19、第三电机支架;20、配重块;21、配重移动导杆;22、可调配重块;23、第三电机;24、纵轴;25、下配置箱;26、配置柜;27、气瓶储柜;28、敲击器;29、动力电碳刷架;30、上绝缘部件;31、下绝缘部件;32、滑动轴套;33、卡箍;34、连接压环;35、第三气缸;36、导杆连接凸台;37、纵轴轴套;38、第二电机;39、横轴轴套;40、气缸推杆;41、第二气缸;42、横轴;43、沉头螺栓;44、碳刷盖板;45、内置弹簧;46、碳刷;47、集电环;48、引出线;49、垫片;50、压线螺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地描述如图所示,该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包括基础I、总配置柜组8、主梁9、储气罐及气控装置10、第一运动装置、第二运动装置、第三运动装置、动力电传输装置和机舱模拟装置;所述主梁9 一侧设置有总配置柜组8,另一侧设置有储气罐及气控装置10 ;第一运动装置一端设置在基础I内,另一端贯穿主梁9托起机舱模拟装置,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第二运动装置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第三运动装置通过第二运动装置与 机舱模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运动装置包括底板2、第一气缸3、第一电机支架导杆4、竖轴及连接盘5、第一电机支架6、第一电机7、第一托盘导杆11和第一托盘12 ;所述底板2固定在基础I内;所述第一气缸3与储气罐及气控装置10连接,第一气缸3底部固定在底板2上,第一气缸3的气缸推杆与第一电机支架6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支架导杆4顶端固定在主梁9下方,底端同定在底板2上;所述第一电机支架6通过滑动轴套32与第一电机支架导杆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设置在第一电机支架6内,第一电机7与总配置柜组8连接;所述竖轴及连接盘5 —端通过滑动轴套32穿过主梁9与第一电机支架6活动连接,另一端托起机舱模拟装置;所述竖轴及连接盘5底端设置有与第一电机7的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第一电机7的花键轴穿过第一电机支架6嵌入花键孔内;所述第一托盘导杆11 一端与第一托盘1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轴套32与主梁9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托盘12设置在竖轴及连接盘5上;所述第一托盘12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所述第二运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38、第二气缸41、横轴轴套39、横轴42、第二托盘导杆和第二托盘;所述横轴轴套39固定在横轴支架13上;所述横轴42 —端穿过横轴轴套39与第二电机38连接,横轴42与第二电机38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二电机38的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第二电机38的花键轴嵌入花键孔内,另一端穿过横轴轴套39与第二气缸41连接;所述横轴42上设置有导杆连接凸台36、纵轴轴套37,所述导杆连接凸台36、纵轴轴套37与横轴42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托盘导杆一端与第二托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轴轴套3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托盘设置在横轴42上;所述第二托盘上设置有向第三电机23传输电力的动力电传输装置;所述第三运动装置包括齿轮箱17、随动齿条18、第三电机支架19、配重块20、配重移动导杆21、可调配重块22、第三电机23、纵轴24和第三气缸35 ;所述纵轴24 —端穿过设置在横轴42上的纵轴轴套37与机舱模拟装置中的驾驶舱15连接,纵轴轴套37上方设有齿轮箱17,齿轮箱17内设置有齿轮,齿轮下方与纵轴24上设置的环形齿槽相啮合,齿轮上方与随动齿条18相啮合;所述随动齿条18 —端与配重块20相连接;所述配重块20上还设置有可调配重块22 ;所述纵轴24另一端与第三电机支架19活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支架19上设置有第三电机23 ;所述纵轴24与第三电机23连接,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三电机23的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第三电机23的花键轴嵌入花键孔内;所述配重移动导杆21穿过第三电机支架19与导杆连接凸台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支架19上设置有第三气缸35,第三气缸35的气缸推杆与横轴42连接,第三气缸35带动纵轴24通过齿轮与随动齿条18活动连接;所述动力电传输装置包括动力电碳刷架29、上绝缘部件30、下绝缘部件31、碳刷盖板44、内置弹簧45、碳刷46、集电环47、引出线48 ;两个所述下绝缘部件31分别设置在第一托盘12和第二托盘上;所述动力电碳刷架29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下绝缘部件31上,动力电碳刷架29 —侧设置有碳刷盖板44,动力电碳刷架29内有一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碳刷46,碳刷46 —侧抵在内置弹簧45 —端,内置弹簧45另一端抵在碳刷盖板44内侧,碳刷46的另一侧伸出动力电碳刷架29外与设置在集电环47内的接触环接触,接触环与引出线48连接;所述动力电碳刷架29上设置有用于碳刷连线与电源线连接的压线螺孔50 ;所述机舱模拟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横轴支架13、调频震动器14、驾驶舱15、上配置箱16、下配置箱25、配置柜26、气瓶储柜27、敲击器28 ;左右两个所述横轴支架13设置在竖轴及连接盘5上方;所述驾驶舱15通过纵轴24穿过横轴42上的纵轴轴套37安装在横轴支架13上;左边所述横轴支架13上设置有调频震动器14,右边所述横轴支架13上设置有敲击器28 ;所述配置柜26和气瓶储柜27设置在横轴支架13左右两边,配置柜26与第二电机38连接,气瓶储柜27与第二气缸41连接;所述上配置箱16通过上配置箱支架161固定在横轴42上方,下配置箱25固定在横轴42下方,上配置箱16与第三电机23连接,下配置箱25与第三气缸35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竖轴及连接盘5 —端贯穿主梁9通过连接压环34及卡箍33活动安装在第一电机支架6上;所述纵轴24通过连接压环34及卡箍33活动安装在第三电机支架19上。所述卡箍33为两个半圆组成的环形卡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内侧设置有垫片49,外侧设置有调节螺母。进一步地,所述主梁9为工字形箱形梁,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I上。进一步地,所述驾驶舱15内设置有蓄电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气缸35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纵轴24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38和第三电机23均为带有制动装置的电动机。本发明所提供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通过与外部智能化控制系统连接可实现沿X、Y、Z三轴直线运动和沿X、Y、Z三轴旋转运动,同时又能进行任意复合运动,具体实现原理如下第一运动装置是通过与竖轴及连接盘5连接的第一电机7作±0° 360° Xn的左右旋转运动,使驾驶舱15完成左右转弯动作,并能使飞行学员等人员体会到离心力的感受,同时第一电机7下端受第一气缸3气缸推杆的伸缩动作,使得驾驶舱15在上、下移动时,飞行学员能体会到上升、下降、失重和颠簸等感受,第一气缸3的气缸推杆的伸缩运动结合驾驶舱15纵轴24上的第三电机23小幅度摆动,和横轴42左右移动,可使得飞行学员等人员体会到飞机飘动的感受。第二运动装置中横轴42的一端为受控的第二电机38,第二电机38作±0° 360° Xn的左右旋转运动,使得驾驶舱15完成上仰、下俯和绕横轴42的向上翻滚和向下翻滚的仿真旋转运动,横轴42另一端为受控的第二气缸41,第二气缸41的气缸推杆40的轴向移动,使飞行学员感受到气流的影响,体会飞机爬升和俯冲等感受,也可配套其它气缸和其它电机,实现更复杂的仿真动作。第三运动装置中纵轴24上的第三电机23作±0° 360° Xn的左右旋转运动,使得驾驶舱15完成左右摆动、姿态调整和左右横滚运动,同时与纵轴24平行的第三气缸35的气缸推杆的受控回缩,使得飞行学员等人员体会到飞机起飞向前加速推力和与航母上的弹射起飞,第二气缸35的气缸推杆伸出时可体会到飞机着陆刹车减速和在航母甲板降落时钢索瞬间拉力等感受。
根据学员个人体重选配可调配重块22,达到纵轴24 —端重量与驾驶舱15重量的平衡,第三气缸35带动纵轴24在纵轴轴套37内移动时,通过与齿轮相啮合的随动齿条使得配重块20与驾驶舱15做相反方向运动。碳刷46通过打开碳刷盖板44进行更换新的碳刷46。齿轮箱17上有齿轮箱盖,安装时通过打开齿轮箱盖把齿轮装入齿轮箱17。调频震动器14模仿发动机震动的效果;敲击器28模仿机械震动效果。驾驶舱15内设置的畜电装置为仪表、弦窗画面和操作等提供电源。当第一电机7带动竖轴及连接盘5转动时,第一电机支架6因第一电机支架导杆4的约束,使其不能随竖轴转动;而且第一托盘12因第一托盘导杆11的约束,也不会随着竖轴转动。
当第二电机38带动横轴42旋转时,第二托盘因第二托盘导杆的约束,不会随着横轴转动而转动。当第三电机23带动纵轴24旋转时,第三电机支架19因配重移动导杆21的约束,使其不能随纵轴24转动。第一电机7、第一气缸3、竖轴及连接盘5安装在同一轴线上;第二电机38、第二气缸41、横轴42安装在同一轴线上;第三电机23、第三气缸35、纵轴24轴线平行。飞行学员等人员可同时感受到俯仰运动、横滚运动和旋转运动,通过外部控制系统对本发明的执行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控制三组气缸的行程来实现驾驶舱的X、Y、Z三轴直线运动、控制三组电机的行程来实现驾驶舱的X、Y、Z三轴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复合运动,在能复制各种各样飞机的飞行状态的飞行规则系统指示下,控制系统操作战斗或特技程序,或各种各样飞机着陆和起飞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模拟系统训练,可以降低飞行学员等人员的紧张感,把书上所教、老师所授用在仿真模拟机上,练成每个操作都是下意识的动作,降低教练机飞行训练的风险,大大降低训练成本,并且能减少飞行学员等人员的培训时间。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能够在模拟飞机飞行中通过控制三组气缸的行程来实现驾驶舱的X、Y、Z三轴直线运动、控制三组电机的工程来实现驾驶舱的X、Y、Z三轴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复合运动;而且,该系统结构紧凑、整体占用空间小、运动准确可靠,能真实达到模拟训练的效果,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飞行学员的模拟训练。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总配置柜组、主梁、储气罐及气控装置、第一运动装置、第二运动装置、第三运动装置、动力电传输装置和机舱模拟装置;所述主梁一侧设置有总配置柜组,另一侧设置有储气罐及气控装置;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一端设置在基础内,另一端贯穿主梁托起机舱模拟装置,所述第一运动装置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所述第二运动装置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第三运动装置通过第二运动装置与机舱模拟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运动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气缸、第一电机支架导杆、竖轴及连接盘、第一电机支架、第一电机、第一托盘导杆和第一托盘;所述底板固定在基础内;所述第一气缸与储气罐及气控装置连接,第一气缸底部固定在底板上,第一气缸的气缸推杆与第一电机支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支架导杆顶端固定在主梁下方,底端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支架通过滑动轴套与第一电机支架导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支架内,第一电机与总配置柜组连接;所述竖轴及连接盘一端通过滑动轴套穿过主梁与第一电机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托起机舱模拟装置;所述竖轴及连接盘底端设置有与第一电机的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第一电机的花键轴穿过第一电机支架嵌入花键孔内;所述第一托盘导杆一端与第一托盘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轴套与主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托盘设置在竖轴及连接盘上;所述第一托盘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 所述第二运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气缸、横轴轴套、横轴、第二托盘导杆和第二托盘;所述横轴轴套固定在横轴支架上;所述横轴一端穿过横轴轴套与第二电机连接,横轴与第二电机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二电机的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第二电机的花键轴嵌入花键孔内,另一端穿过横轴轴套与第二气缸连接;所述横轴上设置有导杆连接凸台、纵轴轴套,所述导杆连接凸台、纵轴轴套与横轴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托盘导杆一端与第二托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轴轴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托盘设置在横轴上;所述第二托盘上设置有向第三电机传输电力的动力电传输装置; 所述第三运动装置包括齿轮箱、随动齿条、第三电机支架、配重块、配重移动导杆、可调配重块、第三电机、纵轴和第三气缸;所述纵轴一端穿过设置在横轴上的纵轴轴套与机舱模拟装置中的驾驶舱连接,纵轴轴套上方设有齿轮箱,齿轮箱内设置有齿轮,齿轮下方与纵轴上设置的环形齿槽相啮合,齿轮上方与随动齿条相啮合;所述随动齿条一端与配重块相连接;所述配重块上还设置有可调配重块;所述纵轴另一端与第三电机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支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纵轴与第三电机连接,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三电机的花键轴相匹配的花键孔,第三电机的花键轴嵌入花键孔内;所述配重移动导杆穿过第三电机支架与导杆连接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气缸推杆与横轴连接,第三气缸带动纵轴通过齿轮与随动齿条活动连接; 所述动力电传输装置包括动力电碳刷架、上绝缘部件、下绝缘部件、碳刷盖板、内置弹簧、碳刷、集电环、引出线;两个所述下绝缘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上;所述动力电碳刷架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下绝缘部件上,动力电碳刷架一侧设置有碳刷盖板,动力电碳刷架内有一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碳刷,碳刷一侧抵在内置弹簧一端,内置弹簧另一端抵在碳刷盖板内侧,碳刷的另一侧伸出动力电碳刷架外与设置在集电环上的接触环接触,接触环与引出线连接;所述动力电碳刷架上设置有用于碳刷连线与电源线连接的压线螺孔;所述机舱模拟装置包括横轴支架、调频震动器、驾驶舱、上配置箱、下配置箱、配置柜、气瓶储柜、敲击器;所述横轴支架设置在竖轴及连接盘上方;所述驾驶舱通过纵轴穿过横轴上的纵轴轴套安装在横轴支架上;所述横轴支架一侧面上设置有调频震动器,另一侧面上设置有敲击器;所述配置柜和气瓶储柜设置在横轴支架左右两边,配置柜与第二电机连接,气瓶储柜与第二气缸连接;所述上配置箱通过上配置箱支架固定在横轴上方,下配置箱固定在横轴下方,上配置箱与第三电机连接,下配置箱与第三气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轴及连接盘一端贯穿主梁通过连接压环及卡箍活动安装在第一电机支架上;所述纵轴通过连接压环及卡箍活动安装在第三电机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为两个半圆组成的环形卡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内侧设置有垫片,外侧设置有调节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为工字形箱形梁,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内设置有蓄电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纵轴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带有制动装置的电动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飞机全动作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包括基础、总配置柜组、主梁、储气罐及气控装置、第一运动装置、第二运动装置、第三运动装置、动力电传输装置和机舱模拟装置;第一运动装置一端设置在基础内,另一端贯穿主梁托起机舱模拟装置,第一运动装置上设置有动力电传输装置;第二运动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和动力电传输装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三运动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和第三气缸,另一端穿过设置在第二运动装置上的纵轴轴套与机舱模拟装置中的驾驶舱连接。该仿真飞行机械执行系统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沿X、Y、Z三轴直线运动和沿X、Y、Z三轴旋转运动,同时又能进行任意复合运动,保证了模拟飞行的训练效果。
文档编号G09B9/08GK102779438SQ20121023596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黄力红, 黄姝玥 申请人:黄力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