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2355阅读:951来源:国知局
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包括线状的中心体、均匀穿设在所述中心体上的至少6个本体,所述本体为两端为球状的圆柱体,所述中心体一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三维立体拆装式结构,不仅能有效的加强使用者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加使用者的记忆。
【专利说明】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
【背景技术】
[0002]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0003]随着第一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诞生,不仅意味着探明了 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 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
[0004]由于DNA属于分子级别,需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在教学领域中带来诸多不便,并且老师在讲解DNA双螺旋结构时即使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构也不是很清晰,所以一般教学都采用图片,然而图片缺乏生动性,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有效的加深学生的记忆。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形象生动的DNA双螺旋结构教具。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包括线状的中心体、均匀穿设在所述中心体上的至少6个本体,所述本体为两端为球状的圆柱体,所述中心体一端设置有限位装置。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中心设置有通孔。
[0008]进一步技术方案,中心体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定位卡环。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体另一端设置有提手。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旋转的多个本体代表DNA双螺旋结构。
[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且为三维立体拆装式结构,不仅能有效的加强使用者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加使用者的记忆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分图。
[0015]其中:1、本体;2、中心体;3、限位装置;4、通孔;5、提手;6、定位卡环。【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2所示,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其包括线状的中心体2、均匀穿设在中心体上的至少7个本体1,本体I为两端为球状的圆柱体,中心体2 —端设置有限位装置3。
[0019]本体I中心设置有通孔4。
[0020]中心体2上均匀设置有与通孔4相配合的定位卡环6。
[0021]中心体2另一端设置有提手5。
[0022]旋转的多个本体I代表DNA双螺旋结构。
[0023]使用时,将多个本体I穿在中心体2上,并且到达各定位卡环6,在中心体2底部安装好限位装置3,调整各本体1,使多个本体I整体形成螺旋形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状的中心体、均匀穿设在所述中心体上的至少6个本体,所述本体为两端为球状的圆柱体,所述中心体一端设置有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心设置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体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定位卡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NA双螺旋结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体另一端设置有提手。
【文档编号】G09B23/26GK203552568SQ201320513056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曹广力, 贡成良, 薛仁宇, 朱越雄, 郑小坚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