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转印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727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涂膜转印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有关于具备修正用或贴附用等的涂膜转印带的涂膜转印具。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涂膜转印具是于壳体内,卷绕有涂膜转印带的送出芯件、及将使用后的涂膜转印带予以卷取的卷取芯件,经由动力传递机构而连动,并且通过利用弹性体的复原力而于零件间的滑动面产生的摩擦力,使卷取芯件或送出芯件的旋转转矩产生之自动卷取式的涂膜转印具受到广泛使用。利用弹性体的复原力的具体形态,是已知有分别利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树脂的弹性、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o形环的弹性、以及如专利文献3所示的压缩弹簧的弹性者。

其中,利用树脂或o形环的弹性者是会受潜变的影响,因此旋转转矩的调整较为困难,相对于此,利用压缩弹簧的弹性者,是潜变的影响较少且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荷重,因此调整较为容易。

利用压缩弹簧的弹性的以往一般的涂膜转印具的形态,示于图11至图13。

图11是涂膜转印具100的正视图,图12是图11中的xii~xii线扩大纵剖面图,图13是将图12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在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101的弹性卡止片102的回卷按键103的前述弹性卡止片102,将压缩弹簧104的送出芯件用齿轮105两者依序外嵌,并且将前述回卷按键103的弹性卡止片10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106内的支轴107,且令前述回卷按键103及送出芯件108作一体旋转,通过压缩弹簧104与回卷按键103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x)、及压缩弹簧104与送出芯件用齿轮105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y)、另外还有送出芯件用齿轮105与送出芯件108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z1)、及回卷按键103的卡止部101与送出芯件用齿轮105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z2)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来使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产生。

另一方面,一般的压缩弹簧,是难以管控线材的表面状态。因此有视所使用的线材批量,线圈的表面状态会有所不同,导致与配合件作滑动的际摩擦系不稳定,令所产生的旋转转矩的偏差较大的问题。

更有甚者,压缩弹簧是不固定与回卷按键和送出芯件用齿轮的任一者的零件作滑动,使得滑动的处所不稳定,因此成为偏差的要因。若旋转转矩的偏差较大,则有将旋转转矩设定得较高,以令即使于偏差的下限值亦能够卷取涂膜转印带的必要。然而,若旋转转矩过高,则转印变得不顺畅,因此不仅使用感不佳,尚有压缩弹簧表面导致配合件磨耗,而使得使用初期与使用终期的旋转转矩发生变化的问题。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12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2876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8709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有鉴于前述之现状,而以提供一种涂膜转印具为课题,该涂膜转印具不受弹性体的表面状态影响,而能够尽可能地以较少的偏差产生旋转转矩,更佳为潜变的影响较少,而使用初期与使用终期之旋转转矩不致发生变化,能够获得长期稳定之旋转转矩。

[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若依据本发明,前述问题系将通过以下手段而获解决。

(1)一种涂膜转印具,系于壳体内,卷绕有涂膜转印带的送出芯件、及将使用后的涂膜转印带予以卷取之卷取芯件,经由动力传递机构而连动,并且通过利用弹性体的复原力而于零件间的滑动面产生的摩擦力,使卷取芯件或送出芯件的旋转转矩产生的自动卷取式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为:前述弹性体,系与该弹性体一端抵接的a零件、以及与另一端抵接的b零件一起,作一体旋转。

若为如此之构成,则可不受弹性体的表面状态影响,而能够尽可能地以较少的偏差产生旋转转矩,能够获得稳定的旋转转矩。

(2)于前述(1)项中,以压缩弹簧为弹性体。

若为如此之构成,则潜变的影响较少,而使用初期与使用终期的旋转转矩不致发生变化,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旋转转矩。

(3)于前述(1)项或(2)项中,使得以a零件为中间、位于与弹性体为相反侧的c零件,与a零件抵接而滑动所产生的,c零件与a零件之间的滑动面的摩擦力,来作为卷取芯件或送出芯件的旋转转矩的至少一部分。

若为如此之构成,则能够获得不受压缩弹簧等弹性体的表面状态影响的旋转转矩。

(4)于前述(1)项至(3)项任一者中,使得以b零件为中间、位于与弹性体为相反侧的d零件,与b零件抵接而滑动所产生的,d零件与b零件之间的滑动面的摩擦力,来作为卷取芯件或送出芯件的旋转转矩的至少一部分。

若为如此之构成,则能够获得不受压缩弹簧等弹性体的表面状态影响的旋转转矩。

(5)于前述(3)项中,在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的筒状旋转轴的送出芯件用齿轮(b零件)之前述旋转轴上,将弹性体、环状隔件(a零件)、以及与送出芯件作一体旋转的环状弹性体止动件(c零件)三者,依序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予以止脱,并且将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的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内的支轴,且令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前述弹性体、及前述隔件作一体旋转,将前述隔件与前述弹性体止动件间的滑动面、及前述弹性体止动件与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的卡止部之间之滑动面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来作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的至少一部分。

若为如此之构成,则可不受弹性体的表面状态影响,而能够尽可能地以较少的偏差产生旋转转矩。

(6)于引用前述(3)项之前述(4)项中,在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的筒状旋转轴的送出芯件用齿轮(d零件)的前述旋转轴上,将环状隔件(b零件)、弹性体、以及与送出芯件作一体旋转的环状弹性体止动件(a零件)三者,依序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予以止脱,并且将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的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内的支轴,且令前述隔件、前述弹性体、以及前述弹性体止动件作一体旋转,将前述隔件与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之间的滑动面、以及前述弹性体止动件与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及该卡止部(c零件)之间的滑动面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来作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的至少一部分。

若为如此之构成,则可不受弹性体的表面状态影响,而能够尽可能地以较少的偏差产生旋转转矩。

(7)于引用前述(3)项的前述(4)项中,在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之筒状旋转轴的送出芯件用齿轮(d零件)的前述旋转轴上,将与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相对向的端部作缩径的送出芯件的前述缩径部分(b零件)、弹性体、以及环状之弹性体止动件(a零件)三者,依序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予以止脱,并且将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的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内的支轴,且令前述送出芯件、前述弹性体、以及前述弹性体止动件作一体旋转,将前述送出芯件与送出芯件用齿轮(d零件)之间的滑动面、以及前述弹性体止动件与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的卡止部(c零件)之间的滑动面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来作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的至少一部分。

若为如此之构成,则可不受弹性体的表面状态影响,而能够尽可能地以较少的偏差产生旋转转矩。

(8)于引用前述(1)项或(2)项的前述(4)项中,在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的弹性卡止片的回卷按键(a零件)的前述弹性卡止片上,将弹性体、与送出芯件用齿轮(d零件)相对向的端部作缩径的送出芯件的前述缩径部分(b零件)、以及送出芯件用齿轮三者,依序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予以止脱,并且将前述回卷按键的前述弹性卡止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内的支轴,且令前述回卷按键、前述弹性体、以及前述送出芯件作一体旋转,将前述送出芯件与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之间的滑动面、以及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与前述回卷按键中的弹性卡止片的卡止部之间的滑动面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来作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的至少一部分。

若为如此之构成,则可不受弹性体的表面状态影响,而能够尽可能地以较少的偏差产生旋转转矩。

(9)于前述(3)项中,在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的筒状旋转轴的送出芯件用齿轮(b零件)之前述旋转轴上,将弹性体、环状之第1隔件(a零件)、与送出芯件作一体旋转的环状弹性体止动件(c零件)、以及环状第2隔件四者,依序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予以止脱,并且将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的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内的支轴,且令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前述弹性体、前述第1隔件、以及前述第2隔件作一体旋转,将前述第1隔件与前述弹性体止动件之间的滑动面、以及前述弹性体止动件与前述第2隔件之间的滑动面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来作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的至少一部分。

若为如此之构成,则可不受弹性体的表面状态影响,而能够尽可能地以较少的偏差产生旋转转矩。

[发明效果]

若依据本发明,则不受弹性体之表面状态影响,而能够尽可能地以较少的偏差产生旋转转矩,使用初期与使用终期之旋转转矩不致发生变化,更佳为使用压缩弹簧作为弹性体的情况下,潜变的影响较少,能够获得长期稳定之旋转转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为相当于图12的图。

图2是将图1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为相当于图12的图。

图4是将图3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为相当于图12的图。

图6是将图5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为相当于图12的图。

图8是将图7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为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0是将图9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以往一般的涂膜转印具的正视图。

图12是图11中xii~xii线纵剖面图。

图13是将图12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针对使用压缩弹簧作为弹性体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欲充分发挥本发明的效果,虽使用压缩弹簧作为弹性体为最佳,然而能够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弹性体不限于压缩弹簧,而能够使用o形环等适当的弹性体。

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具,系于壳体内,卷绕有涂膜转印带的送出芯件及将使用后的涂膜转印带予以卷取的卷取芯件,经由动力传递机构而连动,并且通过利用弹性体的复原力而于零件间的滑动面产生的摩擦力,使卷取芯件或送出芯件的旋转转矩产生之自动卷取式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为:前述弹性体,系与该弹性体一端抵接的a零件、及与另一端抵接的b零件一起,作一体旋转。

作为令旋转转矩产生的摩擦力的具体形态,是能够列举以a零件为中间、位于与弹性体为相反侧的c零件,与a零件抵接而滑动所产生的,c零件与a零件之间的滑动面的摩擦力,来作为卷取芯件或送出芯件的旋转转矩的至少一部分的形态,或者使以b零件为中间、位于与弹性体为相反侧的d零件,与b零件抵接而滑动所产生的,d零件与b零件之间的滑动面的摩擦力,来作为卷取芯件或送出芯件的旋转转矩的至少一部分的形态。

在此,a~d零件具体为何种零件,依实施方式而有所不同。例如,作为a零件系可列举隔件、弹性体止动件、回卷按键、及第1隔件,作为b零件系可列举隔件、送出芯件的缩径部分、及送出芯件用齿轮,作为c零件系可列举弹性体止动件、送出芯件用齿轮的卡止部,作为d零件系可列举送出芯件用齿轮等。于以下对其进行详述。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为相当于图12的图。图2是将图1中的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所示,送出芯件用齿轮1(b零件),系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1a的筒状旋转轴1b,并如图1所示,于前述旋转轴1b,将作为弹性体的压缩弹簧2、环状隔件3(a零件)、以及弹性体止动件4(c零件)三者依序予以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1a止脱后,送出芯件用齿轮1的旋转轴1b,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5内的支轴6。

环状隔件3,系上端为扩径,于该扩径部3a的下面与送出芯件用齿轮1的上面之间,挟持有压缩弹簧2。送出芯件用齿轮1中旋转轴1b的侧面系有一部分缺口,且被卡止于该缺口部1c的被卡止片3b是附设于隔件3的环状内壁,通过前述被卡止片3b被卡止于前述缺口部1c,送出芯件用齿轮1、压缩弹簧2、以及隔件3作一体旋转。

另外,于环状的弹性体止动件4的外周面,设置有肋状卡止部4a,于送出芯件7的内周面,附设有卡止了前述肋状卡止部4a的被卡止部7a,通过前述肋状卡止部4a卡止于前述被卡止部7a,弹性体止动件4与送出芯件7作一体旋转。

因此,通过转印作业,卷绕于送出芯件7的涂膜转印带被送出,使和送出芯件7作一体旋转的弹性体止动件4(c零件)与隔件3(a零件)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a)、及弹性体止动件4与送出芯件7的卡止部1a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b)、以及送出芯件7与送出芯件用齿轮1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c)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而成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

此外,本说明书中所谓“作一体旋转”,即使系少量的相对旋转,只要基本上为作一体旋转之构造即可。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为相当于图12的图。图4是将图3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所示,送出芯件用齿轮8(d零件),是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8a的筒状旋转轴8b,并如图3所示,于前述旋转轴8b,将环状的隔件9(b零件)、压缩弹簧10、以及环状的弹性体止动件11(a零件)三者依序予以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8a止脱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12内的支轴13。

于隔件9的上面,竖设有一对立起片9a,且通过该立起片9a分离为内侧上面9b及外侧上面9c。另外,环状弹性体止动件11,上端为扩径,且于该扩径部11a的下面与隔件9的前述内侧上面9b之间,挟持有压缩弹簧10。

隔件9中,于前述立起片9a的上端系有缺口9d,设置于送出芯件14的内周面的被卡止部14a卡止于前述缺口9d,藉此,隔件9及送出芯件14作一体旋转。另外,于环状弹性体止动件11外周面,设置有肋状卡止部11b,该肋状卡止部11b被卡止于设置于送出芯件14的内周面的被卡止部14a,藉此,弹性体止动件11与送出芯件14作一体旋转。因此,隔件9(b零件)、压缩弹簧10、弹性体止动件11、以及送出芯件14作一体旋转。

因此,通过转印作业,卷绕于送出芯件14的涂膜转印带15被送出,藉此,隔件9与送出芯件用齿轮8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d)、以及弹性体止动件11与送出芯件用齿轮8的卡止部8a(c零件)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e)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成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相当于图12的图。66是将图5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如图6所示,送出芯件用齿轮16(d零件),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16a的筒状旋转轴16b,并如图5所示,于前述旋转轴16b,将送出芯件17、压缩弹簧18、及环状弹性体止动件19(a零件)三者依序予以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16a止脱后,送出芯件用齿轮16的旋转轴16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20内的支轴21。

送出芯件17是与送出芯件用齿轮16相对向的端部被缩径,于该缩径部分17a(b零件)的上面与弹性体止动件19的下面之间,挟持有压缩弹簧18。

于环状之弹性体止动件19的外周面,设置有肋状卡止部19a,于送出芯件17的内周面,附设有卡止了前述肋状卡止部19a的被卡止部17b,并通过前述肋状卡止部19a卡止于前述被卡止部17b,弹性体止动件19与送出芯件17作一体旋转。

因此,弹性体止动件19、压缩弹簧18、以及送出芯件17作一体旋转。

因此,通过转印作业,卷绕于送出芯件17的涂膜转印带22被送出,藉此,和送出芯件17作一体旋转的弹性体止动件19与送出芯件用齿轮16的卡止部16a(c零件)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f)、以及送出芯件17与送出芯件用齿轮16(d零件)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g)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成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为相当于图12的图。图8是将图7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8所示,回卷按键23(a零件),是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23a的弹性卡止片23b,并如图7所示,于前述弹性卡止片23b,将压缩弹簧24、送出芯件25、以及送出芯件用齿轮26(d零件)三者依序予以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23a止脱后,回卷按键23的弹性卡止片23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27内的支轴28。

送出芯件25是与送出芯件用齿轮26相对向的端部被缩径,于该缩径部分(b零件)的上面与回卷按键23的头部23c的下面之间,挟持有压缩弹簧24。于回卷按键23中头部23c的外周面,设置有肋状卡止部23d,于送出芯件25的内周面,设置有卡止了前述肋状卡止部23d的被卡止部25b,并通过前述肋状卡止部23d卡止于前述被卡止部25b,回卷按键23、压缩弹簧24、以及送出芯件25作一体旋转。

因此,通过转印作业,卷绕于送出芯件25的涂膜转印带29被送出,藉此,送出芯件25与送出芯件用齿轮26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h)、以及送出芯件用齿轮26与回卷按键23中弹性卡止片23b的卡止部23a之间之滑动面(虚线圆i)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成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

又,于此虽例示回卷按键23,然而不具有回卷功能、与前述回卷按键23同样具备了具有卡止部23a的弹性卡止片23b的停止按键亦可。

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送出芯件的轴芯位置的纵剖面图,且为相当于图12的图。图10将图9中特取部分缩小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0所示,送出芯件用齿轮30(b零件),是具备于端部具有卡止部30a的筒状旋转轴30b,如图9所示,于前述旋转轴30b,将压缩弹簧31、环状第1隔件32(a零件)、环状弹性体止动件33(c零件)、及环状第2隔件34四者依序予以外嵌,并以前述卡止部30a止脱后,送出芯件用齿轮30的旋转轴30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穿透在壳体35内的支轴36。

于环状弹性体止动件33的外周面,是设置有肋状卡止部33a,于送出芯件37的内周面,设置有卡止了前述肋状卡止部33a之被卡止部37a,并通过前述肋状卡止部33a卡止于前述被卡止部37a,弹性体止动件33及送出芯件37系作一体旋转。

送出芯件用齿轮30的旋转轴30b是于上半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几乎以等间隔切削的4处平面部30c,并且第1隔件32及第2隔件34的内孔32a、34a是于俯视观察下呈角部为弧形的四边形状,且能够以无法旋转的方式将前述第1隔件32及第2隔件34,嵌合于前述送出芯件用齿轮30的旋转轴30b,因此,送出芯件用齿轮30、压缩弹簧31、第1隔件32、以及第2隔件34作一体旋转。

因此,通过转印作业,卷绕于送出芯件37的涂膜转印带38被送出,因此,第1隔件32与弹性体止动件33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j)、弹性体止动件33与第2隔件34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k)、以及送出芯件37与送出芯件用齿轮30之间的滑动面(虚线圆l)所产生的摩擦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成为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

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对比,使用了2个隔件32、34,因此,通过进行弹性体止动件33的上下滑动面的调整,具有能够将卷取芯件的旋转转矩作调整的优点。

以上,针对代表性的5种实施方式作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等实施方式,与压缩弹簧或o形环等弹性体作抵接的零件,只要是与弹性体作一体旋转的构造即可,而能够采用各种构造。

【符号说明】

1:送出芯件用齿轮

1a:卡止部

1b:旋转轴

1c:缺口部

2:压缩弹簧

3:隔件

3a:扩径部

3b:被卡止片

4:弹性体止动件

4a:肋状卡止部

5:壳体

6:支轴

7:送出芯件

7a:被卡止部

8:送出芯件用齿轮

8a:卡止部

8b:旋转轴

9:隔件

9a:立起片

9b:内侧上面

9c:外侧上面

9d:缺口

10:压缩弹簧

11:弹性体止动件

11a:扩径部

11b:肋状卡止部

12:壳体

13:支轴

14:送出芯件

14a:被卡止部

15:涂膜转印带

16:送出芯件用齿轮

16a:卡止部

16b:旋转轴

17:送出芯件

17a:缩径部分

17b:被卡止部

18:压缩弹簧

19:弹性体止动件

19a:肋状卡止部

20:壳体

21:支轴

22:涂膜转印带

23:回卷按键

23a:卡止部

23b:弹性卡止片

23c:头部

23d:肋状卡止部

24:压缩弹簧

25:送出芯件

25a:缩径部分

25b:被卡止部

26:送出芯件用齿轮

27:壳体

28:支轴

29:涂膜转印带

30:送出芯件用齿轮

30a:卡止部

30b:旋转轴

30c:平面部

31:压缩弹簧

32:第1隔件

32a:内孔

33:弹性体止动件

33a:肋状卡止部

34:第2隔件

34a:内孔

35:壳体

36:支轴

37:送出芯件

37a:被卡止部

38:涂膜转印带

100:涂膜转印具

101:卡止部

102:弹性卡止片

103:回卷按键

104:压缩弹簧

105:送出芯件用齿轮

106:壳体

107:支轴

108:送出芯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