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619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基于2015年4月14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82378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该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备相互对置的一对基板的显示装置中,广泛采用将形成有信号布线、开关元件、像素电极等的一方的基板与形成有遮光层及滤色器等的另一方的基板相贴合的结构。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当产生一方的基板与另一方的基板的对准错位时,会产生相邻的像素的颜色被混杂识别的混色现象,或者应该与信号布线对置的遮光层的位置错位而开口率降低。近年来,在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显示装置中,进一步的高分辨率化及高开口率化的需求提高。当伴随高分辨率化而像素尺寸变小,则信号布线及遮光层相对于像素面积的比率升高,因此开口率变低。例如,作为在实现高分辨率的同时确保开口率的技术的一例,已知有如下的有机电场发光显示装置:在同一列线上配置有放出第1色的光的第1副像素以及放出第2色的光的第2副像素,在与配置第1副像素及第2副像素的列线邻接的列线上配置有放出第3色的光的第3副像素。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装置,其具备第1主像素和第2主像素。上述第1主像素具备:显示第1色的第1副像素;显示与第1色不同的第2色并在上述第1副像素的第1方向上排列的第2副像素;显示与上述第1色及第2色不同的第3色并在上述第1副像素的第2方向上排列且在上述第2副像素的第1方向上排列的第3副像素。上述第2主像素具备:显示与上述第1色~第3色不同的第4色并在上述第3副像素的第2方向上排列的第4副像素;显示上述第1色及第3色中的一方并在上述第4副像素的第1方向上排列且在上述第2副像素的第2方向上排列的第5副像素;显示上述第1色及第3色中的另一方并在上述第4副像素的第1方向上排列且在上述第5副像素的第2方向上排列的第6副像素。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装置,其具备第1主像素和第2主像素。上述第1主像素具备:显示第1色的第1副像素;显示与第1色不同的第2色并在上述第1副像素的第1方向上排列的第2副像素;显示与上述第1色及第2色不同的第3色并在上述第1副像素及第2副像素的第2方向上排列的第3副像素。上述第2主像素在上述第1主像素的第2方向上排列,具备:显示上述第1色及第2色中的一方的第4副像素;显示上述第1色及第2色中的另一方并在上述第4副像素的第1方向上排列的第5副像素;在上述第4副像素及第5副像素的第2方向上排列的第6副像素。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显示装置DSP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显示面板PNL的截面的概略图。图3是表示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排列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单位像素UPX的结构例的图。图5是表示像素电极PE1~PE6的结构例的图。图6是沿图5的A-B线表示的显示面板PNL的概略截面图。图7是表示单位像素UPX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图8是表示单位像素UPX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图9是表示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排列的其他例的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单位像素UPX的结构例的图。图11是表示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排列的其他例的图。图12是表示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排列的其他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一实施方式。另外,公开内容只不过是一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确保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容易想到的适当变更当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附图为了使说明更明确而有与实际情况相比示意性地表示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的情况,但只不过是一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解释。在各图中,有时对于连续配置的相同或类似的要素省略标号。此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有时对于发挥针对已有附图已经描述过的构成要素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参照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例,公开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能够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便携电话终端、个人计算机、电视接收装置、车载装置、游戏设备等各种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所公开的主要结构还能应用于具有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等的自发光型显示装置、具有电泳元件等的电子纸型显示装置、应用了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的显示装置、或者应用了电致变色的显示装置等。图1是概略表示显示装置DSP的结构的立体图。显示装置DSP具备有源矩阵型的显示面板PNL、驱动显示面板PNL的驱动IC芯片IC、将显示面板PNL照明的背光单元BL、控制模块CM、柔性布线基板FPC1、FPC2等。显示面板PNL具备阵列基板AR和对置于阵列基板AR而配置的对置基板CT。在本实施方式中,阵列基板AR作为第1基板发挥功能,对置基板CT作为第2基板发挥功能。显示面板PNL具备对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区域DA以及将显示区域DA包围的边框状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面板PNL具备在显示区域DA中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相当于后述的副像素)PX。背光单元BL配置在阵列基板AR的背面侧。作为这样的背光单元BL可以采用各种形态,关于详细构造省略说明。驱动IC芯片IC安装于阵列基板AR。柔性布线基板FPC1将显示面板PNL和控制模块CM连接。柔性布线基板FPC2将背光单元BL和控制模块CM连接。这样的结构的显示装置DSP相当于使从背光单元BL向显示面板PNL入射的光在各像素PX中选择性地透射从而显示图像的、所谓的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显示装置DSP也可以是使从外部朝向显示面板PNL入射的外光在各像素PX中选择性地反射从而显示图像的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具备透射型及反射型的双方的功能的半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是表示显示面板PNL的截面的概略图。显示面板PNL具备阵列基板AR、对置基板CT、液晶层LQ、密封件SE、光学元件OD1、光学元件OD2等。关于阵列基板AR以及对置基板CT的详细内容在后面描述。密封件SE配置于非显示区域NDA,将阵列基板AR和对置基板CT贴合。液晶层LQ保持在阵列基板AR与对置基板CT之间。光学元件OD1配置在阵列基板AR的与液晶层LQ相接的面的相反侧。光学元件OD2配置在对置基板CT的与液晶层LQ相接的面的相反侧。光学元件OD1以及OD2分别具备偏振片。另外,光学元件OD1以及OD2也可以包含相位差片等其他光学元件。另外,关于显示面板PNL的详细结构这里省略说明,显示面板PNL可以具有与如下显示模式对应的任一种结构,所述显示模式是:利用沿基板主面的法线的纵电场的显示模式、利用向相对于基板主面倾斜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电场的显示模式、利用沿基板主面的横电场的显示模式、以及将上述纵电场、横电场以及倾斜电场适当组合而利用的显示模式。图3是表示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排列的一例的图。这里,第1方向X以及第2方向Y相互正交。在图示的例子中,显示区域DA具备至少2种的主像素MP1以及MP2。主像素MP1以及MP2分别具备多个副像素。这些主像素MP1以及MP2在第2方向Y上排列,构成单位像素UPX。单位像素UPX相当于用于显示彩色图像的最小单位。另外,在第1方向X上排列的副像素形成“行”,在第2方向Y上排列的副像素形成“列”。主像素MP1具备副像素PX1~PX3。副像素PX1以及PX3在第2方向Y上排列。副像素PX2在副像素PX1以及PX3的第1方向X上排列。副像素PX1是显示第1色的像素,具备第1色的滤色器CF1。副像素PX2是显示与第1色不同的第2色的像素,具备第2色的滤色器CF2。副像素PX3是显示与第1色以及第2色不同的第3色的像素,具备第3色的滤色器CF3。主像素MP2具备副像素PX4~PX6。副像素PX5以及PX6在第2方向Y上排列。副像素PX4在副像素PX5以及PX6的第1方向X上排列。此外,副像素PX4在副像素PX3的第2方向Y上排列。此外,副像素PX5在副像素PX2的第2方向Y上排列。即,副像素PX4位于与副像素PX1以及PX3相同的列,且位于与副像素PX2不同的列(或者与副像素PX2所在的列相邻的列)。副像素PX4是显示与第1色~第3色不同的第4色的像素,具备第4色的滤色器CF4。副像素PX5是显示第1色以及第3色中的某一方的像素。副像素PX6是显示第1色以及第3色中的另一方的像素。图示的例子中,副像素PX5是显示第1色的像素,具备滤色器CF1。此外,副像素PX6是显示第3色的像素,具备滤色器CF3。在一例中,第1色是绿色,第2色是蓝色,第3色是红色,第4色是白色或实质上透明。滤色器CF1~CF3由被分别着色的树脂材料形成。滤色器CF4由透明的树脂材料、或者浅着色的树脂材料形成。本说明书中,作为一例,将380nm~780nm的波长范围的光定义为“可视光”。“蓝色”定义为在380nm以上且小于490nm的第1波长范围内具有透射率峰值的颜色。“绿色”定义为在490nm以上且小于590nm的第2波长范围内具有透射率峰值的颜色。“红色”定义为在590nm以上且780nm以下的第3波长范围内具有透射率峰值的颜色。所谓“实质上透明”,除了无着色的情况外,还包括被浅着色为可视光中的某种颜色的情况。在图示的例子中,副像素PX1相当于具备绿色的滤色器CF1的绿色的副像素PXG1,副像素PX2相当于具备蓝色的滤色器CF2的蓝色的副像素PXB,副像素PX3相当于具备红色的滤色器CF3的红色的副像素PXR1,副像素PX4相当于具备白色或透明的滤色器CF4的副像素PXW,副像素PX5相当于具备绿色的滤色器CF1的绿色的副像素PXG2,副像素PX6相当于具备红色的滤色器CF3的红色的副像素PXR2。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单位像素UPX中,蓝色的副像素PX2与白色或透明的副像素PX4位于互不相同的列。另外,在副像素PXW中,可以省略滤色器。但是,单位像素UPX也可以包括显示绿色、红色、蓝色、白色以外的颜色的副像素,也可以省略白色的副像素而由绿色、红色、蓝色这3色的副像素构成。此外,在单位像素UPX中,可以调换副像素PX2和副像素PX4。虽不详述,但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沿单位像素UPX的第1方向X排列的其他单位像素中,在沿主像素MP1的第1方向X排列的位置配置有白色的副像素PXW,在沿主像素MP2的第1方向X排列的位置配置有蓝色的副像素PXB。在单位像素UPX中,副像素PX1、PX3、PX5以及PX6具有大致相同的第1面积,副像素PX2以及PX4具有比第1面积大的第2面积。在图示的例子中,副像素PX2以及PX4是在第2方向Y上延伸的纵长形状。例如,第2面积是第1面积的约2倍。关于滤色器CF1~CF4,分别按照上述的副像素的布局配置,此外,具有与各自的副像素的尺寸对应的面积。即,滤色器CF1~CF4分别形成为岛状。滤色器CF1以及滤色器CF2具有大致相同的第1面积。滤色器CF3以及滤色器CF4具有大致相同的第2面积。遮光层SH以将各个副像素划分的方式配置,在第1方向X以及第2方向Y上分别延伸在相邻的副像素之间。另外,上述的副像素的形状不限于图示那样的大致平行四边形的例子,也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等。此外,副像素PX2也可以具有与副像素PX4不同的面积。此外,副像素PX1、PX3、PX5以及PX6也可以具有互不相同的面积。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单位像素UPX的结构例的图。源极布线S1~S4在第1方向X上排列。栅极布线G1~G3在第2方向Y上排列。在图示的例子中,栅极布线G1~G3均沿第1方向X呈直线状延伸。此外,源极布线S1~S4与副像素的形状相应地弯曲。副像素PX1以及PX3被栅极布线G1及G2与源极布线S1及S2包围。副像素PX2被栅极布线G1及G2与源极布线S3及S4包围。副像素PX4被栅极布线G2及G3与源极布线S1及S2包围。副像素PX5以及PX6被栅极布线G2及G3与源极布线S3及S4包围。副像素PX1具备与栅极布线G1及源极布线S2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1、以及与开关元件SW1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1。副像素PX2具备与栅极布线G2及源极布线S3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2、以及与开关元件SW2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2。副像素PX3具备与栅极布线G2及源极布线S1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3、以及与开关元件SW3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3。副像素PX4具备与栅极布线G3及源极布线S1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4、以及与开关元件SW4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4。副像素PX5具备与栅极布线G2及源极布线S2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5、以及与开关元件SW5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5。副像素PX6具备与栅极布线G3及源极布线S3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6、以及与开关元件SW6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6。像素电极PE1~PE3位于栅极布线G1以及G2之间,像素电极PE4~PE6位于栅极布线G2以及G3之间。像素电极PE1、PE3以及PE4位于源极布线S1以及S2之间。像素电极PE2、PE5以及PE6位于源极布线S3以及S4之间。副像素PX1、PX3以及PX4具有沿第1方向X的宽度W1。副像素PX2、PX5以及PX6具有沿第1方向X的宽度W2。将副像素PX1以及PX2的沿第1方向X的宽度的总和(或者单位像素UPX的沿第1方向X的宽度)设为WP时,宽度W1及W2大于总和WP的1/3,小于总和WP的2/3。在图示的例子中,宽度W1及W2分别为总和WP的约1/2。此外,副像素PX1以及PX3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的总和H11、副像素PX2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H12、副像素PX4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H21、以及副像素PX5以及PX6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的总和H22都是同等的。另外,副像素PX2以及PX4各自的长度H12以及H21是副像素PX1、PX3、PX5以及PX6各自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的约2倍。图5是表示像素电极PE1~PE6的结构例的图。在图示的例子中,对于单位像素UPX而言,作为显示模式,具有与FFS(FringeFieldSwitching)模式对应的结构。像素电极PE1~PE6与共通电极CE对置。像素电极PE1~PE3沿相对于第2方向Y顺时针以锐角交叉的第1延伸方向D1延伸。像素电极PE4~PE6沿相对于第2方向Y逆时针以锐角交叉的第2延伸方向D2延伸。更具体而言,像素电极PE1具有沿第1延伸方向D1延伸的狭缝SL1以及带状电极PA1。关于像素电极PE2以及PE3,也与像素电极PE1同样地形成。像素电极PE4具有沿第2延伸方向D2延伸的狭缝SL2以及带状电极PA2。关于像素电极PE5以及PE6,也与像素电极PE4同样地形成。另外,关于像素电极PE1~PE6的形状,不限于图示的例子,也可以是梳齿状等其他形状。图6是沿图5的A-B线表示的显示面板PNL的概略截面图。阵列基板AR使用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等具有光透射性的绝缘基板10形成。阵列基板AR在绝缘基板10的与对置基板CT对置的一侧具备源极布线S1~S4、共通电极CE、像素电极PE1以及PE2、绝缘膜11~15、取向膜AL1等。另外,虽未图示,阵列基板AR还具备栅极布线及开关元件等。开关元件例如是顶栅构造,具有在绝缘膜11与绝缘膜12之间配置的半导体层。栅极布线配置在绝缘膜12以及13之间。源极布线S1~S4配置在绝缘膜13以及14之间。共通电极CE配置在绝缘膜14以及15之间。像素电极PE1以及PE2配置在绝缘膜15与取向膜AL1之间。共通电极CE、以及像素电极PE1和PE2例如由铟锌氧化物(IZO)或铟锡氧化物(ITO)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对置基板CT使用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等具有光透射性的绝缘基板20形成。对置基板CT在绝缘基板10的与阵列基板AR对置的一侧具备遮光层SH、滤色器CF1及CF2、涂敷层OC、取向膜AL2等。遮光层SH形成在与源极布线S1~S4对置的位置。另外,虽未图示,遮光层SH还形成在与栅极布线及开关元件对置的位置。滤色器CF1与像素电极PE1对置。滤色器CF2与像素电极PE2对置。另外,未图示的滤色器CF3以及CF4与像素电极PE3以及PE4分别对置。滤色器CF1以及CF2各自的端部与遮光层SH重叠。涂敷层OC将滤色器CF1以及CF2覆盖。这样的涂敷层OC由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取向膜AL2形成在涂敷层OC的与阵列基板AR对置的一侧。取向膜AL1以及AL2由表现出水平取向性的材料形成。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滤色器形成于对置基板CT,但也可以形成于阵列基板AR。如图示那样,在利用横电场的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PNL中,像素电极PE以及共通电极CE双方设置于阵列基板AR。另外,显示面板PNL也可以是与利用纵电场或斜电场的显示模式对应的结构,在这些显示模式下,像素电极PE设置于阵列基板AR,而共通电极CE设置于对置基板CT。根据本实施方式,单位像素UPX由在第1方向X上排列的2列副像素构成,与在第1方向X上排列有红色的副像素、绿色的副像素以及蓝色的副像素的结构的单位像素相比,能够扩大各副像素的沿第1方向X的宽度,在一个例子中能够成为约1.5倍。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在400ppi以上甚至600ppi级别的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中也能够得到比较大的宽度的副像素,能够抑制开口率的降低。另一方面,在绿色的副像素PX1和PX5以及红色的副像素PX3和PX6位于相同列、蓝色的副像素PX2以及白色的副像素PX4位于相同列的单位像素中,存在以下那样的课题。即,在单位像素中以将显示白色时的色度优化的方式,设定绿色的副像素PX1以及PX5、红色的副像素PX3以及PX6、蓝色的副像素PX2的各面积。此外,以将例如单位像素的亮度或透射率等优化的方式设定白色的副像素PX4的面积。这些副像素PX1~PX6的各面积主要通过沿第1方向X的宽度调整。副像素PX2以及PX4位于相同列的情况下,例如,为了达到色度的优化和亮度的优化这样的不同目的而将副像素PX2以及PX4各自的宽度设定为不同值是困难的。此外,在单位像素中,当优化白色色度等时,存在蓝色的副像素的宽度相对于绿色及红色的副像素的宽度变窄的情况。该情况下,在蓝色的副像素中,存在用于将像素电极和开关元件电连接的布线长增大而导致开口率降低的情况。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单位像素UPX中,蓝色的副像素PX2和白色的副像素PX4位于互不相同的列,因此能够独立地调整副像素PX2及PX4各自的沿第1方向X的宽度。即,副像素PX2的宽度能够根据例如优化单位像素UPX的白色色度时所需要的副像素PX2的面积来设定。此外,副像素PX4的宽度能够根据例如优化单位像素UPX的亮度等时所需要的副像素PX4的面积来设定。除此以外,副像素PX4的宽度能够与副像素PX1以及PX3的宽度一起设定,此外,副像素PX2的宽度能够与副像素PX5以及PX6的宽度一起设定,因此不会在副像素PX1~PX6的某个中宽度极度地变窄。即,在副像素PX1~PX6中均能够确保足够的宽度,能够抑制特定颜色的副像素的伴随布线长的增大的开口率降低。此外,由于副像素PX1~PX6分别沿第1方向X具有比较大的宽度,所以能够抑制在第1方向X上邻接的不同颜色的副像素间的混色。即,混色通过从相对于显示面板PNL的主面的法线倾斜的方向入射到显示面板PNL中的光透射不相互匹配的滤色器而产生。在一例中,在单位像素中显示红色的单色的情况下,应该仅透射过配置在红色的副像素中的红色的滤色器的光对显示做出贡献,而透射过配置在红色的副像素的在第1方向X上相邻的蓝色的副像素中的蓝色的滤色器的光也对显示做出了贡献的情况下,识别为红色与蓝色相混合的颜色。像这样透射邻接的副像素的滤色器而导致混色的不匹配光在相邻的副像素的边界发生。在副像素的尺寸或副像素的第1方向X的宽度较大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光透射本来应显示的颜色的滤色器而对显示做出贡献,因此不匹配光对显示做出贡献的比例极小。因此,在副像素沿第1方向X具有比较大的宽度的情况下,混色不容易被识别出,能够抑制显示品质的劣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单位像素UPX中,副像素PX1、PX3和PX4的宽度W1以及副像素PX2、PX5和PX6的宽度W2优选比红色的副像素、绿色的副像素以及蓝色的副像素在第1方向X上排列而构成的单位像素中的各副像素的宽度大,因此设定为比宽度W1及W2的总和WP的1/3大且比总和WP的2/3小的范围。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例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单位像素UPX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图示的结构例中,与图4所示的结构例相比不同点在于,副像素PX1以及PX3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的总和H11大于副像素PX2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H12,副像素PX5以及PX6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的总和H22大于副像素PX4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H21。图示的例子中,栅极布线G1以及G3均沿第1方向X呈直线状延伸,栅极布线G2弯曲。更具体而言,栅极布线G2具有沿第1方向X呈直线状延伸的区段G21以及G22、和沿第2方向Y延伸的区段G23。区段G21位于副像素PX3以及PX4之间,与栅极布线G1相比更接近栅极布线G3。区段G22位于副像素PX2以及PX5之间,与栅极布线G3相比更接近栅极布线G1。即,区段G21以及G22配置于在第2方向Y上相互错开的位置。区段G23在与源极布线S2以及S3交叉的位置分别连接于区段G21以及G22。副像素PX1以及PX2各自的与栅极布线G1接近侧的端部A1以及A2沿第1方向X排列。此外,副像素PX4以及PX6各自的与栅极布线G3接近侧的端部A4以及A6沿第1方向X排列。在这样的结构例中,也能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并且,在单位像素UPX中,对于各色的副像素的面积而言,不仅能够调整沿第1方向X的宽度,而且还能够调整沿第2方向Y的长度。因而,能够提高为了得到所希望的色度、透射率而调整各副像素的面积的自由度。图8是表示单位像素UPX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图示的结构例中,与图7所示的结构例相比不同点在于,栅极布线G1~G3均沿第1方向X呈直线状延伸,副像素PX2位于栅极布线G1以及G2的大致中间,副像素PX4位于栅极布线G2以及G3的大致中间。另外,总和H11比长度H12长且总和H22比长度H21长这一点与图7所示的结构例同样。在这样的结构例中,也能够得到与图7所示的结构例同样的效果。并且,由于所有的栅极布线都形成为直线状,因此能够使各栅极布线的布线电阻同等地一致。图9是表示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排列的其他例的图。图示的像素排列的例子中,与图3所示的例子相比,分别构成主像素MP1以及MP2的副像素的排列不同。即,在主像素MP1中,副像素PX1以及PX2在第1方向X上排列。副像素PX3在副像素PX1以及PX2的第2方向Y上排列。在主像素MP2中,副像素PX4以及PX5在第1方向X上排列。副像素PX6在副像素PX4以及PX5的第2方向Y上排列。这些主像素MP1以及MP2在第2方向Y上排列。在图示的例子中,副像素PX3在副像素PX4以及PX5的第2方向Y上排列。副像素PX1是显示第1色的像素,具备第1色的滤色器CF1。副像素PX2是显示与第1色不同的第2色的像素,具备第2色的滤色器CF2。副像素PX3是显示与第1色以及第2色不同的第3色的像素,具备第3色的滤色器CF3。副像素PX4是显示第1色以及第2色中的某一方的像素。副像素PX5是显示第1色以及第2色中的另一方的像素。副像素PX6是显示与第1色~第3色不同的第4色的像素,具备第4色的滤色器CF4。在图示的例子中,副像素PX4是显示第1色的像素,具备滤色器CF1。此外,副像素PX5是显示第2色的像素,具备滤色器CF2。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副像素PX4与副像素PX2显示相同色,副像素PX5与副像素PX1显示相同色。此外,副像素PX6也可以构成为与副像素PX3显示相同色。在一例中,第1色是绿色,第2色是红色,第3色是蓝色,第4色是白色或者实质上透明。在单位像素UPX中,副像素PX1、PX2、PX4以及PX5具有大致相同的第1面积,副像素PX3以及PX6具有比第1面积大的第2面积。在图示的例子中,副像素PX3以及PX6是在第1方向X上延伸的横长形状。例如,第2面积是第1面积的约2倍。另外,副像素PX3也可以具有与副像素PX6不同的面积。遮光层SH以将各个副像素划分的方式配置,在第1方向X以及第2方向Y上分别延伸在相邻的副像素之间。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单位像素UPX的结构例的图。源极布线S1~S4在第1方向X上排列。栅极布线G1~G2在第2方向Y上排列。栅极布线G1位于副像素PX1及PX2与副像素PX3之间。栅极布线G2位于副像素PX4及PX5与副像素PX6之间。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栅极布线G1及G2之间,配置有副像素PX3~PX5。换言之,在副像素PX3与副像素PX4及PX5之间没有配置栅极布线。源极布线S2及S3位于副像素PX1与PX2之间以及副像素PX4与PX5之间,并且,将副像素PX3及PX6横穿。副像素PX1具备与栅极布线G1及源极布线S1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1以及与开关元件SW1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1。副像素PX2具备与栅极布线G1及源极布线S3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2以及与开关元件SW2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2。副像素PX3具备与栅极布线G1及源极布线S2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3以及与开关元件SW3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3。副像素PX4具备与栅极布线G2及源极布线S1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4以及与开关元件SW4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4。副像素PX5具备与栅极布线G2及源极布线S3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5以及与开关元件SW5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5。副像素PX6具备与栅极布线G2及源极布线S3电连接的开关元件SW6以及与开关元件SW6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E6。副像素PX1及PX3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的总和H11以及副像素PX4及PX6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的总和H21例如是同等的,但也可以互不相同。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副像素PX1~PX6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都是相同的,但不限于该例。此外,副像素PX1、PX2、PX4、PX5的沿第1方向X的宽度都是同等的,副像素PX3及PX6的沿第1方向X的宽度也都是同等的。在图示的例子中,副像素PX3等的宽度是副像素PX1等的宽度的约2倍,但不限于该例。在这样的结构例中,也能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除此以外,还能够削减单位像素UPX所需要的栅极布线的条数。因此,在1帧期间,能够较长地确保选择各栅极布线的选择期间,在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中也能够抑制向各像素的图像信号的写入不足。图11是表示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排列的其他例的图。显示区域DA具有在第2方向Y上排列的主像素MP1~MP3。主像素MP1是与图9所示的例子相同的结构。主像素MP2与图9所示的例子相比,调换了副像素PX4及PX5与副像素PX6的位置。主像素MP3与主像素MP1是相同结构。另外,各副像素的显示色、各副像素的栅极布线以及源极布线的连接关系如前述那样。若着眼于主像素MP1以及MP2,则均为横长形状的副像素PX3及PX6在第2方向Y上排列。此外,若着眼于主像素MP2及MP3,则副像素PX1及PX4与副像素PX2及PX5分别在第2方向Y上排列。副像素PX4具备滤色器CF1,显示作为与副像素PX1相同色的第1色。副像素PX5具备滤色器CF2,显示作为与副像素PX2相同色的第2色。即,滤色器CF1在副像素PX1及PX4中连续形成,滤色器CF2在副像素PX2及PX5中连续形成。遮光层SH以将各个副像素划分的方式配置,在第1方向X以及第2方向Y上分别延伸在相邻的副像素之间。但是,在主像素MP2以及MP3的边界,省略沿第1方向X的遮光层SH。在这样的结构例中,也能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除此以外,与图9等所示的结构例同样地能够削减栅极条数。进而,在主像素MP2以及MP3的边界,显示相同色的副像素在第2方向Y上排列,因此能够省略遮光层SH。由此,能够扩大各副像素的沿第2方向Y的长度,能够提高各副像素的开口率。图12是表示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排列的其他例的图。图示的像素排列的例子与图11所示的例子相比不同点在于,在第2方向Y上排列的副像素PX3以及PX6是显示相同色的像素。即,副像素PX1以及PX4具备滤色器CF1,均显示第1色。副像素PX2以及PX5具备滤色器CF2,均显示第2色。副像素PX3以及PX6具备滤色器CF3,均显示第3色。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色是绿色,第2色是红色,第3色是蓝色。即,滤色器CF1在副像素PX1以及PX4中连续形成,滤色器CF2在副像素PX2以及PX5中连续形成,进而,滤色器CF3在副像素PX3以及PX6中连续形成。另外,第1色~第3色的组合不限于图示的例子,第3色也可以是红色或绿色。第3色是红色的情况下,第1色及第2色分别是蓝色及绿色中的某一个,第3色是绿色的情况下,第1色及第2色分别是蓝色及红色中的某一个。遮光层SH以将各个副像素划分的方式配置,在第1方向X以及第2方向Y上分别延伸在相邻的副像素之间。但是,在主像素MP1与MP2的边界以及主像素MP2与MP3的边界,省略沿第1方向X的遮光层SH。在这样的结构例中,也能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除此以外,与图9等所示的结构例同样地能够削减栅极条数。进而,在主像素MP1与MP2的边界以及主像素MP2与MP3的边界,显示相同色的副像素在第2方向Y上排列,因此能够省略遮光层SH。由此,在各副像素中能够提高开口率。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够抑制显示品质的劣化的显示装置。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并不意欲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同等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