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844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弹簧部分推动传动部分来允许针对电机的较小力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各种显示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响应于此需求,正在研究并使用诸如LCD(液晶显示装置)、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ELD(电致发光显示器)、VFD(真空荧光显示器)等的各种显示器。

在这些显示器当中,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那些显示器与LCD相比提供了优异的亮度和视角,并且由于其可在没有背光的情况下工作,所以可被制造得极其薄。



技术实现要素:

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辊;包括显示面板和模块罩的显示部分;以及操作部分,其连接至显示部分的一端并且改变显示部分的状态,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模块罩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模块罩绕所述至少一个辊卷起的第一状态向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模块罩从所述至少一个辊展开、彼此接触并暴露于所述壳体之外的第二状态转变,并且其中,所述操作部分包括:电机组件;支撑件,其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部分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机组件;传动部分,其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撑件;以及辅助连杆,其连接至所述壳体并且连接至所述传动部分的另一端,所述辅助连杆包括弹簧部分以在所述传动部分上施加力。

所述弹簧部分可包括第一弹簧至第三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至第三弹簧中的至少一个可具有不同的弹簧常数。

三个弹簧中的最远离所述传动部分的第三弹簧可具有最高弹簧常数。

所述辅助连杆还可包括在所述辅助连杆内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至第三弹簧之间的支撑物。

所述支撑物可包括:主支撑物,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至第三弹簧中的至少一个与相邻弹簧之间;以及侧支撑物,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

该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辊轮毂,其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辊的中心轴;恒力弹簧,其与所述辊轮毂间隔开;以及传动带,其绕所述恒力弹簧和所述辊轮毂卷起。

在从所述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中的至少任一状态向另一状态转变期间,所述恒力弹簧可在与所述辊轮毂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在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变期间,所述辊轮毂的旋转力可大于所述恒力弹簧的转矩。

所述辊轮毂可在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转变期间在第一方向上旋转,在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变期间在第二方向上旋转。

所述模块罩可包括多个链板,所述链板中的至少一些彼此连接。

该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托架,该托架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辊下面,并且该托架的面向所述至少一个辊的一侧凹进。

所述托架的凹进部分的直径可大于所述至少一个辊的直径。

至少一个导杆可被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从所述壳体上升或者向所述壳体中下降的入口处。

所述至少一个导杆可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被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相对侧。

所述操作部分还可包括:导轮,其被设置在所述传动部分与所述辅助连杆的接头处;以及导轨,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处,所述导轮被插入所述导轨中。

在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变期间,所述导轮可从所述导轨的一端向所述导轨的另一端旋转并移动。

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模块罩可通过两个辊来卷起或展开。

所述至少一个辊可包括:面板辊,其使所述显示面板卷起或展开;以及链板辊,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卷起或展开结合而使所述模块罩卷起或展开。

所述至少一个辊可包括引导辊以使所述模块罩和所述面板辊彼此间隔开。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图1至图6是示出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有关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示图;

图7至图3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图;以及

图32至图4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示例示出于附图中。由于本发明可按照各种方式修改并且可具有各种形式,所以特定实施方式示出于附图中并且在本说明书中详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本发明的精神和技术范围内所包括的所有修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换形式。

术语“第一”、“第二”等可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是所述部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所述术语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相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被指定为第二部件。按照相同的方式,第二部件可被指定为第一部件。

术语“和/或”涵盖所公开的多个相关项的组合与所公开的多个相关项当中的任何项二者。

当任意部件被描述为“连接到”或者“链接到”另一部件时,这应该被理解为意指它们之间可存在其它部件,尽管所述任意部件可直接连接到或链接到第二部件。相比之下,当任意部件被描述为“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链接到”另一部件时,这应该被理解为意指它们之间不存在部件。

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或示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单数表达可包括复数表达,只要它在上下文中没有明显不同的含义即可。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和“具有”应该被理解为旨在指定存在所示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部件、部分或其组合,而非排除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不同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部件、部分或其组合或者其添加的可能性。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在常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必 须被理解为具有与在现有技术的背景下所使用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应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分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地指定。

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本发明的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便更完整地描述本公开。

以下,将以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作为示例来描述显示面板。然而,适用于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不限于OLED,而是可包括液晶面板(LC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或场发射显示面板(FED面板)。

图1至图6是示出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有关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示图。

如图1所示,在下文中,显示面板10可包括第一长边LS1、面对第一长边LS1的第二长边LS2、与第一长边LS1和第二长边LS2相邻的第一短边SS1以及面对第一短边SS1的第二短边SS2。

这里,第一短边SS1可被称作第一边区域,第二短边SS2可被称作面向第一边区域的第二边区域,第一长边LS1可被称作与第一边区域和第二边区域相邻并且位于第一边区域和第二边区域之间的第三边区域,第二长边LS2可被称作与第一边区域和第二边区域相邻、位于第一边区域和第二边区域之间并且面对第三边区域的第四边区域。

为了说明方便,第一长边LS1和第二长边LS2的长度比第一短边SS1和第二短边SS2长;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第一长边LS1和第二长边LS2可几乎与第一短边SS1和第二短边SS2一样长。

在下文中,第一方向DR1可平行于显示面板的长边LS1和LS2,第二方向DR2可平行于显示面板10的短边SS1和SS2。

第三方向DR3可垂直(或正交)于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

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可分别被统称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

第三方向DR3可被称作正交方向。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可包括显示部分20和壳体30。

显示部分20可包括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显示面板10可被设置在显示装置100的前面并且显示图像。控制器可通过在显示面板10处将图像分解成像素并且控制各个像素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亮度和强度来在显示面板10处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0可被分成显示图像的活动区域和不显示图像的不活动区域。

显示面板10可为矩形。然而,显示面板10不限于这种形状,还可被成形为在拐 角处具有预定曲率。显示面板1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然而,显示面板10不限于这种面板。例如,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

模块罩15可被设置在显示面板10背后。模块罩15可直接附接到显示面板10。模块罩15可与显示面板10大小相同或者大于显示面板10。

模块罩15可支撑显示面板10的后面。因此,模块罩15可包括重量轻且强度高的材料。例如,模块罩15可包括铝。

壳体30可被设置在显示部分20的后面。即,壳体30可被设置在模块罩15的后面。壳体30可遮蔽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PCB)。即,壳体30可覆盖附接在模块罩15的后面的至少一个PCB。所述至少一个PCB的详细结构及其附接方法将在下面描述。

来自至少一个PCB的电子信号可被发送至壳体30。因此,壳体30(尽管未示出)可由内壳体(由导电材料制成)和覆盖内壳体的外壳体组成。然而,壳体30不限于这种结构,可以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单个单元。

参照图3,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壳体30可被设置在显示部分20下面。更详细地讲,壳体30可具有覆盖显示部分20的顶部的形状。壳体30可被配置为不暴露其中的驱动设备或驱动电路。

壳体30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的宽度可大于显示部分20的宽度,以便保护壳体30内的显示部分20。壳体30沿着第二方向的宽度可小于显示部分20的宽度,以便防止壳体30遮挡用户的视野。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壳体30可不被设置在显示部分20的活动区域中。因此,显示部分20可被制造得较薄,从而允许用户沉浸于画面中。

参照图4,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显示部分20的活动区域可处于:第一状态,其中显示部分20的活动区域在壳体30内;或者第二状态,其中显示部分20的活动区域暴露于壳体30之外。

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时,显示部分20的活动区域可在壳体30内。即,显示部分20可被遮蔽于壳体30中。

当显示装置100处于第二状态时,显示部分20的活动区域可暴露于壳体30之外。即,当显示部分20处于第二状态时,显示部分20的部分可在壳体30上方伸出。

尽管此图中未示出,显示部分20可通过壳体30内的辊从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 态。更详细地讲,当辊退绕时,显示部分20可从绕辊卷起的第一状态改变为显示部分20从辊展开以暴露于外的第二状态。相比之下,当辊回卷时,显示部分20可从第二状态改变为第一状态。辊和显示部分20的详细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将稍后描述。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显示部分20可处于第一状态或处于第二状态。因此,用户可通过仅在观看显示装置100时将显示部分20暴露于壳体30之外来节省空间。

参照图5,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面板辊143可连接至显示面板10的一个边缘。面板辊143可使显示面板10卷起或展开以便使显示面板10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至少一个源极PCB 120可被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各个源极PCB 120可彼此间隔开。

所述至少一个源极PCB 120可具有用于发送数字视频数据和来自面板辊143内的定时控制器板105的定时控制信号的信号线。源极PCB 120可通过源极膜上芯片(COF)123连接至显示面板10。连接至源极PCB 120的一侧的源极COF 123可随着延伸至显示面板10的活动区域而连接至显示面板10。

基座部分379可被设置在面板辊143的外周上。即,面板辊143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平坦。基座部分379可被设置在随着面板辊143卷绕,源极PCB 120与面板辊143接触的地方。基座部分379可按照面板辊143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凹陷的方式成形。

当面板辊143在显示面板10中卷绕时,源极PCB 120可搁置在基座部分379中并且其至少一部分可与面板辊143接触。因此,即使面板辊143在显示面板10中卷绕,源极PCB 120也不会被损坏。

定时控制器板105可被安装在面板辊143内部。将定时控制器板105安装在面板辊143内部可防止连接至源极PCB板120的FFC线缆117变杂乱。

面板辊143可包括上面板辊331和下面板辊337。作为示例,上面板辊331和下面板辊337可利用至少一个螺钉固定在一起。定时控制器板105可被安装在上面板辊331与下面板辊337之间。至少一个螺钉可在将上面板辊331和下面板辊337固定在一起的同时将定时控制器板105固定就位。FFC线缆117可经由上面板辊331中的孔将定时控制器板105与源极PCB 120连接。

由于定时控制器板105随面板辊143一起旋转,所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允许在FFC线缆117不会变杂乱的情况下连接FFC线缆117,并且由于定时控制器板105被安装在面板辊143内部,所以还可节省空间。

参照图6,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定时控制器板105被安装在壳体30的中心的显示面板上升或下降的一侧的面板辊143中,主板109和电源107可被设置在壳体30的中心的另一侧。

定时控制器板105可连接至主板109和电源107。定时控制器板105可通过线电极113连接至主板109和电源107。更详细地讲,线电极113可包括连接定时控制器板105和电源107的第一线电极307以及连接定时控制器板105和主板109的第二线电极309。

例如,可设置多个第一线电极307。另外,第一线电极307可具有圆形形状。第一线电极307可经由面板辊143的旋转轴线的中心中的开口将定时控制器板105与电源107连接。

第二线电极309可使用将定时控制器板105与源极PCB 120连接的扁平挠性线缆(FFC)线缆。第二线电极309可经由面板辊143的旋转轴线的中心中的开口将定时控制器板105与主板109连接。

第一线电极307和第二线电极309可被设置在定时控制器板105的相对侧。通向第一线电极307和第二线电极309的开口也可被设置在相对侧。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定时控制器板105可被安装在面板辊143中,并且电源107和主板109可被设置在面板辊143中显示面板的相对两侧。这可节省壳体30中的大量空间。

图7至图3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图。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包括在壳体30内的面板辊143、电机组件137和支撑件73。

面板辊143可被设置在壳体30中显示部分20上升或下降的地方的前面。面板辊143可使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同时卷起或展开。由于模块罩15较厚,所以面板辊143的直径可在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期间大量增加。因此,面板辊143可(例如,在第三方向上)与壳体30的各侧间隔开特定距离或更远。

支撑件73可被设置在显示部分20上升或下降的地方。支撑件73可用于随着显 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上升或下降来支撑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更详细地讲,尽管此图中未示出,支撑件73可使附接到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的顶部的顶梁升高或降低。操作支撑件73的详细方法将稍后描述。

由于仅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的顶部连接至顶梁,所以它们的其余部分可容易地弯曲。因此,支撑件73可从模块罩15的后面支撑模块罩15,以防止模块罩15弯曲。支撑件73不附接至模块罩15,因为它们在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期间一直移动。然而,支撑件73仍可支撑模块罩15。

电机组件137可被设置为与支撑件73连接。电机组件137可使得支撑件73上升或下降。电机组件137可得到电信号并且将它们转换为物理力。电机组件137可将转动能传递给支撑件73,从而使得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电机组件137的结构和操作原理的详细描述将稍后给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可通过一个辊同时卷起或展开。这可导致壳体30的厚度减小,从而给予用户更好的画面视野。

参照图8,模块罩15可包括多个链板。链板可为矩形。链板可彼此间隔开并且附接到显示面板10的后面。由于模块罩15由多个链板组成,所以其形状可在绕辊卷起或者从辊展开时容易地变形。模块罩15可包括塑料或铝材料。因此,模块罩15可保护显示面板10免受外部冲击。

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可通过粘合层70被固定在一起。粘合层70可为双面胶带。利用粘合层70,模块罩15可随显示面板10一起卷起或展开。粘合层70的片段可被设置在链板上并且附着到显示面板10。粘合层70的各个片段可彼此间隔开设置。因此,模块罩15的形状在绕辊卷起或者从辊展开时可容易地变形。粘合层70沿着第二方向的宽度越小,显示面板10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将越小。更详细地讲,粘合层70沿着第二方向的宽度越小,它可越柔性,因此将越少外力传递到显示面板10上。

此外,链板沿着第二方向的宽度越大,显示面板10具有裂缝的可能性将越小。更详细地讲,链板沿着第二方向的宽度越大,刚度越高;因此显示面板10中将不出现裂缝。

因此,如果粘合层70沿着第二方向的宽度不超过链板沿着第二方向的宽度的30%,则较少外力被传递给显示面板10,这可导致显示画面上较少凸块。

另外,如果粘合层70沿着第二方向的宽度不小于链板沿着第二方向的宽度的 15%,则显示面板10的刚度改进,这可导致显示画面中较少裂缝。

此外,粘合层70沿着第三方向的宽度越大,显示面板10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将越小。更详细地讲,粘合层70沿着第三方向的宽度越大,它可越柔性,因此将越少外力传递到显示面板10上。

另外,链板沿着第三方向上的宽度越小,显示面板10具有裂缝的可能性将越小。更详细地讲,链板沿着第三方向的宽度越小,刚度越高;因此显示面板10中将不出现裂缝。

因此,如果粘合层70沿着第三方向的宽度不小于链板沿着第三方向的宽度的3%,则较少外力被传递给显示面板10,这可导致显示画面上较少凸块。

另外,如果粘合层70沿着第三方向的宽度不超过链板沿着第三方向的宽度的6%,则显示面板10的刚度改进,这可导致显示画面中较少裂缝。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模块罩15可包括多个链板,粘合层70可搁置在链板上。因此,与模块罩15被配置为单个单元时相比,模块罩15的形状在绕辊卷起时可更容易地变形。

参照图9,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链板可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即,链板可为在一个方向上倾斜的矩形形状。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的链板可防止显示面板在与显示面板卷起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弯曲。因此,显示面板可在第二状态下保持平坦。

当在与显示面板卷起的方向相反的方向351上对链板施加外力时,由于其表面彼此接触,所以链板可不再旋转(参见图9的(a))。因此,显示面板可保持平坦。

相比之下,当在显示面板卷起的方向353上对链板施加外力时,由于其表面没有彼此接触,所以链板可自由地旋转(参见图9的(b))。因此,显示面板可容易地卷起或展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链板可仅在一个方向上旋转。因此,即使对显示面板施加外力,屏幕也将不弯曲。

参照图10,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可被紧固到顶梁75。例如,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可利用至少一个螺钉115被紧固到顶梁75。

所述至少一个螺钉115允许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在彼此不偏离的情况下随顶 梁75一起上升或下降。所述至少一个螺钉115可将顶梁75和模块罩15紧固在一起,并且将顶梁75和显示面板10紧固在一起。然而,所述至少一个螺钉115不限于这种配置,而是可将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紧固在一起。

模块罩15的上模块罩15t的形状可不同于模块罩15的其余部分以附接到顶梁75。上模块罩15t可以是最上面的链板。更详细地讲,最上面的链板可具有不同于其它链板的形状。上模块罩15t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三方向可具有不同于其余部分的厚度。具有与其余部分不同的厚度的部分可被插入顶梁75的凹陷中。

具有与上模块罩15t的其余部分不同的厚度的部分可例如通过至少一个螺钉115被紧固到顶梁75。由于上模块罩15t被插入顶梁75中,模块罩15可被更牢固地紧固到顶梁75。

如图10的(b)所示,顶梁75、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可被顶壳167覆盖。顶壳167可在两侧和底部遮蔽顶梁75、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至少一个螺钉115可将顶壳167随顶梁75、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一起紧固。然而,顶壳167不限于这种配置,而是可被插入顶梁75、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中的凹陷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顶梁75、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可被固定在一起。因此,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可在彼此不偏离的情况下容易地上升或下降。

此外,顶壳167可覆盖顶梁75、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因此,用户可发现显示装置的外观更整齐和整洁。

参照图1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还可被成形为使得顶梁75的两侧由支撑件73支撑。顶梁75可通过支撑件73来上升或下降。各个支撑件73可包括上连杆73a和下连杆73b。

上连杆73a和下连杆73b可通过铰链152连接。上连杆73a的一端可被紧固到顶梁75,另一端被紧固到铰链152,下连杆73b的一端可被紧固到电机组件,另一端被紧固到铰链152。

导杆234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从壳体上升或者向壳体中下降的入口处。导杆234可包括第一导杆234a和第二导杆234b。第一导杆234a和第二导杆234b可隔着支撑件73彼此面对。例如,第一导杆234a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的前面,第二导杆234b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的后面。

面板辊143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前面的底部。面板辊143可设置有与壳体的底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托架221。例如,至少一个托架221可被设置在面板辊143下面。至少一个托架221可彼此间隔开。例如,至少一个托架221可利用螺钉被固定到壳体的底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具有各种操作机构。这可减少当显示面板通过辊上升或下降时可能发生的破裂风险。

参照图12,第一导杆234a可在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上升或下降的壳体30的部分处引导绕面板辊143卷起的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因此,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即使位置不与面板辊143使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上升或下降的地方对应也可从期望的位置上升或下降。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可在壳体30的入口处与第一导杆234a接触。因此,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可从相同的位置上升或下降,而不管它们处于何种状态。

托架221可被设置在面板辊143下面。托架221的面向面板辊143的一侧可凹进。托架221可引导绕面板辊143卷起的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使得它们不被抵靠壳体30的底表面拖曳。因此,托架221的凹进部分的直径BD可大于面板辊143的直径RD。如果托架221的凹进部分的直径BD小于面板辊143的直径RD,则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可偏离托架221并且被抵靠壳体30的底表面拖曳。托架221可包括橡胶或塑料以便防止由于与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摩擦而损伤。

参照图13,在如图13的(a)所示没有设置托架221的情况下,当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从面板辊143展开时,它们可能被抵靠壳体30的底表面拖曳。因此,显示面板10或模块罩15可能具有裂缝。另外,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可能无法自由地卷起。

相比之下,在如图13的(b)所示托架221被设置在面板辊143下面的情况下,当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从面板辊143展开时,它们可与托架221接触。由于托架221的凹进部分具有半圆形形状,所以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可保持其卷绕形状,而非下垂。另外,托架221可防止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由于与壳体30摩擦而损伤。

参照图14,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在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期间,顶梁75可上升。随着在两个相对边缘上通过支撑件73推动顶梁75,顶 梁75可上升或下降。

如图14的(a)所示,在第一状态下,上连杆73a与下连杆73b之间的角度HRA可能非常小。因此,顶梁75没有上升。另外,显示面板和模块罩可保持绕面板辊卷起。

如图14的(b)所示,随着电机组件137旋转,上连杆73a与下连杆73b之间的角度HRA可增大。上连杆73a与下连杆73b之间的角度HLA的增大可允许顶梁74上升。因此,绕面板辊卷起的显示面板和模块罩可变得逐渐展开。

如图14的(c)所示,在第二状态下,上连杆73a和下连杆73b可彼此平行。即,上连杆73a与下连杆73b之间的角度HLA可为180度。因此,顶梁75可处于最大高度。另外,显示面板和模块罩可变得完全从面板辊展开。

参照图15,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支架固定部分315和支架317可被设置在电机组件的后面。

支架固定部分315可与电机组件137对应地设置并且遮蔽电机组件137。支架固定部分315可被紧固到电机组件137和壳体30以使得支架317被固定到壳体30。

由于支架固定部分315和支架317对应于电机组件137,它们可被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任一侧。

支架317可连接至支架固定部分315并且被暴露于壳体30之外。支架317可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圆柱体形状。显示装置的两侧的支架317可用作显示装置的腿。即,支架317可用于支撑显示装置。

支架317可相对于支架固定部分315旋转。因此,用户可旋转支架317以使得壳体30的底表面与地面接触。即,支架317可按照不与地面接触的方式旋转,使得显示面板10的高度对应于用户的眼睛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旋转支架317来将显示面板10的高度调节为其眼睛的高度。

参照图16,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上连杆73a可由多个零件组成,同样,下连杆73b可由多个零件组成。

更详细地讲,上连杆73a可包括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二上连杆73Fa。同样,下连杆73b可包括第一下连杆73Cb和第二下连杆73Fb。

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可比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更向外设置。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可连接至铰链152的中心,第二 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可连接至铰链152的两侧。

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在铰链152内部的末端部分可为彼此啮合的齿轮的形状。铰链152可将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固定就位,以使得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的齿轮彼此啮合。

从穿过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一下连杆73Cb之间的水平线(地面)到第一上连杆73Ca的角度HRA1以及从地面到第一下连杆73Cb的角度HRA2可相等,因为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可为彼此啮合的齿轮的形状并且相对于地面对称。另外,对于两个铰链152的支撑件73,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一下连杆73Cb之间的角度可相等。因此,通过两个铰链152的支撑件73的上连杆73a和下连杆73b操作的顶梁75可上升或下降至相同的高度,而没有未对准。即,在两个铰链152上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一下连杆73Cb之间的角度可相等,而不管显示面板处于何种状态。

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可在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的内侧支撑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第二上连杆73Fa与第二下连杆73Fb之间的角度可按照与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一下连杆73Cb之间的角度相同的方式改变。

参照图17,在根据本发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如图17的(a)所示,上连杆73a和下连杆73b被配置为单个连杆。因此,当外力F被施加于显示面板的一侧时,该侧的上连杆73a与下连杆73b之间的角度HRA变得扭曲。因此,上连杆73a与下连杆73b之间的角度HRA在两个铰链之间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7的(b)所示,显示面板的一侧变得倾斜。

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如图17的(c)所示,即使外力F被施加于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也可支撑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因此,上连杆73a与下连杆73b之间的角度HRA可不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可防止显示面板倾斜,从而允许用户沉浸于显示画面而不会分心。此外,可防止由于显示面板的倾斜引起的任何损坏。

参照图18,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的一侧可朝着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延伸。即,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的宽度可增大并且当从前面(背离铰链侧)看时较大。因此,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可在前面遮蔽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 73Fb。

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的旋转轴可位于与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不同的高度处。更详细地讲,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的旋转轴可沿着第三方向(z方向)位于与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不同的高度处。即,铰链152的连接至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的部分的垂直高度可不同于铰链152的连接至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的部分的垂直高度。因此,即使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的一侧朝着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延伸,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可不与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接触。

尽管未示出,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的一侧可朝着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延伸。即,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的宽度可增大并且当从背后(朝着铰链侧)看时较大。因此,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可在前面遮蔽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

参照图19,在第一状态下,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与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可分别在宽度上至少部分地交叠,如图19的(a)所示。例如,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与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可部分地交叠,使得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二上连杆73Fa之间存在特定距离SLD,第一下连杆73Cb与第二下连杆73Fb之间存在特定距离SLD。因此,上连杆73a的整个宽度可大于第二上连杆73Fa的宽度HLW或者第一上连杆73Ca的宽度CLW。

相比之下,如图19的(b)所示,在第二状态下,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与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可在宽度上彼此完全交叠。例如,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一下连杆73Cb与第二上连杆73Fa和第二下连杆73Fb可完全交叠,使得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二上连杆73Fa之间不存在特定距离SLD,第一下连杆73Cb与第二下连杆73Fb之间不存在特定距离SLD。因此,上连杆73a的整个宽度HLW可等于第二上连杆73Fa的宽度或者第一上连杆73Ca的宽度CLW。

参照图20,在第一上连杆73Ca的一侧没有朝着第二上连杆73Fa延伸的情况下,随着第一上连杆73Ca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移动,第一上连杆73Ca和第二上连杆73Fa可彼此间隔开特定距离LD,如图20的(a)所示。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二上连杆73Fa之间的距离LD在从第一状态朝着第二状态移动时可增大。

此方案的问题在于,用户的手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期间可能由于被夹在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二上连杆73Fa之间而受伤。

相比之下,如图20的(b)所示,在第一上连杆73Ca的一侧朝着第二上连杆73Fa延伸并且与第二上连杆73Fa交叠的情况下,即使当第一上连杆73Ca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移动时,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二上连杆73Fa之间的空间也不会暴露。这可避免用户的手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期间被夹在第一上连杆73Ca与第二上连杆73Fa之间的风险。

参照图21,电机组件137可包括电机138和减速器139。

电机138可得到电力并且将它们转换为物理力。电机可将旋转能传递给减速器139。可存在可被固定到壳体30的任一侧的底部的两个电机138。

减速器139可被成形为与电机138互锁。减速器139可被覆盖在与电机138不同的外壳中。通过将减速器139覆盖在与电机138不同的外壳中,可避免它们之间不必要的接触。然而,减速器139不限于这种配置,而是可被覆盖在与电机138相同的外壳中。

减速器139可在电机138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时在第一方向上旋转,在电机138在第二方向上旋转时在第二方向上旋转。减速器139可在降低电机138的旋转速度的同时传递大量旋转能。

当减速器139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时,从地面到连接至减速器139的下连杆73b的角度可增大。当减速器139在第二方向上旋转时,从地面到连接至减速器139的下连杆73b的角度可减小。

参照图22,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利用连接至辅助连杆191的传动部分126来推动下连杆73b。辅助连杆191可包括紧固部分151、圆柱部分153和弹簧部分179。

传动部分126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一下连杆73Cb的下部并且推动第一下连杆73Cb。传动部分126可将来自辅助连杆191的能量传递给第一下连杆73Cb。传动部分126的另一端可连接至辅助连杆191的紧固部分151。

导轮241可被设置在传动部分126与辅助连杆191的接头处。导轮241可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期间引导传动部分126和辅助连杆191,使得它们在第三方向上不偏离。由于导轮241这样引导传动部分126和辅助连杆191,所以辅助连杆191 的力可被正确地传递至第一下连杆73Cb。

紧固部分151可以是将辅助连杆191和传动部分126附接在一起的部分。紧固部分151可向传动部分126传递弹力。

弹簧部分179可推动紧固部分151。弹簧部分179可在下连杆73b下降时被压缩,在下连杆73b上升时被拉伸。因此,当下连杆73b上升时,弹簧部分179可利用其弹性来施加力。

在没有弹簧部分179的情况下,下连杆73b仅从电机138接收力。如果从地面到下连杆73b的角度接近0°,则可能需要可观量的转矩。因此,电机138将需要非常大量的力。这将需要电机138尺寸较大,还将需要较大的壳体尺寸。

另一方面,在有弹簧部分179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小许多的转矩来使下连杆73b上升。因此,电机138所需的力可相当程度地减小。这可减小电机的尺寸并且还减小容纳电机138的壳体的尺寸。通过壳体的尺寸的减小,显示装置可使得用户能够沉浸于显示面板中,而不会由于壳体的尺寸而分心。

圆柱部分153可遮蔽紧固部分151和弹簧部分179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当弹簧部分179由于其弹性而被拉伸时,圆柱部分153可没有偏离地对紧固部分151施加力。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此弹性允许辅助连杆191推动下连杆73b。因此,顶梁75可更容易地上升。

参照图23,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期间,导轮241可在导轨372上移动。导轨372可在导轨372的中心向内凹陷,导轮241可被插入导轨372的凹陷部分中并且能够移动。

如图23的(a)所示,在第一状态下,紧固部分151的大部分可处于圆柱部分153内。这意味着弹簧部分被压缩。由于紧固部分151没有推动传动部分126,所以从地面到传动部分126的角度可较小。导轮241可沿着导轨372与圆柱部分153相邻设置。

如图23的(b)所示,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期间,紧固部分151可暴露于圆柱部分153之外。即,紧固部分151可推动传动部分126。在这种情况下,弹簧部分可随其解除压缩而传送弹性能。由于紧固部分151推动传动部分126,所以从地面到传动部分126的角度可逐渐增大。导轮241可沿着导轨372设置在中间。

如图23的(c)所示,在第二状态下,紧固部分151的大部分可暴露于圆柱部分153之外。这意味着弹簧部分完全未压缩。由于紧固部分151推动传动部分126,所以从 地面到传动部分126的角度可较大。导轮241可沿着导轨372与下连杆73b相邻设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导轮241可在沿着导轨372移动的同时推动下连杆73b。因此,可更容易且正确地传递弹簧部分的弹性。

参照图24,弹簧部分179可包括第一弹簧179a至第三弹簧179c。与第二弹簧179b和第三弹簧179c相比,第一弹簧179a可更邻近紧固部分151。另外,与第三弹簧179c相比,第二弹簧179b可更邻近紧固部分151。即,第三弹簧179c可以是最远离紧固部分151的弹簧。因此,第三弹簧179c可以是最远离连接至紧固部分151的传动部分的弹簧。

第一弹簧179a至第三弹簧179c中的至少一个可具有不同的弹簧常数。例如,第三弹簧179c可具有比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高的弹簧常数。即,与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相比,第三弹簧179c需要更多力来变形。第一弹簧至第三弹簧可通过侧支撑物182和主支撑物184彼此分离。

侧支撑物182可包括第一侧支撑物182a和第二侧支撑物182b。第一侧支撑物182a可设置在第一弹簧179a的一端,第二侧支撑物182b可设置在第三弹簧179c的另一端。第一侧支撑物182a和第二侧支撑物182b的突起可被插入第一弹簧179a和第三弹簧179c中。

主支撑物184可包括第一主支撑物184a和第二主支撑物184b。第一主支撑物184a可设置在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之间。

第一主支撑物184a和第二主支撑物184b可在两侧突出。第一主支撑物184a的突起可附接到第一弹簧179a的另一端和第二弹簧179b的一端。另外,第二主支撑物184b的突起可被插入第二弹簧179b的另一端和第三弹簧179c的一端中。

第一弹簧179a至第三弹簧179c的位移范围可由于侧支撑物182和主支撑物184而受到限制。即,第一弹簧179a至第三弹簧179c的压缩量可由于侧支撑物182和主支撑物184而受到限制。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弹簧部分179可由具有不同弹簧常数的多个弹簧组成。因此,弹簧部分179所施加的力可与支撑件上升或下降所需的非线性力平衡。

参照图25和图26,在第二状态下,弹簧部分179可处于未压缩状态。因此,弹簧部分179可具有第一长度SD1。第一长度SD1可以是当弹簧部分179完全未压缩 时的最大长度。未压缩的弹簧部分179可通过在紧固部分151上推动来向支撑件73传递力。

在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变期间,从地面到下连杆73b的角度可减小,从而将传动部分126朝着中心推动。因此,力被传递给紧固部分151,从而允许紧固部分151压缩弹簧部分179。弹簧部分179可具有第二长度SD2,该第二长度SD2比弹簧部分179在第二状态下所具有的第一长度SD1短。

在第二状态下,弹簧部分179可不暴露于圆柱部分153之外。即,弹簧部分179可在任何情况下不暴露于圆柱部分153之外。由于弹簧部分179不暴露于圆柱部分153之外,所以它可在不偏离于圆柱部分153的情况下推动下连杆73b。另外,由于弹簧部分179不暴露于圆柱部分153之外,所以其弹性没有被分散,用户将发现显示装置的外观整洁。

参照图27,如图27的(a)所示,如果在第一弹簧179a至第三弹簧179c之间没有设置侧支撑物182和主支撑物184,则具有较低弹簧常数的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在第一状态下可能被过度压缩。相比之下,与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相比,具有较高弹簧常数的第三弹簧179c的压缩量在第一状态下可能相对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可能由于过度压缩而遭受塑性变形。另外,第三弹簧179c的压缩量可能相对较小。由于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的塑性变形,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期间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可能无法恢复至其原始长度。即,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的长度可能比塑性变形之前的长度短特定距离SDD。因此,弹簧部分179没有推动紧固部分151,因此下连杆73b可能没有上升。

另一方面,如图27的(b)所示,当在第一弹簧179a至第三弹簧179c之间设置侧支撑物182和主支撑物184时,第一弹簧179a至第三弹簧179c在第一状态下的压缩量可由于侧支撑物182和主支撑物184而受到限制。即,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可被压缩不超过特定长度。因此,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即使在被压缩时不会遭受物理变形。另外,压缩力不会集中于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上。因此,如果设置侧支撑物182和主支撑物184,则弹簧部分179的长度可更长。

由于侧支撑物182和主支撑物184,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不会遭受塑性变形。因此,在从第一状态转变为第二状态之后,第一弹簧179a和第二弹簧179b 可返回至其原始长度。因此,弹簧部分179可正确地在紧固部分151上推动,从而允许下连杆73b上升。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在弹簧之间设置侧支撑物182和主支撑物184。因此,弹簧部分179不会遭受塑性变形,这使其容易向下连杆73b传递力。

参照图28,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辊轮毂278可被设置在壳体的与面板辊143对应的任一侧。辊轮毂278可附接至面板辊143的中心轴。辊轮毂278可具有宽的外周,以使得传动带314(稍后描述)可容易地绕它卷起。

恒力弹簧316可与辊轮毂278间隔开。传动带314可绕在恒力弹簧316和辊轮毂278上。传动带314可趋向于保持绕在恒力弹簧316上。因此,如果传动带314从恒力弹簧316展开,则可在传动带314要再次卷起的方向上施加力。

恒力弹簧316可沿着第二方向位于辊轮毂278下面第一距离CSD处。在这种情况下,与恒力弹簧316在辊轮毂278的同一高度处或者高于辊轮毂278时相比,可传递更多的力。

参照图29,第一转矩T1可被施加到面板辊143以使显示面板10绕面板辊143卷起,如图29的(a)所示。由于第一转矩T1较小,所以与显示面板10垂直移动的长度相比,面板辊143的旋转量也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10可从面板辊143下垂,因此可能无法正确地绕面板辊143卷起。

如图29的(b)所示,第二转矩T2可被施加到面板辊143以使显示面板10绕面板辊143卷起。第二转矩T2可大于第一转矩T1。因此,面板辊143的旋转量可对应于显示面板10垂直移动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显示面板10和面板辊143彼此互锁,所以显示面板10可正确地绕面板辊143卷起。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能需要特定量或更大的转矩以便显示面板10通过与面板辊143互锁来正确地绕在面板辊143上。因此,可能需要用于对面板辊143施加特定量或更大的转矩的装置。

参照图30,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期间,如图30的(a)所示,辊轮毂278可随面板辊143一起在第一方向(即,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显示面板10和传动带314可在相反的方向上卷起。因此,随着显示面板10和辊轮毂278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传动带314可从辊轮毂278展开,显示面板10可绕面板辊143卷起。

由于恒力弹簧316在顺时针方向上具有特定量的转矩,所以当它绕辊轮毂278 卷起时它可帮助显示面板10逆时针旋转。由于当辊轮毂278卷绕时恒力弹簧316的转矩有帮助,所以当连接至辊轮毂278的面板辊143卷绕时它也可有帮助。因此,显示面板10可通过与面板辊143互锁来正确地绕面板辊143卷起。

相比之下,如图30的(b)所示,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期间,辊轮毂278可随面板辊143一起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显示面板10和传动带314可在相反的方向上卷起。因此,随着显示面板10和辊轮毂278在第二方向上旋转,传动带314可绕辊轮毂278卷起,显示面板10可从面板辊143展开。

由于恒力弹簧316在顺时针方向上具有特定量的转矩,所以当它从辊轮毂278展开时可阻碍显示面板10顺时针旋转。因此,显示面板10利用支撑件上升所需的力应该大于恒力弹簧316的转矩,以便于恒力弹簧316不阻碍面板辊143和辊轮毂278在第二方向上旋转。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当面板辊143和辊轮毂278在第二方向上旋转时,显示面板10可通过恒力弹簧316的转矩快速地卷起。这可防止显示面板10从面板辊143下垂。

参照图31,利用虚线指示传统扭转弹簧的转矩对辊轮毂的转数,利用实线指示恒力弹簧的转矩对辊轮毂的转数。

根据转数,使显示面板绕面板辊卷起所需的转矩的改变量可较小。

如虚线所指示的,转数越大,施加于传统扭转弹簧的转矩越大。因此,可生成不必要的转矩。这可能需要机构来减小不必要的转矩,这些机构的添加可增加噪声。

另一方面,如实线所指示的,如果转数超过特定值,则施加于恒力弹簧的转矩可恒定。因此,不必要的转矩可被最小化,这可导致较少噪声和最小安装空间。

图32至图4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图。

参照图32,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面板辊143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的前面,链板辊141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的后面。即,面板辊143和链板辊141可在支撑件73的相对侧彼此面对。

面板辊143可使显示面板10卷起或展开,链板辊141可使模块罩15卷起或展开。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可不利用粘合层来附接,因为它们绕不同的辊卷起。

模块罩15可比显示面板10更厚,因此它可在壳体30中占据大量空间。因此,电机组件137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的前面以不阻碍模块罩15的卷起或展开。然而, 电机组件137不限于这种配置,而是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的后面。

由于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在壳体30内独立地卷起,所以面板辊143和链板辊141卷起的力可大于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附接的力。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可分别通过两个辊来卷起。因此,可在两个辊之间共享卷起的重量,这可防止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在卷起期间下垂。

参照图33,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面板辊143和链板辊141可被设置在同一侧。例如,面板辊143和链板辊141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后面。然而,面板辊143和链板辊141不限于这种配置,而是可被设置在支撑件73的前面。

链板辊141可被设置在面板辊143下面。由于模块罩15具有较大的厚度,所以在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变期间链板辊141的直径可增大非常多。因此,链板辊141可与面板辊143间隔开第一距离PGD或更长,以避免与面板辊143接触。距离PGD可等于或大于处于第一状态的链板辊141不与面板辊143接触的距离。

引导辊145可设置在链板辊141退绕所沿的线上。引导辊145可引导模块罩15,使得当模块罩15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时模块罩15不与面板辊143接触。引导辊145可被设置在面板辊143下面,以使得模块罩15不与面板辊143接触。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面板辊143和链板辊141可重叠地设置在同一侧。与面板辊143和链板辊141在不同侧时相比,这可节省更多空间。

参照图34,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设置压力辊147,而非引导辊。压力辊147可挤压模块罩15以使其与支撑件73接触。因此,模块罩15可保持平坦而不弯曲。压力辊147可在第三方向上与支撑件73相邻设置,以使得模块罩15与支撑件73接触。压力辊147可用于引导模块罩15以使得模块罩15和面板辊143彼此接触。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压力辊147可挤压模块罩15以使其与支撑件73接触。因此,显示面板10可变得平坦,从而允许用户沉浸于显示面板10中。

参照图35,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设置引导辊145和压力辊147二者。因此,模块罩15可不与面板辊143接触,但是可与支撑件73接触。这 可使得显示装置中故障更少,并且用户可更享受在显示面板10的平坦表面上观看。

参照图36,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模块罩15可包括诸如第一模块罩区段15a至第四模块罩区段15d的多个区段。

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可被设置在模块罩15的中心。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可附接至顶梁75。附接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的示例性方法将稍后描述。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可被设置在模块罩15的任一侧。即,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可被设置在模块罩15的各侧。

第四模块罩区段15d可被设置在模块罩15的顶侧。第四模块罩区段15d可连接至第三模块罩区段15c的上部。在第二状态下,第四模块罩区段15d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可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后边缘上。第四模块罩区段15d可附接至顶梁75。例如,第四模块罩区段15d可具有在背后覆盖顶梁75的形状。附接第四模块罩区段15d的示例性方法可稍后描述。

第二模块罩区段15b可相对于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更靠后设置,并且可附接至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的中心可附接至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的两侧可附接至第三模块罩区段15c。

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可彼此间隔开。另外,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的前面可相对于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的前面突出特定距离LMD。即,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之间可具有空间。支撑件73可被设置在第一模块罩区段15a与第三模块罩区段15c之间的空间中。

尽管未示出,显示面板10可附接至模块罩15的前面。因此,支撑件73可在前面被显示面板10遮蔽,在后面被第二模块罩区段15b遮蔽。由于支撑件73的操作在他们的视野之外,所以用户可沉浸于显示画面,并且将发现显示装置的外观整洁。

参照图37,在没有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的情况下,显示面板10仅在两侧附接至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如图37的(a)所示。因此,由于第二模块罩区段15b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空间,显示面板10可在中心处凹陷。

因此,由于显示面板10的表面不平坦,用户可能无法沉浸于显示画面。另外,所述凹陷可能导致显示面板的损坏。

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可被设 置在中心处,如图37的(b)所示。显示面板10可在两侧附接至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其中心可附接至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将占据显示面板10与第二模块罩区段15b之间的空间。因此,显示器10可保持平坦。因此,用户可沉浸于显示画面。

参照图38,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模块罩的两侧的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可附接至显示面板10。

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和显示面板10可通过设置在至少一个链板上的磁体64固定在一起。磁体64可利用双面胶带附接至链板。磁体64可彼此间隔开。因此,当模块罩15通过辊卷起或者从其展开时,其形状可容易地变形。

显示面板10可附接至磁体64。显示面板10的与磁体64接触的表面可包括Fe-Ni因瓦合金。因此,显示面板10可牢固地附接至磁体64。应该注意的是,显示面板的与磁体64接触的表面可以是附接至磁体的金属材料。

由于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通过仅设置在模块罩15的两侧的磁体64附接,所以仅需要少量的磁体64。这将节省制造成本。

参照图39,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磁体64可被设置在第三模块罩区段15c的凹陷118中。

凹陷118可被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面向第三模块罩区段15c的一侧。凹陷118可被设置在各个链板中。由于磁体64被设置在凹陷118中,所以链板的与显示面板10接触的表面可平坦。因此,显示装置可制造得较薄,因此具有整洁的外观。

参照图40,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磁体64可被设置在第一模块罩区段15a上以及第三模块罩区段15c上。然而,磁体64不限于这种配置,而是可被设置在第一模块罩区段15a中所提供的凹陷中。

在这种情况下,与磁体64仅被设置在第三模块罩区段15c上时相比,模块罩15和显示面板10可被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因此,即使被施加外力时也可防止显示面板10和模块罩15容易地彼此分离。

参照图41,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顶梁75和模块罩15可利用例如至少一个螺钉来附接。

顶梁75可通过第一孔331附接至第四模块罩区段15d。第四模块罩区段15d可覆盖顶梁75的背后。尽管未示出,显示面板10也可通过第一孔331来附接。

顶梁75可通过第二孔333附接至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如参照图10说明的,在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的最上部中厚度不同于链板的其它部分的部分可被插入顶梁75的凹陷中。第二孔333可被设置为低于第一孔331。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可通过不同类型的孔附接至顶梁75。因此,模块罩15和顶梁75可被更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可在后面通过第三孔335和第四孔337附接至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可通过各个链板中的第三孔335附接至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第三模块罩区段15c可通过各个链板中的第四孔337附接至第二模块罩区段15b。

由于各个链板通过第三孔335和第四孔337附接至第二模块罩区段15b,所以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以及第二模块罩区段15b可在被固定在一起的同时容易地卷起。

参照图42,顶梁75可包括在中心处向下突出的第一突起75a以及在两侧向下突出的第二突起75b。第一突起75a可以是插入有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的部分,第二突起75b可以是连接至支撑件73的部分。顶梁75无法卷起,因为它不像模块罩15上的链板一样由多个零件组成。因此,第一突起75a和第二突起75b也无法卷起。

因此,与顶梁75的第一突起75a和第二突起75b对应的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以及与顶梁75的其它部分对应的第四模块罩区段15d的平坦区域FR可在第一状态下保持平坦,而不会绕链板辊141卷起。例如,最上面的链板可被设置在第一模块罩区段15a和第三模块罩区段15c的平坦区域FR中。

参照图43,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各个铰链152可包括主体152a和附接部152b。

如先前所述,主体152a可以是连接上连杆73a和下连杆73b以允许上连杆73a和下连杆73b在第二模块罩区段15b上旋转的部分。

附接部152b可连接至主体152a。附接部152b可从主体152a朝着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突出。在第一状态下,附接部152b可不与第一模块罩区段15a接触。因此,支撑件73可自由地旋转,而不会受附接部152b阻碍。

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期间,可在附接部152b移动的第二模块罩区段15b上形成轨道367。轨道367可形成在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的面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轨 道367可包括磁性材料。轨道367之一的形状可类似于沿着第二方向从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的左侧的中心向沿着第二方向与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相邻的顶部延伸的四分之一圆周。另一轨道367的形状可类似于沿着第二方向从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的右侧的中心向与第一模块罩区段15a相邻的顶部延伸的四分之一圆周。

附接部152b可各自在面向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的一侧包括磁性材料。附接部152b可包括极性与轨道167的极性相反的材料。在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变期间,附接部152b可沿着轨道167移动。

由于附接部152b和轨道167包括磁性材料,所以铰链152可在附接至第二模块罩区段15b的同时移动。因此,铰链152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向前突出,从而允许显示面板保持平坦。另外,轨道367可引导铰链152的移动。因此,在状态转变期间显示装置的保护可改进。

尽管关于显示部分从壳体内部向上卷绕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出了上述附图,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而是可适用于显示部分从壳体内部向下卷绕的显示装置的结构。

尽管参照其多个例示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许多其它修改和实施方式,其将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范围内。更具体地讲,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在组成部件和/或主题组合布置方式方面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除了在组成部件和/或布置方式方面的变化和修改以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替代使用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申请要求2015年11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67361以及2015年12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85190的权益,其完整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充分阐述一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