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描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837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有机发光显示器中的扫描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显示器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有机发光显示器包含相应的扫描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在有机发光显示器内的扫描驱动电路的作用下,显示面板中的发光二极管配合不同像素区,可动态发出不同亮度、颜色的光,从而形成图像画面。

目前,在有机发光显示器中,扫描驱动电路可以实现针对显示面板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逐行或逐列扫描,以便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电晶体处于工作状态(即,处于发光状态)。

如图1a及1b所示,示出了两种常用的驱动电路中的局部结构(以下简称为扫描驱动单元),在实际应用中,扫描驱动电路由多个扫描驱动单元相互连接构成,通常,扫描驱动单元的数量与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行数(或列数)相同。针对图1a及1b所示的扫描驱动单元而言,其中均包含多个晶体管,扫描驱动单元所输出的工作信号可对相应的行(或列)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扫描驱动,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并将工作信号传输给下一级扫描驱动单元,以使得下一级扫描驱动电路对下一行(或下一列)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扫描,以此类推,最终实现逐行扫描或逐列扫描。

但是,图1a及1b所示的两种扫描驱动单元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不利于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窄边框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扫描驱动电路,用以解决现有的扫描驱动单元中的结构较复杂进而不利于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窄边框化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扫描驱动电路,包括多级扫描驱动单元,每一级扫描驱动单元分别连接至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高电平输出端以及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扫描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及第三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相连,该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相连,且该第二晶体管的输入端与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相连,该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相连,且该第三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高电平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驱动单元与低电平输出端连接,该扫描驱动单元中还包括: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且该第四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相连,该第四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输出端相连,该第五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低电平输出端相连,该第五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驱动电路中还包括:补偿电容;其中:

所述补偿电容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及低电平输出端相连;或

所述补偿电容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及高电平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扫描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时钟信号在低电位状态分别将所述第一晶体管及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在导通状态下将处于低电位状态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晶体管在导通状态下将高电平信号作为非工作信号输出;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在控制信号的低电位状态作用下导通,将处于低电位状态的第二时钟信号作为工作信号输出。

进一步地,当所述扫描驱动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晶体管在导通状态下,将处于低电位状态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四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在低电位状态的控制信号作用下导通;

导通后的第四晶体管将处于低电位状态的第二时钟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五晶体管,该第五晶体管在低电位状态的第二时钟信号作用下导通,并在所述第二晶体管输出工作信号的同时,输出辅助信号。

进一步地,当所述扫描驱动单元包括补偿电容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补偿电容充电后向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输出补偿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扫描驱动单元只包含三个晶体管,并且,能够实现周期性地输出低电位的工作信号,尤其对于包含大量扫描驱动单元的扫描驱动电路而言,基于本实施例中的扫描驱动单元,能够有效减少扫描驱动电路中所使用的晶体管的数量,有利于实现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窄边框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1b为现有技术中扫描驱动电路内的扫描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扫描驱动单元Q1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扫描驱动单元Q2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a~4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扫描驱动单元Q3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描驱动电路,该扫描驱动电路有多级扫描驱动单元,每一级扫描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除了对相应的行(或列)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扫描驱动外,该输出端所输出的工作信号还作为输入信号,输入至下一级的扫描驱动单元中。扫描驱动电路中所包含的扫描驱动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定,这里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扫描驱动电路内的一个扫描驱动单元Q10(为了便于说明,将图2中的扫描驱动单元称为Q10,可以理解地,该扫描驱动单元Q10的下一级扫描驱动单元称为Q11,并以此类推)。同时,在图2中可见,扫描驱动单元Q10连接至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时钟信号CLK1)、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时钟信号CLK2)、高电平输出端(用于输出高电平信号VGH)以及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FLM)。

其中,该扫描驱动单元Q10中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及第三晶体管M3。

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CLK1,该第一晶体管M1的输入端接入控制信号FLM,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M1在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控制下导通,将控制信号FLM输出至第二晶体管M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钟信号CLK1可看作一种高低电位周期性变化的时钟信号,针对本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而言,晶体管M1将在第一时钟信号CLK1为低电位时导通,并在第一时钟信号CLK1为高电位时关闭。

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与第一晶体管M1的输出端接连,接收第一晶体管M1输出的控制信号FLM,且该第二晶体管M2的输入端接入第二时钟信号CLK2,第二晶体管M2在控制信号FLM的控制下导通,将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工作状态作为工作信号输出。在本实施中,工作信号可以是一种处于低电位状态下的信号。

与第一时钟信号CLK1相类似,第二时钟信号CLK2也是一种高低电位周期性变换的时钟信号,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信号状态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信号状态相反,换言之,在t时刻,当第一时钟信号CLK1处于高电位状态时,第二时钟信号CLK2处于低电位状态。

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接入第一时钟信号CLK1,其输入端接入非工作信号,在该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控制下,该第三晶体管M3将非工作信号输出。

如前所述,由于在本实施中,扫描驱动单元Q10所输出的工作信号为处于低电位的信号,故非工作信号为处于高电位的信号。当然,对于扫描电路中的高电平信号输出端而言,其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就是非工作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晶体管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Qe-SemiconQuctor FielQ-Effect Transistor,,MOSFET)。图2中的晶体管为P型场效应管(在一些实际应用场景下,也可以采用N型场效应管,这里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前述内容中的晶体管的输入端或输出端,既可以是漏极也可以是源极,这里并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中的扫描驱动单元Q10只包含三个晶体管,并且,能够实现周期性地输出低电位的工作信号,尤其对于包含大量扫描驱动单元的扫描驱动电路而言,基于本实施例中的扫描驱动单元Q10,能够有效减少扫描驱动电路中所使用的晶体管的数量,有利于实现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窄边框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由于扫描驱动单元所输出的低电位状态的工作信号的时间较为短暂,其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变换为高电位状态的信号(非工作信号),这样的情况并不利于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正常工作。

基于此,在前述扫描驱动单元Q10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扫描驱动单元Q20,如图3所示。

在图3中可见,扫描驱动单元Q20中在前述结构的基础上,扫描驱动单元Q20还与低电平输出端(用于输出低电平信号VGL)相连,该扫描驱动单元Q20还包括:第四晶体管M4及第五晶体管M5。

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与第一晶体管M1的输出端连接,且该第四晶体管M4的输入端与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相连,该第四晶体管M4的输出端与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相连。

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与第四晶体管M4的输出端相连,该第五晶体管M5的输入端与低电平输出端相连,该第五晶体管M5的输出端与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的输出端相连。

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扫描驱动单元Q20,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扫描驱动单元Q30,如图4a及图4b所示。与前述扫描驱动单元Q20不同的是,扫描驱动单元Q30中还包括:补偿电容C。其中:

补偿电容C分别与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及低电平输出端相连;或,补偿电容C分别与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及高电平输出端相连。

以上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不同扫描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基于上述的电路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扫描驱动单元的控制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结合图2所示的扫描驱动单元Q10,以及如图5所示的信号时序图,第一时钟信号CLK1在低电位状态分别将第一晶体管M1及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导通,第一晶体管M1在导通状态下将处于低电位状态的控制信号FLM传输至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第三晶体管M3在导通状态下将高电平信号VGH作为非工作信号输出。

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在控制信号FLM的低电位状态作用下导通,将处于低电位状态的第二时钟信号CLK2作为工作信号输出,在图5中,输出的工作信号称为S1,该工作信号S1除了控制相应的二极管进入工作状态之外,还输出至下一级扫描驱动单元,作为下一级扫描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下一级扫描驱动单元将输出工作信号S2,以此类推,所以,图5中所示的工作信号Sn就是后续n级扫描驱动单元所输出的工作信号。从图5中可以看出,每一级扫描驱动单元输出的工作信号将滞后一个时间段,从而形成对显示器的逐行(或逐列)扫描,这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结合图3所示的扫描驱动单元Q20,其时序信号图如图5所示。具体而言,第一晶体管M1在导通状态下,将处于低电位状态的控制信号FLM传输至第四晶体管M4,该第四晶体管M4在低电位状态的控制信号FLM作用下导通。

导通后的第四晶体管M4将处于低电位状态的第二时钟信号CLK2传输至第五晶体管M5,该第五晶体管M5在低电位状态的第二时钟信号CLK2作用下导通,并在第二晶体管M2输出工作信号S1的同时,输出辅助信号VGL。

结合图4a和4b所示的扫描驱动单元Q30,其时序信号图与前述图5一致,补偿电容C在充电后向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输出补偿电压。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扫描驱动电路中,扫描驱动单元的结构更加简化,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结构简化的扫描驱动单元能够使得扫描驱动电路的整体结构得到简化,有助于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窄边框化。并且,本发明在上述扫描驱动单元的基础上,还提供了能够稳定输出低电压信号的扫描驱动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