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筒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6745阅读:1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筒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尤其是一种针筒笔。



背景技术:

钢笔书写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但是钢笔要书写需要有墨水,而且钢笔的墨囊的容量有限,因此钢笔一次书写的时间或者字数有限,需要再次灌墨,而且灌墨时需要将笔套取下,吸墨时还容易掉墨,弄脏桌台及人手。

因此需要一种吸墨方便,且具有较大容量的笔。

为了提高书写适用性,现在更多的人使用圆珠笔或者水笔,但是,圆珠笔和水笔的笔芯用完后无法重复使用,只能丢弃,每年丢弃的空笔芯数量非常大,造成较大的浪费,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因此需要一种笔芯能重复使用,无需丢弃,降低浪费,避免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钢笔灌墨不便,且墨囊容量小书写时间短的缺陷,提供一种针筒笔,使用针筒式笔杆,采用抽吸式灌墨,灌墨方便,且墨囊的容量增大,延长一次书写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圆珠笔或水笔的笔芯无法重复使用,造成较大的浪费且会污染环境的缺陷,提供一种针筒笔,使用针筒式笔杆,可重复抽吸油墨,不用丢弃笔芯,不会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筒笔,包括相互连接的笔头及笔杆,笔杆呈针筒状,笔杆包括笔身及插入于笔身内的活塞杆。笔杆为针筒状,采用抽吸时灌墨,灌墨方便,且笔身的尺寸可以较大,进而使得墨囊的容积增大,提高储墨量,延长一次书写时间;且笔身能重复使用,无需丢弃,避免浪费,也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作为优选,笔身内部设置有笔筒,活塞杆插入笔筒的端部位置套置有密封环,密封环与笔筒的内壁相密封。活塞杆与笔筒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密封环为多道,这样提高密封性,放置油墨从笔筒的尾端渗出。

作为优选,笔筒内端为圆锥状,活塞杆的端部为圆锥状。圆锥状配合提高出墨性,避免活塞杆刀头笔身内还留有较多油墨。

作为优选,笔身的尾端设置有耳座,笔身的外表设置有刻度。耳座方便活塞杆操作;针筒笔还可以作为其他笔的注墨器,刻度就能显灌墨量。

作为优选,笔身具有直径缩小的前端,前端设置有阶梯内孔,笔头过盈插入到阶梯内孔内并形成密封连接。阶梯孔与笔头过盈配合,能起到较好地密封作用,放置该处连接部位发生渗漏。

作为优选,笔头与笔身为可拆式连接,笔头为钢笔笔头或圆珠笔笔头或者水笔笔头。可拆式笔头,一便于抽吸油墨,而方便更换笔头,配合不同的笔头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书写效果。

作为优选,笔头包括相互插接的笔尖及笔头体,笔头体插入到笔身的前端内,笔尖为针头笔尖。

作为优选,笔尖的端部为斜端,斜端的尖部为球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笔杆为针筒状,采用抽吸时灌墨,灌墨方便,且笔身的尺寸可以较大,进而使得墨囊的容积增大,提高储墨量,延长一次书写时间;且笔身能重复使用,无需丢弃,避免浪费,也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抽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笔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笔尖,2、笔头体,3、前端,4、笔身,5、笔筒,6、耳座,7、活塞杆,8、尾端,9、密封环,10、阶梯内孔,11、定位部,12、斜端,13、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针筒笔(参见图1图2),包括相互连接的笔头及笔杆。

笔头包括笔尖1和笔头体2,笔尖插入到笔头体内,笔头体的外部设置有定位部11,定位部的外形为圆形,定位部的直径大于笔头体的直径,笔头体的一端过盈插入到笔杆内形成密封连接,笔头体的该插接端呈阶梯状,定位部与笔身的端部相接触。

笔杆呈针筒状,笔杆包括笔身4及插入于笔身内的活塞杆7。笔身内部设置有笔筒5,活塞杆的外径小于笔筒的直径,活塞杆插入笔筒的端部位置套置有密封环9,密封环共三道,密封环与笔筒的内壁相密封。笔筒内端为圆锥状,活塞杆的端部为圆锥状。笔身的尾端设置有对称的两个耳座6,笔身的外表设置有刻度,活塞杆的尾端8直径大于笔筒的直径,活塞杆的长度大于笔筒的长度。

笔头与笔身为可拆式连接,笔身具有直径缩小的前端3,前端设置有阶梯内孔10,笔头过盈插入到阶梯内孔内并形成密封连接。

笔头可以为钢笔笔头,或者圆珠笔笔头或者水笔笔头,本实施例中,笔头为针管式水笔笔头。笔尖为针管状(参见图3),笔尖的端部为斜端12,斜端的尖部为球头13,球头处沿着笔尖的轴线方向开有一条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