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标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9044发布日期:2018-10-23 21:5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伪标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防伪技术的发展,防伪标识已广泛应用于产品防伪。防伪标识的种类、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变化,以满足更高的防伪要求。

目前常见的防伪标识有数码标签防伪标识、荧光标签防伪标识、激光数码防伪标识、条形码标签防伪标识、二维码防伪标识等等,防伪的方式及技术多种多样,但似乎仍无法满足市场上的防伪需求,目前市场上仍然混迹着大量的假冒商品。由此可见,现有的防伪技术在可靠性上均有所欠缺,易被造假者突破技术而失去防伪的意义。

新的防伪技术,例如随机纹理防伪,以其高可靠性和易用性而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其将随机纹理图案引入到防伪标识结构中,在进行防伪识别时,识别者摄取防伪标识的随机纹理图案,与基准图案匹配对比,来最终判定识别者拍摄的防伪标识是真是假,具有较高的防伪可靠性。

随机纹理图案大部分需要依靠手机等摄像装置拍成图像,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器或者专业的识别人员与基准图案进行对比判别,所以是否能拍摄得到清晰的图像对后续的判别准确性会产生严重影响。一方面,现在的手机品牌和型号花样繁多,摄像质量差别极大,并且在识别者手动拍摄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偏斜、抖动、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比较严重的影响随机纹理图案的拍摄质量;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需求,防伪标识做的越来越小,即便是通过手机进行电子放大拍摄,很多时候仍然不能拍摄得到清晰的图像,这些因素都会对最终的真伪判别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鉴于上述情况,本设计人借其多年相关领域的技术经验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断研发改进,并经大量的实践验证,提出了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标识装置,可有效提高防伪图案的拍摄质量,且便于消费者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标识装置,包括:基体层,其上设有防伪图案层;透镜支架,设置于所述基体层上;放大组件,设于所述透镜支架顶部,对位于下方的所述防伪图案层;所述放大组件与所述防伪图案层保持恒定距离,识别者通过所述放大组件能够清晰的拍摄得到所述防伪图案层的全部放大图案或者局部放大图案。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层固设于产品或产品包装表面;或者,所述基体层为产品本体或产品包装本体的一部分。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透镜支架包括:侧壁,其底部与所述基体层连接;顶壁,设于所述侧壁顶部,所述放大组件设置于所述顶壁并对位于下方的所述防伪图案层。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侧壁、所述顶壁及所述基体层可为一体成型或密封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侧壁为筒状环壁,所述侧壁、所述顶壁及所述基体层形成密闭空间,所述防伪图案层容置于该密闭空间内。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防伪标识装置还包括摄像头支架,所述摄像头支架包括摄像头支架侧壁,所述摄像头支架侧壁为筒状环壁,其底部与所述透镜支架的顶壁密封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放大组件位于所述摄像头支架侧壁内部。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摄像头支架侧壁顶部设有粘胶层;或者,所述摄像头支架侧壁顶部设有能揭开的防尘盖。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摄像头支架底部与所述透镜支架的顶壁之间为密封螺纹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防伪标识装置还包括编码层,所述编码层设置于所述基体层上,所述防伪图案层与所述编码层相邻或者所述防伪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编码层周围。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编码层为二维码层,所述防伪图案层为随机纹理图案层,识别者通过手机摄像头及所述放大组件能够拍摄编码放大图案以及全部或者局部的随机纹理放大图案。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放大组件为放大镜或放大透镜组。

优选的,上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中,所述摄像头支架及所述透镜支架为透明材料件。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具有下列优点及特点:

1、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具有放大组件,通过透镜支架控制放大组件与防伪标识间的距离以及位置对应关系,使其能够清晰成像,识别者通过手机等拍摄防伪标识图案时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特别是对小型化的防伪标识来说,通过放大组件进行放大拍摄能够确保得到清晰准确的图像,利于后续真伪判别的准确性。

2、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在放大组件及透镜支架上方还设有摄像头支架,用于控制手机摄像头与放大组件之间的距离以及准确的位置关系,以便清晰成像。另外,识别者在拍摄时,可将手机摄像头抵靠或装设于摄像头支架上,如此可避免镜头偏斜、错位、抖动等情况发生,使识别者能够简易快速的就调整好摄像头,拍摄得到清晰的图像。

3、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中,设置防伪标识的基体层可为固设于产品或产品包装表面,或者该基体层为产品本体或产品包装本体的一部分,使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和产品能够良好结合。进一步的,透镜支架与基体层可为密封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包括上述的摄像头支架与透镜支架之间也可为密封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整个防伪标识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避免内部的防伪标识被外界污染,并且可应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例如可应用于水产品甚至野生水生动物上。

当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与防伪产品为一体成型时,还可有效避免不法分子回收再利用防伪标识装置进行造假等不法行为。

4、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的摄像头支架可螺纹连接于透镜支架上,从而可以细调摄像头支架的高度,也就是可微调手机摄像头与放大组件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型号的摄像头对拍摄距离的要求,保证获得清晰的拍摄图像。

5、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中的防伪标识层可仅包括随机纹理层,也可包括随机纹理层及编码层,随机纹理层可设置于编码层周围,编码图案用于索引寻址,通过编码图案索引至对应的基准图案并进行对比判定,可大幅简化运算、提高对比判定速度。

6、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中的透镜支架及摄像头支架可为透明材料制成,这样就可以利用环境光来拍照,不必再单独设置光源和供电源。

7、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且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 手机

20 摄像头

1 基体层

11 防伪图案层

12 编码层

2 透镜支架

21 侧壁

22 顶壁

3 放大组件

4 摄像头支架

41 摄像头支架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其仅为优选实施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质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设置于需要防伪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识别者用手机对位于其内部防伪标识进行拍摄,为了方便说明,定义防伪标识图案所朝向的方向为上方,即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上方,相反的方向为下方,以下实施例中除有特殊说明外,所述上、下方向为上述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考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主要包括:基体层1,其上设置有防伪图案层11;透镜支架2,设置于基体层1上;放大组件3,设于透镜支架2顶部,对位于其下方的防伪图案层11,放大组件3与防伪图案层11保持恒定距离,识别者用手机10的摄像头20通过放大组件3能够清晰的拍摄得到防伪图案层11的全部放大图案或者局部放大图案。

基体层1为承载防伪图案层11的基材,防伪图案层11可为粘接于基体层1上。基体层1可为固设于产品本体或产品包装的表面,例如可为粘接固定或者绳系固定等,或者该基体层1也可为产品本体或产品包装本体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基体层1即为产品或产品包装,防伪图案层11直接形成于产品或产品包装的表面。本实施例中,防伪图案层11为随机纹理图案层,识别者通过手机摄像头及放大组件拍摄全部或者局部的随机纹理放大图案,再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基准图案匹配对比进行判定。

透镜支架2设置于基体层1上,其与基体层1可为密封连接或与基体层1为一体成型。透镜支架2主要用于装设放大组件3,使放大组件3对位于下方的防伪图案层11并与其保持一恒定距离(该距离即为透镜支架2的高度),该距离为预设,其符合放大组件3清晰成像防伪图案层的光路原理,识别者用手机10的摄像头20通过放大组件3能够清晰的拍摄得到防伪图案层11的全部放大图案或者局部放大图案,以进行后续的真伪识别。透镜支架2可包括侧壁21及顶壁22,侧壁21底部与基体层1连接,顶壁22设于侧壁21顶部,放大组件3设置于顶壁22上,例如顶壁22上可开设有一开孔,放大组件3即装设于该开孔之中。侧壁21、顶壁22及基体层1可为一体成型或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侧壁21垂直于基体层1设置,侧壁可设计为筒状环壁,例如圆筒状环壁或方筒状环壁,防伪图案层11位于该筒状环壁内部;顶壁22平行于防伪图案层11设置,这样顶壁22上设置的放大组件3可较理想的对位于下方的防伪图案层11,以便能够清晰的放大成像。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中侧壁21、顶壁22及基体层1可为一体成型或密封连接,那么在三者之间就形成了密封空间,防伪图案层11即容置于该密封空间内,如此可避免其被外界污染,并且使得本发明的方案可应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例如可应用于水产品甚至野生水生动物上。进一步的,透镜支架2(侧壁21及顶壁22)可为透明材料件,并且与放大组件3连体成型,这样就可以利用环境光来拍摄内部的防伪图案层11,而不需要再单独设置光源和发电源。

放大组件3主要用对下方的防伪图案层11的防伪图案起放大作用,本实施例中,防伪图案为随机纹理图案,通过放大组件3的放大作用,使得识别者能够用手机拍摄得到随机纹理的整体放大图案或者局部放大图案。放大组件3可为一个放大镜或者放大透镜组,且放大组件3与防伪图案层11的距离(本实施例中透镜支架2的高度),符合放大镜或放大透镜组清晰成像防伪图案层的光路原理,关于具体的放大组件成像光路原理是比较常规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可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调整,不再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放大组件为一放大镜,如上所述的,放大镜可为与透镜支架2密封连接或者一体成型(优选为一体成型于顶壁22的中心部位,以利于防伪图案的放大成像),从而使整个防伪标识装置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密封性。

上述的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具有放大组件,通过透镜支架控制放大组件与防伪标识间的距离以及位置对应关系,使其能够清晰成像,识别者通过手机等装置拍摄防伪标识图案时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特别是对小型化的防伪标识来说,通过放大组件进行放大拍摄能够确保得到清晰准确的图像,利于后续真伪判别的准确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防伪标识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防伪标识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区别在于还包括有摄像头支架4,其设置于透镜支架2上,用于支撑手机摄像头使之对位于放大组件3及防伪图案层11进行拍摄。

摄像头支架4具有摄像头支架侧壁41,摄像头支架侧壁41的底部与透镜支架2(透镜支架顶壁22)可为密封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该摄像头支架侧壁41也可为筒状环壁(可为圆筒状环壁或者方筒状环壁等),放大组件3被圈设于摄像头支架侧壁41内部,优选的,放大组件3位于摄像头支架筒状环壁的中轴线上,以利于手机10拍摄时,摄像头20与放大组件3以及下方的防伪图案层之间的对位。

摄像头支架侧壁41顶部用于直接手机机体并定位摄像头20,手机的摄像头部位通常会设计有内凹的结构,如图3所示,摄像头支架侧壁41的顶部即可插入手机的该内凹部,定位手机及摄像头,使摄像头20、放大组件3和防伪图案层11相互调位及对中,这样,一方面可便捷快速的实现对准,另一方面,在拍摄的时候即便手机有些轻微的晃动或抖动,因为有摄像头支架侧壁41的支撑定位,会明显减轻对拍摄图像质量的影响,也不会使摄像头脱离拍摄位置。手机的晃动、抖动对拍摄近景图像(尤其是微小结构的近景图像)的影响很大,会对后续的图像对比识别造成很大的困难,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摄像头支架4顶部的径向尺寸优选小于等于10毫米,以便于顶接到手机摄像头部位的内凹部,摄像头支架4的高度优选大于等于1毫米。进一步的,摄像头支架侧壁41顶部可设置粘胶层,这样当拍摄时,手机机体可轻微的粘接于摄像头支架侧壁41的顶部,从而使手机更加稳定,降低抖动。另外,摄像头支架4顶部还可设有防尘盖,防尘盖可铰接于摄像头支架4顶部或者直接扣合于摄像头支架4顶部,用于防止摄像头支架4内部落入灰尘或者异物,当需要拍摄时揭开防尘盖即可。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摄像头支架4底部(即摄像头支架侧壁底部)与透镜支架的顶壁22之间为密封螺纹连接,也就是说,摄像头支架4能够相对于透镜支架2螺旋上升或下降,以便在拍摄时细调摄像头20与放大组件3之间的距离,得到更加清晰的拍摄图像,满足各种型号不同手机的应用。

摄像头支架4优选也为透明材料件,如常见的透明的塑料、高分子聚合物材质等等。

本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增设摄像头支架4,能够控制手机摄像头与放大组件之间的距离以及准确的对位关系,以便清晰成像。另外,识别者在拍摄时,将手机摄像头抵靠或粘接于摄像头支架上,可有效避免镜头偏斜、错位、抖动等情况发生,使识别者能够简易快速的就调整好摄像头,拍摄得到清晰的图像。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及特征均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具备同样的技术效果,不再重复说明。

第三实施例

请结合参考图4及图5,其中图4为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防伪标识装置与上述第二实施例区别在于还包括编码层12,设置于基体层1上,防伪图案层11与编码层12位置相邻或者防伪图案层11设置于编码层12周围,图5所示为后者。这样,在拍摄图像时,编码图案和防伪图案同时被拍摄,编码图案用于索引寻址,通过编码图案索引至对应的基准防伪图案并进行对比判定,可大幅简化运算、提高对比判定速度和准确度。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编码层12为二维码,防伪图案层11为随机纹理图案,随机纹理图案设置于二维码周围。二维码的尺寸较佳为小于等于3毫米,以便区别于各种各样的微信公众码。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及特征均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具备同样的技术效果,不再重复说明。

值得提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方案当然也可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改进。

以上即为本发明的防伪标识装置,通过该装置可有效提高防伪图案的拍摄质量,且便于消费者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