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359发布日期:2018-11-16 23:0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



背景技术:

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的实物,是完全的科技传媒,是青少年科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材。科技活动中用的教具有实物教具和复制品教具。具体有来自自然界的标本或样品:如用于科技教育活动中的生物标本、矿物标本、化石、岩石及珍稀动物样品等。还有标本的仿制品和模型:有些标本十分珍贵(如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不宜到处传播,于是人们制作了各种仿制品以及模型,用以传播科技信息。又如人体解剖模型、航、海、车三模所用的模型等。教具还可以分成演示用和实习操作用两种。

教具的特点及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直观性、实践性、有研究价值、典型性、需要语言媒介、文字媒介配合。

因为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定理为重要章节,让学生快速、直观认识能提升课堂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解决了初中数学课堂直观性差、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包括:限位条、限位滑道、第一卡条、第二卡条、第三卡条、第四卡条、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五卡条;

所述限位条上沿限位条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滑道;

所述限位条、第一卡条、第二卡条、第三卡条、第四卡条和第五卡条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分别设置在限位条上方,所述第三卡条和第四卡条分别设置在限位条的下方;

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三卡条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卡条和第四卡条通过第二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卡条、第三卡条和第一转轴作为一个整体可沿限位滑道滑动,所述第一卡条、第三卡条和第二转轴作为一个整体可沿限位滑道滑动;

所述第一卡条、第二卡条、第三卡条和第四卡条末端均设置有导向孔,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导向孔位置可重合,第三卡条和第四卡条的导向孔位置可重合;

所述第五卡条上设置有限位孔I、限位孔II和限位孔III,所述限位孔I、限位孔II和限位孔III与导向孔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为螺栓,螺栓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条、第一卡条、第二卡条、第三卡条、第四卡条和第五卡条为圆角长方体。

进一步地,所述圆角长方体的长边与短边连接处为圆角过渡,圆角的半径为短边长度的0.02-0.04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I设置于第五卡条的几何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II和限位孔III的数量为2个,相对于限位孔I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孔、限位孔I、限位孔II和限位孔III的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平面几何定理验证器取材方便、环保、经济,制作简单,上课之前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随堂做练习,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使学生提前亲身体验着预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又从本质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数学知识;

2.平面几何定理验证器可以灵活变形,激起他们学习三线八角、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整个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并且用于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3.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甚至拿到手里进行现场动手测量、列表,进而归纳出课本上出现的性质和判定,顺利获取准确、科学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了课堂效率;

4.平面几何定理验证器为圆角长方体,使用中避免划伤,易于携带,更贴合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第一、二和三点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第六点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第五点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第四点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限位条,2-限位滑道,3-第一卡条,4-第二卡条,5-第三卡条,6-第四卡条,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五卡条,91-限位孔I,92-限位孔II,93-限位孔III,10-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包括:限位条1、限位滑道2、第一卡条3、第二卡条4、第三卡条5、第四卡条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和第五卡条9;

所述限位条1上沿限位条1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滑道2;

所述第一卡条3和第二卡条4分别设置在限位条1上方,所述第三卡条5和第四卡条6分别设置在限位条1的下方;

所述第一卡条3和第三卡条5通过第一转轴7连接,所述第二卡条4和第四卡条6通过第二转轴8连接;

所述第一卡条3、第三卡条5和第一转轴7作为一个整体可沿限位滑道2滑动,所述第一卡条3、第三卡条5和第二转轴8作为一个整体可沿限位滑道2滑动;

所述第一卡条3、第二卡条4、第三卡条5和第四卡条6末端均设置有导向孔10,第一卡条3和第二卡条4的导向孔位置可重合,第三卡条5和第四卡条6的导向孔位置可重合;

所述第五卡条9上设置有限位孔I91、限位孔II92和限位孔III93,所述限位孔I91、限位孔II92和限位孔III93与导向孔10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为螺栓,螺栓通过螺栓固定。

具体地,所述限位条1、第一卡条3、第二卡条4、第三卡条5、第四卡条6和第五卡条9的长度相等,均为圆角长方体。

具体地,所述圆角长方体的长边与短边连接处为圆角过渡,圆角的半径为短边长度的0.02-0.04倍。

具体地,所述限位孔I91设置于第五卡条9的几何中心。

具体地,所述限位孔II92和限位孔III93的数量为2个,相对于限位孔I91对称。

具体地,所述导向孔10、限位孔I91、限位孔II92和限位孔III93的大小相同。

上述平面几何定理验证教具使用方法:

①、绕第一转轴7转动第一卡条3和第二卡条4,可以发现过一点不止有一条直线,进而得到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但是不管怎么转动木条过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永远只有一条直线就是限位条1,所以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第一卡条3和第三卡条5重合,转动第一转轴7,第一卡条3和第三卡条5得到两角互为补角概念;通过转动其他木条,可得到余角、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性质。

③、第一卡条3和第三卡条5重合,第二卡条4和第四卡条6重合,绕第一转轴7转动第三卡条5,绕第二转轴8转动第四卡条6使得两者平行,用量角器测量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度数并列表,可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相反绕第一转轴7转动第三卡条5,绕点第二转轴8转动第四卡条6使得得到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度数相等,可证得平行线判定。

④、第一卡条3和第三卡条5重合,第二卡条4和第四卡条6重合,绕第一转轴7转动第三卡条5,绕点第二转轴8转动第四卡条6使得第三卡条5、第四卡条6木条交于一点此时围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测量两底角相等可知等腰三角形中两底角相等。

⑤、移动第一卡条3、第三卡条5、第二卡条4和第四卡条6使得四者平行,用刻度尺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和对角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反之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⑥、移第一卡条3、第三卡条5、第二卡条4和第四卡条6使四者平行且有一个角是直角,从而得到矩形的性质。

⑦、移动第一卡条3、第三卡条5和第二卡条4组成三角形,用刻度尺测量第二卡条4和第四卡条6的长度从而得出定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