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1745发布日期:2020-11-03 23:2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笔。



背景技术:

在在寒冷的冬天,不管穿什么保暖衣,学生都得要把手露出来拿笔写作业,有时手冻得连笔都拿不住了,为了解决写字手冷的问题,于是出现了电热笔。

这就导致了现有电热笔有如下缺点:一是容易出现裸线不安全,二是用电阻丝发热不节能,三是在没有电的地方,此种电热笔就无法暖手写字了,也更谈不上能用上自带照明功能的笔,方便人们夜晚停电时看书、写字了。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电热笔很有必要。

如申请号cn201120382219.4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热笔,包括笔筒、笔芯、笔帽,其特征是:在笔筒内壁设有圆筒形超薄软式电热片,在笔筒外侧设有led灯按钮开关和电热按钮开关,在笔筒顶部设有笔帽,在笔帽内设有可充电锂电池,在笔帽的腰围上等间距的对称设有三只led灯,在笔帽上端设有外接电源充电插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只笔能同时实现夜晚照明写字或冬季电热暖手写字的多功能,在有市电的情况下,可同时采用充电并加热笔筒的方式暖手,在没有市电时,采用锂电池供电暖手的方式,由于使用了市面成熟产品超薄软式电热片,加热效果相当迅速,又省电,瞬间升温,电热片可从0度达到40度,用这种超薄软式电热片加热的电热笔,使用低电压,既安全又方便。

但是上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热笔在使用时,在笔筒的内部设置了圆筒形超薄软式电热片,使得整个笔具备发热的功能,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让整个笔具有发热的功能,只需将手对笔进行紧握的地方实现发热功能就能实现对使用者进行暖手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笔装置,采用固定电热套和可调节电热套的设置和配合,从而实现电热笔在使用者的紧握的状态下时,对使用者与电热笔的接触位置进行了加热,同时由于可调节电热套的设置,可以实现可调节电热套在笔杆上的位置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大小的手在紧握电热笔会与电热笔的接触的位置不同,而导致接触位置的不同出现的供暖不够灵活的问题。

一种电热笔,包括笔头,与笔头可拆卸连接的笔杆,所述笔杆靠近笔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电热套,所述笔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电热套,所述可调节电热套通过传动组件设置在笔杆上并可沿笔杆的长度方向调节滑动,所述笔杆顶部设置有按压开关和电池,固定电热套、可调节电热套、按压开关和电池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调节电热套包括与笔杆顶部转动连接的转动杆,与转动杆螺纹连接的电热套,所述转动杆的底部与笔杆顶部的中心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电热套为中空圆桶状,所述电热套套于笔杆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穿过电热套的顶板并与顶板螺纹连接,所述电热套与笔杆通过滑动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电热套内壁的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沿电热套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笔杆的外壁靠近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条置于第一滑槽中并可沿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第二滑条置于第二槽中并可沿第二滑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轴承内嵌置于笔杆顶部,所述轴承与笔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套于转动杆并与转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包括与转动杆固定连接的基座,与基座下方固定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下方套于笔杆。

优选地,所述按压开关和电池从上到下依次置于基座上,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按压头,开设在基座上端的按压头槽,所述按压头底部设置有金属杆,所述按压头槽底板设置有金属杆孔,所述按压头底部与按压头槽底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外套于所述金属杆,所述电池的电极置于金属杆孔的下方,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相对于基座移动的控制盖。

优选地,所述控制盖与基座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控制盖的顶板底部与金属杆紧贴。

优选地,所述固定电热套与电热套之间的导线穿过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并置于笔杆的内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在笔杆靠近笔头的下端设置固定电热套,在笔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电热套,实现了在使用者的手对笔进行握持书写状态时,与笔紧贴的手的部位完全和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笔上设置的固定电热套和可调节电热套进紧贴与握持,由于可调节电热套在笔杆上的设置为可在笔杆的长度方向调节滑动,由此,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的手对电热笔进行握持状态紧贴位置的调节,实现标杆上的固定电热套与可调节电热套能够完全与使用者的手进行贴合,从而实现电热笔不需要使得整个笔杆具备发热的情况下也能给实现者进行供暖,节省的电热笔的能耗,使得电热笔的供暖具有使用时间更长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笔杆的顶部设置转动连接的转动杆,转动杆的转动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电热套能够在转动杆转动传递下和电热套与笔杆通过滑动组件连接后的周向转动限位的效果下,使得电热套能够在笔杆上实现上下的滑动调节,从而实现电热套在笔杆上的位置可调节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电热套内壁的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在所述笔杆的外壁靠近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条置于第一滑槽中并可沿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第二滑条置于第二槽中并可沿第二滑槽滑动,由于转动杆与电热套的螺纹连接作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和第一滑条置于第一滑槽中并可沿第一滑槽滑动,第二滑条置于第二槽中并可沿第二滑槽滑动的作用,使得电热套能够沿着笔杆的长度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同时由于螺纹连接的作用,使得电热套只有在转动杆的转动下才能实现上下移动,当不对转动杆进行转动时,电热套能够固定的套在笔杆上不会出现滑动移位,从而保证电热套在固定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设置转动套,套筒的下方套于笔杆,可以对转动杆和电热套螺纹连接的位置实现遮挡防尘的作用,从而实现转动杆和电热套的螺纹转动连接的使用寿命更长。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按压开关,并使得按压开关中的金属杆孔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与电池的电极分离,只有当基座上的控制盖在基座上进行压缩移动并将金属杆往下压动时,才能将整个电路实现闭合连通状态,从而实现供电,由此只有对控制盖进行按压时才能实现电热笔的通路,有效的防止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将笔盖取拿后就会出现通路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热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热笔通电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开关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笔头,2-笔杆,3-固定电热套,4-可调节电热套,5-传动组件,6-按压开关,7-电池,8-转动杆,9-电热套,10-轴承,11-顶板,12-滑动组件,13-第一滑条,14-第二滑条,15-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17-转动套,18-基座,19-套筒,20-按压头槽,21-金属杆,22-金属杆孔,23-压缩弹簧,24-控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热笔,包括笔头1,与笔头1可拆卸连接的笔杆2,所述笔杆2靠近笔头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电热套3,所述笔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电热套4,所述可调节电热套4通过传动组件5设置在笔杆2上并可沿笔杆2的长度方向调节滑动,所述笔杆2顶部设置有按压开关6和电池7,固定电热套3、可调节电热套4、按压开关6和电池7电连接;在笔杆2靠近笔头1的下端设置固定电热套3,在笔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电热套4,实现了在使用者的手对笔进行握持书写状态时,与笔紧贴的手的部位完全和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笔上设置的固定电热套3和可调节电热套4进紧贴与握持,由于可调节电热套4在笔杆2上的设置为可在笔杆2的长度方向调节滑动,由此,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的手对电热笔进行握持状态紧贴位置的调节,实现标杆上的固定电热套3与可调节电热套4能够完全与使用者的手进行贴合,从而实现电热笔不需要使得整个笔杆2具备发热的情况下也能给实现者进行供暖,节省的电热笔的能耗,使得电热笔的供暖具有使用时间更长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节电热套4包括与笔杆2顶部转动连接的转动杆8,与转动杆8螺纹连接的电热套9,所述转动杆8的底部与笔杆2顶部的中心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所述电热套9为中空圆桶状,所述电热套9套于笔杆2的外部,所述转动杆8穿过电热套9的顶板11并与顶板11螺纹连接,所述电热套9与笔杆2通过滑动组件12连接;通过在笔杆2的顶部设置转动连接的转动杆8,转动杆8的转动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电热套9能够在转动杆8转动传递下和电热套9与笔杆2通过滑动组件12连接后的周向转动限位的效果下,使得电热套9能够在笔杆2上实现上下的滑动调节,从而实现电热套9在笔杆2上的位置可调节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滑动组件12包括设置在电热套9内壁的第一滑条13和第二滑条14,第一滑条13和第二滑条14沿电热套9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笔杆2的外壁靠近第一滑条13和第二滑条14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6,所述第一滑条13置于第一滑槽15中并可沿第一滑槽15滑动,所述第二滑条14置于第二滑槽16中并可沿第二滑槽16滑动;通过在电热套9内壁的第一滑条13和第二滑条14,在笔杆2的外壁靠近第一滑条13和第二滑条14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滑槽15和第一滑槽15,第一滑条13置于第一滑槽15中并可沿第一滑槽15滑动,第二滑条14置于第二槽中并可沿第二滑槽16滑动,由于转动杆8与电热套9的螺纹连接作用,通过转动杆8的转动和第一滑条13置于第一滑槽15中并可沿第一滑槽15滑动,第二滑条14置于第二槽中并可沿第二滑槽16滑动的作用,使得电热套9能够沿着笔杆2的长度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同时由于螺纹连接的作用,使得电热套9只有在转动杆8的转动下才能实现上下移动,当不对转动杆8进行转动时,电热套9能够固定的套在笔杆2上不会出现滑动移位,从而保证电热套9在固定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10内嵌置于笔杆2顶部,所述轴承10与笔杆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0的外圈套于转动杆8并与转动杆8固定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转动杆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转动套17,所述转动套17包括与转动杆8固定连接的基座18,与基座18下方固定连接的套筒19,所述套筒19的下方套于笔杆2;通过在转动杆8的顶部固定设置转动套17,套筒的下方套于笔杆2,可以对转动杆8和电热套9螺纹连接的位置实现遮挡防尘的作用,从而实现转动杆8和电热套9的螺纹转动连接的使用寿命更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按压开关6和电池7从上到下依次置于基座18上,所述按压开关6包括按压头,开设在基座18上端的按压头槽20,所述按压头底部设置有金属杆21,所述按压头槽20底板设置有金属杆孔22,所述按压头底部与按压头槽20底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23,所述压缩弹簧23外套于所述金属杆21,所述电池7的电极置于金属杆孔22的下方,所述基座18上还设置有相对于基座18移动的控制盖24;通过在基座18上设置按压开关6,并使得按压开关6中的金属杆孔22在压缩弹簧23的作用下与电池7的电极分离,只有当基座18上的控制盖24在基座18上进行压缩移动并将金属杆21往下压动时,才能将整个电路实现闭合连通状态,从而实现供电,由此只有对控制盖24进行按压时才能实现电热笔的通路,有效的防止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将笔盖取拿后就会出现通路带来的安全隐患。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控制盖24与基座18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控制盖24的顶板底部与金属杆21紧贴;通过控制盖24与基座18之间的螺纹连接,当控制盖24进行转动时,可以实现控制盖24相对基座18的压缩,从而实现对金属杆21往下的压缩;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电热套3与电热套9之间的导线穿过第一滑条13和第二滑条14并置于笔杆2的内部连接,将固定电热套3与电热套9之间的导线设置在笔杆2的内部,防止导线的凌乱设置带来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