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电源盒的出口指示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0708发布日期:2020-12-11 15:1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电源盒的出口指示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出口指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电源盒的出口指示灯。



背景技术:

安全出口指示灯主要用于各种公共场合的逃生出口。安全出口是人员密集场所的一个重要安全设施,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人员密集场所中的所有人员主要通过指示灯的指引从各个安全出口迅速逃离事故现场。

参见附图1,现有的出口指示灯包括有灯体1和安装于灯体1上端的电源盒2,电源盒2内安装有蓄电池3、控制器4等应急电源组件。

其中,电源盒2包括有安装盒体21和盖板22,安装盒体21一侧面敞口设置,并且应急电源组件均固定安装于安装盒体21内。同时,盖板22盖于安装盒体21敞口的一侧,并且灯体1的上端从下往上伸入安装盒体21内,且通过螺丝同时贯穿盖板22、灯体1和安装盒体21将三者固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电源盒2上的盖板22由螺丝安装固定于安装盒体21上,且当工作人员需要检修时,需要将拧动螺丝将其拆卸,操作不便且不能实现快速的拆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电源盒的出口指示灯,使盖板可一步卡于安装盒体上,操作简单、拆装迅速且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电源盒的出口指示灯,包括电源盒和上端固定于电源盒内的灯体,所述电源盒包括有安装盒体和盖于安装盒体侧面上的盖板,所述安装盒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下表面靠近安装盒体敞口一侧凹陷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沿安装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安装盒体内还固定有支撑板,所述盖板上表面的边缘设有与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条,所述盖板朝向安装盒体侧面的中部位置设有卡板,所述插接条插于插接槽内,所述卡板紧贴于支撑板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安装盒体上盖上盖板时,直接将插接条卡入插接槽内,并同时卡板抵接于支撑板的上表面,即可将盖板安装在安装盒体上,操作简单、卡接动作一步到位,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槽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设置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插接条插入插接槽内时,由于弧面的作用使盖板的下端可围绕插接条处转动一定的角度,则安装盖板时,可将盖板稍微倾斜,然后将插接条插入插接槽内,然后再使盖板的下端向下转动使卡板逐步抵接于支撑板上,使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上与卡板接触的面上固定有凸条,所述凸条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卡板与支撑板接触的面上凹陷开设有与凸条相匹配的凹槽,当所述盖板盖于安装盒体上时凸条嵌入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板盖于安装盒体上时,由于凸条卡于凹槽内,使盖板在水平方向上安装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条的上表面设置为相向凸起的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盖板时,凸条可沿着弧面逐渐滑入凹槽内,避免安装盖板时生硬的卡接,使盖板的安装更加方便、顺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条上且与凹槽接触的面上固定有橡胶软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盖板时,凹槽的边缘逐渐抵压橡胶软垫,通过橡胶软垫的形变使凸条逐渐嵌入凹槽内,则使支撑板或者卡板不用太大的形变就能将凸条卡入凹槽内,延长了支撑板或者卡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盒体还包括有两对称的竖直安装板,所述盖板包括有位于下端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面固定设有卡块,两所述安装板相向侧面的下端凹陷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当所述盖板盖于安装盒体上时盖板的两端面紧贴于两安装板的相对面,所述卡块卡于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下端通过卡块卡于卡槽内固定,则使盖板更加稳定的安装于安装盒体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块设置呈半球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板的下端卡于安装盒体时,卡块逐渐滑入两安装板之间,且由于卡块呈半球形,则使卡块能够顺畅的滑动卡入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朝向安装盒体的侧面上固定有弹性软垫,当所述盖板盖于安装盒体上时弹性软垫抵压于灯体上端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板盖于安装盒体上时,盖板的底板通过弹性软垫抵接于灯体上,则在安装时使底板不易磕坏灯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在安装盒体上盖上盖板时,直接将插接条卡入插接槽内,并同时卡板抵接于支撑板的上表面,即可将盖板安装在安装盒体上,操作简单、卡接动作一步到位,省时省力;

2.并且支撑板上固定凸条,卡板上开设凹槽,凸条卡入凹槽内使盖板在水平方向上安装更加稳定。同时插接槽和凸条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均设置呈弧形,则使在安装盖板时更加顺畅,使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盖板安装于安装盒体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盖板安装于安装盒体上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灯体;2、电源盒;21、安装盒体;211、安装板;2111、卡槽;212、连接板;213、安装端;214、支撑板;2141、凸条;2142、橡胶软垫;215、顶板;2151、插接槽;22、盖板;221、挡板;222、插接条;223、卡板;2231、凹槽;224、底板;2241、卡块;2242、弹性软垫;3、蓄电池;4、控制器;5、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电源盒的出口指示灯,包括电源盒2和上端固定于电源盒2内的灯体1。其中,电源盒2呈长条形的盒状,且电源盒2包括有侧面敞口的安装盒体21和盖于安装盒体21敞口的盖板22。

参见附图3,安装盒体21包括有两间隔设置且对称的竖直安装板211,两安装板211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水平的顶板215,即顶板215的两端分别夹贴固定于两安装板211之间。顶板215垂直于安装板211的一侧还固定有竖直的连接板212,连接板21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安装板211的相对侧面,并且在安装板211的下端固定有朝向安装盒体21内部且逐渐向上弯曲的安装端213。

灯体1整体呈平板状,灯体1的上端通过螺丝固定于安装端213上。

并且,安装盒体21内部且在连接板212的中部位置还固定有与顶板215平行的支撑板214,支撑板214的上表面安装有应急电源组件,应急电源组件包括有蓄电池3和控制器4,蓄电池3和控制器4均为现有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其具体结构和安装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同时,在支撑板214的下表面还安装有灯带5,即上方的蓄电池3为灯带5供电。且灯带5位于灯体1的正上方。

另外参加附图4和附图5,盖板22包括有遮挡于安装盒体21敞口的竖直挡板221,挡板221的上端朝向安装盒体21弯曲且在弯曲末端的上表面固定有插接条222,插接条222沿着挡板221的长度方向在挡板221顶部的边缘延伸,并且插接条222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设置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同时,在顶板215上朝向盖板22一侧的边缘的下底面设有插接槽2151,插接槽2151沿着顶板215的长度方向在顶板215下表面的边缘延伸,并且插接槽215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设置为向上凹陷的弧形,且插接槽2151截面的弧形与插接条222的截面向上凸起的弧形相匹配。即插接条222可嵌入插接槽2151内。

盖板22朝向安装盒体21侧面的中部位置还固定有卡板223,卡板223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2231,凹槽2231沿卡板22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凹槽2231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弧形。同时,支撑板214上靠近盖板22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凸条2141,凸条2141沿支撑板21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凸条2141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弧形,且凸条2141截面的弧形与凹槽2231截面的弧形相匹配。另外,在凸条2141的上表面固定覆盖有一层橡胶软垫2142。

盖板22的下端还固定有底板224,底板224垂直于挡板221设置。且在底板224的两端面还分别固定有卡块2241,同时两安装板211上相向侧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分别凹陷设有与卡块2241相匹配的卡槽2111(参见附图3),且卡块2241呈半球形状。

当将盖板22安装于安装盒体21上时,插接条222嵌入插接槽2151内,同时卡块2241抵接于支撑板214的上表面,即支撑板214上的凸条2141卡于卡板223上的凹槽2231内。且此时底板224上的卡块2241卡于卡槽2111(参见附图3)内。

另外,底板224上朝向安装盒体21的侧面上固定有弹性软垫2242,当盖板22安装于安装盒体21上时盖板22的下端通过弹性软垫2242抵接于灯体1的上端侧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安装盖板22时,首先将盖板22稍微倾斜,然后插接条222对准插接槽2151嵌入,最后将盖板22的下端朝向安装盒体21转动,使卡板223抵接于支撑板214的上表面,且此时卡板223的边缘抵接橡胶软垫2142使橡胶软垫2142逐渐形变,即凸条2141逐渐卡入凹槽2231内。且在凸条2141卡入凹槽2231的同时,底板224上的卡块2241卡入安装板211上的卡槽2111内。则可将盖板22稳定的安装于安装盒体21上,操作简单、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