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拼音转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4669阅读:109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能拼音转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具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万能拼音转盘。
为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教育,目前国内小学教程中已把汉语拼音列入重要的课程之一。然而,现有的小学教学中汉语拼音的教学方式却显得比较呆板,特别是农村学校,一般都是授课老师先将汉语拼音的字母或拼写方式写在黑板上,然后学生再根据书写内容学习。由于其教学方法不直观,小学生学起来大都感到很吃力,且老师在书写过程中费时费力,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教学使用方便,直观,利于学生学习使用的万能拼音转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主要由显示盘、声母抽拉条、韵母转盘及声调转盘组成。显示盘、韵母转盘及声调转盘依次通过中心部位的连接扣固定连接为整体结构。显示盘上设有可同时显示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窗口和便于拨动韵母转盘转动的空格,声母抽拉条插接固定于显示盘上显示窗后部设置的插接槽内,其上依次标有二十一个声母和两个特别声母“y、w”,韵母转盘为轮式圆盘,其上镂空有拨动辐条,在韵母转盘的边缘上标有三十六个韵母和七个特别韵母;声调转盘的边端为齿形结构,其边缘上依次连续标有声调符号。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操作灵活方便。由于其把汉语拼音教学中较呆板的抄写教学方式,改为较直观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接受的动态教学;因而可大大提高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同时,减轻了教学老师大量抄写的工作,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保障。也为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声母抽拉条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韵母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声调盘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由显示板1,声母抽拉条2,韵母转盘3及声调转盘4组成。显示板1、韵母转盘3及声调转盘4依次通过中心部位的连接扣固定联结为可分别旋转的整体结构。显示板1(如
图1所示)上设有可同时显示抽拉条2上的声母,韵母转盘3上的韵母及声调转盘4上的声调符号的显示窗口 5和便于拨动韵母转盘4转动的空格6。声母抽拉条2插接固定于显示板1上显示窗口5后部设置的插接槽7内,并可在插节槽7内上下移动,其上依次标有二十一个声母和两个特别声母“y、w”(如图2所示)。韵母转盘2为轮式圆盘(如图3所示),中心部位镂空有拨动辐条6,边缘上标有三十六个韵母和七个特殊韵母;声调转盘4的边端为齿形结构9,其边缘上依次连续标有声调符号(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上下抽动声母抽拉条2、转动韵母转盘3和声调转盘4即可方便地在显示板1上显示出所需拼写的汉语拼音。
权利要求1.一种万能拼音转盘,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显示盘(1)、声母抽拉条(2)、韵母转盘(3)和声调转盘(4)构成,显示盘(1)上设有可同时显示声母、韵母及声调的显示窗口(5)和便于拨动韵母转盘(4)转动的空格(6);声母抽拉条(2)插接固定于显示盘(1)上显示窗口(5)后部设置的插接槽(7)内,其上依次标有二十一个声母和两个特别声母;韵母转盘(3)为轮式转盘,其上镂空有拨动辐条(8),在韵母转盘(3)的边缘上标有三十六个韵母和七个特殊韵母;声调转盘(4)的边端为齿形结构(9),其边缘上依次连续标有声调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拼音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盘(1)、韵母转盘(3)及声调转盘(4)是通过中心部位的连接和固定联接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能拼音转盘。其主要由显示盘(1)、声母抽拉条(2)、韵母转盘(3)和声调转盘(4)构成。显示盘(1)上分别设有可同时显示声母、韵母及声调的显示窗口(5)和便于拨动韵母转盘转动的空格(6);声母抽拉条(2)插接固定于显示盘(1)后部设置的插接槽(7)内,其上标有声母,韵母转盘上镂空有拨动辐条(8),其上标有韵母;声调转盘的边缘为齿形结构(8),其上标有声调符号。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操作方便,教学直观,能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文档编号G09B1/22GK2356380SQ9824398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9日
发明者赵建营 申请人:赵建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