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极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_3

文档序号:8300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ATA(X)、DATA(Y),并于传输信道中进行两次(亦或偶数次)显示数据的交换操作才得以输出不同极性的显示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30则改为接收已映像的多个显示数据,并利用输出模块308进行奇数次交换操作,即可完成相同的相异电压电平-V㈧、V?、-V(C)、VW、…、-V⑴、?(Χ)的输出操作,同时源极驱动器30的硬设备间的连接关系也无需改变,以保留较高的设计弹性。
[0066]请再参考图4Α以及图4Β,其中图4Α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接收的一显示数据INDA_4的示意图,而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源极驱动器40所接收图4A中显示数据INDA_4的示意图,且源极驱动器40也可支持第一工作模式以及第二工作模式。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当源极驱动器40操作于第二工作模式,其所接收的显示数据INDA_4系类似已知技术中图1A的显示数据 INDA_1 而包含有 DATA (A)、DATA (B)、...、DATA (X)、DATA (Y)。此外,图 4B 所示的源极驱动器40也类似源极驱动器30而包含有大部分相同的组成组件,惟源极驱动器40还包含有一译码器400来取代源极驱动器30的移位寄存器300,据此,源极驱动器40的译码器400除了用来接收显示数据DATA(A) ,DATA(B),...、DATA (X)、DATA (Y)外,还用来接收对应于显示数据DATA(A) ,DATA(B),...、DATA (X)、DATA (Y)的至少一极性设定信号,例如为本实施例中的一极性控制信号POL以及一帧起始信号YD10,使译码器400将根据极性控制信号POL以及帧起始信号YD1来映像显示数据DATA (A)、DATA (B)、...、DATA (X)、DATA (Y)至传输信道CL[1]?CL[n],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适性修改此处的极性控制信号POL以及帧起始信号YD1为其他可用来表示极性的设定信号或相关步骤,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畴。除此之外,源极驱动器40中传输信道CL[1]?CL[n]的第一缓存器单元302_1_1?302_l_n、第二缓存器单元302_2_1?302_2_n、电压位阶转换器304_1?304_n、极性数字模拟转换器306_1?306_n以及输出模块308 (及其运算放大器308_1?308_n)的操作方法,皆相似源极驱动器30的操作方式,在此不赘述。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40亦可透过译码器400来进行显示数据DATA (A)、DATA (B)、...、DATA (X)、DATA (Y)的映射操作,并经过输出模块308进行奇数次交换操作,以输出对应于传输信道CL[1]?CL[n]的电压电平-V(A)、V(B)、-V(C)、V(D)、…、-V(X)、V(Y)。可再参考图4A所示,即源极驱动器40中,传输数据 INDA_4 中的 DATA (A)、DATA (B)、DATA (C)、DATA (D)、…、DATA (X)、DATA (Y)所对应的传输信道CH[I]?CH[η]的多个电压电平依序亦为-V(A)、V(B)、-V(C)、V(D)…-V(X)、V(Y)0
[0067]请再参考图5Α、图5Β以及图5C,其中图5Α为图4Β中译码器400利用一点反转(Dot Invers1n)规则输出映像的显示数据的示意图,图5B为图4B中译码器400利用一栏反转(Column Invers1n)规则输出映像的显示数据的示意图,以及图5C为图4B中译码器400利用--加二线反转(l+2Line Invers1n)规则输出映像的显示数据的示意图。
[0068]详细来说,如图5A所示,译码器400将接收极性控制信号P0L、帧起始信号YD1以及一数据信号LD,而数据信号LD系代表不同信道线的显示数据。详细来说,译码器400先根据帧起始信号YD1中任一脉冲信号来判断每一帧中一第一条线的位置信道与此线所对应的极性为何,并判断其后续的复数条线的极性规则,以达成极性侦测的功能,进而判断极性控制信号POL的方式为点反转规则,以对应切换源极驱动器40的工作模式(如图5A所示的侦测信号DSLl将对应判断为第一工作模式Phase I以及第二工作模式Phase II),同时译码器400也将数据信号LD所代表的不同传输信道的多个显示数据映像至正确的传输信道。直到帧起始信号YD1又产生另一脉冲信号时,其用来告知译码器400将进行相异极性的映射与输出操作,并以此规律来完成译码器400的后续操作。
[0069]此外,如图5B所示,译码器400还可采用栏反转规则来输出映像的显示数据。当译码器400采用栏反转规则时,译码器400仍先接收帧起始信号YD1中任一脉冲信号来判断每一帧中一第一条线的位置与此线所对应的极性为何,并判断其后续的复数条线的极性规则,以达成极性侦测的功能,进而判断极性控制信号POL的方式为栏反转规则,以对应切换源极驱动器40的工作模式(如图5B所示的侦测信号DSL2将对应判断为第一工作模式Phase I以及第二工作模式Phase II),同时译码器400也将数据信号LD所代表的不同传输信道的多个显示数据映像至正确的传输信道。直到帧起始信号YD1又产生另一脉冲信号时,其用来将告知译码器400将进行相异极性的映射与输出操作,并以此规律来完成译码器400的后续操作。
[0070]再者,如图5C所示,译码器400还可采用一加二线反转规则来输出映像的显示数据,据此,译码器400仍先接收帧起始信号YD1中任一脉冲信号来判断每一帧中一第一条线的位置与此线所对应的极性为何,并判断其后续的复数条线的极性规则,以达成极性侦测的功能,进而判断极性控制信号POL的方式为一加二线反转规则,以对应切换源极驱动器40的工作模式(如图5B所示的侦测信号DSL3将对应判断为第一工作模式Phase I以及第二工作模式Phase II),同时译码器400也将数据信号LD所代表的不同传输信道的多个显示数据映像至正确的传输信道。直到帧起始信号YD1又产生另一脉冲信号时,其用来告知译码器400将进行相异极性的映射操作,并以此规律来完成译码器400的后续操作。
[0071]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所用的显示数据亦可对应嵌入至少一设定分组,以用来告知译码器400进行相异极性的映射操作。请参考图6,图6为图4B中译码器400所接收的一显示数据INDA_6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数据1冊4_6不仅包含有04了4(八)、DATA(B)、...、DATA(X)、DATA(Y)外,还包含有一设定分组SPl并设置于显示数据DATA(A)的前方来代表一极性设定信号。其中,设定分组SPl包含有两个比特S0、SI,其中比特SI的编码方式为H2D0T,例如由一正常编码(-,+,-,+)改为H2D0T编码(-,+,+,_),进而使两个比特S0、SI包含有告知译码器400进行类似极性控制信号POL的极性反转操作的信息。
[0072]另外,请再参考图7,图7为图4B中译码器400所接收的另一显示数据INDA_7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相较于图6的显示数据INDA_6,显示数据INDA_7中的设定分组SP2仅包含有一比特S0,且亦代表类似极性控制信号POL的极性反转的信息,据此,显示数据INDA_7的设定分组SP2将重复地嵌入于每两个显示数据间,使显示数据INDA_7的排列为DATA(A)、SP2、DATA(B)、SP2...>DATA (Y)等。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参考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数据INDA_6、INDA_7,以适性地设计不同设定分组的设定方式,进而将多个显示数据与设定分组同时传输至译码器400中,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0073]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操作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源极驱动器30、40所适用的驱动方法,可进一步归纳为一驱动流程80且被编译为程序代码,并储存于显示设备的一驱动芯片中,如图8所示。驱动流程80包含以下步骤:
[0074]步骤800:开始。
[0075]步骤802:接收多个显示数据,且判断多个显示数据的多个电压电平。
[0076]步骤804:于传输信道CL[1]?CL[n]中,对多个显示数据的多个电压电平进行数字转模拟操作。
[0077]步骤806:由输出模块308对已完成数字转模拟操作的多个显示数据进行奇数次交换操作,进而输出电压电平为-V (A)、V (B)、-V (C)、V⑶…-V⑴、V⑴。
[0078]步骤808:结束。
[0079]驱动流程80的详细操作,可透过源极驱动器30、40的相关段落与图式获得说明,在此不赘述。较佳地,若步骤802用于源极驱动器30时,多个显示数据将透过极性控制信号P0L、频率控制器与移位寄存器300来完成相关的接收操作;若步骤802用于源极驱动器40时,多个显示数据将透过极性控制信号POL与译码器400来完成相关的接收操作。另外,执行步骤802中判断多个显示数据的多个电压电平前,源极驱动器30、40还先适性地将多个显示数据映像至正确的传输信道CL[1]?CL[n]。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参考本发明实施例图6、7所示的显示数据INDA_6、INDA_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