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4412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平板显示器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超薄屏等许多其他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仪器、仪表和低功耗电子产品中。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显示面板需要驱动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的控制,以实现逐行扫描和逐帧刷新的功能,使得输入到显示面板的图像数据能够实时刷新,从而实现动态显示。其中,栅极驱动IC负责实现逐行扫描,针对时序控制产生逐行打开的栅线的扫描信号,且将扫描信号加载到对应的栅线。
[0003]其中,栅极驱动IC驱动显示面板逐行扫描的方式可以分为单边驱动和双边驱动,在双边驱动方式中理论上输入到每条栅线的扫描信号相同,但是实际上由于连接每条栅线与栅极驱动IC对应管脚的走线长度不同,因此阻抗不同,导致输入到不同栅线的扫描信号仍会存在一定差别;并且如图1所示,向栅线输入扫描信号的相邻两个栅极驱动IC交界处(虚线框m标注的区域),由于栅极驱动IC负载的切换,会导致电源电压信号产生突变差异,进而使得输入到栅线的扫描信号产生差异,其原因是由于每一个栅极驱动IC在启动时需要较高的电流,因此相邻两个栅极驱动IC交界处所连接的两条栅线,由于栅极驱动IC的切换,会导致电源电压产生突变差异,进而会导致输入到栅线的扫描信号存在差异性,从而会造成显示面板出现分屏和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的现象,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04]因此,如何改善显示面板存在的分屏和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的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存在的分屏和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的现象。
[000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线和多个用于向栅线输入扫描信号的栅极驱动芯片;其中,
[0007]多个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分布于所述栅线的两端;各所述栅线的一端通过对应的走线与分布于所述栅线一端的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对应管脚相连,另一端通过对应的走线与分布于所述栅线另一端的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对应管脚相连;
[0008]除首尾两条所述栅线之外,其余各所述栅线至多有一端与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最外侧管脚对应相连。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包括具有N个管脚和具有N/2个管脚的两种栅极驱动芯片;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均分布于所述栅线的同一端;其中N为大于I的偶数。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其中一个所述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通过走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至第N/2条栅线的一端相连,另一个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通过走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末尾的N/2条栅线的同一端相连。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栅极驱动芯片包括具有N个管脚和具有N/2个管脚的两种栅极驱动芯片;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分别设置于所述栅线的两端;其中N为大于I的偶数。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其中一个所述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通过走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至第N/2条栅线的一端相连,另一个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通过走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末尾的N/2条栅线的另一端相连。
[00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0014]在显示面板逐行扫描的过程中,所述栅线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进行切换时,所述栅线另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处于非切换的状态。
[00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
[0016]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线和多个用于向栅线输入扫描信号的栅极驱动芯片;其中,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分布于栅线的两端;各栅线的一端通过对应的走线与分布于栅线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的对应管脚相连,另一端通过对应的走线与分布于栅线另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的对应管脚相连;除首尾两条栅线之外,其余各栅线至多有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的最外侧管脚对应相连。这样可以将分布于栅线两端的栅极驱动芯片设置成非对称的形式,即除首尾两条栅线之外,其余各栅线至多有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的最外侧的管脚相连,优选的可以将大部分栅线设置成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中间区域的管脚相连,另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的边缘区域的管脚相连,这样可以尽量减小用于连接栅线与栅极驱动芯片管脚的各走线之间阻值的差异,使各栅极驱动芯片与各栅线对应相连的不同走线之间电阻值差异几乎为零,从而可以减小输入到各栅线的扫描信号的差异。同时由于栅线两端的栅极驱动芯片设置成非对称的形式,因此可以实现在栅线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扫描完成后,另外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还处在扫描阶段的功能,即栅线两端的栅极驱动芯片不进行同时切换,进而可以避免由于栅线两端相邻栅极驱动芯片同时切换导致的电源电压突变差异,减小输入到各栅线的扫描信号的差异,从而可以改善显示面板出现的分屏和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多条栅线01和多个用于向栅线01输入扫描信号的栅极驱动芯片02 ;其中,多个栅极驱动芯片02分布于栅线的两端;各栅线01的一端通过对应的走线与分布于栅线01 —端的栅极驱动芯片02的对应管脚相连,另一端通过对应的走线与分布于栅线01另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02的对应管脚相连;除首尾两条栅线01之外,其余各栅线01至多有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02的最外侧管脚对应相连。
[00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可以将分布于栅线两端的栅极驱动芯片设置成非对称的形式,即除首尾两条栅线之外,其余各栅线至多有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的最外侧的管脚相连,如图2所示,优选的可以将大部分栅线设置成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中间区域的管脚相连,另一端与栅极驱动芯片的边缘区域的管脚相连,这样可以尽量减小用于连接栅线与栅极驱动芯片管脚的各走线之间阻值的差异,使各栅极驱动芯片与各栅线对应相连的不同走线之间电阻值差异几乎为零,从而可以减小输入到各栅线的扫描信号的差异。同时由于栅线两端的栅极驱动芯片设置成非对称的形式,因此可以实现在栅线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扫描完成后,另外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还处在扫描阶段的功能,即栅线两端的栅极驱动芯片不进行同时切换,进而可以避免由于栅线两端相邻栅极驱动芯片同时切换导致的电源电压突变差异,减小输入到各栅线的扫描信号的差异,从而可以改善显示面板出现的分屏和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的现象。
[0024]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如图2所示,栅极驱动芯片可以包括具有N个管脚和具有N/2个管脚的两种栅极驱动芯片02 ;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02均分布于栅线01的同一端;其中N为大于I的偶数。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芯片可以包括具有N个管脚和具有N/2个管脚的两种,这样可以将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设置在栅线的同一端,即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与栅线同侧的端相连,如图2所示,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均分布于栅线左端指向的区域,栅线右端指向的区域设置具有N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这样使得栅线两端的栅极驱动芯片采用非对称排布的方式进行设置,在显示面板进行逐行扫描时,栅线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与另一端的栅极驱动芯片可以分时切换,从而可以避免栅线两端的栅极驱动芯片同时切换造成的电压突变,进而可以避免因电压差异导致输入到栅线的扫描信号的差异。
[0025]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两个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其中一个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通过走线与显示面板的第一至第N/2条栅线01的一端相连,另一个具有N/2个管脚的栅极驱动芯片通过走线与显示面板的末尾的N/2条栅线01的同一端相连。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如图2所示,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