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98780阅读:来源:国知局
需要额外设置S0C主控电路板即可实现视频播放,从而使得液晶显示装置20可以减少S0C主控电路板器件,有利于降低成本,且仅是在T-C0N控制电路板中增加实现信号转换功能的电路,该电路的复杂性远低于S0C主控电路板的复杂性,能够简化结构。并且,通过在T-C0N控制电路板22中集成信号转换的功能,而不是额外增加信号转换的电路板,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有利于减小电路板所占用的空间,从而有利于液晶电视装置的轻薄化发展。
[0028]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相同标号的元件作用相同。进一步地,T-C0N控制电路板22包括T-C0N控制电路221、转换电路222以及第一接口 223。T-C0N控制电路221与液晶显示屏体21连接,且还与转换电路222连接。第一接口 223用于连接内容提供设备23。
[0029]其中,转换电路222用于将通过第一接口 223接收到的来自内容提供设备23的视频信号转换为液晶显示屏体21所需的待显示信号,并将待显示信号发送给T-C0N控制电路221。T-C0N控制电路221根据接收到的待显示信号驱动液晶显示屏体21显示画面。
[0030]其中,内容提供设备23可以是智能机顶盒,例如百度盒子、天猫盒子、小米盒子等,也可以是其他的内容提供设备。T-C0N控制电路板22上的第一接口 223为用于连接内容提供设备 23 的 HDMI (High Definit1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接口,即内容提供设备23所提供的视频内容为高清视频数据。
[0031]继续参阅图3,液晶显示装置20还包括电源电路板24和背光驱动电路25。背光驱动电路25为背光模组中的电路,用于驱动液晶显示屏体21的背光发亮。电源电路板24包括电源电路241和变压电路242。电源电路241为交流/直流(AC/DC)转换电路,连接外部电源(例如220V家用交流电源),用于对外部电源输入的电压进行转换,例如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转换后的电压输出给变压电路242。变压电路242用于将电源电路241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各个模块所需要的工作电压,例如T-CON控制电路板221所需的电压,背光驱动电路25所需的驱动电压等。其中,变压电路252分别与T-CON控制电路221、第一接口 233以及背光驱动电路25连接。
[0032]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内容提供设备23由液晶显示装置20供电,其与液晶显示装置20共用电源电路241。具体地,变压电路242根据电源电路241所提供的电压对T-CON控制电路221供电,并且通过第一接口 223对内容提供设备24供电。
[0033]进一步地,第一接口 223包括工作电压输出引脚、待机电压输出引脚以及使能信号引脚。变压电路242通过工作电压输出引脚对内容提供设备23输出其正常工作时所需的工作电压,并通过待机电压输出引脚对内容提供设备23输出其待机时所需的待机电压,由此实现对内容提供设备24的供电。其中,工作电压输出引脚所输出的工作电压为12V或24V,或者是其他的输出电压,待机电压输出引脚所输出的待机电压为5V或者其他待机电压,例如3V或2V等。工作电压输出引脚和待机电压输出引脚所输出的电压可根据内容提供设备23的型号等参数进行设定,对此不做限定。
[0034]其中,变压电路242还用于将电源电路241提供的电压转变为背光驱动电路25所需的驱动电压,并将驱动电压输出至背光驱动电路25,从而以使得背光驱动电路25驱动背光发亮,进而使得液晶显示屏体21能够显示画面。
[0035]此外,变压电路242通过第一接口 223的使能信号引脚接收内容提供设备23发送的使能信号。当内容提供设备24开启时,或者从待机状态变为工作状态时,对液晶显示装置20发送一使能信号,以通知液晶显示装置20即将开始工作。变压电路242接收该使能信号,以根据该使能信号对背光驱动电路25提供驱动电压,以使得背光驱动电路25驱动背光发亮。
[0036]继续参阅图3,液晶显示装置20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两个信号传输电路板26。其中,液晶显示屏体21周围的非显示区域上绑定(bonding)有连接液晶显示屏体21的扫描线的栅极驱动电路以及连接液晶显示屏体21的数据线的数据驱动电路。其中,栅极驱动电路具体为栅极驱动1C,数据驱动电路具体为数据驱动1C,栅极驱动IC和数据驱动IC均采用C0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技术进行封装,COF即是指利用软质电路板作为封装载体,将IC固定于软质电路板上的技术。如图3所示,固定有栅极驱动IC的软质电路板为栅极C0F27,固定有数据驱动IC的软质电路板为数据C0F28。由于IC数量较多,栅极C0F27和数据C0F28的数量也为多个,每个栅极C0F27上封装有多个栅极驱动1C,每个数据C0F28上封装有多个数据驱动1C。其中,多个栅极C0F27依次排列于液晶显示屏体21的短边,多个数据C0F28依次排列于液晶显示屏体21的长边。
[0037]T-CON控制电路221主要用于根据待显示信号产生栅极驱动IC和数据驱动IC各自所需的控制信号。信号传输电路板26设置有多条传输导线,主要用于将T-CON控制电路221产生的控制信号对应传输至栅极C0F27上的栅极驱动1C和数据C0F28上的数据驱动1C。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数据C0F28直接与对应信号传输电路板26连接,其中一个信号传输电路板26可以连接一个数据C0F28上的数据驱动1C,也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数据C0F28上的数据驱动1C。而多个栅极C0F27与信号传输电路板26不直接连接,而是依次通过数据C0F28、信号传输电路板26接收T-CON控制电路221的控制信号。具体地,对于依次排列的多个数据C0F28,与两端的数据C0F28连接的信号传输电路板26,其上的传输导线一部分连接数据C0F28上的数据驱动1C,以将来自T-CON控制电路221的控制信号传输给数据驱动1C,另一部分经过该数据C0F28上空白区域后与栅极C0F27上的栅极驱动1C连接,以将来自T-CON控制电路221的控制信号传输给栅极驱动1C,由此数据驱动1C和栅极驱动1C根据各自所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驱动液晶显示屏体21显示画面。S卩,栅极驱动1C所需的控制信号依次通过信号传输电路板26以及最靠近栅极C0F27的数据C0F28传输至栅极驱动1C,而数据驱动1C所需的控制信号则直接由信号传输电路板26传输。
[0038]其中,图3中仅不出两个信号传输电路板26,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液晶显不屏体21的尺寸设置更多个信号传输电路板26,以连接数据C0F28和T-C0N控制电路221。
[0039]本实施方式液晶显示屏体21实现画面显示的过程如下:液晶显示装置20开机后,电源电路板24对T-C0N控制电路221、内容提供设备23以及变压电路242分别供电。内容提供设备23的视频信号通过第一接口 223传输给转换电路222。转换电路222将内容提供设备23的视频信号进行转换,例如将HDMI格式的信号转换成LVDS及时序控制信号,以得到液晶显示屏体21所能够识别的待显示信号,并将待显示信号发送给T-C0N控制电路221。T-C0N控制电路221根据待显示信号分别产生栅极驱动1C和数据驱动1C所需的控制信号,并将对应控制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电路板26传输给栅极驱动1C和数据驱动1C,以控制栅极驱动1C输出扫描信号至液晶显示屏体21,并控制数据驱动1C输出数据信号至液晶显示屏体21,进而驱动液晶显示屏体21显示画面。更具体地,T-C0N控制电路221产生的栅极驱动1C所需的控制信号,是依次通过信号传输电路板26、数据C0F28传输至栅极C0F27上的栅极驱动1C。
[0040]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液晶显示装置20中不设置有S0C主控电路板,通过连接作为外设的内容提供设备23即可实现视频播放,由此可优化液晶显示装置20的内部结构,降低成本。此外,现有的内容提供设备通常是由外部电源(220V家用电源)直接供电,其内部需设置相应的电源电路,而本实施方式中,内容提供设备23由液晶显示装置20直接对其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与现有的方式相比,可以使得内容提供设备23省略掉电源模块,有利于简化内容提供设备23的结构,进而可以降低内容提供设备23的生产成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