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76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箱,特别涉及一种灯箱内的双向导光板。
在摄影观片、印刷制版、广告展览等应用领域中,人们需要借助灯箱这个基本工具来进行操作,并用于显示正、负胶片。为了保证灯片显示达到色彩逼真、图像清晰的效果,灯箱必须具有匀光、色温正确的功能。
近年来,超薄型灯板的开发成功,为市场提供了携带方便、显影正确的新工具。超薄型灯板的核心部件是导光板,其显像光源不是从显示图像部分的底部,而是从显示图像部分的侧边,通过导光板引入光源,从而达到显像的目的。小面积的灯板可以通过单向发光,引入导光板后显像,但是当显影面积增加时,单向导光显像就不能满足需要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导光板,它用于大面积的显像,使灯光源发出的光亮度保持均匀和连续,改善了大面积灯箱的显像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向导光板包括一基板,以及在基板二侧设置的发光管,所述基板的表面涂覆有一层由反光斑点以纵横行排列组成的反光层,反光斑点略微凸出于基板的表面,反光斑点在靠近二侧发光管的部分排列稀疏,反光斑点向中心方向逐渐密集,至中心部分为最密集区,由此调节边侧光的漫射反光亮度。
将本实用新型装入灯箱后,通过双向进光,扩大了导光板的显像面积,其反光斑点在近光源处稀疏而远光源处密集,光源的光线漫射得到了调整,发出的光线得以保持均匀和连续的状态,有效地改善了灯箱的显像质量,使观片得到柔和、均匀、满意的效果;而且降低了灯箱厚度,可制成薄型观片灯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双向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述双向导光板涂覆有反光斑点的反光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述双向导光板的剖面及反光走向示意图。
参看
图1至图3,一种双向导光板包括一基板1,以及在基板1二侧设置的发光管2。基板1的表面涂覆有一层由反光斑点3排列组成的反光层,反光斑点3排列成若干纵行和横行。反光斑点3略微凸出于基板1的表面。反光斑点3依据光源的远近距离设置,在靠近二侧发光管2的部分排列稀疏,使过强的光线透过反光斑点3的空隙而筛去一部分光线;反光斑点3向中心方向逐渐密集,至中心部分为最密集区,从而使远离光源的光亮度得以保留并有所加强。反光斑点3如此设置便可调节边侧光的漫射反光亮度。
基板1表面涂覆的反光斑点3为圆形斑点,见图中所示。基板1表面涂覆的反光斑点3也可以为方形斑点,或者为不规则形状斑点。
本实用新型双向导光板的基板1的一面涂覆一层由反光斑点3组成的反光层,基板1的另一面装设扩散纸4。双向导光板及发光管2上还装有反射罩5。
本实用新型中反光层的反光斑点以丝网印刷方式将白色漆涂覆于基板表面,以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调整为柔和、均匀的光线,使观片得到柔和、均匀、满意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导光板,它包括一基板,以及在基板二侧设置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表面涂覆有一层由反光斑点以纵横行排列组成的反光层,反光斑点略微凸出于基板的表面,反光斑点在靠近二侧发光管的部分排列稀疏,反光斑点向中心方向逐渐密集,至中心部分为最密集区,由此调节边侧光的漫射反光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表面涂覆的反光斑点为圆形斑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表面涂覆的反光斑点为方形斑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表面涂覆的反光斑点为不规则形状斑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导光板,它包括一基板,以及在基板二侧设置的发光管。基板的表面涂覆有一层由反光斑点以纵横行排列组成的反光层,反光斑点略微凸出于基板的表面,反光斑点在靠近二侧发光管的部分排列稀疏,反光斑点向中心方向逐渐密集,至中心部分为最密集区,由此调节边侧光的漫射rc 光亮度。将本实用新型装入灯箱后,通过双向进光,扩大了导光板的显像面积,使灯光源发出的光亮度保持均匀和连续,改善了大面积灯箱的显像质量,使观片得到柔和、均匀、满意的效果。
文档编号G02B5/12GK2408471SQ0021649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7日
发明者李定武 申请人:东莞宇宙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