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图案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8422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复合图案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图案导光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改善薄型导光板 上发生的显示画面不均匀的现象的复合图案导光板。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显示装置是基于图像信号输出图像的装置。显示装置中例如液晶显示装置 (LCD)等显示装置具有输出RGB色彩的彩色板,由于彩色板本身为不发光体,需要具备背光 单元以向彩色板照射光从而输出图像。
[0003] 背光单元(BLU)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将产生光的光源和光源发射的光均匀地分 散于显示装置的整个区域以照射显示装置。
[0004] 根据入光方式,导光板可分为边缘型(edge light type)和直下型(direct light type)〇
[0005] 边缘型是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侧面的方式,直下型是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下部 的方式。边缘型相比于直下型,由于制造工程简单、重量比较轻、使用较少的光源使其制造 成本和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被广泛使用。
[0006] 导光板的下部面粘贴有反射膜。反射膜能够防止光从导光板的下部面泄漏(漏 光)的现象的发生,使大量的光从导光板的上面放出,应用反射膜可使大部分的光在导光 板的上面发光。
[0007] 导光板的下部面形成有用于折射光的图案以使通过折射的光在上面均匀地汇聚。
[0008] 在导光板上,利用激光加工的印模印出图案,图案通过转写和注射方式成形。
[0009] 然而,如图1所示,在导光板1的下部面形成有图案的槽中形成凸出部201,使导光 板1和反射膜4之间形成空间。如果灰尘等异物流入导光板1和反射膜4之间,则导光板 1上产生斑点。
[0010] 最近,随着显示器的轻型化和薄型化,导光板也随之趋向于薄型化。随着导光板厚 度的薄型化,组合导光板与反射膜和其它配件时(接受外部压力时),如图2所示,导光板1 容易发生变形,使导光板1和反射膜4接触,从而使显示器画面上发生斑点以及画面不均匀 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1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图案导光板,该复合图案导光板通过防止 导光板和反射膜发生接触,即使受外部压力导光板发生变形,也能达到改善薄型导光板上 发生的显示器画面不均匀现象,同时改善斑点现象。
[0012]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图案导光板,该复合图案导光 板能够改善由于入光面表面粗糙度引起的热点(hot spot)、增强亮度、改善画面不均匀的 现象。
[0013]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包括用于接收光的入光面;与 所述入光面连接的下部面;以及朝向所述下部面并用于放出光的对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 下部面包括多个第一圆点和多个第二圆点并形成圆点图案,所述第二圆点的直径小于所述 第一圆点的直径。
[0014]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圆点由第一槽和第一凸出部构成,第一槽由所述下部面凹入 而形成,第一凸出部位于第一槽内并高出第一槽的深度而凸出,第二圆点由凸出于下部面 的第二凸出部构成。
[0015] 本实用新型中,以下部面为起点,第一凸出部的凸出高度H1大于第二凸出部的凸 出高度hi。
[0016] 本实用新型中,以下部面为起点,第一凸出部的凸出高度HI为1 μL?-6 μπι,第二凸 出部的凸出高度hi为0. 1 μ m-3 μ m。
[0017]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圆点由第一槽和第一凸出部构成,第一槽由下部面凹入而形 成,第一凸出部位于第一槽内并高出第一槽的深度而凸出,第二圆点由第二槽和第二凸出 部构成,第二槽由下部面凹入而形成,第二凸出部位于第二槽内并高出第二槽的深度而凸 出。
[0018]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槽的深度h小于第一槽的深度H。
[0019]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槽的深度Η为1 μπι-6 μπι,第二槽的深度h为0. 1 μπι-3 μπι。
[0020]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的横断面为圆形,从下部面观察,所述第二槽 的直径d小于第一槽的直径D。
[0021]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的横断面为圆形,从下部面观察,所述第二槽 的直径d小于第一槽的直径D,其差值为10-90%。
[0022]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的横断面为圆形,从下部面观察,所述第一槽 的直径D为25 μ m-100 μ m,所述第二槽的直径d为15 μ m-90 μ m。
[0023] 本实用新型中,入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200nm-700nm。
[0024] 本实用新型中,对光面形成有V-⑶T图案或者圆点图案。
[0025] 本实用新型中,V-⑶T图案或者圆点图案形成在距离所述入光面预设间距的所述 对光面上。
[0026]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光板的下部面形成能够折射光的、具有多个直径不同的两种 圆点的圆点图案以防止导光板和反射膜的接触,从而改善薄型导光板上显示器画面不均匀 现象同时具有改善斑点的效果。
[0027]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光板的下部面形成具有不同直径和深度的两种圆点, 能够改善圆点重叠引起的白点现象的效果。
[0028]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强导光板的入光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在距离入光面预定 间距的对光面上形成V-CUT图案,通过入光面表面粗糙度,改善热点、增强亮度,同时通过 改善漏光现象,从而起到改善画面不均匀问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组合导光板和反射膜且导光板不受压力状态的示意图。
[0030] 图2是组合导光板和反射膜且导光板受压力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透视图。
[003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截面图。
[0033]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组合导光板和反射膜且导光板受压力的状 态示意图。
[0034]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导光板的下部面被放大的截面图。
[0035]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导光板的下部面被放大的截面图。
[0036] 图8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导光板的下部面的示意图。
[0037] 图9 (a)是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显不导光板和反射膜之间存在异物质的不意图, 图9 (b)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显示导光板和反射膜之间存在异物质的示意图。
[0038] 图10(a)是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显示画面不均匀的示意图,图10(b)是使用本实 用新型时,显示画面不均匀的示意图。
[0039] 图1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圆点的示意图。
[0040] 图12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加工时,圆点重叠的示意图。
[0041] 图13(a)是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显示圆点重叠出现的白点的示意图,图13(b)是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显示圆点重叠不出现的白点的示意图。
[0042] 图14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增加入光面粗糙度,对光面被加工为V-⑶T 图案的不意图。
[0043] 图15(a)是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显示出现热点现象的示意图,图15(b)是使用本 实用新型时,显示不出现热点现象的示意图。
[0044] 图16是为了与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形成对比,在入光面上形成锯齿状图案,在 对光面上形成V-⑶T图案的示意图。
[0045]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在入光面增加粗糙度,在距离入光面预定间距 的对光面的位置上形成V-CUT图案的示意图。
[0046] 图18是为了与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形成对比,在入光面增加粗糙度及在对光 面全面上形成V-⑶T图案的示意图。
[0047] 图19是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入光面表面粗糙度的范围内,是否能够改善热点和 漏光的示意图。
[0048] 附图标识说明:
[0049] 1 :导光板 201:凸出部
[0050] 10 :入光面 20 :下部面
[0051] 210:第一圆点 211:第一槽
[0052] 213:第一凸出部 220:第二圆点
[0053] 221 :第二槽 223:第二凸出部
[0054] 30 :对光面 310 :V_CUT 图案
[0055] 4 :反射膜 5 :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说明本实用新型之前, 如果认为有关的公知功能及结构的具体说明对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主旨没有必要或者使 其混淆时将其省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向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说 明本实用新型,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全面的被理解而提供的。因此,为了更加清晰明确地 说明,附图中的组成要素的形状和尺寸可能被夸大。
[0057]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58]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复合图案导光板包括侧面的入光面10,下部面20, 朝向下部面20的对光面30。
[0059] 导光板1是用于将从位于侧面的光源5流入的光均匀地分配在指定的区域。
[0060] 入光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