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图案导光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28422阅读:来源:国知局
10为导光板1中光的入射面。入光面10设置有光源5以向导光板1内部 照射光。以预定间距可在入光面10设置多个光源5。光源5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或 者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
[0061] 下部面20与入光面10连接。下部面20粘贴有反射膜4,所述反射膜4使从下部 面20泄漏的光被重新反射返回到导光板1内,从而防止光损失。反射膜4优选为反射率高、 热性比较好的材料以防止由光源5产生的热引起的收缩和膨胀。
[0062] 对光面30为朝向下部面20的、用于射出光的面。
[0063] 如图4所示,导光板1的下部面20形成圆点图案。
[0064] 下部面20的圆点图案使光根据圆点图案被反射,并且通过将光进行一定的调整, 使其在导光板1全部表面上具有均匀的亮度。
[0065] 圆点图案可包括多个第一圆点210和具有比第一圆点210的直径小的多个第二圆 点 220。
[0066] 边缘型导光板中,形成于导光板1的下部面20的第一圆点210在远离光源5处由 于大部分光被射出,出现被较少的光照射到现象,为了增加山峦图案的密度,可在远离入光 面10方向上逐渐增加密度,但是如果为薄型导光板,在受到外部压力时,容易发生图2中所 示的变形的现象,从而使显示器上出现斑点、画面不均匀现象。
[0067] 因此,如图5所不,如果导光板1的下部面20形成有直径不同的第一圆点210和 第二圆点220,即使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导光板1发生变形,也能防止导光板1的下部面20 与反射膜4发生粘贴,从而防止显示器画面的斑点和画面不均匀的现象发生。
[0068] 通过压缩导光板和注射导光板成形的方式,在导光板1的下部面20加工所述圆点 图案,在加工过程中,如果第一圆点210和第二圆点220出现重叠,则会导致画面出现白点。 为了防止由于圆点重叠引起的白点发生,在下部面20加工的第一圆点210和第二圆点220 可具有不同的直径和深度。
[0069] 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形成的第一圆点210和第二圆点220具有不同的直径和 深度,可选择性地采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
[0070] 如图6所示,作为第一实施例,第一圆点210由第一槽211和第一凸出部213构成, 第一槽211从下部面20向上凹入形成,所述第一凸出部213在所述第一槽211内超出第一 槽211的深度向下凸出形成,第二圆点220可由第二凸出部223构成,第二凸出部223从下 部面20向下凸出形成。
[0071] 如上图,第一凸出部213的顶部(a)和第一槽211的底部(b)相连接,因此,如图6 所示,第一槽211的侧壁和第一凸出部213的外面以一定距离向分离。第一凸出部213和 第二凸出部223优选为半球形或者凸起形状。
[0072] 第一圆点210具有将从入光面10进入导光板1的光,从对光面30射出的作用。
[0073] 第二凸出部223随机地分布在下部面20上,从而防止下部面20和反射膜4的粘 贝占。第二凸出部223的横切面可为正方形、圆形、四边形、三角形等形状。
[0074] 以下部面20为起点的第一凸出部213的凸出高度H1大于第二凸出部223的凸 出高度hi。加工由第一槽211和第一凸出部213构成的第一圆点210后,加工第二凸出部 223,如果第二凸出部223的体积小于第一凸出部213的体积,则即使相互发生重叠,第二凸 出部223也不会对第一圆点210产生影响,从而可以防止白点现象发生。
[0075] 在导光板1上粘贴反射膜4时,由于第二凸出部223的尺寸相对小于第一凸出部 213,因此相对较大的灰尘不能进入导光板和反射膜之间,而且第二凸出部223能够降低导 光板1和反射膜4的相互接触的可能性。
[0076] 在此,第二凸出部223使用与导光板1相同的材料压缩加工成形,从而能够防止显 示器上的斑点现象的发生。
[0077] 以下部面20为起点的第一凸出部213的凸出高度H1优选为1μπι-6μπι,第二凸 出部223的凸出高度hi优选为0. 1 μ m-3 μ m。实验结果显示,第一凸出部213的凸出高度 H1为1μπι-6μπι,第二凸出部223的凸出高度hi为0. 1μπι-3μπι时,防止白点现象发生及 画面不均匀现象的效果明显。
[0078] 如图7所示,作为第二实施例,第一圆点210由第一槽211和第一凸出部213构成, 第一槽211从下部面20向上凹入形成,第一凸出部213在所述第一槽211内超出第一槽 211的深度向下凸出形成;第二圆点220由第二槽221和第二凸出部223构成,第二槽221 从下部面20向上凹入形成,所述第二凸出部223在所述第二槽211内超出第二槽221的深 度向下凸出形成。
[0079] 第一凸出部213的顶部(a)和第一槽的底部(b)相互连接,因此,如图7和如图8 所示,第一槽211的侧壁和第一凸出部213的外面具有一定的间距。
[0080] 此外,第二凸出部223的顶部(e)和第二槽221的底部(f)相互连接,因此,如图 7和如图8所示,第二槽221的侧壁和第二凸出部223的外面具有一定的间距。
[0081] 如第二实施例,第二圆点220具有与第一圆点210相似的结构,第二圆点220如第 一圆点210具有将从入光面10进入导光板1的光,从对光面30射出的作用。
[0082] 在此,第一圆点210的排列和密度分布并不重要,为了防止显示器亮度不均匀现 象的发生,第二圆点220应设计为,其功能,即将进入入光面10的光从对光面30射出,为最 小化。
[0083] 为此,第二槽221的深度h应小于第一槽211的深度H,第二槽221的深度h应小于 第一槽211的深度Η的差值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地,第一槽211的深度Η为1 μπι-6 μπι, 第二槽221的深度h为0· 1 μ m-3 μ m。
[0084] 第一槽211和第二槽221的横断面为圆形时,为了改善显示器的亮度不均匀,下部 面20中,该第二槽221的直径d优选小于第一槽211的直径D,下部面20中,该第二槽221 的直径d小于第一槽211的直径D的差值优选为20%以上。
[0085] 具体来言,第二槽221的体积优选小于第一槽211的体积,第二凸出部223的体 积优选小于第一凸出部213的体积。如果第二凸出部223的体积小于第一凸出部213的体 积,则即使相互发生重叠,第二凸出部223被第一凸出部213和第一槽211收容,不会对第 一圆点210产生影响,从而可以防止白点现象发生。
[0086] 下部面20中,所述第一槽211的直径D为25 μ m-100 μ m,第二槽221的直径d为 15 μπι-90 μπι时,防止白点现象发生及显示器亮度不均匀现象的效果明显。
[0087] 作为第三实施例,为了改善入光面10表面粗糙度引起的热点(hotspot)现象,入 光面10可被粗糙化处理。例如,在入光面形成微小的凹凸使光在凹凸处发生衍射,从而能 够改善热点现象。
[0088] 在第三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性地包括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
[0089] 为了降低电力消耗和降低产品价格减少光源5时,会加大光源5和光源5间的间 距,入光面10中,作为光源5对应的区域的明部和作为除明部之外区域的暗部间的明暗划 分将十分明显,明部周围形成比其它部分亮的区域。
[0090] 如上所述,入光面10形成鲜明的明暗部,在入射光附近形成亮度斑点的现象称之 为热点,热点会引起画面不均匀现象。
[0091] 如果入光面10形成粗糙面或者入光面10全部形成锯齿状图案,则由于光的放射 角变大光以宽角度入射,从而能够改善热点现象。
[0092] 但是,如果为了改善热点现象在入光面10形成锯齿状图案,并在对光面30形成 V-CUT图案或者圆点图案,则画面会产生光交叉引起画面不均匀的现象。因此,优选地,不在 入光面10形成锯齿状图案。
[0093] 作为第四实施例,可使入光面10形成粗糙面并在对光面30形成峰谷反复的V-CUT 图案或者圆点图案。
[0094] 对光面30优选具有谷底为V型的V-⑶T图案。V-⑶T图案能够起到改变从对光面 30射出光的放射角从而增强亮度的作用。
[0095] 如果导光板1同时形成有,为了使入射下部面20的光不发生全反射的用于改变路 径的圆点图案、通过改变对光面30射出光的放射角以增强亮度的V-CUT图案310及用于拓 宽光的放射角的位于入光面10的锯齿状图案,则由于光源5前端发生光交叉引起明线出现 并导致画面不均。
[0096] 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入光面10不使用锯齿状图案,而增加表面粗糙度,从而能够 防止明线出现,以及热点的出现。如果对光面30没有形成图案,仅仅增加入光面10粗糙度 或者形成锯齿状图案去除热点现象时,亮度将变暗。
[0097] 入光面10没有形成图案,仅仅在对光面30形成图案时,具有增强亮度的效果,对 光面30形成图案时,由于浊度变高,具有阻止异物质的效果。
[0098] 为了改善热点,入光面表面的粗糙度Ra标准为200nm-700nm。入光面表面粗糙度 Ra在200nm-700nm范围时,光源发射的光入射导光板时,放射角变大,能够改善热点。
[0099] V-⑶T图案310优选形成在距离入光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