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02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具备该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装置被广泛地用作以便携式电话机为代表的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众所周知,液晶装置一般是在经密封材料贴合的一对基板之间设有液晶的结构。在各基板中的与另一方的基板相对的面上形成有电极。经与该电极导通的引回布线对该电极施加与想要显示的图像相对应的电压。
进而,还提出了将连接到两基板的电极的引回布线形成为在一方基板上汇集的结构。图17是展示出这种液晶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在该图中所展示出的液晶装置80中,背面侧基板81的一部分从观察侧基板82的边缘伸出,在该伸出的区域中安装有驱动用IC芯片83。在背面侧基板81中的与液晶相对的面上呈条状地形成有多个分段电极811,各分段电极811经引回布线812连接到驱动用IC芯片83的输出端子上。另一方面,在观察侧基板82中的与液晶相对的面上呈条状地形成有多个共用电极821。各共用电极821经分散在密封材料84中的导电性粒子与设置在背面侧基板81上的引回布线813导通。各引回布线813在背面侧基板81中密封材料84的外侧的区域中延伸,其端部连接到驱动用IC芯片83的输出端子上。按照该结构,因为只要仅在背面侧基板81上安装驱动用IC芯片83就足够了,故与在双方的基板上安装驱动用IC芯片的液晶装置相比,能够实现结构的简洁化。
但是,根据图17中所示出的结构,由于必须在密封材料84的外侧确保配置引回布线813的区域,故目前的状况是,在使密封材料84的外侧的无助于显示的区域(以下,称为“框缘区域”)狭窄化的方面是有限的。在为了适应近年来的对显示的高清晰化的要求而打算谋求像素数的增加的情况下,不得不使引回布线813的条数也增加,因此框缘区域的狭窄化变得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根据图17所示出的结构,为了实现框缘区域的狭窄化,也考虑减小引回布线813的间距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回布线813的电阻值增大,恐怕会以此为起因而导致显示品质下降。再者,在图17所示出的结构中,由于引回布线813与外部气氛接触,故也存在有因外部气氛中的水分的附着等而引起引回布线813短路、腐蚀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些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框缘区域的狭窄化而不会伴随有引回布线的可靠性的下降、布线短路这样的不良情况的液晶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具备该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装置是在经密封材料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将与设在上述第1基板上的多个第1电极和设在上述第2基板上的多个第2电极的交叉相对应的像素、根据对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的施加电压、设成导通(ON)状态或断开(OFF)状态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并与上述第1基板上的上述第1电极导通、具有在由上述密封材料的内周边缘所包围的区域内延伸的部分的引回布线;以及经上述引回布线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对位于上述引回布线和上述多个第1电极中与该引回布线导通的第1电极以外的第1电极的交叉部分的液晶供给的电压有效值成为比为了将该像素设成导通状态而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低的值的驱动电路。
按照该结构,由于使与共用电极导通的引回布线在由密封材料的内周边缘所包围的区域内延伸,所以与在基板中位于密封材料外侧的区域内设置引回布线的以往的液晶装置相比,能够使框缘区域变窄。而且,由于引回布线中位于由上述密封材料的内周边缘所包围的区域内的部分不与外部气氛接触,故可防止因外部气氛中的水分等的附着而引起的引回布线的短路、腐蚀,可提高可靠性。
但是,在采用如本发明那样使引回布线在由密封材料的内周边缘所包围的区域内延伸的结构的情况下,引回布线和多个第1电极中与引回布线导通的第1电极以外的第1电极在平面上交叉。根据该结构,例如当对多个第1电极依次供给扫描信号时,由于在夹着液晶而对置的引回布线和第1电极之间被施加电压,所以使该交叉部分的液晶的取向状态发生变化(即,点亮)。因此,会产生本来不应点亮的交叉部分也会点亮的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中,经引回布线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电压,以使得对位于引回布线和多个第1电极中与该引回布线导通的第1电极以外的第1电极的交叉部分的液晶供给的电压有效值成为比为了将该像素设成导通状态而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低的值。按照该结构,与对引回布线和第1电极的上述交叉部分、施加比为了将像素设成导通状态而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高的电压有效值情况相比,可使该交叉部分的点亮变得不明显。
在此,作为将对交叉部分的电压有效值设定为上述的值的方法,可考虑适当地选定占空比(デュ一ティ比)和偏置比(バィァス比)的至少一个的方法。在此,本发明者了解到,随着偏置比(1/a)的倒数a的减小,对上述交叉部分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也减小。鉴于这一点,只要使偏置比(1/a)的倒数a减小,以使对上述交叉部分施加的电压有效值比为了将像素设成导通状态而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小即可。
此外,如果从使上述交叉部分的点亮变得更加不明显的观点来考虑,则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的值比将该像素设成导通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更小。具体地说,优选为将上述值设定为比将上述像素设成导通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和将上述像素设成断开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的中间值低的值。再者,为了可靠地避免交叉部分的点亮,优选为将上述值设定为比将上述像素设成断开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低的值。这样,因为位于交叉部分的液晶的取向状态几乎不变化,故几乎可完全避免该部分的点亮。
在此,在本发明的液晶装置中,也可以与引回布线和多个第1电极中与该引回布线导通的第1电极以外的第1电极的交叉部分重叠的方式在第1基板和第2基板的一方上设置遮光层。这样,与将对引回布线和第1电极的交叉部分所施加的电压有效值设定为上述的规定值来避免该交叉部分的点亮的结构相结合,可使该交叉部分的点亮变得更不明显。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作为显示装置具备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如上所述,因为按照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可实现框缘区域的狭窄化,故如果采用其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则可实现该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而且,尽管采用了使引回布线和与该引回布线导通的第1电极以外的第1电极交叉的结构,但可抑制该交叉部分的点亮。作为可适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可考虑例如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机等具备显示图像的功能的各种电子设备。
此外,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驱动方法,是在具备有经密封材料相对配置并夹持液晶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设置在上述第1基板上的多个第1电极、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的多个第2电极、以及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与上述第1基板上的上述第1电极导通并且具有在由上述密封材料的内周边缘所包围的区域内延伸的部分的引回布线的液晶装置中,根据对该第1电极和该第2电极的施加电压将与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的交叉部分相对应的像素设成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经上述引回布线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对位于上述引回布线和上述多个第1电极中与该引回布线导通的第1电极以外的第1电极的交叉部分的液晶供给的电压有效值成为比为了将该像素设成导通状态而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低的值。按照该方法,根据与就本发明的液晶装置所叙述的同样的原因,尽管是使引回布线在密封材料的内侧区域中延伸而实现狭窄化的的液晶装置,但也可使引回布线和第1电极的交叉部分的点亮变得不明显。


图1是展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展示该液晶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放大展示该液晶装置的密封材料附近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展示该液晶装置的密封材料附近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展示在第1驱动方法中对共用电极供给的扫描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图6是用于说明该驱动方法中的偏置数的定义的图。
图7是表示该液晶装置中的占空数N和偏置数a、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以及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的关系的表。
图8是展示该液晶装置中的占空数N和偏置数a、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以及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展示在第2驱动方法中对共用电极供给的扫描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该驱动方法中的偏置数的定义的图。
图11是展示在第3驱动方法中对共用电极供给的扫描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该驱动方法中的偏置数的定义的图。
图13是展示液晶的电压/反射(透射)率特性的曲线图。
图14是展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液晶装置的遮光层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15是展示作为采用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展示作为采用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便携式电话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展示以外的液晶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10 液晶装置 20观察侧基板(第1基板)21 共用电极(第1电极) 30背面侧基板(第2基板)31 分段电极(第2电极) 29遮光层40 密封材料 47液晶50 驱动用IC芯片(驱动电路)55、57(571、572)引回布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以下示出的形态不过是本发明的一种形态。因而,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形态所限定,在其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任意地变更。再有,在以下示出的各图中,为了防止图面变得复杂,适当地使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与实际的有所不同。
A液晶装置的结构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如该图中所示,该液晶装置10被形成为在经大致为长方形框状的密封材料40将观察侧基板20与背面侧基板30贴合的同时、在由两基板和密封材料40所包围的空间内密封有液晶的结构。即,从对密封材料40的一部分进行开口所得的液晶注入口40a向两基板间注入液晶,其后利用密封材料45密封液晶注入口40a。另外,实际上,在观察侧基板20和背面侧基板30的外侧表面上适当地粘贴有用于使入射光偏振的偏振板、用于补偿干涉色的相位差板等,但在图1及以后所示的各图中省略其图示。
密封材料40由导通密封部41和非导通密封部42构成。其中,导通密封部41是呈大致长方形的密封材料40中构成沿y轴方向延伸的二边(即,互相对向的二个长边)的部分。该导通密封部41是分散有导电性粒子的部分,除了起到作为将液晶保持在两基板间的本来的密封材料的作用外,还起到由导电性粒子使设置在两基板上的电极相互上下导通用的作用。另一方面,非导通密封部42是密封材料40中构成沿x轴方向延伸的二边(互相对向的二个长边)的部分。在该非导通密封部42中并未分散有导电性粒子。
观察侧基板20和背面侧基板30是具有光透射性的板状部件,例如由玻璃或塑料等形成。其中背面侧基板30的外形尺寸比观察侧基板20的外形尺寸大,因而,背面侧基板30具有从观察侧基板20的一个边缘伸出的部分。在该伸出的区域(以下,成为“伸出区域”)30a上,利用COG(ChipOn Glass,玻板基芯片)技术安装有驱动用IC芯片50。驱动用IC芯片50具备用来对给液晶施加电压用的电极(后述的共用电极21及分段电极31)供给与欲显示的图像对应的信号的电路。另外,在伸出区域30a上设置有从安装有驱动用IC芯片50的区域至背面侧基板30的边缘的多个连接端子53。该连接端子53的一端连接到驱动用IC芯片50的输入端子上,另一方面,位于背面侧基板30的边缘附近的另一端经柔性布线基板(柔性电路板,省略图示)与印刷基板(印刷电路板)等的外部设备连接。
图2是放大展示从A-A’线看的剖面中由密封材料40所包围的区域内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观察侧基板20的内侧(液晶47一侧)设置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共用电极21。这些共用电极21是各自相互分离地形成的带状的电极,例如由ITO(铟锡氧化物)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另一方面,在背面侧基板30的内侧(液晶47一侧)设置有沿着与共用电极21交叉的方向、即图中的y轴方向延伸的多个分段电极31。这些分段电极31是各自相互分离地形成的带状的电极,具有反射导电层311和覆盖该反射导电层311的表面和宽度方向的侧端面的透明导电层312。其中,反射导电层311是具有光反射性的导电性的薄膜,由铝或银等的单质金属或作为主要成分含有这些金属的合金(例如,银、钯及铜的合金)等形成。另一方面,透明导电层312与共用电极21同样地由IT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如图1中所示,分段电极31的一端被连接到引回布线55上。该引回布线55沿y轴方向延伸至伸出区域30a,其端部被连接到驱动用IC芯片50的输出端子上。根据该结构,从驱动用IC芯片50输出的数据信号经引回布线55供给给分段电极31。
此外,如图2所示,共用电极21和分段电极31分别被取向膜23和33所覆盖。取向膜23和33是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有机薄膜,被进行了规定未施加电压时的液晶47的取向方向用的摩擦(ラビング)处理。
根据该结构,由观察侧基板20和背面侧基板30所夹持的液晶47的取向方向随着施加在观察侧基板20与背面侧基板30之间的电压而变化。以下,将共用电极21与分段电极31对置的区域、即使液晶47的取向方向根据施加电压变化的最小单位的区域记为“子像素”。从图1可以看出,多个子像素在与基板面平行的面内呈矩阵状排列。
如图2中所示,在构成分段电极31的反射导电层311中,在每个子像素中设有透光部311a。透光部311a是为了使从背面侧对液晶装置10入射的光向观察侧透过而开口的部分。即,从配置在液晶装置10的背面侧的背光单元(省略图示)射出的光,通过反射导电层311的透光部311a向观察侧射出。该光被观察者所辨认,由此进行透射型显示。与此相对,从观察侧入射到液晶装置10上的室内照明光、太阳光等的外部光在反射导电层311的表面反射。该反射光向观察侧射出被观察者所辨认,由此实现反射型显示。
另一方面,在观察侧基板20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彩色滤光器25、遮光层26和涂层27。上述的共用电极21和取向膜23被设置在覆盖观察侧基板20的大致整个面的涂层27的上面上。该涂层27是用于使彩色滤光器25和遮光层26的台阶差平坦化的层。
彩色滤光器25是与各子像素对应地形成的树脂层,由染料、颜料将其着色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中的任意一色。而且。利用分别与红色、绿色和蓝色这3色的彩色滤光器相对应的3个子像素,构成作为显示图像的最小单位的一个像素(点)。另一方面,将遮光层26形成为栅格状,以与呈矩阵状排列的各子像素的间隙部分(即,共用电极与分段电极对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重叠,起到对各子像素相互间的间隙遮光的作用。
其次,参照图3和图4,对密封材料附近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放大展示在图1中附以标号D的圈内的结构的图,图4是放大展示从图1中的A-A’线看的剖面中密封材料40附近的结构的剖面图。从图3中的B-B’线看的剖面图相当于图4。如这些图及图1所示,多个共用电极21以其两端与密封材料40的导通密封部41重叠的方式延伸。并且各共用电极21经密封材料40中的导电性粒子43与设置在背面侧基板30上的引回布线571导通。更具体地说,图1中的上半部分的共用电极21的右端(位于x轴方向的正侧的端部),如图3中所示,分别经导电性粒子43与引回布线571导电性地导通。该引回布线571被形成为一端夹着密封材料40的导通密封部41地与共用电极21的端部对置,同时在由密封材料40所包围的区域内沿y轴方向延伸,另一端到达伸出区域30a。到达该伸出区域30a的引回布线57的端部连接到驱动用IC芯片50的输出端子上。另一方面,图1中的下半部分的共用电极21的左端(位于x轴方向的负侧的端部),如图1中所示,分别经分散在密封材料40的导通密封部41中的导电性粒子43与引回布线572导电性地导通。该引回布线572与引回布线571同样,在背面侧基板中由密封材料40所包围的区域内沿y轴方向延伸至伸出区域30a,其端部连接到驱动用IC芯片50的输出端子上。引回布线571及572,与分段电极31同样地形成为层叠了由具有反射性的金属形成的反射导电层和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导电层的结构。根据以上的结构,从驱动用IC芯片50输出的扫描信号经引回布线571或572、和密封材料40中的导电性粒子43供给给共用电极21。
按照以上所说明的结构,由于将引回布线571和572被形成为经由密封材料40的内侧到达伸出区域30a,故与在密封材料40的外侧形成引回布线571和572的图17的结构相比,具有可实现框缘区域的狭窄化的优点。即,作为背面侧基板30中位于密封材料40外侧的边缘部分,至多确保密封材料40的印刷时的边缘(例如0.3mm左右)就足够了,没有必要确保相当于框缘区域的空间。
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液晶装置10中,位于密封材料40附近的部分、更具体地说是共用电极21与引回布线571或572在平面上交叉的部分(例如在图3中用由符号F示出的圈包围的部分。以下,简称为“交叉部分F”),尽管本来不应点亮,但仍会发生点亮这样的现象。以下,详细地叙述该现象(以下,称为“交叉线点亮”)。另外,以下在没有必要特别地区别引回布线571和引回布线572的情况下,对两者统称记为“引回布线57”。
现在,假定经引回布线57对共用电极21供给如图5所示信号波形的扫描信号。即,对第奇数帧(垂直扫描期间)Tf中的第n条共用电极21的施加电压在该帧的第n个选择期间(水平扫描期间)Th中为电压V0,另一方面,在非选择期间(即,第n条以外的共用电极21的选择期间)中为电压V4。另一方面,在第偶数帧Tf中施加电压的极性与第奇数帧中的施加电压相对反转,在选择期间Th中施加电压V5,同时在非选择期间中施加电压V1。此外,对分段电极31供给的数据信号的电压电平,根据欲显示的图像,在第奇数帧中为电压V3和电压V5的任意一个,另一方面,在第偶数帧中为电压V0或电压V2的任意一个。
在此,在对图1中的从上面起第n条共用电极21施加电压V0时(即选择了第n条共用电极21时),对第(n+1)条及以后的共用电极21施加了电压V4。因而,就对位于连接到第n条共用电极21上的引回布线与第(n+1)条及以后的共用电极21的每一条的交叉部分F的液晶47施加了|V0-V4|的电压。其结果,在本来不应点亮的交叉部分F中可发生交叉线点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该交叉线点亮的发生,以下述的方式来决定占空比及偏置比,即,使在1帧内对位于交叉部分F的液晶47施加的电压的有效值(以下称为“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在使子像素成为断开状态时对该子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Voff小。如果详细地叙述的话,则如以下所述。
现在,在将扫描信号定为图5所示的电压波形时,为了使子像素成为导通状态而对该子像素的液晶47在1帧内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以下称为“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在使子像素成为断开状态时对该子像素的液晶47在1帧内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以下称为“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以及上述的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由以下的式子来表达。
数学式1Von=1N×Vop2+N-1N×(1a×Vop)2]]>=Vop×1N+N-1N×(1a)2---(1)]]>Voff=Vop×1N×(a-2a)2+N-1N×(1a)2---(2)]]>Vcross=2N×(Vop×a-1a)2]]>=Vop×2N×(a-1a)2---(3)]]>
在这些式中,“N”是占空比(1/N)的倒数(即占空数)。即,占空比(1/N)一般作为各共用电极21的选择期间的时间长度Th与1帧的时间长度Tf的比(Th/Tf)来定义,而上式中的“N”表示该占空比(1/N)的倒数。另一方面,上式中的“a”是偏置比(1/a)的倒数。以下,将该“a”记为“偏置数”。即,如图6中所示,将在选择期间中使子像素成为导通状态时对共用电极21所施加的扫描信号的波峰值的绝对值与对分段电极31施加的数据信号的波峰值的绝对值的和(液晶驱动电压)设为Vop、将在非选择期间中对该子像素的液晶47施加的电压的绝对值设为Vx时,定义为偏置数a=Vop/Vx。
在此,图7是表示在分别使占空数N和偏置数a为不同的值时由上述的式(1)至式(3)求出的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和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的具体的数值的表。此外,图8是根据该表的内容对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和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绘图后的曲线图。在图8中,将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与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的比(Von/Voff)设为横轴,将电压有效值设为纵轴。此外,特性A示出了将占空数N定为“160”时的特性,特性B示出了将占空数N定为“132”时的特性,特性C示出了将占空数N定为“80”时的特性,特性D示出了将占空数N定为“60”时的特性。
按照图7的表和图8的曲线图以及上述的式(3),可以知道,如果使占空比(1/N)一定,则随着偏置数a的减小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也减小,在采取特定的偏置数a(或偏置比(1/a))时,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例如,在图8中,如作为特性A示出的那样,如果在占空数N为“160”时将偏置数a定为“12”,则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同样,如果在占空数N为“132”时将偏置数a定为“11”,在占空数N为“80”时将偏置数a定为“8”,在占空数N为“60”时将偏置数a定为“7”,则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
在本实施例的液晶装置10中,在考虑了这些方面的基础上设定了占空比(占空数)及偏置比(或偏置数),以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根据该驱动方法,位于交叉部分F的液晶47的取向状态与将子像素定为断开状态时同样,几乎不变化。因而,按照本实施例,即使成为共用电极21与引回布线57交叉的结构,也可避免交叉线点亮。
但是,如果只从使显示图像的对比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准的观点来考虑,最理想的是使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与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的比(Von/Voff)为最大。而且,由以下的式(4)给出使该有效值比(Von/Voff)为最大的偏置数a这一点作为最佳偏置法是已知的。
数学式2a0=N+1---(4)]]>按照该式,根据图7和图8所示的各个的占空数N,使有效值比(Von/Voff)为最大的偏置数a0如下所述。即,在占空数N为“160”时最佳偏置数a0为“13.649”,在占空数N为“132”时最佳偏置数a0为“12.489”,在占空数N为“80”时最佳偏置数a0为“9.944”,在占空数N为“60”时最佳偏置数a0为“8.746”。但是,从图7和图8可看出,在偏置数a为最佳偏置数a0时,由于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大,故不能完全避免交叉线点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偏置数a比最佳偏置数a0小一些,以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
但是,如果使偏置数a比上述的最佳偏置数a0小得太多,则显示图像的对比度的下降就变得无法容忍。如果考虑这些情况,可以说希望在从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时的偏置数a的数值、到显示图像的对比度为一定的水准以上(即,有效值比(Von/Voff)为一定值以上的大小)时的偏置数a的数值的范围内,选定本实施例中的偏置数a。换言之,理想的是选定偏置比(1/a)以使得偏置数a成为该范围内的数值。
B其它的驱动方法在以上的形态中,例示了对共用电极21供给图5所示的扫描信号的情况(以下将该驱动方法称为“第1驱动方法”),但即使在对共用电极21供给具有其它的信号波形的扫描信号的以下的驱动方法中,通过适当地选定占空比(1/N)或偏置比(1/a),也可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低,可避免交叉线点亮。以下对根据与第1驱动方法不同的第2和第3驱动方法来避免交叉线点亮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即使是采取以下示出的第2和第3驱动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情况,液晶装置10的结构本身与图1中示出的结构是同样的。
B-1第2驱动方法图9是示出在利用第2驱动方法驱动液晶装置10时对第n条和第(n+1)条共用电极21供给的扫描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如该图中所示,在本驱动方法中,在选择该共用电极21的选择期间对各共用电极21施加电压+V1或-V1的任意一方,另一方面,在其它的期间(即,选择其它的共用电极21的期间)中施加电压Vc。此外,对分段电极31施加电压+V2或-V2的任意一方。在此,电压+V1和电压-V1的中间电位与电压+V2和电压-V2的中间电位Vc是一致的。
在该驱动方法中,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和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由以下的式子来给出。
数学式3Von=1N×(Vop2+Vop2×a)2+N-1N×(Vop2×a)2]]>=Vop2×1a2+1+2aN---(5)]]>Voff=Vop2×1a2+1-2aN---(6)]]>
Vcross=2N×(Vop2)2]]>=Vop×12×N---(7)]]>如图10中所示,上述式(5)至(7)中包含的电压Vop与扫描信号的振幅值相当,电压Vx与数据信号的波峰值相当。而且,将该驱动方法中的偏置数a定义为a=(Vop/2)/Vx。换言之,偏置数a成为用数据信号的波峰值(Vx)除扫描信号的波峰值的绝对值(Vop/2)的值。此外,偏置比(1/a)为偏置数a的倒数这一点与上述是同样的,故本驱动方法中的偏置比(1/a)当然由Vx/(Vop/2)来给出。
即使根据该结构,也与以图7和图8为例所说明的同样,随着偏置数a的减小,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也减小。因而,在采用了本驱动方法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选定占空数N(或占空比)及偏置数a(或偏置比),也可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这样,只要形成为根据以满足该条件(Vcross<Voff)的方式选定的占空数N和偏置数a来将子像素驱动为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结构,则可避免在共用电极21与引回布线57的交叉部分F中的交叉线点亮。
B-2第3驱动方法第3驱动方法是同时选择多个共用电极21的多行同时选择法(MLS)。在该驱动方法中,对各共用电极21供给的扫描信号成为例如图11所示的信号波形。在图11中,假定在将1帧4等分的期间、即每个场(フィ一ルド)中同时选择4条共用电极21的情况。此时,数据信号的电压电平根据欲显示的图像而成为电压V1、V2、Vc、Vm1和Vm2的任意一个。在此,电压V2是电压V1的2倍的电压,电压Vm2是电压Vm1的2倍的电压,而且,电压Vm1和电压Vm2具有以电压Vc为基准使电压V1和电压V2的极性反转的关系。
在该驱动方法中,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和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由以下的式子来给出。
数学式4Von=3×(Vop2+Vopa)2+(Vop2-Vopa)2+(N-4)×(Vopa)2N]]>=Vop×1+2a+N×2a2N]]>=Vop×1a2+1+2aN---(8)]]>Voff=Vop×1a2+1-2aN---(9)]]>Vcross=Vop×2N---(10)]]>如图12中所示,上述式(8)至(10)中包含的电压Vop与扫描信号的振幅值相当,电压Vx与电压V1和电压V2的差(或电压Vm1和电压Vm2的差)的绝对值相当。而且,将该驱动方法中的偏置数a定义为a=Vop/Vx。因而,偏置比(1/a)作为Vx/Vop来给出。此外,占空数N作为同时选择4条共用电极21的期间的时间长度与1场的时间长度的比(即使取在1帧中同时选择4条共用电极21的期间的时间长度的总和与1帧的时间长度的比也是同样的)来定义。
即使根据该结构,也与以图7和图8为例所说明的同样,随着偏置数a的减小,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也减小。因而,在采用了本驱动方法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选定占空数N(或占空比)和偏置数a(或偏置比),也可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这样,只要形成为以满足该条件的方式选定的占空数N和偏置数a来将子像素驱动为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结构,则可避免在共用电极21与引回布线57的交叉部分F中的交叉线点亮。
C变形例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例毕竟是例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加以各种各样的变形。作为变形例,例如可考虑以下的变形例。
C-1变形例1在上述实施例中,假定了对共用电极21与引回布线57的交叉部分F的液晶47施加的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使子像素成为断开状态时对该子像素施加的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的情况,但即使是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成为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大的值的情况,只要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是比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小的值,也可得到能抑制交叉线点亮这样的效果。
在此,如果设想在液晶装置10中采用在没有施加电压的粘贴和断开状态下进行暗显示、而在导通状态下进行明显示的常黑模式的情况,则对液晶47施加的电压有效值和相对反射率(或相对透射率)的关系为如图13所示的情况。在此,所谓相对反射率,是分别以在使光从观察侧对液晶装置10入射时在反射导电层311的表面上反射而向观察侧射出的光量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为0%和100%地正规化的反射率。如该图中所示,液晶47的相对反射率以在施加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时的值接近0%、在施加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时的值接近100%的方式,对应所施加的电压有效值非线性地增加。
从该图可看出,即使对于液晶47的施加电压有效值是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大的值,但只要比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小,则此时的液晶的相对反射率比对液晶47施加了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时的相对反射率小。因而,如果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小,则与对交叉部分F的液晶47施加比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大的电压有效值的情况相比,可得到能使交叉线点亮不明显的效果。
这样,在本发明中,只要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是比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小的值就足够了,不一定需要是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的值。换言之,以使位于交叉部分F的液晶的相对反射率(相对透射率)比处于导通状态的子像素的相对反射率(相对透射率)低的方式来选定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即可。可是,为了适度地抑制交叉线点亮,最理想的是以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作为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和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的中间值的电压有效值Va(参照图13)小的方式来选定占空比(1/N)和偏置比(1/a)。
但是,在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大的结构中,为了完全排除交叉线点亮的辨认性,也可在观察侧基板20上设置覆盖交叉部分F的遮光层。图14是展示该遮光层的具体的结构的平面图。该图中示出的遮光层29是吸收照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层状部件,被形成为在从与基板面垂直的方向看时与共用电极21和引回布线57的交叉部分F重叠。这样的遮光层29除了用例如铬(Cr)等的金属来形成外,例如可用包含碳黑、颜料这样的黑色着色材料的树脂材料来形成。遮光层29的形状不限于图14所示的大致长方形框状。即,只要遮光层29覆盖引回布线57和共用电极21的交叉部分F就足够了。此外,在此,假定了根据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大的驱动方法设置遮光层29的情况,但即使是采用使交叉部电压有效值Vcross是比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小的值的驱动方法的情况,也可通过进一步设置遮光层29来形成实现可靠地避免交叉线点亮的结构。
C-2变形例2在上述实施例和变形例中,例示了具备彩色滤光器25的能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装置10,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不具备彩色滤光器的只进行单色显示的液晶装置。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和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分别作为在使子像素为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时对该子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来定义,但在只进行单色显示的液晶装置中,将在使与共用电极和分段电极的交叉部分相对应的“像素(点)”为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时对该子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分别作为导通时电压有效值Von和断开时电压有效值Voff来定义。即,本发明中的“像素”意味着使液晶的取向方向独立地变化的最小的单位。因而,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示,在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装置中,与各色对应的“子像素”与本发明中的“像素”相当,另一方面,在只进行单色显示的液晶装置中,作为电极的交叉部分的“像素”与本发明中的“像素”相当。
C-3变形例3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使设置于观察侧基板20上的共用电极21上下导通的结构,但也可作成使设置于背面侧基板30上的分段电极31上下导通的结构。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形成了在观察侧基板20上设置共用电极21、在背面侧基板30上设置分段电极31的结构,但也可与其相反,形成为在观察侧基板20上设置分段电极31、在背面侧基板30上设置共用电极21的结构。即,本发明中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可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共用电极21和分段电极31的任一个。此外,在本发明中,“第1基板”和“第2基板”的任一方可位于观察侧(或背面侧)。
D电子设备其次,对采用本发明的液晶装置为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D-1移动型计算机首先,对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应用于可移动型的个人计算机(所谓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显示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5是展示该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立体图。如该图中所示,个人计算机91具备备有键盘911的本体部912和应用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显示部913。
D-2便携式电话机接着,对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应用于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6是展示该便携式电话机的结构的立体图。如该图中所示,便携式电话机92除了具备多个操作按钮921外,还具备听话口922、讲话口923,同时具备应用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显示部924。
再有,作为可应用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图15所示的个人计算机及图16中示出的便携式电话机外,还可举出液晶电视、取景器型或监视器直接观察型的磁带摄像机、车辆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笔记本、台式计算机、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机、POS终端、数码相机、或将本发明的液晶装置作为光阀使用的投影机等。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谋求框缘区域的狭窄化而不会伴随有引回布线的可靠性的下降或布线的短路这样的不良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装置,是在经密封材料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将与设在上述第1基板上的多个第1电极和设在上述第2基板上的多个第2电极的交叉相对应的像素,根据对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的施加电压设为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与上述第1基板上的上述第1电极导通、具有在由上述密封材料的内周边缘所包围的区域内延伸的部分的引回布线;以及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经上述引回布线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对位于上述引回布线和上述多个第1电极中与该引回布线导通的第1电极以外的第1电极的交叉部分的液晶给与的电压有效值成为比为了将该像素设成导通状态而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低的值。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决定占空比和偏置比的至少一方,使得对位于上述交叉部分的液晶给与的电压有效值成为上述值。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值是比将上述像素设成断开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低的值。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值是比将上述像素设成导通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和将上述像素设成断开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的中间值低的值。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与上述引回布线和上述多个第1电极中与该引回布线导通的第1电极以外的第1电极的交叉部分重叠那样,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的一方上设置的遮光层。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装置。
7.一种液晶装置的驱动方法,是在具有经密封材料相对配置并夹持液0晶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设置在上述第1基板上的多个第1电极、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的多个第2电极、以及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与上述第1基板上的上述第1电极导通并且具有在由上述密封材料的内周边缘所包围的区域内延伸的部分的引回布线的液晶装置中,根据对该第1电极和该第2电极的施加电压将与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的交叉对应的像素设为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经上述引回布线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电压,使得对位于上述引回布线和上述多个第1电极中与该引回布线导通的第1电极以外的第1电极的交叉部分的液晶给与的电压有效值,成为比为了将上述像素设成导通状态而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低的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对位于上述交叉部分的液晶供给的电压有效值为上述值的方式所决定的占空比和偏置比,对上述多个第1电极和上述多个第2电极施加电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值是比将上述像素设成断开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低的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值是比将上述像素设成导通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和将上述像素设成断开状态时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的中间值低的值。
全文摘要
在第2基板的面上设置有引回布线。引回布线在与密封材料重叠的端部中与第1基板上的共用电极导通,同时在第1基板中由上述密封材料的内周边缘所包围的区域内延伸。在该液晶装置中,将对位于各引回布线和上述多个共用电极中与该引回布线导通的共用电极以外的共用电极的交叉部分的液晶施加的电压有效值设为比为了使像素处于导通状态而对该像素施加的电压有效值低。
文档编号G02F1/1345GK1492262SQ0315744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0日
发明者和田启志, 池田稔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